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李世默 顶层设计 中国经济发展有独门法宝

(2025-07-25 01:56:01) 下一个

李世默:中国经济发展有独门法宝

李世默  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咨询委员会主任 观察者网 2024-07-18 

https://www.guancha.cn/LiShiMo/2024_07_17_741766.shtml

7月16日,2024年第二季度“中国经济季度观察·圆桌纵横谈”在上海举行。

“中国经济季度观察·圆桌纵横谈”是观察者网2024年重磅推出的季度性经济观察栏目,邀请经济界和金融界重量级专家学者,围绕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季度经济数据,解读中国经济形势和政策,回应当下公众最为关心的热点话题,展望未来发展。

观察者网董事长、风险投资人李世默与会发言,以下为发言全文。

观察者网创始人、风险投资人李世默与会发言。观察者网

李世默:

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是改革开放的最大驱动力,但光靠这三个是不够的。绝大部分发展中国家,比如菲律宾、印尼,以及拉丁美洲和非洲的一些国家,它们的市场化程度不比中国低,为什么现在还很贫穷?和中国的差距这么大?因为它们缺少了我们有的一样东西——战略规划和顶层设计。没有战略规划,没有顶层设计,市场是做不到这么大成就的。

市场导致的资本错误分配,这是经济学理论的根本现实,市场导致垄断,这也是经济学的根本理念。我们这几十年来为什么市场经济发展这么好?因为国家投入了基础设施建设,这就是战略规划和顶层设计。

我投资高科技公司这么多年,为什么中国互联网发展这么好?很多国家连网都上不去,更不要谈什么电商了。那么,是谁建了3G、4G、5G呢?不是我们这些创新企业,是国家建的。即便是人烟稀少的地方,我们也要建设5G,这在其他国家是不可能的,在美国稍微离大城市远一点,很多地方就没有信号了。

林芝市波密县一座5G基站。徐驭尧摄(人民视觉) 数据来源:西藏自治区通信管理局 制图:张丹峰

当然这个过程中也有很多教训,比如说芯片、半导体,就没做好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导致现在很被动。汽车行业也是如此,但是我们运气好,换道超车发展电动汽车,现在我们成了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生产国。

我在美国读商学院的时候,张忠谋来我们学校上课,当时大家都嘲笑台积电,认为是台湾花冤枉钱搞台积电,不符合市场规律,资本回报很低,而聪明人都在硅谷做轻资产,但现在看,这算是当时台湾地区的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效果也出来了。

我们现在处在一个经济转型期。我身边的企业家或者企业有两种,一种是一片哀嚎,哭声最大的是房地产,也有一些互联网企业;另一种则是充满信心,企业家一周七天从早忙到晚。所以现在有两个“中国经济”同时在发生。

房地产最近的下滑危机对中国经济造成的影响如此之重,反倒让我觉得好像“好”了一点,为什么?因为房地产这么糟糕也就这样了,我们仍然能够维持比较稳定的增长。但美国、日本房地产爆掉时对它们经济的打击,远远超过我们现在的情况,我们现在还能有百分之四五的增长,说明确实有新的东西在逐渐补上来,当然没有那么快,因为房地产份额太大了,填补还需要时间。

根据Bloomberg Economics的预测,我们国家的高科技产业,也就是“新质生产力”将从2018年占GDP的11%,增长到2026年的19%。新能源行业包括EV、电池、风能、太阳能,到2026年可能占到GDP的23%。而房地产会从GDP的24%降到16%,这10个点的差距,就靠新能源慢慢补上来。

中国经济发展有独门法宝-李世默-观察者网

2013-2023年我国整车出口量走势中国汽车报网

我们做风险投资领域,确实看到这些新兴的、创新的、科技的企业在崛起。现在老的行业、老的模式在下滑,是因为我们处在这样一个推陈出新的阶段,但这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时间与耐心。

中长期来看,如果这些新型的、创新的、高质量、高毛利的科技引领产业可以逐步发展起来,弥补老发展模式里的缺陷,那么我们中长期经济还是非常乐观的。这里面就有很多的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特别是地方政府。现在我们地方政府有很多困难,比如财政困难,但也有很多地方政府是非常积极有为的。

我最近这两年跑遍全中国,发现地方政府招商引资跟以前已经完全不一样。以前是给你政策和土地,现在全部是针对创新科技、硬科技领域的企业,他们对此有规划,深耕各个垂直领域。我们地方政府里的很多官员比我们都懂得多,所以我还是比较乐观的。

