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讲跨国婚姻:数据与故事
(只想看故事的,可以直接往下跳)
读了很多婚姻故事,读了很多外嫁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会给读者带来各种感受,感受到当事人的幸与不幸、爱与不爱、或是不是真爱。这些感受往往都是一种基于读者自身经历或观察的主观判断。好在至少作者们本人都会有一种满满的“爱情”满足感,这很好。
只是,在我读的时候,读完以后,总会觉得缺少什么,缺少一些什么。有些文章的标题用了“老外娶”或“中国女人嫁”这些大群体单词,但文章内容却只是几个故事或一些经历,对,缺的就是数据,统计学的数据。
刚到日本,彻底获得思想自由与身体自由的土豆喜欢滚去一个地方,不是东京新宿的歌舞伎町,是图书馆,去看各种没看到过的东西。
据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学者许子东所说,他一到东京就去了东大图书馆找了另一版本的“金瓶梅”狂读,曾学生物但对人的“行为特征”感兴趣的土豆则对社会统计学数据以及分析感兴趣。没了统计学数据,一切观点即便可能是对的,也可能会被无条件质疑;有了统计学依据,推导出来的观点不一定对,但毕竟可以让大家在同一个平台上讨论。
很惊讶日本的各类统计数据,民事/民政类的从男女婚姻年龄推移,夫妻收入对比,涉外婚姻(他们称为国际婚姻)中日本男性娶外国女性的数据,日本女性嫁外国男性的数据,甚至还有男女第一次性经验的平均年龄推移,以及男女婚前性经历人数的统计……对有些数据土豆能够即刻明白它的统计学意义,而对有些统计,则会皱皱眉头,心想:有必要统计吗?
在那里住了一段时间以后,土豆慢慢觉得一切统计都有必要,但前提必须是严肃、认真、科学的统计法,有些数据必须是国家行政机构主动综合整理并主动公布于众,让各类“吃瓜群众”脑洞大开地去分析判断推理,这也是我所理解的一个民政国家必须有的学术自由与思想自由。啰嗦了。
今天还是想先针对涉外婚姻的数据聊几句,推荐两个关于“国际婚姻”的维基链接,一个日语,一个中文,比较一下这两个链接:日语的除了基本定义以外,首先是介绍她本国的法律环境,以及她本国的历史数据,数据以男女国籍分类,其次是一些周围国家的简单介绍;而中文维基,没有中国的相关数据,倒列出了“新娘外流最严重的国家”的数据,瞬间想起了最近习政府的非洲援助金额,还想起以前美国日本给中国的“最惠国待遇”以及“日元借款援建”,是否也与我们的新娘外流严重有关呢?
另外,日语维基的数据来源是日本的政府部门“厚生劳动省”(Ministry of Health, Labour and Welfare),换言之,就是我上面所说“有些数据必须是国家行政机构主动综合整理并公布于众,让各类吃瓜群众脑洞大开地去分析判断推理”。我也试着在中国民政局等官方网站上寻找数据表格,不知是搜索方法错误还是其它什么原因,没找到。好吧,那就抽取几个日本的官方数据来填个表格吧,就以日本男性/女性对中国美国的婚姻数据为例。
日语“国際結婚”维基链接:国際結婚
中文“涉外婚姻”维基链接:涉外婚姻
日本官方厚生労働省网站:厚生労働省
也推荐一下台湾的这个“外籍配偶”维基链接:外籍配偶
几个网站都是汉字加国旗,应该可以看得懂,或许还可以看出一点国家政府的“作为”与“不作为”。
看完表格,问题来了:我愿意相信所有的恋爱/婚姻都源于“爱情”或落脚于“爱情”,那为什么婚姻数据中会出现90%对10%这样严重倾斜的规律性呢?
90%对10%,这是为什么?“社会政体状况的不同”会是一种原因?“经济的悬殊差异”会是另一种原因?“不同族群动物性身体差异”带来的自然选择与淘汰?想起90年代在日本看了邓文迪、默多克的简单报道(那时还根本不知道邓以前的精彩经历),旁边一位日本朋友(记者)说:我敢打赌,邓文迪的前任以及后任男友都是白人,先是一些社会高层的白人,以后会找年轻无名的白人。
不敢多瞎扯什么观点结论了,还是让我顺着文学城“故事与八卦”的惯例散讲一些故事吧,一些不属于90%内的故事,一些咱家的故事。至于大家读后是否能够推导出“爱情”或其他,无所谓啦,畅谈畅想是必须的!
