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雌风篇 (4) “文化革命” 旗手--江青

(2016-11-26 11:39:51) 下一个

                    “文化革命"旗手--江青 

                                                        云 中 鹤

江青出生在山东诸城县城里一户李姓没落的地主家庭。自小眉清目秀,活泼伶俐,聪明过人。其父无子,只她姊妹二人,然其姊较憨直,故其父将全部希望寄托在她身上,企盼她长成,能与名门大户攀亲,因此,特为其命名"云鹤",寓高飞,得贵婿之意。

云鹤出脱得越来越俊俏诱人,伐柯人踏破门槛;时值其中学将毕业,其父正为她何去何从愁思不定的当儿,她竟像云中鹤,杳然无踪影了。后来,其父方知,她与本城大财主张家的少爷私奔。岂不大伤门风!老爷子气了个半死。生米做成了熟饭,还奈何呢?

且说这张少爷,便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康生。当时他在济南齐鲁学院读书,他这风流才子带着豆蔻年华的小姐回到济南,独辟幽居,建起了一个安乐窝。云鹤资质卓异,酷爱戏剧,于是进入山东实验剧院深造。二人日则苦学,夜则共眠,自有说不尽的快乐和情趣。光阴荏苒,不觉年余。忽一日,张少爷自校回到寓所,左等右等不见云鹤,四处打探,皆无消息,她又如云中鹤一般,杳无踪影了。张少爷气得死去活来,大病一场后,愤然远赴莫斯科留学去了。

那云鹤是遭了劫匪,还是被歹徒杀害了?

 其实皆非。原来她是思想激越的青年,一直不安于现状。她在剧院偶与青岛大学学运领袖俞启威相遇,便倾幕他革命精神,也想参加革命活动,就主动和俞启威厮混一起。她那眼含秋波,口诉衷情,娉娉婷婷,袅袅娜娜哀艳婉娈情态,直把刚强的俞启威招惹得神魂颠倒,忘乎所以,便不顾一切地带她回青岛大学了。到青岛, 俞启威让她到艺术系旁听,并指导她参加各项革命活动。她大露头角,甚是满意,也很感激俞启威。二人同心同德,忘我工作,互免互励甚是融洽。不道在策划全市游行示威活动时,走露了消息,遭到敌警大搜捕。俞启威怕云鹤遭遇不测,便冒险前往寻觅,艺术系,图书馆,舞厅,处处找遍,她竟如云中鹤似的杳无踪影,而俞启威却在奔走中被捕了。

莫非李云鹤也被捕了?非也,她是在敌人追捕中仓皇逃进一家旅馆,被一个上海旅客藏匿到房间中,方躲过了凶险。这上海青年旅客唤狄克,是个文学才子,主办<<法西斯蒂论坛>>杂志。云鹤也喜爱文学,二人相谈甚是投机,颇有相见恨晚之慨。因外面戒严,难以回寓,只得同狄克作竟夕之谈,理想、追求、爱好、情操乃至人生,洋洋洒洒,漫无边际,各抒己见,互吐肺腑,悃诚毕至,情愫倍增,互为仰慕,彼此倾心。二人正当激情澎湃,风华正茂年龄,又夜阑人静,独处一室,难免冲动,遂相拥欢洽。自此两人情意殷殷,难舍难分,兼之街头连日骚乱不宁,云鹤竟滞留馆中八九日,闻俞启威已遭捕,青岛难立足,便随狄克乘快轮前往上海去了。轮抵沪港,二人登岸,正逢'四。一二'大屠杀,一彪白匪人马,直冲旅客人群,顿时海港大乱,人们惊慌失措地四处奔逃。狄克遭敌鞭打,狼狈地跑出一箭之地,回头却不见了云鹤,边逃跑,边张望,边呼叫,她却一如云中鹤,无踪影了。

一年后,狄克竟在歌舞剧院里与云鹤意外相遇,两人都异常惊喜。狄克叹息别后寻找之苦,问她年来境遇若何,云鹤颇显得意地说:"离散后,人生地不熟,举目无亲,我便跑到这剧院来啦。凭我的才艺,在这里也给叫响了。"其实,她隐瞒了被抓进警察局,凭姿色、歌舞取悦警官,方得获释一节。狄克欣喜之极,当下便赋<<喜逢云中鹤>>诗一首:

