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冯研究

老冯几次遭强拆被迫搬家。目前暂住城江西。
个人资料
文章分类
归档
正文

了解1962年中印战争时的国际格局,有助于理解中方为何急于撤兵还割地赔礼

(2017-07-10 22:03:34) 下一个

1962年中印战争中方赢了开局。但在西方国家强烈支持印度的局面下,中方自知再打必败。因此抢在失败前主动撤兵割地赔礼而中止了战争。中方赢了开局,没有赢得战争。

如果战争以中国战胜、印度战败而结束,那就应该有印方投降、并签订割地赔款一类条约。并永久放弃对争议领土的声索。但这些都没有发生。反而是中方急急忙忙宣布停火,后撤,割让大片领土地,并主动交还战俘。中方甚至主动擦拭修配并交回缴获的印方武器。战争史从来没有战胜国擦拭修配并交回对方武器这种奇葩做法。过分的殷勤其实是在向印方赔礼,希望尽可能安抚印方,从而放弃反攻。

应该说,那场战争的最终结局不是中方胜利。而是互有得失,以妥协而告终。印方失去了阿克赛钦地区,至今耿耿于怀。但中方失去了面积近三倍大、更加富饶的藏南(阿鲁纳恰尔)地区。从领土得失上讲,中方更吃亏。而这个损失是中方主动送出去的,说起来还更冤。

印度毕竟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要彻底战胜这种国家谈何容易?中方大规模的军事进攻使印度全国震怒。各地征兵站挤满了报名者。暴怒的民众开始攻击中国驻印机构和旅印华侨。印度政府不得不紧急把华侨转移到保护区内。

从国际影响上看,中方输得更多。世界上主要国家几乎一边倒地站在印度一边,谴责中国的侵略。中小国家也大多同情印度。当时正在印度访问的马来西亚总理拉赫曼当即谴责中国并宣布支持印度。随同访问的拉赫曼夫人甚至专程去血站献血以表示支持。

而公开支持中方的只有朝鲜和阿尔巴尼亚。当时中国最主要的盟友苏联态度暧昧,只要求双方克制,不说谁对谁错。苏联一方面暂停向印度交付米格战机。另方面却继续在印度建设米格机制造厂,还在苏联继续训练印度米格飞机飞行员。

西方国家对印度的支持迅速付诸行动。英国加拿大等国立即开始向印度大规模空运作战物资。澳大利亚也提供了数万支轻武器和弹药。这些国家还答应视情况提供更多援助。没有排除出兵援助的可能性。

此次战争的一个重要结果是改善了印关系。印度总理尼赫鲁是个东方民族主义者,有很强的反美反西方的倾向。印度在他领导下一直跟美国作对。尤其是在朝鲜战争中,印度一直支持中国反对美国。1951年2月1日联合国以44票对7票通过认定中国侵略的498号决议。连巴基斯坦都没反对(弃权),印度反而是跟苏联东欧等国家投下反对票的7国之一。可以说那时根本没有“巴铁”,只有“印铁”。美国认为印度是民主国家,一直在拉拢印度。但尼赫鲁始终与美国保持距离。

面对中国军队大举入侵,尼赫鲁不得不转向美国求援。他在惊慌之际狮子大开口。光是战斗机就要求美方提供350架,连同飞行员一起到印度来。当时的美国总统肯尼迪总统很痛快地表达了支持的态度。虽然他不能对印方的每项要求都照单承诺,却以积极的态度开始行动。美军很快就开始向印度运送军事物资。而美军专家小组也赶赴印度对提供空中支援进行评估。小鹰号航母战斗群奉命驶入孟加拉湾待命。

很重要的一点是,肯尼迪还借着美国与巴基斯坦的盟友关系强烈警告印度的宿敌巴基斯坦,不许巴基斯坦借中印战争趁火打劫。此举帮了印度大忙。肯尼迪甚至要求巴基斯坦总统阿尤布汗发表支持印度的声明。这个要求太过分,阿尤布汗拒绝了。但他答应不对印度采取军事行动。

当年的巴基斯包括了现在的孟加拉国,叫东巴基斯坦。东巴基斯坦靠近中印边境东段战事发生地区。其北部就是所谓的印度的“鸡脖子”地带。由于印巴是宿敌,双方几十万大军长期在印巴边界上对峙。当中国进攻时,巴方稍有军事行动就会让印军腹背受敌。印军因此不敢从印巴边境抽出自己的部队去增援中印边界。幸好肯尼迪的强硬态度镇住了阿尤布汗。有了巴方的承诺,印度就可以放心地把印军从印巴边境快速转往中印边境以解燃眉之急。这些军队本来就处于准战争区,始终地保持着齐装满员高度训练状态。他们开赴中印边界后立即可以投入战斗。

印度援兵向中印边境地区前进。西方国家的军事支援也源源不断抵达。美国在评估局势后还有可能提供空中战术支援。战局对中方会变得越来越不利。可以说中方再打下去没有胜算。别说再打下去,撤得不够快也可能会遭到痛殴,败局难免。北京对这一切非常清楚,因此动作也很快:主动宣布停火,主动让出近九万平方公里地盘,主动交回战俘和武器等等。总之尽一切可能安抚印度,让印度在白白得到大片土地后消气息怒,放弃报复的决心。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