舅舅们的故事
三个舅舅,ABC,舅舅A结婚最早,舅舅C结婚最晚,其中一个是我亲舅舅,另外两位是他的同班同学兼终身好友。他们也是我们家的常客,管我外婆叫姆妈,管我父母叫哥哥姐姐,所以我管他们都叫舅舅。
舅舅A
三个舅舅都属于文科生,且都喜好文史社会学。舅舅A读书最好极其聪明也善于把握时机,说话也稳妥不冲。A文革前大学英语系毕业,改革后,不知咋的他立即加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并成为第一批经济学研究生,后进社科院工作。撒切尔夫人访中,中英双方拟定一个学者互访名单,其中就有他。后来的经历嘛,不多说了,平步青云呗,教授,大学校长,给汪道涵、朱镕基、基辛格等当翻译,人大代表等等。
舅舅B
同A比,舅舅B和C都属于富裕人家子弟,三人都喜欢待在家里看藏书,但他俩不善于考试,外出说话还特“放肆”,结果文革期间B进过监狱C自杀未遂。
文革后,舅舅B一边在公平路码头工作,一边接受当时的电大教育,通过几年的孜孜不倦居然混成个律师。早就当爸爸的舅舅A也从来没忘记自己的小兄弟,于是把自己在上海社科院的英语导师的女儿介绍给了舅舅B,而且居然还成了。
这里补充介绍一下那位社科院的英语导师吧。他是早期圣约翰大学的高材生,文革期间当然下放劳动,文革后当然立即被送回社科院教英语,耍你没商量。所谓教英语就是和社科院的年轻英语人才用英语聊天,文学地理政治等等,反正他都行,舅舅A从他那里的最大收获是学听丘吉尔式的英语,抽着雪茄、喉头有痰的老男人的英语,这也为他后来给七十出头的老式政客基辛格做翻译打下了基础。
一般人是吃人家的嘴软,可这个舅舅B说话放肆的缺点始终没改。舅舅A第一次“当选”人民代表时,舅舅B表示祝贺,希望他把握机会真正当个人民代表;但当舅舅A后来继续“当选”“人民代表”时,舅舅B毫不客气地说:我对你失望,你的继续“当选”说明政府已了解你的性格对他们只有帮助没有危害。舅舅A也只能不尴不尬地回道:你也改不了你的脾气,我也不会吵架啊。
舅舅C
舅舅C,三人中最多情善感,豪迈奔放的自由派,也擅长英语,读书、唱歌、跳舞、朗诵,全套“灵格风”模式,但文革期间总被严肃的革命姑娘们抛弃。文革后加入新华书店工作,下班后虽有约会,但最终总被女方父母定性为“不作为的小资”,最后都因不欢而散而去找两位已婚大哥诉苦。这时的舅舅A和B早就判断出中国的走向,A说政策马上会有巨变、人们的观念也会变;B说三年之内你会娶外国妹妹的。C说他们读了大学全疯了。
1978年年底,一个偶然的机会,舅舅C结识了在上海教德语的德国姑娘,短短几个月的熊熊火焰后,两人于1979年春节完婚。当时和外国人结婚比较麻烦,除了民政局还有一个外事处的存在,幸好婚姻双方都是普通人,有民间友谊之象征意义,外事处的人语重心长地告诉舅舅C: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18日至12月22日于北京召开)后,改革春风吹遍祖国大地,你们是三中全会后上海的第三对涉外婚姻。舅舅C问前两对的情况,外事处说都是美国女孩嫁上海小伙子,不过他们一结婚就去美国了。
结婚后,小夫妻住在(老)锦江宾馆,都是各部门政府的补贴。
可是,没过几个月,舅舅C说想离婚了,还是文化差异太厉害,而且这德国姑娘太强势。问C究竟发生什么啦,舅舅C说他平时住在宾馆,每个周末会回去看看早已丧夫的姆妈,但洋媳妇总抱怨他回去次数太多。后来一次姆妈在周二生病,舅舅C下班后直接回去并住在了姆妈家。洋媳妇为这意外的“不归”很是恼火,说舅舅C不以他们小两口的生活为重,还有恋母情结。舅舅受不了,决定离婚。
当时围绕舅舅C的涉外婚姻,结婚有很多程序,离婚也有很多插曲。为了维护好不容易的一对华男洋女的故事,德国驻上海领事馆的工作人员也来约见舅舅C,当知道情况后,领馆人员说完全理解舅舅C的做法,同时还说即便离婚也要给舅舅签发去德国的签证,希望他去德国了解,德国也有善解人意的女孩。舅舅笑着谢谢他们的善意,并说自己实在找不出离了婚还要签证的理由,如果以后去留学,那到时再来办留学签证好了。
从79年春节结婚到离婚,前前后后没超过8个月,除了家人及舅舅A和B以外,还有一位外人一直关注着事态发展:一位加拿大白人女孩琼。
琼是位英语外教,其实是和那位德国姑娘在上海同一所大学任教的,有时他们几个会一起结伴出游。舅舅C和德国姑娘离婚的事情她也一直看在眼里。当她得知舅舅不去德国后,她约了舅舅,并问道:你愿意去加拿大吗?愿意和我结婚然后一起回加拿大吗?
