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教方寸无诸恶,狼虎丛中也立身”。如此掷地有声的是冯道,就是那个历仕五朝、八姓、十一帝的冯道,他笔下这个虎狼丛生的时代,就是五代十国(907-960)。那是个黑暗混乱的时代,是中国历史的分水岭。那是一个旧时代的终结,也是新时代的开始。中国历史上恐龙一样横行数百年的门阀世家最终瓦解,人口重心转向南方,南方经济发展最终超过北方,自此再无逆转。夹在唐宋中间的五代文物,不值得国博单独开个展厅,放在隋唐五代时期展厅里。
先看一个不起眼的物件,这个象玩具一样的小瓷人,是中国文物上的一个唯一。
陆羽瓷像,五代十国 ,传河北省唐县出土
瓷像戴高冠,手持长卷,交腿趺坐。据孙机先生考证,这个瓷像和茶具伴出,应该是茶神陆羽的像,手里那的书就是《茶经》。唐代后期,陆羽常被当作茶神供奉。买茶具的商家,茶具买的多,就会送一尊陆羽像做赠品。而卖茶的商家,会把瓷质陆羽像供在茶灶上,生意好了,用茶供着。那生意不好了,怎么办?用开水烫。
这个形象应该不是陆羽写真,因为陆羽长的比较丑“貌陋”,据说陆羽是个弃婴,有口吃,打小在庙里长大,后来从庙里逃出来,为了谋生,演过脱口秀,编过剧本。好不容易被供其来了,还要被开水烫,陆羽说我容易么。
供奉陆羽瓷像的风俗从唐到宋,持续了有五百年,宋人就说:“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事学春茶”。到了元朝蒙古人来了,这个风俗才不流行。此间各处无数茶肆里的成千上万陆羽像曾是天下最为普通不过的物件,如今出土,能够确认的,只此一件。 文物就是这样,无论当初如何普及,到头来依旧湮灭不称,面对遗存后人百思不得其解。
旁边和这个瓷像一起出土的是成套的白瓷茶具,陪葬用的模型,有煮茶用的风炉,茶、研碾茶末的茶臼、点茶用的茶瓶以及盛茶渣的渣斗。这套茶具不仅有煎茶用的风炉和茶鍑,还有晚唐时兴起的点茶用的汤瓶。煎茶和点茶具同时存在,说明五代是这两种饮茶法的交替时期。
注意这个汤瓶,也叫执壶,不光是茶具,更多的时候是酒具。唐五代时的执壶的特征就是短流(壶嘴短),而宋以后就逐渐成了今天茶壶的样子,长流(壶嘴长)。执壶是影视剧里最常见的道具,唐宋执壶明显的区别,给我们这种文物小白提供了一个很好装13的机会。
《长安十二时辰》里对唐代执壶的还原(造型和和上面汤瓶还有上一期隋唐文物里长沙窑贴花瓷壶相近)
妖猫传,上面摆的执壶都是典型的宋代造型
鎏金铜观音造像 五代十国 吴越 1958年浙江省金华市万佛塔塔基出土
观音头顶花冠,冠前正中为化佛,头微低,右腿抬起,左腿自然垂落。身后圆形背光,外缘上、左、右各饰一火焰。这件鎏金铜观音造像是可以拆卸,分为底座、铜观音像、背环等6部分。造型优美自然,华丽尊贵。
水月观音是一种本土化的观音样式。和传统的佛教造像不一样,水月观音没有相应的造像仪轨,其称谓也不见于一般的佛教典籍。作为中国本土化的水月观音造像,开始的形象并不只是女性,水月观音曾用来称赞人物仪容清秀俊逸。孙光宪的《北梦琐言》中就说“蒋凝侍郎亦有人物,每到朝士家,人为祥瑞,号:‘水月观音’。”
现藏法国吉美博物馆的五代水月观音早期形象,就是男性,头戴高化佛冠,面部有髭须。
敦煌藏经洞水月观音像五代 帛画 法国吉美美术馆藏
鎏金铜观音造像1957年于金华万佛塔出土后,被移交到国家博物馆。2010 年10月从北京运回金华暂时展出,火车上,工作人员与国宝寸步不离。
2014年万佛塔重建,金华方面非常希望鎏金铜观音造像还乡,永久留在金华,最后作了很多工作,2016年国家文物局同意复制造像,在金华长期展出。
彩绘浮雕武士石刻 五代十国 后梁 1994年河北曲阳王处直墓出土
这件彩绘武士像是在长方形汉白玉上高浮雕而成。武士立于牛形鹿角怪兽之上,头顶凤鸟含珠(栖凤踏牛式)应是佛教护法神的天王形象。一般汉白玉石雕不上色,这里少见的进行了彩绘,红色居多,并在头盔、护心镜等重点部位上了金粉,有很强的立体感和视觉冲击,是五代石雕的最高水平。
这名武士体态雄健丰满,延续了唐代雕塑的风韵,还没有后来宋代中常见的纤瘦,是一件承上启下的艺术作品。
