尘境心影录

一个乡下读书人,恋乡土,爱读书……
正文

战争史的真实记录:电影《南京》断章

(2018-07-21 19:43:51) 下一个

作者:史遇春

一个雨天的下午,朋友约去看电影。

电话里,他说,片名叫“nanjing”。至于这两个字怎么写,我稀里糊涂。

电影院里,人很少,座位空了很多。

我们进去时,电影已经开播两三分钟了。

坐下来看过之后,才知道:这是一部外国人拍摄的关于南京大屠杀的纪录片。

几个当年战争的当事人,一一介绍着战争的情况,以时间为序,日记式地描述,这些当事人穿插着出场。

这些当事人,有当年大屠杀中中国的幸存者,有几位当年战争期间在中国的外国传教士、外国医生,有战争中施暴的纳粹分子……影片中,他们对当年的战争进行了追忆。据说,影片中这些当事人的追忆片段所用的资料,有很多是保存下来的、当年实拍的真实战争场面。

人类的情感是相通的。个体对于痛心、爱恋、欢喜、快乐、愤怒、怨恨……等诸多情感,虽然导致这些情感发作的原因不同、表达的方式各异,但是,对于每个个体而言,他们对这些情感的感受应该是一样的。

对于战争,很多经历或者没经历的人,都知道它的可怕与恐怖。但是,也有一些人,因为没有亲历过战事,不知道其中的切肤之痛,所以,在和平年代,这些人中,对战争保持嬉皮笑脸的态度的为数不少。

战争的发生,有其特定的时空和原因。但是,必须明白,战争的发生,和一些人的鼓噪、煽动不无关系,他们的行为,虽不是战争发生的直接导火索,但是,他们的所作所为,很多时候,是战争发生的催化剂。这些催化剂,能够加速战争的开始和推进,使战争蔓延并扩大。

自有人类以来,战争的警钟似乎从来就没停息过。同时,所有人也都看到了,战争也从来就没有停息过。

或许,人类将自己走向毁灭。猜想人类的毁灭,不是因为资源短缺、不是因为病痛折磨,大概会因为战争。谁知道呢?说不定哪一天,核按钮就被一个精神病潜伏期的疯子给掌握了,他忽然间无征兆地狂性大发,在大家还没有来得及阻止之前,他就已经动手了,在大家还没有明白怎么回事之前,所有人连同这地球,变成了宇宙中的飞尘。

关于战争,当其处于低级阶段的时候,都是普通民众当炮灰,因为这个阶段,有权的人有处躲,有钱的有地方逃。当战争发展到高级阶段的时候,大家都平等了:你可以毁灭我,我也可以毁灭你,你我合起来可以毁灭这个星球,到那个时候,谁也别想有什么退路。

之所以关于战争说了这么多,不为别的,只是希望大家都能够反对战争,或者,至少不要去渴望战争。要知道,我这乡下人一直都认为,作为普通民众,还是古人说得非常好: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这个时候,可以回到电影的场景中。看看《南京》吧!在这座城市即将沦陷之前,那些个达官贵人、那些个有钱有势的人,都是有消息的、有门道的,所以,能逃遁的,基本都提前撤离了。沦陷后,留下的、被蹂躏的、遭戕害的、被屠戮的,都是些什么人呢?绝大多少,还不都是普通民众吗?

对于那些死难的同胞,我们该如何来纪念呢?

《南京》中的一切,已经是很多年前的往事了。从现实的角度、或是从影片的角度,我们要从这里得到些什么呢?

是眼泪吗?

是仇恨吗?

眼泪和仇恨,都是无法解决问题的东西。如果仅仅停留在这二者上面,在不久的将来,可能会上演的是:

《东京》

或许,这是一些人心中的梦。

但是,《东京》之后呢?

你可以想想《南京》之后!

记住战争,记住历史,不是为了仇恨,因为,很多时候,仇恨会被真情或者假意消解成无痕。

记住历史,记住战争,不是为了仇恨,因为,很多时候,仇恨会被利用、会被无端地放大、或者被轻描淡写地抹平。

记住战争,记住历史,不是为了宽容,因为,有些事根本就无法宽容。

记住历史,记住战争,不是为了宽容,因为,有时候,宽容是对暴虐者的放纵。

反战,也不是为了苟且偷生。

反战,只是想让我们自觉、自省,不被人操纵,也不去操纵别人。

反战,是我们不去发动战争、侵略别人;也是别人不敢发动战争、残害我们……

记住,人类的历史中,曾经有过多次大大小小的《南京》。

记住,人类前进途中,和平的人性和战争兽性依然交织混杂,相互斗争。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