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感悟三十七《当生命的起点 遇上生命的终点》
儿童“养老院”
他们就像自己的爷爷奶奶,只需要付出一点点的耐心和时间。陪他们聊会天,看会电视,做点手工,听会音乐,或者什么都不做,听听他们的故事和抱怨。
“他们需要的真不多,倾听,一点陪伴,仅此而已。”
26岁的Park和87岁的Porry,现在已成了忘年交,“刚开始我们不知道要说什么,做什么,但一段时间下来,我发现奶奶的世界并不是我们想象的封闭隔绝,渐渐地我们无话不谈,感情也越来越深。”
这种隔代沟通的模式,很快便受到大家的欢迎,前来入住的学生越来越多,老人脸上也每天挂着笑颜。
但有件事却不得不面对:死亡。这在养老院再常见不过,然而对很多年轻人而言,这么近距离地面对死亡,还是给他们带来了很大“冲击”。
有人开始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随意挥霍青春,日夜颠倒的生活。生命的脆弱和转瞬即逝,让他们懂得要有意义地活在当下,珍惜现在的每一天。
在这里,年轻人为老人带来快乐和新鲜的世界,帮他们排解孤独,老人们则分享自己的人生智慧和经验,提醒他们生命的可贵。两者完美互补对接。
如果说年轻人住进养老院是被逼无奈,那把幼儿园建在养老院则更是冒险。
美国西雅图的ILC(代际学习中心),就大胆地把幼儿园放在了养老院,结果却出乎意料。代际学习中心:即跨代交流学习中心。
每周开放5天,当一个个小天使走进养老院,这里瞬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他们主动走上来,小手握着奶奶的大手,和爷爷奶奶们一起做饭、吃饭、手工、画画、游戏、跳舞、聊天···
养老院的负责人回忆道:孩子没来之前,老人们每天过得暮气沉沉,除了吃就是睡,毫无生机可言,说不好听点,看得人都有点绝望。
但当孩子们走进了养老院,和他们手牵手,一起做游戏、跳舞、唱歌···老人个个变得神采飞扬。“这儿的工作人员都大吃一惊,原来每个老人都有十八般技艺”。而老人们也毫不吝啬地把孩子们,当成自己的孙子孙女来宠爱。完全就像一个大家庭,每个人都玩得其乐融融
最初娃儿们的父母,可不是奔着这里的老人而来,他们看中的是代际学习中心雄厚的师资力量。然而短短一年的时间,父母就从孩子身上发现了极大的改变,跟老人的相处,让孩子们学到了在普通幼儿园,永远学不到的多得多的东西。
CNN说道:代际学习不仅让孩子掌握了多种技能,更重要的是老人在照顾孩子的过程中,收获了欢笑,肯定了自身的价值。而孩子也更容易接受残障老人,了解到老化的过程,他们还明白了“成年人也需要帮助”。
去年6月,好莱坞电影制片人艾文教授,被孩子老人的故事打动,自掏腰包为他们拍摄了4分42秒的纪录片。纪录片名为《Present Perfect》,主角就是这帮孩子和老人,孩子们纯净如水,未来对他们来说充满无限可能;老人们经历颇丰,但已迈入重重暮年。
纪录片通过时间的重叠,让人们意识到代际的分割给人类带来的巨大损失,同时寓指当下,成年人的困境与挣扎。
纪录片同样定格了一个个暖人瞬间。老奶奶坐在轮椅上看到“折腾”了一会的小家伙满头大汗,想为他解开胸前的扣子,费了好大的力,还是放弃了,“现在我连这个也做不来了。”
这样暖心的场景还有很多,然而生活不只有暖阳,它同样有冰冷心痛。
在艾文教授拍摄的2012、13年间,有两位老人相继离世,“我不想仅要美好的、乌托邦式的画面,生活是美好的,但它也是真实的。我们都该了解死亡是什么样子,才能真正懂得如何面对。”而懵懂的孩子似乎也明白,人终有老去的一天,自己的父母同样如此,老去并不可怕,难能可贵的是纯真而美好地坦然应对。他们最大相差近90岁,没有任何血缘关系,却成了彼此最亲密的朋友、家人。
老人与幼儿,
大小手交叠,
仿佛这一刻,
世界又复归,
美好而纯真。
每当孩子们放学时,爷爷奶奶排排坐好,眼中满是不舍,挥手嘱托几句送别。有的老人甚至会忍不住掉泪。
艾文教授坦言:老人的经验和智慧是孩子享用不尽的财富,如果不能传承下去,对社会而言是极大的损失。把幼儿园搬进养老院,是让老人再次融入社会的伟大壮举。
《美国医学会杂志》上也曾刊登一篇文章,研究者为观察孤独症对60岁以上老人的影响,对4.5万人先后进行了长达10年的研究。结果显示,孤独的老人在完成日常活动(如穿衣服和洗澡)、上肢活动、走路、爬梯子时存在困难,患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抑郁症的几率高,死亡率也更高。
孤独症还会影响人的免疫系统。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戴维斯分校以及芝加哥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孤独症会导致白细胞等单核细胞出现异常,使人体抵制外界感染的能力下降。美国芝加哥大学心理学教授约翰·卡西波建议,孤独老人要多和朋友相处,积极参加家庭聚会,摆脱恶性循环。(源自《生命时报》)
把幼儿园搬进养老院,就这样神奇地治愈了老人的孤独症。这种模式在美国也大受欢迎,如今已有超过500家养老院采用了这一模式。
国际上通常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我国早在2015年老龄化人口就超过15%,这种幼儿园+养老院的模式,同样有可借鉴之处。
当过去与现在,在时间的河流中交织,
当人生的初始,遇上其他人生的结尾,
分享互助,彼此给予,
老少同样,收获乐趣。
这是一个偶然的尝试,却是人生两极的牵手,都是开怀释然、毫无保留、没有社会责任和负担的年纪,他们相互关爱,填补成年人不能沉心静气的陪伴,他们在这里相遇,注定演绎一场人世间纯真的美好。
有尊严地活着,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哪!
