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泡饭 油条 乳腐

(2017-02-12 08:56:57) 下一个

年少忆往十四《泡饭 油条 乳腐》

阿拉大家小辰光,每天早上吃泡饭,
隔夜冷饭热水泡,呼噜呼噜一大碗,
架橱里没好小菜,乳腐酱菜过泡饭;
吃得肚皮热哄哄,浑身上下汗嗒嗒,
冬天上学不觉冷;热天介里茶淘饭,
常被大人来责怪:热饭冷茶淘来吃,
爹做郎中医勿好!不知道理其何在?

小时候国贫家穷,物质匮乏,记忆中从未吃过完整的一副大饼油条,也从没有吃过一整根油条,有时连半根也吃不到。油条买来,先用剪刀剪成寸许小段,每个小人分几段,蘸上酱油,过过泡饭。常常看到,邻居人家,经济条件不如我们,但是他们的小孩,却人手一根油条,边吃边炫耀给别人家孩子看,我只好猛咽口水,心里不无怨言。

爸妈身为党员干部,又是知识分子,宁可花大钱招待客人,也不愿给我们小孩吃四分钱的一根油条,养成下一辈孩子,处处节约、克扣算计的小市民小家子气,却没有一点领导干部的气派、读书人的知书达礼、知识分子家庭的大方和大气。不知是否为当时的政治环境所迫,害怕造成,不良影响,红色恐怖,做人真累。

按理来说,天下父母,没有不是,子女不孝,
已故父母,不该评价,只因现在,身处美国,
年逾花甲,退出职场,如骨梗喉,不吐不快,
直至今日,仍想不通,不如不想,省得烦恼,
引以为戒,从我做起,坚决不犯,此等过错。

少年儿童,活动量大,容易饥饿,家中唯有,最廉价的咸味梳打饼干,放置在五斗橱上的大口玻璃瓶中,可以自行取而食之。

其他点心,一年到头,
逢年过节,亲友赠送,
尚未到口,又被转送;
或在梦中,方得一见。

经常用来过泡饭吃的,除了酱瓜大头菜,其咸无比,美其名曰下饭。还有红与白两种乳腐:玫瑰红乳腐和酒酿白乳腐。我们比较喜欢吃红乳腐,吃剩下来的乳腐露烧肉,味道一绝。偶尔还有一点花生酱,但每次买回来以后:

从未吃过原装,必定加水加盐,
用筷搅拌均匀,变得稀薄量多,
真是食之无味,弃之又觉可惜。

夏天毛豆上市,大家剝毛豆仁,
炒肖山萝卜干,便是美味佳肴,
如今思之回味,齿颊仍留余香。

侬想白相相,做几碗正宗上海泡饭,也侠气简单,烧一锅水滚开后,把隔夜冷饭团倒进锅内,水再冒泡泡滚一歇歇辰光,或者冷水冷饭一起烧开,用饭勺把饭团搅碎,一分钟关火,汤汤水水,米粒硬渣渣特有嚼头,正宗上海泡饭出锅了,就格能介简单。如果没有灶火,就用热水瓶中隔夜烧开的热水,泡一铺冷饭后,将水滤掉,再用热水一泡即可。

过泡饭吃的小菜中有四大金刚,四只小碟子分别是:油条、皮蛋、乳腐、油氽花生米,“一根油条剪成十几段,一只皮蛋在酱油碟子里滚来滚去,谁也不好意思去挟开它”。上海人的寒酸,被梁实秋一笔写尽。

吃泡饭,并不是上海人的主动性选择。在上海市区,上班族一大早赶着去轧公共汽车上班,根本没有时间烧饭熬粥,大多数弄堂房子里也不通煤气,老清老早生煤球炉不仅麻烦而且浪费,那么当家主妇就会多烧点饭,第二天早上开水一泡,让一家老小匆匆忙忙扒几口,嘴巴一抹出门,该上班的上班,该上学的上学。

泡饭之所以成为上海人的美食,是因为有过泡饭的小菜,上海人的花头经就出在这里。过去上海几乎每条小马路都有一两家油酱店,旧时称作“糟坊”,店里有酱菜专柜,玻璃格子内琳琅满目,走近,一股咸滋滋的香味扑鼻而来,这就是酱菜香。萝卜头、大头菜、什锦酱菜、白糖乳瓜、崇明包瓜、糖醋大蒜头、仔姜片、乳腐、醉麸等,还有一种螺蛳菜,长不盈寸,中有螺纹,小巧玲珑,微胖而一头略尖,像上海爱吃的小河鲜螺蛳,咬口极脆,是酱菜中的贵族。白糖乳瓜是酱瓜中的极品,家里有人生病了,胃口孬好,才会买点来过粥过泡饭。每斤9角6分,经常吃是败家子行为。

上海人家吃得最多的还是乳腐,豆腐发霉长毛后实现华丽转身。这一家族分红白两种,均方方正正,表面沾有点点酒糟,酥软鲜香,老少咸宜。还有一种玫瑰乳腐,腌制过程中加入大量玫瑰花瓣,花香袭人,售价每块一角,而当时食堂里一块炸猪排也只卖一角,可见老话不虚——“豆腐肉价钿”。我家经常去思南路淮海中路口上的全国土特产供销合作社,买瓶装的玫瑰红乳腐,买回来后,每天早上挟出一块,还要洒白糖、浇麻油,算是改善早餐伙食。妈妈用瓶中剩余的红乳腐露烧肉,鲜香美味,终生难忘,可惜再也吃不到了。