                                     青出蓝兮萍水逢,沪浪冲兮分西东。

                                     思九天兮梦绕梁,云中鹤兮杳无踪。

                                     泣血泪兮几度秋,望昊天兮断长庚。

                                     艺星灿兮炫明眸,惊玄女兮降天庭。

                                     喜重聚兮誓结缡,同比翼兮遨苍穹。

                                     天作美兮地为贺,感天地兮颂神明。

 

云鹤很喜爱这首诗,便媚笑道:“我就取首句’蓝萍’ 为艺名,多有意思!”她对狄克也是朝思暮想,认为能邂逅重逢,乃天作良缘,遂欣然与狄克相偕而归。狄克为邀云鹤的喜悦,在<<法西斯蒂论坛>>上连篇累牍地发表剧评,大赞蓝萍技艺精湛,超群绝伦,是一颗灿烂无比的新星。由此,引发了几家报刊一片鼓噪,大肆"炒作",竟把她吹捧得红极一时,传誉遐迩,于是蓝萍之名喧噪雀起。山东穷乡辟壤的小云鹤在十里洋场的大上海混到这份上,也该心满意足了吧。

然而,她是一个永不满足的女青年,与狄克相处既久,知狄克真名叫张春桥,出身于姑苏败落的书香世家。想他虽有才气,终是一介寒士,难以满足自己奢华的生活欲望,他虽有首倡"炒作"之功,终难有大的作为,扶持自己实现头角峥嵘的人生抱负。她要奋飞,她要攀登高门庭,她要寻求能把她捧上影剧殿堂"皇后"宝座的实力人物。       当时唐纳是上海滩影剧界大名鼎鼎的编导,江青对他倾慕已久,决心投靠他。于是她着意妆扮一新,前往登门拜访。她那上下光艳,一身洋溢着艺术气息的风彩,让在红颜娇娥成群的艺苑混迹多年的唐纳,惊喜得忘乎所以,当时便热烈拥抱她,连声喝彩:"蓝萍小姐,在下仰慕已久,屈驾光临,实乃三生有幸!"从此她蓝萍与风流潇洒的剧导演唐纳结下了不解之缘。

唐纳不愧为名导演,单他那识人的独具慧眼就很难得。他筹划的<<求婚>>,<<安娜>>等剧,安排蓝萍为主角,剧剧大放卫星,场场火爆喝彩。蓝萍出尽了风头,自是得意非常。其时,第一夫人宋美龄到上海为蒋介石五十诞辰募捐祝寿,伙同帮派头目黄金荣在影剧界倡导了"购机祝寿演艺大会",要求群星献艺。大通影片公司为邀头功,积极筹划拍摄名剧<<赛金花>>,广泛物色主角,蓝萍认为这是留名千秋的大好机会,便要求剧导演安排她演赛金花,可是黄金荣已把赛金花许给了王莹。这王莹也是名噪全市技艺超群的演员,又深得赵丹一班影剧界名家的赏识。唐纳无奈,便尽力为她争取了 <<大雷雨>>的主角。这下蓝萍恼羞成怒了,认为唐纳又姘上了王莹那小狐媚精了,便撒泼地大哭大闹,大骂唐纳无情无义,从床上把唐纳推下去,连打带踢,硬是把唐纳推出门外,将门牢牢锁上了。其时夜已深,又当十月寒冬,唐纳只穿一件睡衣,冻的浑身颤抖,夜风呼啸,他四处奔走无着,气冻交加,僵倒于路边,后被几个乞丐拖进了他们窝棚。

一夜暴冻,寒透肌骨,悲愤气恼,怒伤五脏。唐纳虽生还寓所,却大病不起,使<<赛金花>>、<<大雷雨>>两个大型戏剧排练搁浅。宋美龄闻报,知两戏停演,全因名叫蓝萍的演员从中闹腾给破坏了,便气冲牛斗,一迭声要拿这骚货。不道她这本来的“云中鹤”,早已杳无踪影,黄金荣带着打手搜遍全市,也只能无功而返了.   

