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看华人媒体平台吵架
本地的几个华人媒体平台在微信群里起了争执。媒体人都有各自的朋友,所以争论起来各方都有自己的支持者。你一言我一句,几个回合下来,难分高下。老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媒体文章谁好谁坏,还真是难于定论,毕竟我们读者也都是带着立场来评论的,谁都算不上客观。要是有人问我,为啥说某人的文章写得好?我只能回答说某人是我朋友,必须得给他捧个场。
在我看来,媒体之间持有不同观点对于读者而言是好事。在美国,正是CNN和fox news之间互相较劲,我们才能听到来自保守派和进步派之间不同的看法,因而可以从不同角度了解问题。媒体们有着各自的立场和不同的坚持,才会形成健康媒体生态。要是这两家媒体沆瀣一气,用统一的口径发表新闻,这才糟糕呢。 媒体百花齐放,大咖主笔互相攻伐,那才是文坛盛世呢。
看到华人媒体时间的冲突,我为他们拍手称赞!赞他们坚持立场,赞扬他们勇于表达,赞扬他们撕破脸皮。脸皮这东西,实在是媒体的毒药。媒体人要是为了脸皮,一团和气,互相擦屁股,这样被糊弄的只有读者。媒体之间的冲突,大大提升了媒体平台的娱乐性和内容的多样性。这绝对不是挖苦讽刺,而是真心相告。想想看,新闻联播都是高大上伟光正的统一语调,中央台和地方台之间统一思想,除了迫不得已,谁愿意看那些官样文章?如果华文媒体的文章都是正儿八本的主旋律大道理,只有无聊到吐血的人才会阅读吧。读者少了,谁会在平台上打广告?
海外的华文媒体平台,如果没有国内的资助,那就得考虑赚钱。要不是领中宣部的工资,华文媒体平台必须得赚钱。海外华人的媒体市场,应该体量不大。而自媒体的时代,华文媒体平台可真不少。僧多粥少,不打架才奇怪。华文媒体想要吸引读者,想要赚钱,除了内容可靠,分析到位,还得贴近生活,具有相当的娱乐价值。想想为啥郭德纲的德云社能赚钱?人家就是把道理放到笑话中讲,一个捧哏,一个逗哏,互相拆台,引得观众哈哈大笑。笑着笑着,观众们不但接受了相声中的道理,还高高兴兴地献上了银子。华文媒体的笔杆子们,要是学到了相认演员的精髓,把新闻写成段子,把道理揉进笑话,那必然就会有人拥趸,平台也就能在读者的笑声中把钱包赚满了。
看到几家媒体间的争执,我绝对相信平台老板们在下一盘大棋。你们吵吵闹闹,互相爆料,一下子就把我们吃瓜群众的阅读热情激发起来了。为了满足我们无聊的好奇心,也会一篇又一篇地点击观看你们的文章。你们吵一架,十篇二十篇的连载也就出来了。只要你们写得有意思,爆料够生猛,读者们就算熬出黑眼圈,也会连夜追更。这下子读者多了,点击量也上去了,广告费自然来了。就算我们真的只是这盘大棋里的棋子儿,有热闹看我们也是乐在其中。
真心话,媒体平台就该互相掐,这样内容才有看头儿。不过,平台掐架可不许真的动手,要文斗不要武斗。有啥问题,笔头子上见真章。你们文章写得越犀利,我们读者就看得就越来劲儿。套用电视剧“狂飙”里高启强的话:“风浪越大,爆料越狠,越有人读!”再套用德云社相声演员岳云鹏的话:“我的天哪,那点击量不就上去了,你们要发财了!”
最后,作为读者,让我们高呼:“让媒体平台的争吵来得更猛烈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