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之母黄逸梵素来痛恨“男尊女卑”的传统,早年在家时,便时刻提醒佣人切不可在张爱玲面前流露出“重儿轻女”的言辞。离婚时,她更是在协议书上注明:女儿的教育问题都需先征得她的同意。也正因此,张爱玲才得以进入名校读书,得到了比弟弟更多的教育机会,看到了“另一个光明的世界”。彼时,在张爱玲眼中,黄逸梵就是引领一切先进事物的女神。但在后来二人朝夕相处时,黄逸梵逐渐退却了光环,袒露出了她严苛、冷酷、急躁的本性。
黄逸梵教张爱玲如何做一个“清丽的淑女”,要求她练习行路,学习察言观色,没事时要对着镜子研究自己的面部表情,并告诉她若没有幽默天分,千万别说笑话。黄逸梵会在张爱玲笨拙的时候,大声咆哮,骂她是“猪”;在张爱玲生病的时候,说她“活着就是为了害人”——身为一个母亲,与其说她严苛,不如说她恨铁不成钢,生怕女儿不够优秀。
黄逸梵&童年的张爱玲
黄逸梵回国后,一直与美国男友同住一屋,但为了照顾张爱玲,她撇下男友,把张爱玲接了过来。但即便如此,黄逸梵却从没给过张爱玲哪怕一丝一毫的温暖、信任和鼓励。她觉得女儿只有同她一样勇敢、优秀,才能配得上她的付出、她的爱。这深深地折磨了正值青春、叛逆张扬的张爱玲,以至于后来张爱玲与黄逸梵之间的交流只能通过简单的“欠债”“还钱”来支撑。
黄逸梵让张爱玲学习外文和钢琴,请昂贵的私人教师给她补习功课,希望女儿能够出人头地、潇洒漂亮;却不知,张爱玲需要的也许仅仅是一句:“今天,你快乐吗?”
但黄逸梵又能做得多好呢?她虽然是豪门之后,却是小妾所生。作为一个聪明敏感、心高气傲的女人,她自小便在大家族看不见的刀光剑影之中饱受“男尊女卑”的压制。因此,她决绝地抵抗旧世界,希望自己变得足够强大,来冲破这骇人的牢笼。
于是,她不得不关闭了自己的内心,不去体味那些肆意汪洋的愤懑、痛楚与孤独。而她的脆弱又造就了她情感的疏离。她一生从没有被他人温柔以待过,因此她也不知该如何温柔待人。
她对张爱玲正是如此。直到许多年后,张爱玲把自己的全部积蓄——二两小金条送给她,并客套地感谢她这些年来为自己花了这么多钱,心里十分过意不去。黄逸梵这才彻底意识到自己对张爱玲造成了多大的伤害,她哭了,但张爱玲只是冷冷地看着她,无动于衷。
黄逸梵是这个世界上最为精致的矛盾体。她身为女性的优雅和身为母亲的惶恐,相互焦灼,缠绕了她一生。她61岁的时候死在了伦敦,张爱玲甚至连最后一面也没有去见她。诚然,作为一名无畏的新世界战士,黄逸梵是合格的;但作为一位本该温暖的家庭成员,黄逸梵是失败的。
好在张爱玲晚年时终于原谅了黄逸梵。有人见她曾独自在洛杉矶的公寓里面壁而坐,喃喃低语。她总对来人解释:“对不起,我在和我的妈妈说话呢。”在经受了那么多的曲折流离之后,这两个心灵同样高贵的女子终于能够互相理解,互相依偎。
张的妈妈所以对女儿这样,可能与她自身的生活境况有关。女人承担了太大的生活压力,又气高心傲,可能就会变得脾气暴躁,子女也成了百上加斤的负担,理论上再爱孩子,可日常生活中也会表现出另一面。
张爱玲也算出身世家了,可刚好是衰落的时期;即使父母比较贫穷,只要家庭有一种相对的和谐,对孩子也是好的。但张的父母都是大少爷大小姐,非常自我或自私,而父母的角色就是奉献,这有时是同自我矛盾的。才女作家真可怜,表面上家世辉煌,其实她在家遭受父亲的暴力和妈妈的冷暴力,但也因此很早就养成了一切靠自己的人生信仰。这样的家庭孩子报复父母的方式就是不要孩子,因为他们骨子里觉得做孩子不快乐,张爱玲和她弟弟正是如此。
张爱玲的母亲那么现代潇洒,也仍然无法摆脱中国式父母的期盼:那是生存的压力与环境的虚荣在孩子身上的投射。中国父母经常忽略的就是孩子是否幸福。张爱玲那自私冷漠的性格就是由他父母一手造成的,因而她过早看到的人间真相,倒是成就了一个非凡的女作家。
张爱玲的母亲更像是一位严格的女教师,而不是一个温柔母亲的形象;更理解了张爱玲,在人世间父母之爱本应是无条件的,是孩子可以信赖和依赖的永恒港湾,可太多的父母因生存压力,个人遭遇,或是自我发展,还有违背人性的传统与环境等等因素,并没有称为合格的父母。
然而还是那句话:上帝在给你关上一扇门时,总会大开一扇窗。这些“不幸”的孩子因此而敏感、早慧,如果基本人生路还可以的话,他们有时反而更有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