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生乃过客 死为归人

(2017-01-09 12:22:52) 下一个

人生感悟七十九《生乃一过客 死为归家人》

一位老太太和查房的医生讲,她儿子不告诉她患的是绝症,为了让儿子好过,她也就装不知道。医生在走廊里,看到那个儿子正偷偷地哭,然后整理好自己的情绪,回病房去继续瞒着母亲。医生叹息说,老人已经进入生命倒计时的临终末期,预后只有两三个月可活,母子俩都深爱对方,不该用最后的时间互相哄骗,何苦不说开了,按照我的话说,“好好告别”。打算用这个专题做本书,和读者好好讨论一下必将面对的亲人的死亡和自己的死亡。

这是我们中国人精神生活的普遍缺陷,那位儿子,在送别母亲后,可能会一直觉得自己让母亲减少了临终的恐惧。然而并没有,他们是加深了彼此最深刻的孤独。而且,他最后也要面对这一路程。让他以这种念头,继续这样走完余生,真是慈悲么?或许是残忍。伦理中的生命原则说“人应当尊重生命,也应该接受死亡”,我们在接受方面,大多有问题,所以这还是个伦理缺陷。

为什么说“朝闻道,夕可死矣”,我们不能掌控生死问题,每天都面临大大小小的生命危险,都有概率突然结束。有一幅非常显眼的婴儿死者的面孔,是在庞贝古城覆灭时保留下的化石,经常被刊载,提醒我们这种命运。我们说:人能理解到什么程度,就在什么程度里获得平静。我们努力思考这个问题,帮助自己选择继续生存的态度。这个可控的问题解决了,“剩下多少时间”这种不可控的焦虑,也能获得相应的答案。

我们试图解决生死、来去,是为了重新认识生,为了存在。“唯送死者以当大事”,我们对死者追悼追思仪式的执行,成了好好遵守礼仪,所谓掩“活人耳目”。而内心,每一代人之间,大多回避这种交流。许多人活到最后一刻,都既孤独又恐惧,如果您很敏感,也许会自责:我好好地送别了么?我自己会不会被好好送别?——真是个大问题。向死而生,这是哲学家才能谈论的问题,但是我们每个人又息息相关。思考生死,是为了获得生活的勇气和智慧,也为照应好我们关注的人。 

人工智能的契机是记忆,记忆开启了意识的觉醒。我们虽然不能明确分辨,我们的思维中,记忆、情感、理性的界限在哪里,但起码懂得,失去重要的记忆,就是失去存在的证据,这是很要命的。当最后一个记得你的人走了,那么你也离开了。

古希腊的雕塑艺术是人类历史上最美最高超的,为什么从来没有被超越过,我猜测,这可能和人生态度有关系。艺术里面,高度不是取决于技术,而是人生态度,因为艺术毕竟是人类的艺术。希腊人生活在地中海的阳光下面,哲学健美、开朗,富于洞察力,他们能够干干净净的、简洁地解决问题,这种坦荡、直率和干净,后来都很罕见:罗马时期坦荡而不干净,中世纪既不坦荡也不干净,现当代则不够简洁干净。人体是人类生存于世最好的代言,他们对人体的健美是坦然接受的,然后不断丰富。我们说希腊是人类的童年,因为特别纯净,同时,他们的观念都经过哲学检验,这种状态,远比童年要理想。所以,去与来的问题,希腊也解决得漂亮壮丽,看他们的神话和悲剧都能感受到,他们是很好的过客、很好的归人。

人生在世,目的还是更好的生活,只有活着的人,才有资格面对死亡;作为生者,才能好好地送别归人。然后,最终,每个人都会像《浪游者的夜歌》中说得那样:“且等待,你也将得到安宁。”

2017年1月9日(改写)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