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箱子的故事

留学生,第一代移民的点点滴滴
个人资料
妈妈的故事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让我叫你什么才好?

(2019-05-28 16:41:36) 下一个


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东西方的文化差异。这个题目有点大。在西方社会呆了几十年。以前孩子小的时候,一年大部分时间呆在瑞典,渐渐接受了西方国家风俗习惯。好多东西习以为常见惯不惊。

现在孩子大了,可以经常出差,游走在东西方文化之间。有的时候会困惑。到底是哪里的习俗是合适我的?

原则上人应该在什么样的环境说什么样的话,那样就不会出现奇怪的感觉。但是现在在东方西方来来往往很多,不小心用错了习惯,奇怪的事情也变得不奇怪了。最近遇到的几桩事情,让我重新考虑这样的区别,有的好玩,有的如果用错了,却不是那么好玩了。。。

让我叫你怎么好?

称呼:用名字还是用姓氏

最近看一些商业人文方面的书。卡耐基的几本就是跳不过去的必读。他在一本书里明确的说记住别人的名字,每次见面以名字相称是赢得信任和能够好好做生意的第一步。因为每一个人的名字对这个人有独特的意义。想了一下,的确如此,在瑞典这么多年,不管是见到谁,都是直呼其名。

刚刚来瑞典在诺贝尔奖得主的实验室工作。那个时候他已经是70多岁的老人家了,无论在资历在年纪在成就上,如果用东方的习惯,他都应该被尊称,可是我来的第一天和他见面,他就叫我用他的名字来称呼他。到了实验室几天后,他请全实验室的人到他家吃饭。他的优雅的太太,也叫我们称呼她的名字。英文没有“你”和“您”的区别。瑞典语其实是有这样的尊称的,不过是在文字中。但是现在也很少看见用这样的尊称来写东西了。按我家那个学文科的女儿的说法,那么老旧的东西,把人分成三六九等的做法,跟不上新时代了。

我们的总经理也是被直呼其名。刚刚退休的那个女的总经理,很有些女强人的味道。她不但是我们公司的总经理,而且是在瑞典很有名的一个名人。电台和电视上都可以听见看见他。尽管如此,全球的子公司,包括亚洲各个分公司的大大小小,老老少少,讨论她的时候都是说她的名字。去她办公室讨论问题也是叫她的名字。写email也是用她的名字就可以了。

我在瑞典读书和工作遇到不少教授,很多是那个研究方向上国际级别的大腕儿,有的甚至是泰斗级的人物。也有诺贝尔评奖委员会主席级别的,见到也是对他们直呼其名。刚刚开始还有点不习惯。现在觉得是理所当然。不叫他们的名字叫什么?那么熟悉的人,不好意思叫某某先生的吧,

瑞典的首相总理这一类的政治家们更是被人们叫名字,有时候还会被电台电视上的节目主持人和talk show的人拿来调侃,不过瑞典到还没有像美国那边把政治家恶搞得那么厉害。

我习惯了和别人以名字相称。把别人的名字叫来叫去,觉得就是尊重别人,尊重别人作为个体的存在的标志。不过现在往东方走,这样对人直呼其名的方式,突然发现不妥。叫名字就是尊重别人的identity,在东方国家、不见得吧。。。

瑞典的家庭里小孩子对他们的父母长辈一般还是叫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不过对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直呼其名的,也不少,听到的也没有人大惊小怪。看见一个2,3岁的小孩子叫白发苍苍的老外公。“麦克,给我拿奶瓶来” 东方人一定觉得奇怪极啦,一定在想“这真是没有教养不懂礼貌的小孩。”

在东方如果以这样直呼其名来称呼你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如果对各级领导直呼其名,同时问候他们的长辈也直呼他们长辈的名字,不知道有什么样子的反应。比如说“王刚书记请代问您就老爷子王三发好” 您问候的人面色一定不好,后果也许会很严重哦。。。

东方文化受中国影响非常大,见面称呼都以姓氏来沟通。在瑞典呆了好多年第一次回国与客户交谈,他们以姓氏和职务称呼我,开始我还以为在说别人呢。。。

东方讲究尊卑贵贱,上下有别。东方是权本位。有钱也没有那么贵气重要。所以在称呼上,对于官员叫对了职称官衔非常重要。一般来说向上叫没有关系,向下叫小了官衔就会有大麻烦了。如果想办事情,叫小了官员的职称,那样您想解决的问题就没有办法解决了。

对于商业上的人们,国内称呼好像容易一些。行业里大家都互相称呼为“姓氏+总”,百家姓里面赵钱孙李周武郑王,就成了赵总钱总孙总李总周总武总郑总王总。。。

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在中国对于尊敬的人,用姓氏加先生。女的先生一定是泰斗级的“大家”。比如不久前以100多岁高龄仙逝的杨绛女士就和她的丈夫钱钟书一样被称作杨绛先生。

东方特别是在韩国日本中国,应该都是一样的,如果去掉姓氏,只是以名字相称,一定是非常亲近的家人或者朋友。小名或者昵称只有在最亲近的人之间才会听见。对于亲近的长辈,一定是以姓氏加上尊称来称呼。对父母或者长辈或者重要的客人和领导,叫他们的名字是完全不能接受的大不敬。小时候小朋友吵架,互相伤害最大的就是大声叫别人家父母的名字。那是一定会扑上去打一架的。

在所有的文字里面,对于人来说,”老”不是一个非常正能量的字。但是在中国这个字放在姓氏的后面就有一个尊敬的味道。对于年长的人,称呼里面把老字放在姓氏前面还在后面,区别很大。比如老王和王老,区别太大了。“老王”可能是称呼剧场里打扫卫生的,而“王老”就是功名成就的大腕了。当然“隔壁的老王”和“隔壁的王老”意思差得就更是十万八千里了。。。



下一篇:生日快乐的祝福方式)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0)
评论
妈妈的故事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康赛欧' 的评论 : 谢谢睿智美丽的康康!的确如此!
康赛欧 回复 悄悄话 接受不同的文化,入乡随俗。
妈妈的故事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风车轻舞郁金香' 的评论 : 跑来跑去有时候脑筋来不及转弯,呵呵
风车轻舞郁金香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妈妈的故事' 的评论 : 回了国就要随国内的俗喽
妈妈的故事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风车轻舞郁金香' 的评论 : 谢谢妹妹。主要是我在国内叫别人名字才发现好像不太尊重别人哦。
妈妈的故事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知足常乐笑口开' 的评论 : 谢谢妹妹。的确国内老人家,特别是退休的老干部们要叫他们的职称。不然更失落了。呵呵。
风车轻舞郁金香 回复 悄悄话 我倒没有这种困惑。我认为各种文化习俗都是有其历史背景和渊源的,谈不上好与不好,只要入乡随俗即可
知足常乐笑口开 回复 悄悄话 回国看到退休了的老人用用原来的职称打招呼,也觉得好玩。
妈妈的故事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无法弄' 的评论 : 谢谢妹妹,您一提醒我,想起来我也是犯过同样的错误。女儿在斯德哥尔摩读英语的私立学校。用英国的方式,学校里也是要用先生,女士相称的。的确开始出了几次洋相。
无法弄 回复 悄悄话 我可能一开始就进入英国家庭,对称呼特别自然而然,基本上就直接称呼名。但小孩的学校比较保守,称呼老师必须加先生或女士,有时忘了,人家回信坚持称呼自己先生或女士,那时挺尴尬的,连忙给人家补上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