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桑十六爺不是清朝的王爺,也不是甚麼員外或俠客,它是一座陰廟,供奉十六位孤魂。在寶桑熱鬧的年代,歌廳、酒家、茶室等特種行業比比皆是,十六爺是「有拜有保庇」的陰廟,香火非常旺。十六爺還在寶桑嗎?
事情從「寶桑巷弄好生活」這本書開始的。「寶桑」,一說是阿美族語地名(pusong)的音譯,一說是卑南族語地名(pooson)的音譯,不論何者,都是指卑南溪流入太平洋的沖積平原南方的一整片土地,位置就是現在的臺東市。
書上記載著寶桑發展的前世與今生,就像是在探索臺東的歷史軌跡。我們旅居台東就住在寶桑路盡頭,靠近太平洋的海邊。書上說的歷史場域都在日常散步的範圍,圖片都依稀見過。好奇心引領我們按圖索驥,踏查寶桑巷弄間的歷史軌跡,就像是一場尋寶遊戲,在生活日常添加「找到了」快樂元素。
臺東市第一位女醫師吳喜泉於民國三十二年開設的「至誠診所」,吳醫師終生奉獻醫療未婚,說起「查某醫生」遠近馳名。找到了當年的診所,還保留著原來的建築樣貌。「義德堂中藥房」懸壺濟世,博得「藥店義」的暱稱。早期的中藥房因道路拓寬只剩下一坪空間,遷移到對面繼續經營,至今已超過七十年。中正路上的中華會館是1927年建立,距今已將近百年,我們上個月還在裡面看了一場舞台劇《尋找馬蘭姑娘》。一旁的工地是大同戲院舊址,正在興建十四層的建案「大同富御」,預售屋一坪起碼要22萬元呢!
穿梭寶桑巷弄之間,廟宇之多讓我們非常驚訝,可能是因為墾荒討海多風險,乞求神明保佑是必要的。最大的兩座廟是天后宮和海山寺,元宵炸寒單在邯鄲堂和玄武堂,道教小廟比比皆是,而我們要找的十六爺廟卻遍尋不著。
書上說,『現今海山寺所在地點原本是個小土丘,整地時挖出十六具埋在同一處的骨骸,因為骨頭較長,研判應該是荷蘭人。便將骨骸重新殮葬,有人蓋了草寮立了牌位加以祭拜,漸漸傳出有求必應的「神蹟」,但因為沒有自身的土地,幾經遷移,最後借用臨海路的台東縣農會土地建廟。』我們尋訪方圓一公里內的大小廟宇,遍尋不著只好到處詢問,住家的阿姨、聊天的大媽、修車的阿公、資源回收的阿嬤;竟然都說不知道。這本書出版才六年,照片中的小廟怎麼就憑空消失了呢?
走累了,到「幸福綠豆湯」歇歇腳,喝碗古早味的紅豆湯。在地老店已傳承第三代,翻開書問問掌店三姐是否知道「十六爺廟」?三姐回說不知道,不過她眼尖發現書上的女士好像是認識的鄰居,熱心的三姐拿著書去找鄰居,旋即笑著回來說「找到了」!原來,當年農會收回十六爺廟土地的時候,照片中的女士及其家人已經將十六爺迎回供奉在她弟弟家中了。
寶桑就是現在的臺東市,寶桑前世今生的故事越來越精彩,因為我們的探索才剛開始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