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下雨了,淅淅沥沥地下着小雨。细小的雨滴坠落到地面上刚好点出一个小小的水花,悄无声息。这场雨完全解决不了天气潮热的问题,反而让酒店的下水道泛起了难闻的气味。不过,阴雨天和臭哄哄的房间一点儿也不影响我的心情,吃过早饭,我直奔教室。
跟很多半路出家学画的人一样,我更喜欢创作,因为没有具体的对比图,所以我可以随意发挥,也不用太注意细节,但其实我心里清楚,这样的画经不起推敲。离远了看效果不错,但走近了看,却很空洞。
老师说,突出主体物的关键在于刻画细节。当一个物体的全部细节都被如实还原后,它自然而然的就跳入观者的眼睛里了。而且画面要有秩序,主体物本身要遵循近实远虚的原则,但主体物再怎么虚,也要比后面的物体实。这样画出来的画才会紧松有法,虚实有度,看起来既严谨又舒服,既充满张力,又和谐平稳。
我突然想起一位画家朋友以前说过的话。他说,画超写实油画,如果主体物里有一块很小的旧怀表,那也要把表盘上隐约能看到的品牌标识画出来。当时并未理解,现在我明白了,画写实油画跟画素描一样,只有在铺背景色的时候可以用大号刷子“横扫”,过过大刀阔斧的瘾。一旦开始深入刻画,就要用勾线笔,这种笔甚至比铅笔还细。这样一笔一笔画出来的画儿确实珍贵,难怪当初画廊老板出上万美金,我的这位朋友也不舍得卖自己的画。
什么也不说了,拿起最小号的三支笔,我抓紧时间再画一幅静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