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301)
2007 (101)
2011 (62)
股市暴跌、货币狂贬、通胀大飙、房价缩水……无论从哪一个经济指标来看,近期越南经济动荡都是不争的事实。更可怕的是,“越南可能爆发类似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说法蔓延开来,市场上的不安情绪迅速扩散。
越南金融风险说,始自摩根士丹利的一份分析报告。报告称,由于越南央行在国内通胀率高企和外贸逆差扩大的情况下,仍使越南盾保持坚挺,因此越南正面临一场“货币危机”,这场危机与泰铢1997年时的情况类似。越南盾可能面临类似泰铢当年下跌的风险,而越南盾的贬值可能在东南亚地区传染、扩散。
事实真的如此严重?越南会否引爆第二次亚洲金融危机?中国经济又会不会受到影响?
越南经济频亮红灯
上周五,越南股市股指报收384.24点,较去年最高点1170点缩水67%,成为全球今年表现最差股市。
越南经济的动荡不单表现在股指上。近些天来,境外不可交割远期市场上越南盾未来12个月汇率跌幅超过30%,越南5年期主权债务信贷违约掉期价格较5月30日收盘价上涨了近100个基点;过去几个月,胡志明市部分高档公寓的房价缩水达到20%-50%。与此同时,标准普尔、惠誉国际和穆迪等评级机构纷纷下调了对越南经济前景的预测。
市场情绪的急剧转变,缘于越南经济基本面预期恶化。5月份越南总体通胀率从去年9月份的8%-9%大幅上升至25.2%,其中食品类同比上涨42.35%;今年前5个月贸易逆差达到144亿美元,是一年前的4倍,比去年全年贸易逆差总额还高出20亿美元。
越南经济形势之所以会在短时间内急转直下,是因为越南在资本项目开放上急于求成,与基础货币发行体制和资金使用效率不配套所致。
越南虽然仍然实行资本项目管制,但开放的步伐越来越快。在前两年全球资金追逐新兴市场红利的过程中,越南吸引的外资“赶印超中”,产生消化不良。越南国内的资金配置效率远远赶不上吸引外资与开放资本的速度。
越南国内财力也不足以应付危机。国内外汇资产储备不足,今年前5个月贸易逆差高达144亿美元,截至去年3月底,越南的外汇储备仅为185亿美元,据世界银行预测,越南今年的外债规模将达到240亿美元,占GDP的30.2%;越南政府财政赤字近年持续扩大,长时间维持在占GDP约5%的危险水平。越南难以应对眼下外汇抽逃“陷阱”:外汇抽逃———越南盾贬值———从国外进口资源导致通胀上升———经济接近崩溃,这一恶性循环链条是横亘在越南经济上的天堑,必须借助外力才能破解。
不会传染东南亚
虽然越南经济正处于非常困难的阶段,但是,“就越南资本容量而言,还没有力量传导到其他地方。”专家一针见血指出,事态还没有严重到引发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程度,很多担心是多余的。
首先,越南经济体容量太小,以目前越南区区80只股票的资本市场与150亿美元左右的外债规模,说得极端一些,就算越南货币市场彻底崩溃,也不可能传导到周边的其他国家。
其次,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发生后,各国亡羊补牢的头等大事就是增加外汇储备,以资本项目适当管制并慎对国际热钱,10年后,这些国家的抗击打能力已今非昔比。
还有,目前不存在大面积的金融危机传导机制: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时,欧美大型投资机构一揽子做空与美元挂钩国家汇率,如索罗斯量子基金做空东南亚货币。当时,热钱有几乎无风险的套利机制,对冲基金借入低息的美元日元,投资到东南亚各国,在资本市场高企时获取资本收益,在东南亚各国为抑制通胀不得不升息时获取高额的利息收益。一旦热钱撤退,就意味着投资基金卖出手中头寸还款,一个投资项目撤出就会引发连锁反应,从而形成区域性的金融危机。
目前,欧美基金为应对次贷风险自顾不暇,加之各新兴市场国家居高不下的外汇储备,或多或少实行资本项目管制,货币对冲基金不具备一揽子做空的条件。
事实上,亚洲国家也为抵御区域性金融风险的传递筑起了篱笆。今年5月4日,东盟和中日韩财政部长一致同意,为筹建中的共同外汇储备基金出资至少800亿美元,以帮助参与国抵御可能发生的金融危机,中日韩3国分担80%的出资额,余下的20%由东盟国家负担。亚洲国家一旦共同行动,应对越南等小型市场危机,应该是绰绰有余。
对中国影响在可控范围内
“越南金融危机”的危言一出,国际投行高盛高华就在第一时间对此发表了看法。
高盛高华认为,越南经济动荡对于中国经济的传染效应风险较为有限。理由是,目前越南发生国际收支危机的概率还不足以影响中国经济的基本预期。
实际上,中国应该防止全球美元过剩所导致的流动性冲击。如果越南通胀进一步恶化,大量本地资金可能会逃向黄金和美元,进而导致国内货币体系面临压力。因此,外国投资者对于越南等其他新兴市场的信心可能会进一步恶化,进而导致更多的资金从这些市场流出。由于中国拥有雄厚的财力和强大的国际收支地位,所受到的传染效应应会非常有限。
中国要防范的危机,主要来自于全球经济停滞带来的影响。如果全球性通胀继续上升,美国财政部挽救美元价值的努力收不到效果,全球经济必然进入下降周期,而对于经济结构转型尚未成功、仍高度依赖出口的中国经济来说,也无法独善其身。
另一个风险,则来自于热钱冲击。德意志银行最新的研究报告估算,今年前4个月,实际流入中国的热钱规模甚至超过了官方外汇储备增量,达到3700亿美元。央行的数据也显示,今年一季度外汇新增贷款同比上涨18倍,这表明热钱流入速度加快,国内金融机构热衷于外汇借款进行无风险套利,但这种短存长贷可能引发未来的巨大风险,这与防止经济下滑同样重要。(记者 叶檀 陆绮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