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难使命 独女回国养老送终记(一)
?救赎
父亲17年10月去世,距我回国给他养老,整整三年。
之后回加拿大三个月治病调养,我又陷入了痛苦折磨的“中年遗憾”(Mid-Life Regrets):作为父母的独养女,父亲走时我不在身边,他痛苦焦虑抱怨离世;母亲现在打起精神独自住在中国的养老院;离开三年我自己家的遗留问题,也要一点点手术消炎......
当初抛家回中国,一是父亲对我和我的小家,不留后路的出物出力出钱。二是作为父母收养的唯一孩子,两老几十年避谈我的生世。这成为老人怕失去我,我也担心对不起他们的最大心结,双方的情感和道德压力都很大。14年10月,八十二岁的老爷子遭遇一次小车祸,那一刻我感觉责无旁贷。有先生的理解,上大学儿子的支持,自觉像英雄般我放下一切奔回父母身边。那时,父母身体都还不错,经济上也没有压力,老人欣慰,我则情怀满满,甚至把国外最好的家庭和面机和压面机连带一个大的变压器都运了回去,想给爱吃面的父母做出更安全的面食。
真正陪伴老人和伺奉床前,我高看了自己低估了问题。道德和情感的压力,让我不敢也不愿考虑养老院这种解决问题的办法。后来两个失能老人一个在家一个住院,医院、保姆、护工、家庭的问题和矛盾集中爆发,更年期的我开始不断出血,无人可依的我不能在中国手术,也无法安心回来治疗。每天像在烂泥中挣扎,随时都有灭顶的恐惧,最后先生不得不回来一段时间帮忙......
走投无路的我求助心理专家,待父亲恢复不错送他进了养老院,我才能脱身一月回来治病。一个月后父亲突然去世,我当天买机票赶去处理。八天后,把老母亲放在养老院,我再回来赴这边当天和医生的约。
现在整理三年来老人照片和手机记事本,好多以为不堪回首的瞬间竟然如乌云缝隙间的阳光,熠熠发亮!特别是为老人做过的点点滴滴都变成无限的安慰。还有父亲去世前,在心理专家的帮助下,我和父母的收养心结已解。几十年长期抑郁的母亲,对养老院的生活还比较适应,性格竟然也开朗了一些。艰难使命完成后,其价值和意义正一点点显现......
心理学家认为:通过记录我们的日常生活,有意识地寻找内心,寻找现在与过去的联系,这是以积极的方式探索解决中年遗憾的方法之一。身为三明治的一代,未来我们还要领受更多艰难的使命。 那就承认自己的不完美,想办法开始学习。三个多月来,国内外相关的书籍和网站让人受益匪浅。联想自己遇到的问题、犯过的错误,学到的经验,真的是思考遗憾才能带来成长。
那就从这三年开始,边记边想边学吧:养老送终经济上的挑战、机构养老和家庭养老的区别,照顾者心理身体上的准备、独生子女与多子女养老的不同、自我空间时间的安排、国内外医院的差异、小家和父母家庭的平衡、孝顺和原则、照顾人的自我照顾......
春节快到了,又该回国看母亲了。
前路还长, 有行动有记录,
就有救赎
父母给与我们生命,在艰难里坚韧把我们养大。我们理应无怨报恩。
谢谢你的文章
我现在天天还在纠结,每次给老娘打电话前几个小时都很抑郁。
谢谢!每个人遇到这样的事都很艰难,也自然都有了不起的地方。
历史造就了我们很多很多人都面临一样的问题。无解,但是必须面对。
别忘了好好照顾自己,自己好,你爱的人和爱你的人才会好。
_很多事情就是这样, 那正经历的一时呈现在眼前不一定就是真相。
佩服你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