后来生活改善了,首先在过泡饭的小菜上体现出来。除了酱菜,咸蛋、皮蛋也是泡饭的良朋益友,皮蛋以有松花者为佳,用棉线勒成八小块,蘸点酱油;咸蛋以高邮出品者为上,夏天吃最爽口,磕出咸蛋空的一头小洞,筷头一戳,红油吱地一下喷出来,什么叫幸福?这就是!一人一只高邮咸鸭蛋,有时福气好,额角头碰到天花板,中头彩碰上双黄蛋,可以连吃两三天。

上海人还会自己做点过泡饭的小菜,比如干煎暴腌带鱼,干煎暴腌小黄鱼,还有一种骨刺很多、身板极薄的黄鲒,须重油炸至两面金黄,连骨刺一起嚼碎,鲜香满口!油氽花生米也是过泡饭的恩物,又是很好的下酒菜,上海人就此送它一个美名:油氽果肉。对了,花生米还可以与苔条一起炸,俗称苔条花生,那是相当高级的了,上酒席摆冷盆也很有面子!

日脚继续好过,就吃起了咸鲞鱼蒸肉饼子。去南货店挑一条身板硬扎一点的咸鲞鱼,斩成两半,加猪肉糜二两,讲究点的再敲一只咸蛋和鲜蛋,旺火蒸透,挑开来吃,有说不出的鲜香。泡饭搭档,此物当列前三甲。至于宁波人须臾不离的清蒸鳗香、黄泥螺、醉蟹、醉螺、蟹糊、虾酱等,口味一个比一个重,均是过泡饭一级棒。

能干一点的主妇还炒一些时令小菜犒劳家人,春天,笋丝炒肉丝加点豆腐干丝,莴笋上市时,凉拌莴笋浇麻油,生鲜而松脆。夏天胃口稍差,榨菜肉丝就是开胃良方。秋天萝卜干炒毛豆子,毛豆子要炸至皱皮,萝卜干以浙江萧山出产最佳,切丁共炒,再淋一点点酱油,加一小勺白糖收汁,吃时咕叽咕叽响,欲罢不忍。冬天新咸菜上市,炒肉丝冬笋丝,鲜爽清香……

2017年2月6日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3)
评论
每天一讲 回复 悄悄话 我有个高中哥们住在东湖路延庆路上,一栋别墅加大花园,我们还在看12寸飞跃黑白电视,他们已经有了大彩电加录像机,而且好几台。再一打听他的外公是华东医院一等一级医学教授钱穆韩。房子是解放前就买了。
Rosaline 回复 悄悄话 香山路最靠近复兴公园的那幢别墅原来是我大学好友的外公的。刚收回仍有一些居民挤在楼下时,去朋友家玩过。那是我出国前几天。我现在忘了她外公是谁了?
楚怡雨 回复 悄悄话 看完此文想起太外婆,外婆,解放前很多地主节衣缩食勤劳致富,日常吃穿还不如佃农,有东西也不舍得吃,放到坏掉。而我父亲这边,祖上跟着曾国藩在江南掠夺财富发家,银子多多,挥霍享用,奶奶说以前家里专门有仆人给小孩做零食。勤俭的有钱了还是不懂生活质量,习惯挥霍的,存不下钱,怎么过都是一辈子,量入为出才是过日子。
每天一讲 回复 悄悄话 还有面疙瘩,炒面粉。
穿的还有节约领,每人至少4-5只,外地人就看不懂了,上海人结磙啊,每天换花头。
芳草在天涯 回复 悄悄话 吃剩下来的猪油菜饭,第二天可以烧咸酸饭。
Susan71 回复 悄悄话 好文引起很多回忆,讲起乳腐还有一种小白方乳腐,一分钱一块,放些麻油不太咸。还有黄泥螺、蟛蜞都是过泡饭的好东西。对了还有放了麻油的青罗卜干。
thequeens 回复 悄悄话 大鱼大肉吃多了就忆苦吃甜
mimi1229 回复 悄悄话 我小时候吃的红腐乳是家里托表哥去上海买回来,当时他们有轮船从温州去上海运输之类的,上海买回来的红腐乳特别美味。 出油的咸鸭蛋伴随着我的初中高中生活。一个铝饭盒里面加一个咸鸭蛋蒸熟就是一餐了。
方川 回复 悄悄话 LZ的童年回忆有声有色。记得过泡饭还有醉麸(霉麸)-味道老好的也老下饭的。难得现在食品一店还有卖。
chufang 回复 悄悄话 油氽花生米改叫油氽锅肉。
luwanren 回复 悄悄话 满满的记忆,上海人的早饭全家福,谢谢。
每天一讲 回复 悄悄话 还有臭乳腐,记得八十年代初,外婆去买,1分钱2块。糍饭糕5分,甜大饼4分,咸大饼3分,糍饭团12分?生煎14分,到了81年有了油墩子6分,条头糕6分,双酿团7分,记得79年当时的建国西路吴兴路口的建国饭店(后来恢复为上海市检察院)的鲜肉大包9分真是鲜美无比,一个下去,满嘴流香,可惜不久就没有了。
还有连环画,三国演义48本(87年补了12本到60本),杨家将5本,李自成,说唐23本,说岳传15本,中国成语故事23本?东周列国26本?总而言之,徐家汇的新华书店一周跑好几次。
每天一讲 回复 悄悄话 太精彩了,赞!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