                        

                                                  金  凤  凰       

原來,藍蘋逃出上海,經武漢、西安,輾轉到了延安,改名爲江青,以電影“明星”、“左翼文藝工作者”、“共産黨員”的身分在延安大出風頭,憑着她的年輕貌美、靈牙利齒、夤緣攀附的交際能力,自然很快在那荒僻、落後、封閉的、不開化的山城延安,有如“江上一青峰”,崔嵬峥嶸而出了,不只受到了毛澤東的垂青,並以她身上特有的驚人的藝術魅力和无尽的风情,深深吸引住了毛澤東,使之痴迷、忘情,让一向桀傲的毛澤東竟馴順地做了她的俘虜。 却説江青何以讓不苟言笑、態度嚴冷的毛澤東如此忘情,如痴如醉地迷戀上她呢?原來江青有種特异的本領,這便是善於察顔觀色,揣摩人的心態,變幻不同的嘴臉,博得對方的歡心,自然也可置人於死地。這無疑出於她天生的絶頂聰明,當然同她那舞臺生涯、藝術熏陶也不無有着密切的關係。她第一次在抗大聽毛澤東作報告時,看這位湖南韶山冲裏生長的革命領袖,身材偉岸,寬面大耳,天庭飽滿,地額方圓,頗有幾分婦人相,她想,單這面孔看,斷定他將來必定發達,貴不可言。看他講演的氣勢,博大恢弘,奪人心魄,好像一切都在他預料中,一切皆可指揮若定似的,藐視敵人,藐視困難,大有氣吞山河、扭轉乾坤之勢,何等心高氣傲,何等予智自雄!於是,她决定攫取、駕馭這個“龐然大物” 了。在以後接觸中,她認定毛澤東喜歡吹捧,喜歡個人崇拜和自我獨尊。于是,经反復思量、琢磨如何方能投其所好、使之驯驯顺顺地就范,煞費苦心地制定出了“攝魂”三部曲,她要在綿綿密密、温温馨馨、甜甜酣酣的香霧中攫住這位偉人的心。

你道哪“三部曲”?原來,第一部名爲“誘魂曲”:她利用毛澤東經常到抗大做報告的機會,巧妙裝打成“虚心的小學生”,造成先入爲主的好印象,博取毛澤東的歡心。每次,她總是搶佔第一排最顯眼的位置,做出認真聽、認真記、積極思考的樣子,時不時變换着姿勢,或仰視静聽,或伏案速記,或托頤沉思;或顰眉蹙額,或神采飛揚,或嫣然一笑,極盡各種情態,既無輕佻淺浮之嫌,又顯得端莊嫻雅、落落大方。她本來年僅二十二三歲,正出脱得姚黄魏紫一般光彩照人,真乃“燦若丹霞,皎如素雪”,加之那等戲劇性的表演,怎能不勾起毛澤東的注目流盼?他怎能不喜愛上這位崇拜自己的窈窕女郎?於是,毛澤東欣然接受她拜訪的請求。江青實現了“入其堂奥”的第一步計劃。

她那第二部曲便是“勾魂曲”:毛澤東是位政治家,又是位文學家,他傾心於政治和文學到了狂熱地步,江青把握住了他這一個特性,又利用他好爲人師、熱衷教誨人的特點,投其所好,把他捧爲導師,經常搜索一些問題,跑去請教他。一次,毛澤東正準備外出開會,她闖進了房門,急切道:“啊!主席!一個困擾着我的問題,我長時間得不到解釋,只有大膽來請示你了,請主席原諒。蔣介石既然不抗日、假抗日,我們爲什麽還要争取他,與他合作,形成統一戰綫呢?主席!我是一個二十來歲的女孩子哩!”她嬌滴滴地説着,兩只流光溢彩的大眼直勾勾地盯着毛澤東,表示着她憂心革命前途的焦急心情。毛澤東被她深深感動了,興致勃勃地坐下來向她談起了建立統一戰綫的意義,把開會之事忘得一干二净,臨了,還把自己寫的《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中國共産黨抗日時期的任務》、《反對日本進攻的方針、辦法、前途》等文章,從一大堆報刊中翻出來送她翻閲。江青敏感到毛澤東喜歡人讀他的文章,於是又借讀了他的文章去談讀後感、匯報思想之名,屢屢登門造訪,大贊他的文章思想深邃、精闢透徹,是“金玉良言”、“革命的指南針”,他英明、睿智,高瞻遠矚,簡直就是開天辟地來第一大聖人,表示崇拜得五體投地。又自我表白道:“主席!請你相信,我早年讀過你很多文章,於是成了進步女青年,參加了革命。爲了反抗舊社會,也爲了女權,我闖過無數暗礁,達到能在上海站住脚,爲工廠工人傳播馬克思主義,又躍上舞臺和電影界,這都是你的精神力量在鼓舞我!但是,我不滿足,我拼出性命,冲破種種險阻,跑來延安,就是要親自聆聽你的教誨,讀你更多的著作,在你身邊,拜你爲導師!我是一個天真、幼稚的女孩子,主席不會嫌棄我吧!”她聲調嬌嫩柔膩,扭動着苗條的腰肢、閃動着飽含深情的媚眼,好一副爛熳痴情的樣子。毛澤東只覺渾身火辣辣的,心摇神蕩,仿佛魂兒被她勾去了。恰值秘書送文件來,方收斂住了飄逸的心情。