想法确实非常好,但要考虑到一点就是人均素质和受教育程度,不是所有地方都适合,中国大部分地区还是不能实施的,这个道理就好像是孩子不能在爷爷奶奶的教育下成长,因为大部分会被宠坏,即使不是自己的子孙。
深感老人智慧,与其聊天常常能解决未解的问题;小朋友天真纯洁,更具有天外智慧,与其聊天会看到宇宙星空,只愿多留点时间给她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快乐走完人生,让世界充满爱!
老年人也要心态好,多多参与社会活动。不要待到家里不出门,子女家里不出门。养老院,养老社区要适时组织活动,甚至是工作。老年人要觉得自己是有用的,社会是需要的。我老妈忙啊,过得比我舒坦多了。又是旅游,又是老年模特,又是比赛啥的。老姐妹一起开心着呢。
觉得这个理念很好,做设计到后来就不是看房子漂不漂亮,就是这样真的解决社会中的一些问题,有点小感动,我们常常念叨的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大抵如此。
我以前就设想过让孤儿院和养老院合并,这样缺乏父爱母爱的孩子们和老人院的老人们能互相陪伴,相互温暖,生命的火炬在此传递,爱的光辉永不熄灭,也想过在让高校大学生的课外活动里增添一项,去养老院或者孤儿院做社工。
我一直都有这些想法,病房安置在花园里,养老院在学校里,古人讲究天人合一,四世同堂是最好的安排,不要硬性割裂,应该融合。
从小没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成年后发现有蛮多问题的。
老去不可怕,难能可贵的是纯真而美好地坦然应对。
心态很重要,孩子们帮老人激发出这种良好的心态。
这不是奇思妙想,是符合规律的,老小孩和小小孩有感情的契合度。
一直有个愿望,想开一所养老院,跟孤儿院合并运营。老人晚年有人陪伴不再孤单,小孩有人照顾也能感受正常家庭的关爱,彼此温暖相互依存。再留出一块空地,老人闲来无事,种点蔬果自给自足。
确实很好,但愿能有如此和谐的画面,国内的隔代教育都不提倡,年轻一辈的父母愿意让自己孩子去尝试吗?文化差异、受教程度还是蛮大的!
这跟天朝老人带孩子有啥区别?我婆婆年纪大了,也觉得带孩子是乐趣,每天看着孩子一点点成长,她都开心的不的了。可是抵不住那么多圣母心说老人不该带孩子吖……搞得好像出去环游世界就比带孙子开心似的。
太棒的创举,真的希望我们也能这么做到,让辛苦一辈子的老人不孤独,能够开心安度晚年,孩子也能够学习到很多很多从书本上无法学习到的知识和能力!
人类只有创新,才能走出末日之路。
外国人怎么老是能想出这种有意思的主意并且使之实现起来。
某些极端的融合或许会带来不一样的和谐。
老年人也是成年人,只要不是病弱的,从体力和个头上,话语权上,都是幼儿不能比的。这是完全不对等的关系,你只能寄希望于一方的道德,这就风险过大了。 昨天看的,一个老太太因为嫉妒邻居家孙子身体健康,自家孙子身体不好。预谋一个月,最后掐死了邻居家的四岁小男孩。关系特别好的两家人。就算国外,最近爆出的体操界教练欺负小女孩的事件。 可能我也是以最大恶意揣测了吧。俗话说得好,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老年人的睿智,丰富的经历都是给年轻人指引的灯塔。个人倾向还是年轻的成年人多多去养老院做义工吧。
老人的经验和智慧是孩子享受不尽的财富,愿永远传承下去。
这是天伦之樂,中国自古以来就是这样,一两百年前的祠堂,既是孩子上学的地方,也是老人娱乐的场所。
在中国我觉得可以让养老院和孤儿院结合。很不错的想法,让人类更清楚认识自己和他人。
人间理想仙境:老人的笑声,小孩的哭声,小夫妻的吵架声,中年夫妇的拌嘴声。
其实老人就是小孩,我小时候就和我老祖母很有共同语言,一样的表达能力有限,一样的......长大以后却没有这种感觉了。老祖母都九十多岁了,以后一定要多陪陪她,老人如小孩所以要好好疼爱老人。
非常好的建设性思维。能夠安插生命活力进养老院中,哪一国都要学習。
这是一个比较理想化的状态,在国内想要实现,首先要有一个值得信赖、讲良心的、有爱心的、能真正把老人当成家人而且管理到位、硬件设施到位的、卫生的、安全的养老院,这是基本条件,不然,家长们谁会放心让自己的孩子过去呢?
很天才的想法!社会老龄化是指60岁以上老人…我们现在看这些话没什么感觉,但如果我们现在到了60岁,70岁…再来看这些话,人口老龄化等的字眼看上去就会显得非常刺眼,仿佛每个关于老龄化的讨论都是在提醒我们:我已经老了已经被社会排除在外了,我已经不在工作了,我不再属于社会了,当这一刻到来心就俩了,一切的一切都是在强调我们老人是一个跟社会不同的群体!
老人需要的就是陪伴,老人童心,
老人就是一个大孩子,老年小孩。
要是能够重回童年,
我也很想再来一次,
我想会有全新的我。
2016年12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