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清水河》
从“窑调”到众人齐唱的现代歌
A 《探清水河》之视频与音频
很久以前,听了几段郭德纲的相声,感觉就是正如那句话所讲:相声界,没有郭德纲早就黄了;有了郭德纲,则更黄了。
新冠期间不知哪根筋搭上了,又打开了油管上众多的德云社相声,还有众多所谓粉丝们制作的宣传节目,虽然对郭德纲还是称不上喜欢,但改变了我很多以前固有的“高雅”的观点,开始渐渐理解并支持郭德纲他们了。
原因有三,一是听了一些介绍郭德纲经历的节目,非常感慨他当年几进几出北京的遭遇以及他的坚持;第二个原因是听了几个介绍他众徒弟的节目,特别是现在的大红人岳云鹏,这位出生于河南的80后小伙子,13岁那年,因交不起68元学费而辍学,孤身一人来到了繁华的北京城……作为大城市上海北京出生的人,有多少人会意识到八九十年代的共和国还会有人因这点学费而上不起学?相比较那些被体制接纳的文艺圈人士,我更加佩服起郭德纲,佩服他能接纳这些孩子,另外也佩服他养人养心的这些手法,正统体制内的文艺圈里似乎还没有他这种人。
原因之三,就是“歌曲”《探清水河》的走红,也是今天想说的主题。为什么在歌曲上打双引号呢?来,我找了几个视频,我们一起看一下吧。
首先来一个如今被唱红的版本,也就是郭德纲徒弟张云雷的演绎版,吉他伴奏,深情款款,唱的是悲天悯人的情怀。
如何,想象得出吗?名星个人演唱会中常见的荧光棒被带进了相声剧场,一个相声专场活生生地演变成了台上台下齐唱的流行歌专场。如今,除了张云雷的“原唱版”,油管上还可以看到其他明星的传唱版本,还有被编排成各式舞蹈甚至广场舞的。
再听听张云雷师傅郭德纲当初挖掘开发出来的版本,最早好像是2013年,三弦伴奏,激昂有力,其表现手法有浓重的曲艺京腔味儿,老郭在介绍此曲时用了“北京小曲”一词。
师徒两个版本,差异一目了然,据说喜欢老郭铿锵老味儿的人不会喜欢张云雷的,喜欢张云雷慢速荧光棒版本的也听不惯老郭的。想想这个“歌”的演变过程,从郭德纲改编整理推出此“小曲儿”,再到几年后由徒弟演绎并推动观众一起热唱的流行歌……怎能不让我去支持郭德纲德云社这类“非正统”的曲艺剧团呢?
听了上面那两个现代艺人演唱的版本,有多少朋友会想到,我们的红色电影中也曾用过这个《探清水河》,不过哼唱者是黑道土匪,类别是二人转。请看,2014年电影《智取威虎山》中杨子荣(张涵予饰)的唱段,枪声伴奏,匪气爆棚。
58:00——58:45
在马未都与郭德纲老搭档于谦的一档节目中,马说自己听到德刚云雷的《探清水河》时,突然想起自己以前听过这曲调。那是60年代,当时他在北京温泉地区插队,当地农民常哼唱这小曲儿,不过那时老马并不知道这其实是有名有姓有历史的“传统曲艺”,只以为是当地农民随口哼哼的小调。我们再看一个1960年版的吧,红色经典电影《林海雪原》中杨子荣(王润身饰)的唱段,也属于二人转。
47:50——48:35
历史再往前推,视频是找不到了,不过找到个现存最早的录音资料,据说是30年代民国时期录制的唱片,演唱者郭筱霞是解放前北京的著名曲艺演员。如果说郭德纲的演绎透着一种捶胸顿足、从暴怒到懊恼的男主视角,郭筱霞的演绎则让我感受到底层社会女性的辛酸与不幸,无奈与无助。这个音频资料保存在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北京研究中心/北京记忆网站中,请点击一下吧,也为这个“中国人民大学/我的北京记忆”库的资料汇集工作点个赞:《探清水河》30年代唱片(恰恰是这个老版本,也是我找到的唯一唱了“四更”的版本)。
今天就写到这里,下回再简单讲讲《探清水河》词文字的演变吧,其实也没什么好多讲的,这原词儿毕竟是被很多人称为“窑调”,不好贴啊,而且现存最早的印刷稿不在北京,也不在中国了。
前面说起张云雷的《锁麟囊》,觉得张对京剧在年轻人中的推广起了很大作用……只可惜,他的几句相声调侃段子(确实不合适),惹到了京剧老人们的“尊严”……
知乎里的各式评论蛮有趣的: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57312263
对了,你怎么最近不发文儿了呢?爱罗嗦不罗嗦了?? :))))
至于“土匪都是当地人,不可能了解或哼唱在北京民间传唱的这种小曲”,我网上查看了一些,似乎清末民初这个“故事”出来以后,就有了“北京小曲”与“东北二人转”两个分支,而且二人转歌词更加露骨……按这个说法,我觉得此曲在东北的流行程度会更加“深入人心”的。
记得有一档节目,某评委说张云雷:唱歌里面,他不属于唱的好的;说相声里面他也不是说的好的……老郭护犊心切,马上出来说“我不认为”……
曲波可能不熟悉这个小曲的历史,所以在小说里把松老三误为宋老三;更重要的是当年林海雪原剿匪是在黑龙江密林深处,土匪都是当地人,不可能了解或哼唱在北京民间传唱的这种小曲。
另外,德云社岳云鹏《五环之歌》的走红,也是一个“奇葩”现象。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wYRh06UEuY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KhYk36pFew
我最近在看以前的版本,越来越觉得这是一个真实故事了。清末最后80年,北京旗人的生活好像是非常落魄的,(老舍的作品中有体现);另外,旗人没有男的一起跳水殉情的文化,这小曲原始版本中那六哥哥没有跳水,所以当时故事没有“升华”,现在靠郭德纲把六哥哥推入水中逼他殉情,反而演绎出另一个“梁祝”了……
我下一篇再写,:))
我非常喜欢郭德纲的京腔京韵。
这一个小调,足可beat现在100首流行歌曲。
另外,郭德纲挨批的那个“窑调”概念,也是头一回听说,以前好像也只有老舍的《骆驼祥子》中用过这词儿。
“70年代出生的北京孩子都会唱这歌”,这啥意思啊?是土生土长会唱呢,还是因为近水楼台先得月,跟着北京德云社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