热门评论 4条

  • 已注销用户La mode se démode..
    我结合我自己服装的行业体验,浅谈一点,那就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法宝,还要摒弃“价格内卷”。。。。就如华为余承东讲的那样,“卷价值”。
    很大程度上讲,国家的战略顶层设计提到的“新质生产力”,就是在理论上去指导商家在市场竞争环境下的利润侧重点。同时,结合当下最为常见的行业内卷,尤其是“价格内卷”来讲,“新质生产力”的理论,无疑也是企业新质发展的战略规划总纲。
    价格内卷的本质,是一种用低成本、低价格的市场倾销模式,去抢占独断低端市场,是“底层生产关系”之间的互相恶斗、是一种螺旋式的死循环。
    这里有一个潜台词:通过价格内卷之后的市场,会变的更加优质吗?以“更低端”去打败“低端”,自己就能蜕变成“高端”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经济的健康发展,总是以高质的方向前进,而不是在多个低端市场之间“横行霸道”,“低毛利、低科技、低品牌、低产业链关联”的经济模式,未来不适合企业的发展。见微知著,讨论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一定离不开要去讨论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而企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新质生产力”的战略定位。
    举个具体的例子:以下就是服装行业的两种竞争力表现,前者是高档服装订货会,为本人实拍。这一件,可以顶的上“十三行”里的一堆便宜货。
    (实拍,我的,哈哈~~)
    jpg
    这是广州十三行常见的“档口货”,以便宜闻名全国。
    jpg
    究其根源,就是文章里讲到的“新质生产力”的具体范畴。低价格服装的内卷,往往就是在低端上做“死亡螺旋”,只能解决温饱,谈不上发展,对中国的高档服装行业的发展,不起作用。
    服装行业如此,试问其他行业是否也有类似的现象?比如汽车行业、新能源行业等等...????
     
    2024-07-17 17:48  来自广东省

    回复7条

    • 目标是高大上的但需要一步步前进,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战术,没有优势的时候或者不能相对垄断,想着一步登天玩高大上的高价格,就是作死。目前任何急于求成都是自寻死路。
      2024-07-18 21:16  来自辽宁省
       
    • 说的不错。我们的供给侧结构改革还任重道远。目前很多制成品只是解决了有无问题,中低端的品质。就这还卷价格,卷加班,相对丢掉的是品质。就是“死亡螺旋”。我几年前是做家电的,为了拼价格,确实有简配现象,内外资品牌都存在,再看看我们的汽车,我想以此推理其他行业,可能也是如此。我们的新质生产力,供给侧改革不能光把焦点放到半导体,电动自行车和工业母机领域,首先先让食品安全、日用消费品品质问题吧。胖东来的成功从某种角度来说也是我们供给领域悲哀的一个缩影!
      2024-07-18 16:17  来自河南省
       
    • 有些行业很难宏观价格管理,但也有很多行业可以实施价格管理,包括出口,我们做没做、效果如何,不得而知。照目前观察,电动车就没有管理,否则不会出现没完没了的卷价格,这原本是行业协会的重要辅助职能,可商业协会跟废的一样。
      2024-07-18 11:57  来自广东省
    • 这里是市场,有的喜欢低价,有的喜欢价值,所有就不会有不同的企业满足不同的人群!不可能一律卷价值。我要是有大嘴一半的价值,我也喜欢价值。
      2024-07-18 10:07  来自内蒙古自治区
       
    • 余承东只是根据问界自身情况喊出卷价值而已。问界又不是没降价。能卷价格会不卷?只是目前鸿蒙智行的水平卷价格卷不过同行罢了。
      可以看看当年手机,如果不卷价格华为搞荣耀干什么?畅享系列的千元机华为当年也没少出。
      高端市场固然要争取,但放弃低端市场十分不明智。因为大多数制造业公司都是从低端发展到高端的。
      2024-07-18 09:15  来自江苏省
       
    • 1/ 成衣市场应该 采用新技术,用流水线来造定制衣服。就是利用中国优势(数字化管理技术、庞大的供应链、高效物流、3d技术)去造 以前裁缝的活。
      2/ 中国应该推动设计和定制化合流。比如,上述的定制化生产的工厂,可以签约几百个设计师,帮设计师把定制产品造出来。过去(30/40年代)的有钱人,家里有自己的裁缝。现在,中产可以签约不同风格的设计师,产品限量(比如上海只出30套)。这样,中国可以养起 万计的设计师。消费者用比成衣多一点的费用 得到裁缝的服务。
      用这个方法,把成衣市场最高端的10%吃掉,让孟加拉、越南去争低端市场。
       