这一次,舅舅C没有像上一次那样马上结婚,而是一直拖到80年国庆才正式办理了手续。婚后的他们也没有马上去加拿大,舅舅C继续在新华书店上班,琼继续在上海教英语;有时她一人回加探亲几周,有时会和舅舅C一起住到上海姆妈家。
1983年的“清除精神污染”运动,有些警觉的两口子终于决定离开上海,一起离开上海,飞往太平洋对岸的温哥华,琼的老家。
两个月后,舅舅C给姆妈寄来了第一封信,还附上了一张照片,是他和琼在海边散步的照片,照片背面写着:这片100来米宽的海滩是琼家的后院,是他们的私家海滩。
那时的土豆也因能够入住毛胚房的公房、独享一个马桶,而正全身满满的幸福感呢。册那!(对不起)
**********************************************************************************************
有朋友说,博客一篇文章不宜太长,手机上阅读不方便,好吧,那就分几次写,分几次贴吧。以后再补几个跨国婚姻的故事,单亲爸爸的故事,有我表姐的,有我表弟的,有我表妹的,也有我自己的,都绝对不属于90%群体内的故事。
Ps,看到日籍选手Osaka拿下美网,那就再拷贝一组数据吧,也是在日本官方厚生労働省网站上看到的,(天哪,他们怎么这么会制作表格呢),表内人物是以日本国籍出战的现役运动员,他们都是混血,要么父亲是日本人,要么母亲是日本人。表格随便看看吧,名字我就不翻译了,隐隐约约相信,随着中国经济的继续厉害,未来中国也会出现一批优秀的混血运动员,毕竟现在中国人已经娶到乌克兰了。那么,是什么原因能够让混血一代愿意留在某国生活呢?经济诱惑力?文化诱惑力?“政协/代表”诱惑力?
在一族独大的国家生活久了,容易形成等同族和国惯性思维。提醒一下罢了。
给你讲一个故事,芳华的故事。她是当时宣传队的台柱,一号女高音,报幕员,曾经报考艺校。她不像农村女孩,高挑的身材,大大的眼睛,白皙的皮肤,自然卷的披肩长发。
我们算是一起长大的几个伙伴,小学,初中,高中,26个人只剩下了四个。她结婚了,我去看她。她没有外嫁,只是嫁到了城里。条件? 男方帮她解决户口离开农村,帮她找了一个工作,在旅馆的餐厅做饭。
外嫁,需要解释吗?
“日本男人的大男子主义”,觉得这是只有中国人才有的对日本男人的“第一主观认识”,如同我以前一直认为“东北男人很大男子主义”一样。
边神性格中有一种稀里哗啦的活蹦乱跳,而如今在北美这么多年能侃得有趣的人却一个也没见过,所以啊,我帮你找一个吧,:))
土豆写点日本人的婚姻吧,觉得日本男人也过得不咋地,听说年轻时为公司卖命,退休时被老婆嫌弃,有的还被踢出门外,日本女人的地位其实蛮高的,是这样吗?
小伢弄。
豆兄不用费力查找了。按维基百科,
“厚生”出自中国古代《尚书》“正德利用厚生惟和”。
不过我还是觉得答案未必这么单一。
像中文自古有 “塔” 一字,据考来源于洋文 tower ; 豆兄精通日文,一定知道日语 西红柿 怎么说 :)
语言考古,有时也挺有意思
以后的婚姻统计会越来越复杂,但随着自由主义的扩散成熟,或许也不需要婚姻统计了。
美国有国内各族裔之间的婚姻数据,我看过,莲盆籽不想写几段?
