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去见毛主席(9)
听别人说,来北京不去颐和园,那不算到过北京,因为颐和园是中国史上风景园林建筑的精髓,在中外园林艺术史上地位显著,是举世罕见的园林艺术杰作,不可不观。
现时值北京金秋,正是游园绝好天气,岂容错过?尤其对我们这些首次进京的外地人,更是难得的机会。
吴青年上午要去指挥部开会,我、余江涛和史秋生吃过早饭就出发
了。颐和园远在北京西郊的海淀区,我们转了两路车,花了一个多小时
才赶到。
一进颐和园大门,最先映入眼帘的便是澄碧如镜的昆明湖。湖边一棵棵杨柳垂着长长的辫子,迎风摆动,沙沙作响,妙不可言。我们正欲沿岸漫步,忽见一艘彩船轻飘过来。彩船长约20米,船身画满云朵和波涛图案,船上数十根红柱撑起四座金黄色琉璃瓦屋顶,四周是细格绿漆窗子,真漂亮啊!房中红漆长凳上坐满游客,轻松惬意,悠然自得。
“这叫画舫,我在画报上见过。”史秋生指着船得意介绍道。我可是第一次见到,很是新鲜。到底是京城,天子脚下,处处显露出皇家气派。
船靠岸后,游客们秩序井然地下船,脸上露出满足神情。
不一会儿,我们三人兴致勃勃地乘上富丽堂皇的画舫,缓缓离岸而去。画舫两边的船桨是圆形的,像农村用的水车,由机器驱动,转起来有轻微的轰鸣声。桨叶悠悠,溅起朵朵水花,轻轻拍打窗棂,不知不觉中,划到湖中央减慢速度,任游客们尽情欣赏四周美景。
昆明湖的形状与周围的景物遥相呼应,浑然天成。坐在船里眺望,
昆明湖水平如镜,阳光穿过烟雾洒在湖面上,波光粼粼,蹦跳出赤橙黄绿青蓝紫,愈发显得水光潋滟,夺人眼球。一阵微风袭来,湖面上泛起层层涟漪,倒与情窦初开的少女眉头微蹙的样子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微凤,还送来岸芷汀兰的芬芳,使人心旷神怡。此刻,我身在船
中,心已飞出窗外,投入碧波荡漾的昆明湖怀抱,潜入水中,与鱼儿一
同自由穿梭、嬉戏……
不久,湖面上空的淡雾逐渐散去,周围景致愈发清晰可见。一排回
旋屈曲的建筑在乳白色的雾旁探出了身影。我猜,那就是著名的长廊吧!
一会儿,画舫渐渐驶近,慢慢拨开了它神秘的面纱。廊坊屋檐上雕梁画栋,洒金和深蓝的底色,配上金碧辉煌的琉璃瓦,朱红的廊柱和掩
映着的树丛,真是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我们弃船登岸,仰望、观赏长廊的柱子上、栏杆上、天板上一幅幅精美的彩画,还有写诗题词和人物花草鸟兽,栩栩如生,别有情趣。这些壁画,大多讲的是中国古代脍炙人口、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大到整幅作品的轮廓和色泽,小到人物的神态、毛发、指甲盖,至今仍旧惟妙惟肖,历久弥新。
长画廊
其中一幅画,根据图意,讲的是《世外桃源》的故事。我不禁浮想联翩,在这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喧闹噪杂的城市中,颐和园不正是人人梦寐以求的世外桃园吗?
我们走累了,就在长凳上小憩。长廊两旁百花争艳,粉的似霞,红的似火,黄的似金,绚丽无比,一簇一簇,美不胜收。
穿过长廊,我们来到全园的中心—万寿山。
这是一座人工用黄石砌成的假山。山下流水淙淙,传来一片悦耳的声音。山上树木葱茏茂盛,清香扑鼻,沿路怪石嶙峋,花草参差。我们乘兴拾级而上,只见一条砖瓦砌成的石龙盘绕而上,好像要腾云驾雾飞跃而去。再往上石梯就比较陡峭了,蜿蜒曲折,连绵不断。
低头下看,谷底水池清澈见底,池畔有庭院、敞廊、花园;抬头上望,两谷之间,瀑布飞流直下,水花四溅,偶尔能见到彩虹。
登上半山腰,金碧辉煌的佛香阁展现在我们面前。这儿塑立着形态各异的菩萨,有手持净瓶的净瓶菩萨,还有贪睡的卧地佛。而最大的佛是地藏王,他全身镀金,金光闪闪。
前段时间红卫兵破四旧,各地寺庙古迹、亭台楼阁均遭破坏,而颐和园、山西五台山,嵩山少林寺等少数几处名胜则幸免遇难,据说是周总理亲自关照的,我们更看得心安理得。
站在佛香阁上,鸟瞰全园,山水风光,尽收眼底。
壮哉!万寿山,美哉!昆明湖。
下山来,看见岸边停泊着一艘巨大的石舫。船体用巨石雕成,全长36米,顶部用砖雕装饰,精巧华丽。据说是当年慈禧太后挪用海军军费修建的,它是颐和园内著名的水上珍品。
石舫
临近中午,我们来到令人注目的十七孔桥。
昆明湖中有一座南湖岛,它由一座美丽的十七孔桥和岸上相连,因为桥下有十七阁桥洞,因此得名。桥长58米,宽4米。十七孔桥上石雕极其精美,每个桥栏的柱子上雕着神态各异的石狮,有的母子相抱,有的玩耍嬉闹,有的你追我赶,有的凝神观景,个个惟妙惟肖,神灵活现。
桥头各有两只大水兽,很像麒麟,十分威武,还有四只石刻异兽,形象威猛异常,极为生动。
据说,这座桥是幸福快乐的象征,因此每个来颐和园的游客,再累再晚都要到桥上走一走。
颐和园十七孔桥
我们从原路返回,在入园处曲桥摄影点,取万寿山、昆明湖为背景,三人合影留念。
颐和园展示了中国园林传统的风貌,高高的楼台,清幽的庭院,其间密布的小径紧密相连,连绵不断的峰峦,色浓似龙,空气清新,漫步其间,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参观完颐和园,我从内心禁不住赞叹:“颐和园真是太美了,不愧为最美的园林,不愧为中国文化之瑰宝!”