她那第三部曲是“攝魂曲”,乃是三部曲的高潮,她要使出全身的解數,把毛澤東的心魂攫取到手。她精心策劃排演了京劇《打漁殺家》,扮演女主角蕭桂英,在舞臺上大展神采,贏得了毛澤東不住喝採。她知道毛澤東已經傾情自己,况且賀子珍去苏联看病已经数月,想必毛澤東到了“久旱不雨、乾渴難忍”之時。於是,卸下妝,换了一身嶄新飄柔的春衣,秀發輕挽,烏雲蓬鬆一般;眉描青黛,唇涂朱紅,自覺春山欲倒;通身噴灑了法國香水,一路飄香,步着静謐的月光,娉娉婷婷來到鳳凰山下毛澤東的寓所。“哦!果然山中飛出金鳳凰啦!”在闌珊的燈光下,毛澤東驚喜地眯着雙眼打量她,見她深夜造訪,又打扮得如此靚麗迷人,股股清香沁人心脾,遂心領神會,戲謔道:“不愧是‘江上一青峰,秀出天地間’!——我孤栖這鳳凰山下,想必會有金鳳凰來,這不來了,呃!”伸開雙臂欲擁抱她,她反故作嬌羞地後退着,瞥一眼窗外,似驚似嗔道:“主席,我可是來聆聽你看了《打漁殺家》後的觀後感啊,請你批評、指教。我是一個無知的女孩子,還什麽也不懂呢!”她顯得十分惶恐,一甩袖把燈撲滅了。黑暗中,半推半就,忸忸怩怩,好一陣才容毛澤東入了巷,直把他揉搓得魂飛九霄。果然是:

                                    寒山喜吻桃花面,乾渴痛飲五香醇。 

                                    神魂顛倒盡忘機,淋漓酣暢何得論。

 

                                                          女  皇  梦                                                  

    江青确为古今中外罕见的一代奇女。她不仅具有天生超群绝伦的艺术才华,而且具有惊天动地的政治谋略与煽动、蛊惑天下的能力。

 建国初期,作为第一夫人的江青初露头角,便借批判电影<<武训传>>为名,将亡故半世纪之久的"千古奇丐"武训挖坟破棺曝尸,大张挞伐,使之遗臭天下;顺势便将电影制作人、著名导演赵丹--早在三十年代上海时期已衔恨甚深的冤家打入囚牢;更借此兴风作浪,鼓噪知识分子开展所谓”改造” 运动,批判其所谓"旧传统"、"旧观念",必使其"脱骨换胎,重新作人"(作共党顺服的奴仆)。此乃为后来大规模"焚书坑儒"的反右运动之厉阶。

六十年代前期,江青致力于戏剧改革,在大张旗鼓批判腐朽旧戏、横扫"帝王将相"出舞台的基础上,她把八个革命样板戏(1)搬上了舞台、银幕。她那"三突出"(2)创作原则,在文学史上独树一帜,别开生面;何况文革中,经历狂飙骤雨的洗礼,文化、娱乐几为白地,八亿人民唯靠这八个样板戏开下眼、陶下情了。其功甚伟,故人们称其为"革命样板戏旗手"。