——高仓健(追捕)
改编成
土豆不是写完了吗?禾苗也续下去了,现在你也跳接下去,写呀,快写啊……
——唐西 (追集)
舅舅C戴着眼镜,比杜秋矮一点点,也稍微油润一些……有点像,怎么有点像我呢??…………))
我的故事?我的故事?啊悠…………闲闲客是想听单亲土豆的呢,还是跨国土豆的,让我翻翻以前的日记找找看,:))
“至于何以有90%和10%的差异,我觉得这是时代性的差异,并非永恒性的”,是的,我对zhiyan的回答中写了:根据长期的数据发现,自1990年后,几乎所有的东南亚国家的“外国媳妇”数量都在增长,不知道这和冷战结束,经济全球化是否有关。其实,表格中2016年的日本人/美国人的婚姻数据就是一个反应。
“土豆你别笑话我,在我未出国之前……跟着我那土土的国哥哥,心满意足得很哩”,大赞这句,怎么可能笑话呢?注意到你至少3次对“欧美男性”的表述,其实很欣赏这种实实在在的“心路”记述。我喜欢聊天,有时和朋友聊,有时和自己聊,有时用平缓的提问方式,有时则用带刺的挤压模式提问,敞开聊,然后从所用词句中会发现很多有趣的变化。(我确实经常给人下套的,但不很坏:)))
关于你写的最后一段,我保留意见,(其实我对华夏男性社会体系是持否认态度的,对所谓的“儒雅”,呵呵,也是斜眼对待的),以后当面聊吧,挤压式的,:))
“如果再加上包容,对同胞姐妹的理解大度,那你们就魅力无穷了”,耶呵,这是挑战还是挑逗啊?:))。这段,我先撇开“同胞姐妹”这些,不知为何,我突然想到加国总理伊斯兰问题头巾事件,以及最近的Syrian refugee charged with murder of Marrisa Shen……我始终认为,“包容”“大度”这些词只能是用于自己对自己的“自我提醒”,而不能用于对社会问题/社会现象的理解或解释或开导,这会在无意之中压制“追究真相”,甚至会产生用有色眼镜看待追究真相的人。
这篇“跨国婚姻”,写完后,反而觉得现在中国国内的“婚姻现象”更加耐人寻味呢。
回复 '菲儿天地' 的评论 : 菲儿肯定还没看故事,:))
菲儿天地 发表评论于 2018-09-11 09:06:04
土豆科普啊:(
这个土豆的洞察力不错,不愧为学生物出身的,显微镜用多了嘛。
在舅舅C的故事结尾的时候,博主加上了语气词,册那!用这上海吴收尾,铿锵有力,画龙点睛。
舅舅C,猜想中应该是个英俊小生,胡哥那种?
至于何以有90%和10%的差异,我觉得这是时代性的差异,并非永恒性的。土豆你别笑话我,在我未出国之前,我真的是认为欧美男性比本族同胞更挺拔英俊的。你看现在呢,我跟着我那土土的国哥哥,心满意足得很哩!所以我要批评你们男同胞,对数据的差异不够耐心,对同胞姐妹的认知成长也不够耐心。随着东方民族的经济地位,人口素质的提高,将来东方男性之美将会越来越被追崇认可的,急什么呢?!至于传说中的种族间的动物性差异,我没经历,但坚信此乃无稽之谈!东方男性的儒雅,含蓄之美,完全可以通过经济,体制的改善(真的盼望体制改善)让世界睁眼惊讶,刮目相看。如果再加上包容,对同胞姐妹的理解大度,那你们就魅力无穷了!
讲到圣约翰人的英语之全面程度,还不得不佩服当初来华任教的一大批白人教员,总觉得那个年代的奉献精神,和我们现在看到的去非洲,似乎是有本质区别的。说不好。
另外,根据长期的数据发现,自1990年后,几乎所有的东南亚国家的“外国媳妇”数量都在增长,不知道这和冷战结束,经济全球化是否有关。
我30多年前去上海也遇到过一位毕业于圣约翰大学的老克拉,人儒雅热情,英语呱呱叫,羡慕得我呀,至今不忘老先生那口流利的口语。
还有没想到有这么多外嫁日本的中国姑娘: 2005年,2009年都是每年一万二左右。 到2016年中国有钱了,才降了一半多。而娶日本姑娘其实没有多大变化。 很有意思。
期待你的故事。
又,“厚生” - health, 原来是音译日文呀
“而且还都不属于90%的,那么志同道合,非功非利的占多咯”,
哈哈,90%与功利的关系,哈哈哈……
大伙儿看到啦,大伙儿看到啦,这不是土豆说的,是思韵说的,是思韵说的哦,:))))
“每个人是不一样的;每个婚姻也各有特点”,如何啊,是否觉得这句大多数人朗朗上口的话其实是没什么意义的。
思韵,你说出了一个我不敢说的“猜测”,而这猜测完全可能是真实的,如同现在北京/上海户籍的人与外地人之间的婚嫁婚娶。
谢谢!!!!
千万别停,热切期待你那70多个表兄弟姐妹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