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人活一口“气”,这气可不是斗气的“气”,而是五脏之气的“气”。《易经》认为“气”对生命有着重要意义。
中医自古认为,人的生命赖气以生,气存则生,气失则亡。
所以有“善养生者,必知养气”的说法。“气”与养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会养生的人一定会把“气”养好。
人活一口“气”,这口气咋保养?古人的“养气七诀”,至今适用①。
少语言,养真气
真气又叫元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人体的生长和发育,各个脏腑器官的生理活动,都要靠真气来推动、激发和温煦。
说话过多,人处于亢奋状态,气血上冲,代谢加速,消耗肺气,影响呼吸器官的正常功能,容易疲乏无力,气短没精神,中医称之为耗气伤神。少言养生,就是不能随意让肺气耗散。
尽量避免一天到晚不停地说话。
“慢养生”和“静养生”。因为你生活和工作节奏快了,真气耗散就会变得很大。该快的时候就快,但该慢的时候一定要慢下来。比如,上班的时候你快节奏工作,那么下班了就要放慢节奏,进行静养。
薄滋味,养血气
饮食过于追求“重口味”,容易导致脂肪肝、心脑血管疾病,不利健康。但清淡饮食并不是不吃肉,而是食物的选择和摄入要尽量低盐、低脂、低糖、低胆固醇。
薄滋味是指饮食要清淡,多吃蔬菜、瓜果,少吃肥肉、辛辣、油腻等肥甘厚腻的食物。
不吃过辣、过甜、过咸、过辛、过苦的食物。
咽津液,养脏气
古代养生家常把唾液称为琼浆、甘露、金津、玉液,认为“津”是延年药。“古人造‘活’字,告诉人们‘舌旁有水方能活’。”
津液指的就是唾液,是人体的精华。口水中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和多达500多种的蛋白质,可以消炎、固齿、助消化。中医认为,津液还有灌溉、滋养五脏六腑的作用。
可尝试“吞津”法养生:用舌头舔唇、齿、上颚等部位或在口腔内搅动,待口水增多,在口中鼓漱吸吮后,再慢慢咽下。莫嗔怒,养肝气
肝调节人整体的疏泄功能,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不仅是促进其他脏腑气机正常升降的基础,也是维系精神情绪正常的关键。
中医认为“怒为肝之志”,经常发怒会导致肝气持续处于上行状态,肝气上逆,同时血液随气上逆,造成肝郁不疏。
情绪与“肝火”关系极为密切,不良的情绪刺激会导致肝脏损害,而肝脏损害又会加重情绪失衡。
若要肝气顺达,就要“克嗔戒怒”,防止过度的情绪波动,学会用宽容、平和的心态对待周遭的人和事。
另外,过度疲劳也容易引起肝气虚。这种情况,可以用人参枸杞子泡水喝,往往吃几次以后就好了。
美饮食,养胃气
胃气泛指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脾胃功能好,吸收充分,供应到人体各个脏腑器官,血液津液的物质就充足,人体生长就旺盛,生命力自然强大。
如果脾胃功能差,吃啥啥不香,机体得不到滋养,就会百病缠身。养胃气关键在于饮食有节制,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美饮食”并不等于吃好的、吃贵的,而是饮食结构要合理,每餐都要有主食、蔬菜、水果、肉类、豆类,注意营养均衡;
进食要规律,要按时按量吃饭,切忌暴饮暴食或过度节食。
饮食一定要节制,尤其不要撑着。寒温要协调,饮食不要过凉,也不要过热。太烫了,容易得食管癌、胃癌;太凉了容易导致脾胃阳虚。
少思虑,养心气
中医认为,心主管人的精神活动,心气不足就会出现心慌、乏力、自汗等症,还会导致其他脏器病变。
现代人由于过分在意个人得失、名誉地位,有时往往思虑过多,重压之下损耗了心气。
凡事不要过分思虑,更不要钻牛角尖,放松心情,以减少对心气的损耗;
可多吃些红葡萄、桃子等有助于补养心气的食物;
适当按摩内关、心俞、神门、足三里等穴位,对养心气也有好处。
戒色欲,养精气
《黄帝内经》记载:“夫精者,身之本也。”精与人的生长发育和生殖密切相关,因此,保精护肾是强身的重要环节。
精乃肾之主,纵欲太过,伤肾精,耗散精气,进而伤及其他脏腑,影响身体健康,甚至促人早衰或短寿。肾气虚最大的特点,就是腰酸腿软,小便多,尤其是在夜里。
节欲养精是养生一大原则,切不可房事过度。
不要用脑过度,用脑过度便会伤肾气;
还要注意腰的保养,不要随便伤了腰,因为腰里边藏着肾虚命门——两肾,所以也是不可忽视的地方。
饮食方面,要注意营养的合理搭配,多补充动物蛋白②。
来源 健康时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