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侨定位而引起的共鸣--参加北大研修班乔卫副主席的讲座有感
2017-07-21 李祖清 云南省侨联
7月3日至7日,缅北中华商会一行参加了中国侨联在北京大学举办的“2017海外侨领中国国情研修班”,真是获益匪浅。7月7日下午14:00时,中国侨联副主席乔卫亲临授课,原来讲座题目为“和谐侨社”,后来上课时临时改题为“海外华侨华人是中国梦连接世界梦的桥梁使者”。他的讲话句句深入人心,让大家刻骨铭心,留下深刻的印象!以下是对该讲座的笔记回顾以及心得有感。
乔卫的讲话分三部分:1.对海外侨胞责任的定义;2.论述一带一路当中海外侨胞必须担当的角色;3.对海外侨社寄以希望。
首先乔卫对“侨”的定义进行了探讨。他说,华侨与华人、华裔,并不相同。但是为何都统称为“海外侨胞”呢?主要是依据共同点刻意模糊了差异点。当然海外华人当中,也不尽相同,也存在差异,他还举出一个实际案例,比如:马来西亚华人在所在国是“主人”,而许多国家的华人就不是,缅甸华人是不是呢?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对祖籍国深有感情。
由法律观点来看,“公民身份决定的法律关系”,按照这个逻辑,“华人,应该效忠所在国”但是反过来,“民族认同决定的情感关系”!这又不受法律限制的。以上两者交织在一起。
对于华人华侨(当今)的任务,乔卫明确提出三点:1.为中国的发展做贡献;2.为促进中外关系做桥梁使者;3.为促进祖(籍)国的统一大业做努力。
他说,以前一直说“侨胞为中国的发展做出贡献”,这句话的正确性根本毋庸置疑,海外侨胞的确对祖籍国中国的革命解放、改革开放、经济繁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邓小平都说过:“海外侨胞是改革开放独特的机遇!”
以上概念都属于“正确认识”,但是,我们也看到了“海外华侨同时为住在国做了很大的贡献!是住在国发展的机遇!”这种认识对当代十分重要!这是对海外华人华侨作用的新定位,因为当今中国的发展必须平衡“国际国内两个大局”。中国侨联这一理念源自习近平总书记于2014年6月6日的重要讲话,习总书记说:“鼓励侨胞更好融入和回馈当地社会!”
乔卫说:“侨胞为当地做公益事业,就是为中国做好事!侨胞为所在国做好事是为中国做好事!”这也许比直接捐献给中国还要更重要!更有意义。因此他呼吁,海外侨胞要做“中国梦连接世界梦”的桥梁使者。
乔卫再次引用周恩来总理当年的“嫁女儿论”,比喻海外侨胞像“嫁出去的女儿”,因此应明白海外侨胞的几个特点:1.已是人家的人;2.可以回娘家看看;3.但不能光往娘家搬好的东西!乔卫副主席的生动贴切的比喻,再次引起大家的共鸣。
随后乔副主席论述华侨华人与“一带一路”。他说:在“一带一路”当中,中国人必须“走出去”;各国又希望搭乘中国快车;因此,“一带一路”不仅仅是“中国梦”,还必须加上“世界梦、各国梦”。目前世界舞台上存在各种矛盾:强弱之间的矛盾、富贫之间的矛盾、大小之间的矛盾。但是“一带一路”提倡的是“共赢”,没有谁占领谁,谁吃谁,谁吞谁的纠结。
海外侨胞在“一带一路”大形势之下,能够做的事很多,首先应该做的就是“民心相通”!一定要讲好“中国的故事”!用对方听得懂的语言讲好“中国故事”。乔卫指出在讲中国故事方面,可用三种方式:1.以理服人;2.以例服人;3.以利服人。
他告诫大家,与其多讲“怎样帮助中国人走出去”,不如更多讲“怎样让住在国人民好起来”,应该更多地为住在国民众考虑!他敦敦教导大家“光从中国方面考虑不行,应多从住在国方面考虑!”他还说,所谓“共赢”应该是三方:1.住在国;2.中国;3.侨胞自己。
最后一个环节,乔卫副主席谈到“侨社”。言归主题:希望建立海外和谐侨社。他说,海外侨胞要做使者桥梁,首先应该“加强和谐侨社”的建设。他再次提出,在多个场合他的大胆论述:“侨社没有和谐问题,只有侨领的和谐问题”,他呼吁侨领们应该抛弃个人的“小我”,成全和谐侨社的“大我”。他还坦诚地承认,所谓“侨领问题”,与国内的涉侨单位也有一定的责任,因为经常只重视了领导(即侨领)的待遇荣誉,却忽略了侨社的实质功能与内容。
乔卫副主席还特别提到“必须发挥青年人的作用”。因为侨社没有新血,将影响可持续性发展。其中,他还特别谈到青年人的特性。提出侨社必须发挥青年人的作用,凸显乔卫副主席的用心良苦。
最后,乔卫副主席用他惯用的一句话表达对海外侨社寄以关爱:“希望并祝愿海外侨社平安健康地发展!”
在热烈的掌声中,乔卫副主席的讲话结束,但是大家依然感到依依不舍。
乔卫副主席的课,句句是真话,深入每一位研修班学员的内心。他的话通俗易懂,没有丝毫死板的教条,更没有半点“高大上”的夸夸其谈,一切都是那样的合情合理,合乎逻辑。让大家刻骨铭心,为海外侨胞指明了今后的方向。特别是“为住在国发展做贡献”、“融入回馈当地”、“为住在国做好事就是为中国做好事”、“做中国梦连接世界梦的桥梁使者”、“侨社没有和谐问题,只有侨领的和谐问题”、“发挥青年人的作用”、“平安健康地发展”等等话语,与大家引起共鸣,将成为大家的座右铭,牢记大家的心中。
大家纷纷表示,此次北大的“充电”终身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