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马波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正文

《逃离》之二

(2019-05-29 12:16:16) 下一个

 

八九年六月,二十五岁的崔宗闲已在人民大学教了三年书,几个月前出版了专著。他觉得这是自己对人大的第一个大贡献。在将新书亲自递到学院赵院长手里的时候,院长特地拿出老花眼镜,仔细的翻阅,颇为兴奋:出版专著很难,对于年轻学者,更是难于上青天。

好,好,不错。院长有点激动。

院长读不懂他的书,他也没有做多大的期望,有多少人会真正的读明白。与众不同和稀缺性,也是学术著作的价值所在。他说:虽然能读懂的人不多,但它将带给中文读者难得的新思想、新思考。这应该是新中国第一部,由国内生活的中国人写的,尽可能客观、公正阐述西方经济学最新理论的书。此前的书,都是批判为主。该书得以出版,也是因为出版前没人读明白。

三百多页的著作耗费他两年多的日日夜夜。花在建成不久的北京图书馆的复印费,耗掉他大半年作讲师的薪水。复印的英、德论文堆在宿舍破旧书桌上,有两尺多高。

同宿舍的小贾,刚从中文系本科毕业,每次进门看见又长高了的纸堆,都会带着好奇又难以理解的眼神瞄一眼,每每此时,背对门口的他都会很默契的耸耸肩,算作回答。

在人民大学,所住的青年教工宿舍离校门口不远,三层,是六、七十年代工农兵学员自己动手搭成,构造简单,可比八十年代农民建的乡村楼房,质量上还差些。三个不同城市不同学校,他住过的宿舍尺寸大小却惊人一致。能享受两人间,优于研究生时的三人本科时的七人,他有满足感。他要的只是个能安稳睡觉的地,只要对方晚上不打鼾,其它的都好说。

此前,他和同系不同教研室的老科住一起,大他十岁有余的老科是七七级的本科留校生,试了几次没有考取研究生。面对这些年轻人的到来,七七级的老大哥们越来越没有优势,也越来越缺乏自信。他在天津安家有孩子,将老婆调来北京的事已经办了两年多,不久前才获批。每到周末,老科就会周五离开周日回来,由此,崔宗闲拥有两个晚上的良好睡眠。

老科喜欢吃面条,大葱大蒜和醋是不可少的佐料,小时养成的习惯改不了。每次饭后,满屋臭烘烘的味道经久不散。为了这点小事,两人闹了多次不快。原本就很敏感的老科觉得,小崔吹毛求疵,年纪轻轻不懂人情世故,矫情。小崔觉得老科顽固不化,不讲卫生,老土还霸道。身居名牌大学,过日子还这么窝窝囊囊。从那开始,小崔有点怪,就在学院传开。书出版后,又时不时有了“恃才傲物”的闲言。

痴迷学术的他不谙世事,却为老科高兴,也为自己庆幸:新来的小贾,睡觉安静多了。大葱大蒜味道虽然也时不时还会困扰他,却好了不少:为了他,也是河北长大的小贾,做了些自我节制,也不会倚老卖老。尊重他人也是尊重自己的道理,他和小贾有共识。

 

五月底的一天,同龄的教研室主任田潇然来找他:聊聊天。主任开门见山站在门口说。

你个大忙人,有时间和我聊天?小崔将田主任让进屋。他早就知道,校园内很多年轻教师一直在外讲课捞钱。这种事他在Z大学时就带着同学干过多次,还开天辟地的第一回,在省报头版中间位置刊登了商业广告,虽然版面不大。那时是为了锻炼组织和管理能力:既然选择管理专业,这样的事就该自己亲手干干,结果是收入不菲。他和他的团队,还获得校团委奖励。

后来他培训的学生,私营工厂厂长,还特别请他去当顾问,也惋惜他的离开北上,失去此良师益友。鲁冠球的小作坊,也多次邀请他和他的同学,去考察帮助诊断,提出建议。虽然看了很多也尝了甜头,却缺乏兴趣,感觉不出欲望。

文科为主的人民大学,要他来之前一再的强调说:这里非常需要你这样,拥有良好理工科背景的人才,实现知识结构优化。他相信了,来了,义无反顾。

来后不久,少言寡语的他,还是被田潇然他们发现了潜能。那时系里面有好几伙人,组成了各自的小团队,在外面腾挪,赚钞票,做的热火朝天。好几次,田潇然拉他入伙却被他拒绝:想将心思放在学习上,对赚钱没兴趣。他觉得自己需要专注充电,一桶水给一碗水,才能给好。

田潇然明白:原本主修热门管理专业,却坚持要转行搞西方经济学。他在研究生时学过些基本课程,想借此机会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他以为,中国要崛起,没有和世界文明同步的现代经济学做指导,无意于异想天开,可是,国内真正懂行的人实在太少。老的都是几十年前的知识,早已过时,失效。新的,也只能看自己这一批人来闯,开疆拓土。

面对诱惑他不为所动。再者他觉得,凭借写作也能赚钱,自己不缺钱。那本书的三千块稿费,还存在银行呢。如果想当万元户,也不难。要那么多钱干什么,有钱也没有地方花。

 

田主任想谈的,小崔觉得不应该是赚钱的事,可能是他的西化倾向。耳边风被吹过多次,院长也和他提过,只是轻描淡写,他没觉到严重性。同事说他讲课有问题:有人暗示过,在全校开的公开课,两百多号学生听,为什么会时不时有掌声?随后不久课被停掉,他只能给年岁大自己几轮的进修生讲,学生都是来自全国各地人事管理机构的中层领导者,处长居多。很快他和这些中年人搞的热火,甚至有好几个热心大姐,抢着要给他介绍对象!

这之后,他的课又被叫停,理由是,搞人事的不需要西方经济学知识。让他讲管理,他的专业,可是他不乐意,坚持说自己现在更专业于经济学。本院不用,经济系来借人,院长想都不想的给予拒绝:借了,还不还就是两说,不可以,宁愿养着,未来有用。

赵院长是个爽快人,做事坦荡荡,政治资历不浅,很多人做不成的事他都能搞掂。他最牛的一点是,背靠国家人事部,在全国各地寻人招人,难倒所有人的户口问题,在他手里就是小菜一碟。如果他看上谁对方也乐意,就可轻而易主的兑现进京指标。只是他的嘴比较刁,对人的业务和人品要求高。招来单身的小崔,不仅业务能力强,还给他节省了进京指标,他觉得便宜。

赵院长觉得,我养着你,也是善待,多好。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有的是用兵之日。

小崔与世无争,该写的书也初步写好,有多余时间。他决定参加学校特别为青年教师开办的脱产英文强化班,尔后基于考试争取到难得的校内进修机会。院领导也顺水推舟,随后没给他安排讲课任务。在这所顶尖大学,年轻教师个个出身学霸,强手如林,在群虎狼之师中脱颖而出不是件易事。除了自己更加努力,没有其他选择,何况自己还是外来户。

(原创,版权所有,不得转载。虚构,请不要对号)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