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晓霜

你来过,我走过,我们是否相遇过? 也许是某一个场景,也许是某一个人,也许是某一首歌,也许是某一段文字, 曾经给我们留下刻骨铭心的感动,记录下这些生命的痕迹,在岁月静静流逝的长河里,让我们知道自己曾经这样活过。—— 晓霜
个人资料
相约晓霜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文友新书分享会,文字的魅力, 我们为什么写作?

(2021-10-17 14:08:25) 下一个

 晓霜 相约晓霜 

周五(10/1)晚上,应邀参加文友阿尘的新书分享会,并以文友嘉宾分享读后感,聊聊写作对于我们的意义。本文根据线上分享整理成文。阿尘的新书分享会,由法拉盛图书馆主办,邱辛曄馆长主持,此为"华裔作家学者著作线上分享交流系列"活动之一。—— 晓霜

 

阿尘由美国南方出版社出版的新书

 

感谢阿尘的邀请,感谢法拉盛图书馆和主持人举办这场分享会,让我们大家能够在这里相聚。大家抽出宝贵的星期五晚上(中国的朋友在星期六早上),来到这里听新书分享,聊文学和写作,可见文学的魅力。

 

主持人邱先生的介绍,阿尘的创作谈,顾伟丽老师的专业评论,李娜老师的深情点评都非常精彩,沈心焯先生的朗诵感人肺腑。我只是从一个文友的角度分享一下我读阿尘文字的感想,聊聊写作对于我们(非专业写作人)的意义。

 

我和阿尘的相识,是一个“以文会友”的缘分。

 

2015年,我在东岸的一个教育群认识阿尘。当时我家女儿刚去东岸上大学,突然空巢了。20多年忙于工作和两个孩子,孩子长大离家了。自己的时间多了,更重要的多了一份自己独处的心灵空间。这时候,我无意中拿起荒废了20多年的中文,开始用母语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我发现母语可以表达和存放很多情感和思绪。忽然觉得文字是一个可以存放心灵和情感的场所和方式。

 

这时,我认识了阿尘。那时微信刚刚在美国兴起,东岸大学群创办了微信公号。阿尘和我被同时拉入一个“特约作者群”,有五,六个喜欢写作的朋友经常在一起交流,分享文字,留下一段美好的记忆。我读到阿尘的第一篇文章,应该是我们共同参加的那个中国春节“年味”的征文。我们多位朋友像学生交作业一样,写下自己童年时过年的记忆。

 

也许我们都在南方长大,阿尘的文字给我强烈的共鸣。在她的文字中,我仿佛又一次回到了童年的故乡,过中国春节,吃到蛋饺,腌笃鲜,水磨年糕等美味。除了食物,我被她细腻的情感所打动。她写到:“时光倒流,那是妈妈的味道,那是所有岁月里永远惦记,无法割舍的珍贵记忆。”  阿尘的文字充满温情和爱。

 

不久我知道阿尘在文学城开了博客,有大量的粉丝。后来我知道她女儿Jennifer Yu 十九岁时就签约出版了第一本书。受女儿的影响和鼓励,是女儿相约一起写作的 —— 这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当时知道她女儿出了两本书,我还兴致勃勃买了阅读,并且推荐给孩子读。为我们的华二代骄傲!

 

六年来,阿尘写了几百篇散文,还写小说,令人佩服。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阿尘的文字给我的印象,那就是一个“真”字。不谋而合,看到赵丽宏老师在给阿尘《至美之心》的序文中,也用一个“真”字来概括这本书。

 

阿尘的“真”,反映在她那种本真的写作状态,不端不装,这也是她本真的生活状态的写照。生活中的一切素材,都可以是她写作的题材。送女儿远行的心情,用心做一顿饭,用心做一个糕点。她娓娓道来的文字中,让人在烟火味中升腾起一种诗意和美感。

 

阿尘的散文写作,记录她的生活,在快速的生活节奏中,她让自己慢下来,去享受活在当下,感受生活中一个个瞬间的情趣,那时生活和岁月本身的馈赠。

 

阿尘的小说创作,带着对时代和人性的思考。海归,出轨,两性与人性,婚姻和爱情,女性的命运和选择,每个人物在她笔下都是有血有肉,给人印象深刻。开放式的结局,更引发读者的热情参与。

 

在阿尘温暖的文字里, 我感受到她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丰盛的生命状态。虽然她生活在“异国他乡”,阿尘的心是有着落的,她的脚是踏在地上的,尽管她的文字可以插上飞翔的翅膀,飞向任何地方。

 

我有一位律师好友曾经问我一篇文章花我多少小时,一本书花多少时间。我突然意识到自己完全没有这个概念,根本不会去记录花了多少时间写作,而我们在律师事务所的工作是以小时计算的,我们习惯每一个项目都是以时间为单位计算的。阿尘作为一个专业的会计师,我相信她也不会“计算”写作的成本 —— 时间。

 

这几年我认识了不少喜欢文学和写作的朋友,我常想,我们在海外这些非专业的写作人不以写作为职业,不靠写作来谋生,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的人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写作呢?当然每个人的写作机遇不同。

 

在海外的写作是边缘的,纯粹的,非功利的。我相信,这是出于一份纯粹的热爱。

 

我知道有些人写作是为了记录生活;有些人是为了记录家族的历史;有些人把写作当作思考和救赎的方式;也有人为了追求真知,寻找真相而写作;也有人把写作当作与他人和世界交流的途径;甚至有人把写作当作自己的信仰。[*主持人邱馆长补充:有些人写作是出于对文字本身的敬重。]

 

我想对于阿尘和我,用母语写作是一种和自己对话的方式,是与自己灵魂独处的一种方式。当然,如果能够与一些有趣的灵魂交流,互相滋养,引起共鸣,或者能够引起更多的思考,就像今天这样  —— 那是另一个快乐,它很难得,有时甚至显得有些奢侈。

 

在阿尘的散文写作和小说创作中,我看到她付出了很多情感和时间,因为热爱,她所得到的愉悦也是其他任何东西,无法取代的。我相信,一个人能够以文字为友,是一种幸运,也是一种幸福。今天我看到那么多人能够“读懂”阿尘和她的文字,这是她的幸运。

 

真如阿尘所说的,“回头看过去的文字,尽管只是平平淡淡地记录着日升月落间平凡的日子,但里面有着四季交替中我最真实的快乐和无奈。未来,它们或许是我坐在炉火边最幸福的回忆。”

 

我欣赏阿尘的文字,佩服她文字的表达能力。希望阿尘能够坚持写下去,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

 

最后,再次祝贺阿尘散文集《至美在心》和小说《《不道离情正苦》两本书同时出版,也希望更多的读者能够享受到她的文字之美。谢谢大家。

Image

 

购书链接:购书请复制下面链接或亚马逊网书名搜寻:

《至美在心》:

http://dwpcbooks.com/product/html/?390.html
《不道离情正苦》:
http://dwpcbooks.com/product/html/?385.html
Image
阅读相关文章:
 
1)阿尘:至美在心
2)阿尘:不道离情正苦
3)阿尘新书分会:  
https://zine.la/article/1794ae58b43d484ea5a736547522634d/
4)晓霜:文字是生命的痕迹 — 写在《痕·记》出版时
5)晓霜:送女儿去东部上学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