晕头转向
老炮芳华,土豆不看。“大院”,很多人在写:怀旧/怀念/青春激情/奋斗,,,但似乎还没人指出“大院”本身就是一种占在高位占着公共资源不害臊的特殊群体。华夏文明有个现象:一个有问题的(上层)群体,但由于这个群体中有了那么一些可歌可泣的“人与事”,民众就会被卖了还帮着数钱。今后还会继续“挖掘”感人故事的。
2017年12月--2018年1月:
铺天盖地的《芳华》啊,一篇也没看啊;
点了几个没《芳华》字样的,进去还是《芳华》啊。
累累累!
--------------------------------------------------------------------
2015年12月--2016年1月:
去年此时还未开博啊,估计全是《老炮儿》啊。
幸运幸运幸运!
也没看。
--------------------------------------------------------------------
定期一部片儿,定期一个话题儿;
话题每次不一样啊?现象每次都一样啊。
绝绝绝!
----------------------------------------------------------------------
统一的策略,统一的操作,
统一的观众,统一的亢奋,
请拍砖!
砸砸砸!
----------------------------------------------------
为什么呀,为什么?
(文/艺的枯竭现象?)
我博客里有人说过:在日本的汉奸多;在北美的愤青多。
概括得不错吧?
正面回答吧,非常惭愧,土豆对华语电影几乎文盲,脑子里一下子挤不出具体哪部,有的也是90年代初的一些台湾电影,(受日本影响)。现在的台湾影业也被大陆挤掉了。
还是这句话,土豆一般喜欢真实事件的电影,如属于非真实事件的,往往是70年代的欧洲电影,年龄关系吧。不管是真实事件,还是思想类别,大陆都没有,也不会有!想来想去,最喜欢的一部还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俺怎么节假日还在专为“为写而写”工作呢。你也欠俺一杯酒, :) :)
节日快乐。
我要写剧本,如果哪句话不能先逗笑自己就根本不用,要求严格吧!马铃组合,赶紧攒钱,拍个解放军在多伦多,俺到多伦多也就几个小时车程,车费不用报销了。
70年代的法国电影,并不适合一叔的,只是俺家老土豆特别喜欢法兰西7/80年代的哲学式电影;一叔提出的周星驰,倒是有异曲同工之妙:74年(74年哦)法国电影,提出的解放军叔叔 VS 周星驰的唐僧/周星驰的007。 思想自由,言论自由,表现自由。
如果重拍的话,不用一叔投资,直接请一叔出镜,请先把尊容发过来,另外,听说一叔要办喜事啦,那配角演员也由一叔来选,情节也有一叔决定,土豆是制片,可以不让导演插手这段 。
快乐第一,友情第一,:) :)
去检查作业了,
感动,感动,感动!
泪奔,泪奔,泪奔!
多好的圣诞礼物啊!
认识你,还有文学城其他兄弟姐妹叔叔阿姨,是本年度最大的快乐。
黄莺在家刻苦写你留给我的作业了,节日快乐!
应该说这个电影构思基础很好,有些很有笑点。但有很多地方没挖掘到,看的时候恨不得加上我的版本,有些地方有些冗长。如果仔细雕琢,每几分钟都应该有笑点和包袱,而且笑完之后令人沉思才是好片。这个电影可以重拍,土豆组合如果作这个事,我可以贡献2cent的庸俗,free。
类似的电影是周星弛的007,很多桥段都是经典,令人念念不忘。
刚才去看那个电影,笑S我了,红色芭蕾跳成了卡门
昆丁的电影,昆丁的色彩,昆丁的夸张的手法,神啊。另外,昆丁是日本文化迷啊。
以后如果有人欺负边姐,请马上告诉俺们!!
这话说得好,发现老土豆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刚在城头看到一条关于美国公布“人权恶棍”的新闻,想到美国导演昆丁拍过的两部恶棍电影-《恶棍特工》和《八恶棍》-是我喜欢的黑色幽默片。 ^_^ 这里面,思想自由、艺术表现自由,再加上我这样的观众点评叫好,是不是把你说的几条都囊括了。
先不教条。 昨天冬至夜, 这节日就算正式开始了。 祝你们假期开心,吃好玩好!
“处处搞笑,却处处一针见血。74年的法国啊”,不言有罪说出了土豆想说的,土豆想告诉大家,欧美主要国家以及日本,对中国/中国人的了解远远超过我们自己对自己的了解。
我喜欢这一家人。
CNG,,,
土豆只是酸,
大哥您不仅酸,还坏,文学城的堕落有你一份!!
节日快乐,既往不咎!!
:) :)
不对,暖冬肯定去做其他事情了,掐孩子她爹掐过头了吧,:) :)
刚想继续开玩笑,一看是认真忧伤的洋葱。不行,不要靠近土豆,土豆是边缘人物,洋葱得回到人民群众的怀抱去。坚强富有弹性地生活下去!!(别哭)
1969,没看过,待会儿去图书馆找找,喜欢Winona Ryder。
洋葱,一定要想办法让自己快乐,这样周围爱你的朋友也会快乐!
看不到30万啊,好空虚呀;
没了硅谷二啊,好无聊呀;
等不及硅谷四啊,好贫瘠 。
:) :)
有时我会想自己会否对中国的事带有偏见?或者纠枉过正的偏见?爱之深的偏见?
看过电影1969吗?这部电影我印象特别深刻,但看所有影评都是平平,认识的美国人似乎没听说有记得这部片的:(
暖冬好,:)
1,今晚务必和孩子她爹一起看这部解巴黎; (别趁孩子不在做其他事儿)
2,看完以后也写一两句吧,哪怕就写“哈哈哈哈哈哈哈”也可以。
:) :)
那俺就再和大哥絮絮叨叨几句,估计没多少人会理解土豆发帖的用意:
一般人都会高呼“思想自由”,其实除了思想自由,还必须同时加一个“表现自由”。
“思想自由,(內部精神自由);表现自由,(外部精神自由)”的环境,才能出得出丰富多彩的艺术作品以及艺术大师。而艺术作品/大师与观众又是水涨船高式的相互作用的。(呵呵,有些教条了)
节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