颐和园是一颗镶嵌在神州大地上、镶嵌在人民心头上的璀璨明珠!
我暗自庆幸,没有错过这次游览机会。
出了颐和园,我们走到一把特大号遮阳伞下,在饮食摊点上买了几个面包,一人再买碗“大碗茶”,算作午饭。
北京的大碗茶2分钱一碗,便宜实惠,旅游景点,僻静小街随处可见。再说,出来“经风雨,见世面”主要体现一个“见”字,不饿肚子就行,年纪轻轻就讲吃讲喝,贪图享受,绝对是资产阶级思想,这在我们那个“极左思潮”年代,是不为人齿的。
下午又去哪呢?史秋生想去动物园,我和江涛极力主张去“军博馆”,这大概出于我俩父亲是军人的原因吧。一番争执后,秋生服从了我们的选择。
我们辗转来到木樨地,走进军博馆大门。
军博馆是我国唯一的大型综合性军事博物馆,也是首都十大建筑之一。整座大厦呈山字形,苏联式标志性建筑,高94.7米,大楼顶端的圆塔,举着巨大的直径6米的镀金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军徽”,它凌空高耸,金光闪耀,十分引人注目。
在馆门正上方悬挂着一面由毛主席亲笔写下的“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巨匾。一进门就看见两辆老式汽车,这是毛主席和朱老总解放初期乘坐过的汽车,其中一辆是缴获国民党上将王耀武的吉普车。
军博馆内设有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馆、抗日战争馆、解放战争馆、抗美援朝战争馆和兵器馆。同时还设有朱德、林彪等十大元帅的光辉业绩展览。
一楼大厅正面墙上高挂着毛主席在延安窑洞前,头戴红星八角帽,身着红军军服的巨幅照片;左边墙上是朱德和毛主席在井冈山会师的大型油画;右墙上则是“八一”南昌起义时,周恩来、刘伯承、贺龙等领导人系着红领带,发布战斗命令的巨幅彩画。展出的兵器大多是些大刀、梭镖、鸟铳、土炮之类的冷兵器,充分展现了土地革命战争的特征。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三楼是解放战争馆,主要以实物、资料展示“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的经过,其中展出了毛主席许多未发表过的电报、书信文稿,充分显示毛主席驾驭、指挥战争的高超才能。馆内大量展出了人民解放军缴获的国民党部队所装备的美式先进武器。我在玻璃匣内分别见到蒋介石的勃朗宁手枪和国民党上将李仙洲的宝剑,印象极深。
抗美援朝战争馆以摄影照片、宣传画居多,特别是五次战役中的残酷、激烈的战斗场面深深吸引,强烈震撼着参观者。其中有挺胸堵抢眼、视死如归的黄继光;有卧火海忍剧痛、维护潜伏纪律的邱少云;有抱炸药冲敌阵与敌人同归于尽的杨根思;还有冒严寒、跳冰窟窿救少年的国际主义战士罗盛教……
当然也展出了大批缴获的美军武器及美军使用化学武器的罪证。
在中央大厅以及东西两侧的大院中,展出了在历次革命战争中缴获的重型武器,如飞机、大炮、战船、坦克、高射机枪等等,其中台湾飞行员徐廷泽驾机起义的飞机尤其吸引人。
我们兴趣盎然地看完主馆,从后门出馆时,在大院内看见四架巨大的美国U—2型飞机残骸。像拼积木一样,这些残骸被拼装成完整的飞机,以便让人能看清它的本来面目。当时,我挺诧异,这么破碎的残骸从高空掉下,一定散落得到处都是,要把它们找齐,再拼凑成一架整机该是件多么不容易的事啊。
当听说这些无人驾驶的高空侦察飞机是被我国自己研制的导弹打下的,我心里充满强烈好奇和神秘感,导弹是一种什么新式武器?居然能打下万米高空的飞机,太神奇了,真了不起!
还是毛主席说得好,美帝国主义就是纸老虎!
我们回到住处,恰好六点,赶到食堂,美美吃了一顿水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