王处直是五代河北地区的藩镇之一。后来他的养子王都发动兵变,王处直被软禁,忧愤而死。为了堵人口舌,王都为王处直进行厚葬。1994年5月,王处直墓中镶嵌在甬道和前室四壁的10块浮雕被盗走。2000年这件被盗的彩绘浮雕武士石刻出现在美国的文物拍卖会上,后经中国政府多方交涉,2001年5月,美国海关总署将其归还中国。同时纽约收藏家安思远先生(Mr. Robert Hatfield Ellsworth)将一件肩卧青龙的武士石雕(盘龙踏鹿式),捐献给中国,这对彩绘武士石刻终归团聚国博。
“都省铜坊”青铜镜 五代十国 南唐 1957年安徽省合肥市姜妹婆墓出土
此镜背为素地,上铸“都省铜坊匠人房宗”及“官”字款。都省即尚书都省,是尚书省的官署。“官”字款说明了这是官营作坊的产品。铜坊则应是尚书都省所控制的官营制铜手工业作坊。产品上铸生产者的姓名,是为了明确责任。
五代十国彼此攻伐,铜作为战略资源,十分紧俏,当时的各处都实行了严厉的“铜禁”,甚至出现匿铜不输,‘五斤以上其罪死 ’,在不断禁止民间制作甚至使用铜器的同时,鼓励‘以瓦代铜’,大大刺激了陶瓷生产,推动了陶瓷极盛于宋。
唐代铜镜制作精美,和唐代的铜镜比,“都省铜坊”青铜镜就可以说简陋了。都省铜坊镜用料少,既轻又薄,没有花纹装饰。都省二字,真是什么都省了。
孔雀蓝釉三系陶瓶 五代十国 后唐 1965年福建省福州市郊刘华墓出土
瓶敛口,矮颈,广腹,小底,状如橄榄。肩颈部置3耳,上腹壁贴饰3组半圆弧条纹,下腹部有一圈粗绳纹贴塑。胎质粗疏,呈橙红色,通体施孔雀蓝釉,厚而晶莹。这种蓝绿釉以铜离子着色,不含铅,高温烧成,不同于中国传统的低温铅釉。陶瓶的造型和装饰工艺都带有明显异国风格,在中国罕见,但在西亚的伊朗和伊拉克等国出土较多,应是9世纪前后古代波斯的制品。注意这个陶瓶肩颈部的耳(环形系),实际上系孔是不通的,无实用价值,只是装饰,叫“盲系”,在波斯陶瓶中常见。
墓主刘华是南汉南平王刘的次女,嫁给了闽王王审知的次子闽惠宗王延均为妻。闽国统治下的福州、泉州同南亚、西亚等地区都有贸易往来。刘华墓出土的孔雀蓝釉陶瓶,很可能是通过当时的海外贸易渠道输入福州的。
鎏金青铜衔门铺首 五代十国 前蜀 1942年四川省成都市王建墓出土
兽面衔环,通体鎏金。底盘为龙首,上有角,怒目圆睁,露齿衔环,神态极为威猛。环为圆形,作两鱼吞珠的形象。
铺首是中国古代建筑物门上的构件,用来启闭门扉或叩门。王建是前蜀皇帝,他墓门上的这件鎏金铜铺首,装饰富丽而繁复,显示了较高的工艺水平。王建墓史称永陵,是我国目前所知的唯一修建于地表之上的帝王陵墓。永陵曾被误传为西汉辞赋家司马相如的“抚琴台”,直到1942年,当时的天成铁路局在此发掘防空洞,发现了排列整齐的砖砌墙体。由冯汉骥主持,当时四川博物院筹备处负责具体发掘工作,是中国第一座被科学考古发掘的帝王陵寝。
钱缪铁券(复制品) 唐
国家一级文物,呈覆瓦形,正面嵌有金子诏书333字。这是唐昭宗赐给当时还是唐镇海和镇东两镇节度使钱缪的。后来钱缪成了吴王,这件文物虽然是标的唐,放在五代里介绍更合适。
铁券在西汉时就已经出现,所谓的免死金牌,而这件铁券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实物。文物收藏讲究流传有序,而这件文物的经历可以称的上这四个字。北宋灭吴后,一直由钱缪的后人保存。元灭宋时钱氏后人在逃亡途中,铁券掉进河里丢失,到1331年奇迹般的被渔民捞出来,很多金字脱落,被钱氏后人赎回。太平天国时,钱氏子孙将其藏在水井中,有传说铁券铭文上的金可以给小孩治病,又挖了一些,前后这么折腾,金字愈来愈少,如今只剩下一百八十余个。1951年,长乐钱氏后裔将铁券献给政府。
当初那些富贵人家,为了来生,为了子孙,堆金砌玉,九象铁券上刻的“延祚子孙”,“长袭宠荣,克保富贵”,而如今一件件成了博物馆里的文物。冯道要是知道了,一定又会说,“但知行好事,莫要问前程”吧。
更多文博故事 关注公众号 观民济德
Swedenbo 发表评论于 2021-01-01 00:24:24
赞!美好的文物配置美文带来新年第一天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