六二年,北京市副市长、历史学家吴晗创作了剧本<<海瑞罢官>>,上演后轰动一时。毛泽东看了,认为是借古讽今,为彭德怀被罢官鸣冤,要为其翻案。江青秉其旨意,伙同上海宣传部长张春桥、文痞姚文元撰写了长达数万言的批判文章<<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不仅将颇负盛名的权威人士吴晗打翻在地,永世不得翻身,而且点燃了举世亘古罕见的轰轰烈烈文化大革命的熊熊烈火。她实乃这场滔天之祸"革命洪流"勇猛的推波鼓浪者,称其为"文化革命旗手"并非虚誉。

何况文化大革命之始,她即被委任为[文化革命领导小组]副组长,凭着"第一夫人"的身份,自是叱咤风云。发起红卫兵运动,大搞革命串联,打倒"刘、邓、陶",揪斗"走资派",横扫"牛鬼蛇神",挑起派性武斗,开展夺权斗争、、、、、、拉虎皮、扯大旗,她凭"文化革命旗手"的威风,摇旗呐喊,耸动天下,风起云涌,革命浪潮一浪高一浪,波澜壮阔,真乃"四海翻腾,五洲震荡",大有"彻底砸烂旧世界,敢教日月换新天"的磅礴气势。她忠实贯彻、执行了毛泽东所谓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从而把毛泽东推上了至高无尚的权威、乃至崇高无极的"神坛",其揭旗、拥戴之功亦昭然于世,其罪恶也便罄竹难书。随着"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取得伟大胜利",她潜在的女皇梦也迅速膨胀起来。

林彪政变集团覆灭后,江青在康生、张春桥、姚文元等人谋划下,在全国掀起[批林批孔批周公]大批判高潮,开展激烈地"儒、法斗争",企图铲除周恩来为首的元老派,阴谋廓清"接班"作女皇道路上的障碍。其间,大肆宣扬、称颂吕后、武则天的历史功德,大造舆论,以求天下归心。其志虑可谓深远矣。

及至毛泽东晏驾,江青已筹算一定,认为南京军区、沈阳军区大军南北对进,胁迫中央拥戴,必当顺利登极,堂而皇之的君临天下,如唐朝的武则天那样为天下女主,一了多年的宿愿,成就辉煌的人生、、、、、她无限得意之际,岂虞祸起肘腋! 就在毛泽东冥逝未期月、尸骨未寒之时,党中央副主席、国务院总理华国锋、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叶剑英联合中央警卫部队司令汪东兴发动了政变,一夜之间,她与张春桥、王洪文、姚文元等人成了阶下囚,被锒铛投入大牢。他们被称之为[四人帮],其罪名是"制造动乱,阴谋篡党夺权"。案件之诡秘、离奇较之林彪叛国出逃更突然,更出人意外。一时,在国内、国际都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和强烈的反响。

江青从延安时期为"第一夫人",近四十年来一直享尽尊荣,居高气傲,惯于颐指气使、呼风唤雨,日日在满眼谀笑、满耳颂扬中生活,逸豫安乐,孰敢忤逆不恭?如今仿佛从九天跌下九地,牢头、狱卒都敢对她横眉冷目相向,恶言秽语相加;公堂上,狗法官公然训斥、怒吼,横加罪名,谩骂、侮辱。“主席夫人”的威严何在?情何以堪!悲愤、绝望之极!她决意以死抗议。于深夜,她以牙咬,撕裂蜀锦套裤,制作长带,系于门楣之上,自缢身亡。时年虽已花甲,风韵犹存,肌肤润泽白皙,姿容婉娈动人。

风闻其自缢而死,时人有赋嘲讽诗如下:

                                           天生丽质不自重, 一路风情一路梦。

                                           费进心机作"天桥",凋零天下残苍生。

                                           戾气冲霄遭天罚, 降妖丝绦系幽灵。

                                           阎罗森森审御状,锒铛地狱惊梦醒:

                                           天听天视当不爽, 罪咎愆尤必报应;

                                           贪欲为祸深难测,  敛性庄敬祈重生。

         

   注:

 (1)八个样板戏:京剧<<红色娘子军>>、<<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沙家浜>>、<<奇袭白虎团>>、<<海港>>、芭蕾舞剧<<白毛女>>、[交响音乐]<<沙家浜>>。

 (2)三突出: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