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小乐即安发在论坛《爱的星空》的文章“我为什么喜欢码字”,文字清晰,真情实感!也自问过相似的问题,我为什么写?
每个人的答案一定会不同。对自己而言,发现“写是一种逃避”,如音乐人创作的逃避音乐一样,此“逃避”不是逃避现实,而是给思绪一个特别的安静空间,时间在其中过得更快。这种“逃避时刻”可能正当脆弱的时候,甚至是迷茫的时候,“写”弥补了其他无法填补的空间。每当脑海里充满喜悦的时候,不知道如何下笔了。每当感觉写不出什么的时候,其实告诉自己:“I am good.” 。因此,“写”或“不写”都好。
第二原因可能是,“写”是一种输出,和“读”输入相反。实际上,两者关系密切,区分界线并不十分明确。俺常常把“读”当成“写”,或者反过来。换句话说,因为“读”了才去“写”,也因为“写”,才去“读”。有人问过我,如何读书?其实教人如何读书的书真不少。有人读书时,做读书笔记,俺更进一步建议,假想自己是一位老师,想象要把读的书“教”或者“讲”给虚拟学生听,书读起来完全不一样了。此方法很简单,没有太多道理,一切所谓的“方法论“留给自己的大脑处理,因此也很直接。本质上,“讲”就是一种“写”,写在脑海里,而码字只是一种具体呈现而已。“写“着“写”着,一些事情很可能会变得越来越清晰起来。
下面是钢琴演奏家Micha Blanos的最新钢琴曲《Crystal》,曲名翻译成《清澈见底》更好,有其道理。最近,在Amazon上购买了一堆五光十色的石头(晶体),见上面照片,有的石头、如天蓝色Sodalite 看起来不透明,如果把它们敲碎,每个细小颗粒变得晶莹剔透。“写”就像“敲碎“凌乱的思绪,它变得透明有序起来。因此,对自己而言,“写”的终极目标就是不再去写。
(05/08/2022修改,此文曾发在星坛上。)
参考
小乐即安“我为什么喜欢码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