      2024-07-17 19:36  来自广东省
       
    • 卷低价这事傻子都干得出来,结果被我们一些平台奉为制胜法宝.低价哪里的来的利润?没有利润怎么升级?没有最够利润怎么创新?有时候我在想卷低价是不是美国资本打压中国制造卷起的法宝?
  • 想做不全看脸的男人实事求是,知己知彼,说中国话,说人话
    所以首先要有国家资本控制国民命脉,并在此基础上形成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市场主体才无需支付大量必须但是缺乏经济回报的成本,这些成本由国家资本支付(关键基础设施),也只有国家资本能承担起这个成本和资本回报周期,同时国家资本从可以获得经济回报的领域回血,私人资本(个人资本,民营企业资本,境外非国家资本)跟着一起玩,谁有本事在竞争领域里挣钱谁挣。基础台子是国家资本搭的。

    2024-07-17 16:16  来自北京市

    回复5条

    指尖飞燕冷眼看世界

    极为重要一点是,中国拥有两弹一星,拥有自主能力,能够保护自己的财产安全,避免果子熟了,被人摘桃子

    2024-07-18 09:04  来自黑龙江省

     

    厌恶虚伪和双标

    1、在7*24连续高强度研发的努力下,未来5-10年,只要芯片产业链完成高端设备国产化,任督二脉就会被打通,供给侧就再也没有什么能卡中国发展的脖子了,所以对中国供给侧的发展能力,我一点也不担心。
    2、但是需求侧的情况非常糟糕,总人口数和人口出生数加速下滑的趋势没有丝毫改变,而且还在恶化。按照目前人口出生数900万,总和生育率1左右的情况继续下去,10年后中国总人口数将每年暴跌1000万,到2100年,中国的总人口数将暴跌到6.5亿左右。
    3、这意味着需求端将长期疲软,甚至崩溃式暴跌,发生长期经济危机,而这个情况还没有得到足够重视。中国的经济学家们还都把关注重点短期经济指标,对这个关乎国家民族命运的长期危机视而不见。
    4、人口出生数900万,总和生育率1左右的情况在很大程度上是财富分配模式出了严重问题的间接反应,是青年人用不愿意结婚、不愿意生育的行动在反抗目前的社会财富分配模式。
    5、人口问题和社会财富分配问题如果在10年内仍然按照目前的模式继续下去,那么10年后将无可避免的进入长期经济危机状态。
    6、只剩下10年的纠错时间了,希望中国的经济学界和决策层能认真思考这个问题,不要一天总盯着短期经济指标,错过重大危机的宝贵纠错机会窗口期。
    7、资本主义模式最大问题就是供给端的生产力提高很快(尤其是工业自动化、人工智能机器人、黑灯工厂7*24小时连续生产),而需求端被过于压榨(智能流水线、机器人必然导致高失业率和大多数人低薪),有效需求不足(导致人口再生产失去动力,人口总数和有效需求长期下滑)。
    8、只有社会主义模式更解决这个问题。美西方是用财政提供巨额长期生育补贴政策来平衡社会财富分配、提振总和生育率,化解人口总数长期下滑和有效需求长期下滑的问题。中国只要不走这条路,这个问题就只会继续恶化,这件事已不可能自然修复。

    2024-07-17 22:11  来自北京市

    这嘎达长草了吧

    没有主权独立,其他都是沙上筑屋

    2024-07-17 20:47  来自湖北省

    春暖花开日追美方程式:总消费水平=工资+财产性收入+福利

    有道理。补充一点,因个人受寿命和心情影响,持续性和国企没法比。公有制保持一定比例有必要性。

    2024-07-17 20:23  来自江苏省

    生活 

    具体落实在公有制提供平台:
    1.土地、铁公机、矿产、电网、水网(南水北调)
    2.普遍教育、医疗
    3.养老金
    4.鼓励发展新科技、敢于放任初期野蛮生长

    2024-07-17 18:59  来自北京市

    已注销用户原来众生贪喜恶

    中国关键的法宝更是,迄始即能独立自主,不受它国强大的政治经济势力所胁迫

    2024-07-17 18:57  来自广西壮族自治区

    2045重回世界之巅

    台积电的建立,虽然有顶层设计的因素,但最大的功劳在于日本的广场协议被美国干了后的产业资金技术转移,时也命也运也

    2024-07-17 19:04  来自江苏省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