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十个坑
1/22/2025
人生活到现在,经验不多,但是教训挺多的,想到哪儿说到哪儿,也不见得有条理。
小的时候觉得学习就是生活的全部,后来发现这只是生活的一小部分。在学习上花了太多时间,没有尽情的去享受青春的美好时光,没有尝试很多新鲜的事物,挺遗憾的。
结婚了以后,大部分时候都还蛮甜蜜的,但是不明白一个道理,婚姻最重要的就是妥协,而不是说想改变对方。作为男人来说,可能被尊重是更重要的。也许因为小时候学习成绩一直很好,所以个性中有非常要强和喜欢争辩的特点,再加上伶牙俐齿,所以好多时候说话就是抓住不放,现在回想起来确实是得理不饶人,小题大做,有些时候也称得上是刻薄了。当时好多时候不明白,夫妻本是一体的,这些都是要分享的,所以其实没有什么竞争的关系,并不是说妻子好,就把丈夫比下去了,或者丈夫成功就把妻子比下去。
说句题外的话,这是土地思维,或者说陆权国家的思维吧,觉得就是你争我夺,好像别人多占了自己就要少,也许是资源太缺乏了吧,所以不由自主的有这种想法,其实也是蛮害人的。如果在海权社会或者文化中,其实大家的关系是契约的,而且是可以共赢的,可以把蛋糕做大,然后每个人在这种关系中都是能得到好处,并不存在你多吃了一口我就要少吃一口,你得了利益我就要吃亏,这种必然的关系,所以有时候仔细想想也挺逗的,大到国家,国民性,小到夫妻之间的关系,都挺相似的。
每个人的天赋都不一样,我也是很长时间才发现,不是所有的人都善于学习的,所以说有的时候这种拔苗助长,反而适得其反,接受各自的不足,接受各自的优点,多想自己的不足,多想对方的优点,在宽容中两个人的关系能够变得更好,每个人也同时变得更好,而不是说企图去改变谁,按照自己的标准,因为自己的标准也不一定对,而且自己的标准也不一定适合对方。
小孩小的时候,我相信小孩能自学成才,不用管就能成长,说的好听的就是让小孩自由成长,快乐教育。这些其实好多时候,对我来说就是自己想干自己想干的事儿,疏于对小孩的管理,也不想花功夫,也不想花气力,所以就干脆去玩去吧,用device吧,这样的话就可以安静了,其实不是负责任的态度,有的时候还想,很多农村来的人,也没有父母管他,都能够自学成才。后来我发现这个逻辑根本就不成立。因为在农村的同学能够自觉成才那是各种因素加起来,有一种紧迫感。在美国这种社会中,自由发展,也没有什么生活的压力的话,希望小孩能够自我奋斗,自我成才,我觉得也不太现实。
发现不能自学成才后,那自然就顺理成章的走向另外一个极端,矫枉过正就是拔苗助长,跟别人攀比了。我开始关注小孩学习时,因为我们家老大是左撇子,我印象中特别深刻的,就是他当时写字的时候是用左手,然后,他开始的字写的特别大,后来字写越写越小,没有地了,就拐过去,字写的是歪歪扭扭,根本就读不出来。我现在还挺钦佩,当时他们小学的老师竟然能读得懂他的手写的字,而且还能够给予鼓励。有时候想想这些老师真的是很称职的教育者,当时我看到他这种写字的话我就觉得,真是一言难尽,不知道怎么,我学习这么好,怎么会小孩子是这样的呀。现在他成绩也还可以了,就是不能拔苗助长,也就只能等吧。
我记得我跟我一个同学聊天,她就是一个其实挺大大咧咧,没有什么思想压力的人,但是她生出的小孩,反而是一个特别完美主义,特别纠结的一个人,后来我问她,我说 “你难道不觉得这些纠结的事情毫无必要吗,不可理解吗” 她说:当然了,在她的世界里当然是不能理解啊,因为她从来不会纠结这些事,但她的小孩就是纠结,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唯一能做的就是说给予小孩最充分的理解,不能嘲笑小孩,这样的个体要接受它的不同啊,然后支持,鼓励,这就是唯一的方。她跟我说对于你不能改变的事情,你只有接受。对于你能改变的事情你就要尽力去做,这就是唯一的能够做的。
其实我现在很讨厌的话:“小孩是父母身上掉下来的肉啊“,”小孩是父母最好的作品啊“,这种话好像小孩就是依附于父母的,就是永远是父母的一部分,我觉得这样对小孩并不是公平的,把小孩生出来并没有征得他的同意,当然有教养的责任,有些父母觉得生了小孩,对小孩是天大的恩惠,小孩所有的东西都是自己的,因为都是自己给的。我觉得这确实不对。这种生生不息的养儿防老的想法,我觉得在我们这一代一定是要给它断了,我们能够也必须肩负起这个责任,不要让这种链条再捆绑一代又一代的人了。小孩怎么能说是自己生命的延续,或者是自己未完梦想的载体呢?小孩他本身就是他自己的个体,他有自己的人生,怎么能拿父母没有做完的事情来套在小孩身上呢?我觉得对小孩是非常残忍和不公平的。
有一个人在网上说:如果挣钱想挣最后一分钱,然后花钱想省每一分钱,再加上又不做社区服务。这样的人,确实是挺招人讨厌的。
华人能够勤俭节约,能够量入为出,根据自己的收入情况来决定花费,实际上是一种美德,是值得在美国推广的,但是如果什么事情即使是一种美德,如果做的太过了,我觉得也就失去了这个本来的意义了,如果过于节省,或者过于在意钱。或者过于工作狂,那就也需要改进,所以平衡是关键。
我好多时候,我也是这种观点,我觉得时间都要花在有用的事情的,钱都要花在有用的事情上,做一件事情之前要问这件事有什么用啊,或者说能学到什么东西啊,甚至记得小的时候去春游,去逛个动物园也要写一篇作文。要发掘所有东西的用处,其实我觉得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能用用途,利益,钱,名气上的东西来衡量的,如果能意识到这一点的话,人生就会多很多乐趣。
我觉得作为自由主义者,关注好自己的生活就好了,各人过好各人的生活。“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我觉得这好多时候也挺难做的,而且做了也不一定好,你怎么知道别人想要什么呢?或者说别人怎么知道你要想要什么呢?还是管好自己的事儿,这样的社会就好。像是读大英帝国的历史,控制或者殖民地,不见得是合算的,反而殖民地独立了以后做贸易,经济上是更合算的。
几年前,我老公一个人吃了一大饭盒面条,因为他在减肥,好几年也减不下来,所以我是不让他吃这么大盒面条的,我就非常生气,说了他一顿,后来我一想,我有的时候也熬夜看连续剧啊,你知道美剧每一集最后都特别的悬念,我有时候也会熬夜啊,我有什么资格说他呢?当时真真是在气头上有点小题大做。应该多想想自己做的不足的地方。
我经常自己不会干,还要管,不相信别人干。明明自己能力有限,还眼高手低。真是要改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