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常听喜欢听《二泉映月》的二胡演奏。谁都知道《二泉映月》是中国民间音乐家华彦钧(阿炳)的代表作,绝世二胡名曲。
感谢油管网站,几个月前不经意间听到了石莉娟演唱的无锡小调《二泉映月》,便欲罢不能,连续来回听了好几遍。随即,把歌词边听边抄了下来。
石莉娟用她那低吟、凄凉婉转,略带颤音的歌声,让我们看到了身穿旧布长衫的阿炳,身背着琵琶,步履蹒跚地走在无锡老街的石板路上,转眼上了小桥的身影;仿佛听到在阵阵秋风里,淡淡的月光下,四野寂寞,唯有阿炳悠悠凄苦地琴声回荡在夜色里。歌词情景交融,合辙押韵,生动地描述了阿炳的悲苦,以及对艺术和家乡山水的热爱。我深深地被石莉娟那如泣如诉凄美的歌声和《二泉映月》的胡琴音韵所打动。在边听边抄过程中,我几次忍不住流下热泪,不得不停一会儿,再接着听接着抄。
据说,日本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在中央音乐学院聆听二胡独奏《二泉映月》时,情不自禁,掩面而泣,虔诚地说:'这种音乐只应当跪下去听。' 并且真正地从坐着的椅子上顺势跪下去。
希望来访者和我一样喜欢《二泉映月》和石莉娟的演唱。
周末愉快!
007,现在仔细想想,你应该是对的。听完歌草抄完了之后,很有可能我又重新腾写了一遍。你的八卦还别说,说中了不少,但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该修的修了,该变的变了。谢谢美言鼓励!新周愉快,007!
二胡每次听到就感悲和哀,拉得再好,曲子再经典都怕伤了自己的心,要是再来个弦技,来什么刮弧,那真的要好几天才缓过”伤”来。
茶仙,诗没了,却冒出了钢笔字,还手抄本。像那个上海红极一时的寒韩,亮本本。
估计手抄本是后抄的吧?不是现抄。如此工整,笔力均匀,有格无势。
字体是个混合体,以柳体为主,但也具其它字体。阵阵秋风的”风”,是狂草,与下面的”风”雨泥泞。。。截然不同。风的飘逸,草得如叶,旋升杯口。
三点水的”洲”,上下写两次就不同了。”流”字也是,还有点王羲之的字影。
那个”余”字和”东”字,写得有难度,那两点用钢笔写得漂亮不容易。如果用粗号点的钢笔头来写,效果会更好。
真是想不到一个女生,茶仙会写柳体字。阳刚味挺重的嘛,看来做事是雷厉风行的,对下属也蛮关照,但生气的时候,不得了,事后还真得要慢慢消茶劲哦。
既然是抄的,那就看不到”势”力。笔画轻重都一个样,点横竖勾撇捺折,中规中矩,顾全字局。
敢显就能赢,茶仙已经赢得了我的掌声。
嘿嘿,一讲兄弟,有空读读一周热点,阎大师的那篇中美现状与未来。我帮他找了数据顶一下。你懂投资可以读出道道。
=========================================================================
哈哈哈! 茶儿姐哈,您谦虚得实在是没有理由,谁不愿当英雄哈 :))
您就别客气了,头也不要回,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慷慨吧,最好再做个告乡亲们的临别赠言什么。
兄弟我女儿还在读大学实在是不能送你了,我就自甘堕落当个浦志高和那个出卖胡兰子的大叛徒,把你买了,我好活命的干活 :)
=======================================================
韭菜,你这个评价让我不由得再去看看茶儿姐的几个大大。
唔,是好像有些透着坚定。原来茶儿姐是文城里的江姐,是文城里的胡兰子,哈哈哈
最后一定要赞茶MM秀美遒劲的字,感觉跟我练过同一个钢笔字帖,可是写得比我好太多了!
不好意思,实话实说,中学填表啥的,我爸曾径为我的字骄傲过。我想这就够了吧!多年不写中文都生疏了不少。谢谢鼓励,周末愉快!
有关弦乐器,不管是二胡还是小提琴,还是大提琴,都有限制音域都不可能太宽。想想的二胡的音是通过那几根把音传递给那么小的竹筒里变声出来,音域没法宽对吧!但用二胡表达悲怆和悲颤的音律时,我认为,他还是和小提琴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或许颤音二胡表达更维妙些。话说回来,所有单一弦乐都没法和钢琴比,太概这也是因为单一的乐器(除了钢琴),其表现音乐的力度,宽度,音律的宽度等等都有限,所以欧洲在18 世纪开始流行交响乐。一讲,周末愉快,干好你的家务话哈:)
另外还有一首相关的歌曲"二泉吟"不知你听过没有。这是文学城的诗人和歌手墨脉唱的: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KV9Gpxs2EE
二胡号称是中国的小提琴,但是音域远不如小提琴,听过用二胡改编的《梁祝》,和小提琴演奏根本无法相比。丰子恺有篇散文《山中避雨》也提及两者的差异。
姐的字写得好,天涯芳草知音有。 想起了当年李叔同即弘一法师的《送别》
长亭外 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晚风扶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 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 今宵别梦寒
小弟在此抱抱姐,祝周末好
茶儿的字很漂亮。整天用电脑,觉得现在都不会写字了。
周末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