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节选刊登在2020年12月20日《世界周刊》“时代故事”版
少年艾伦·拉森(H. Allen Larsen)曾经相信:如果在地上深挖个洞,就可以从美国钻到地球的另一端,一个神秘的东方古国。
“珍珠港事件”爆发后,1943年,大学生艾伦·拉森加入了美国陆军航空队,随军从美国出发追踪转万里,飞越连绵不断,危机四伏的“驼峰航线”,终于抵达儿时憧憬的中国 ,成为陈纳德将军领导下的第14航空队第二照相勘测中队里的一名空中侦察兵。
美国对日宣战之后,“美国航空志愿大队”(American Volunteer Group)解散,第14航空队进驻中国,威震四方的“飞虎”称号也一并承传了下来。
艾伦·拉森在P-40战斗机前(摄于昆明)
刚抵达昆明空军基地,艾伦和队友们飞快跑向机群,站在一架架鼻翼上绘着鲨鱼图案的P-40战斗机前留影,那真是令人兴奋啊!
出于对摄影的爱好,工作之余他经常背着柯达相机,在这块“飞虎队”为之而战的土地上转悠,将许多真实的城市井民生影像记录下来。
1944年夏,昆明居民和美国兵在滇池游泳(艾伦·拉森拍摄)
“老兵不死,只是凋零”
1945年8月6日,拉森告别昆明,随部队移师重庆。9天之后,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整个山城鞭炮齐鸣,欢天喜地庆祝来之不易的胜利。
在重庆白市驿空军附属医院,听说有位护士的女儿特别可爱,拉森就将一个美国寄来的玩具娃娃送给了穿着白裙子,扎着羊角弱的中国女孩。
“我只知道这个女孩的小名叫‘Doo-Doo’(豆豆)”拉森回忆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