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毛泽东演义 6回 “东北少帅遭构陷 识诈书老彭解危局”

(2016-10-29 11:07:30) 下一个

第六回

东北少帅遭构陷   识诈书老彭解危局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九·一八”事变后,张学良在北京悲愤不已。父亲在皇姑屯被日军炸死,尸骨未寒,如今日军又血洗沈阳,焚烧自己的官邸,发掘祖宗坟茔。这不共戴天的血海深仇,真真是食其肉、饮其血、寝其皮、磨其骨为齑粉,也万难解心头之恨!矧且旋闻,一日之内倭寇占领了沈阳、海城、大石桥、开原、昌图、四平、公主岭、长春、凤凰城及营口、抚顺等要地,战火烧遍全东北,恣意奸淫烧杀劫掠,猖獗至极,凶焰张天。青山呼啸,黑水呜咽。张学良当下把数十万大军调集在锦州、热河一带,厉兵秣马,枕戈待旦,拟与倭寇决一死战。其嚼指血书:“家仇、国恨不报,非五尺男儿;青山、黑水不复,誓马革裹尸!”殊不料,蒋介石一日十数密电,接连下达“不扺抗”命令,声称“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在东北如何挑衅,我方应予不扺抗,力避冲突。吾兄万勿呈一时之愤,置国家民族于不顾。”或云“吾兄以一己之私愤,妄逞一时之血勇,孤注一掷,开兵燹之端,兵连祸接,国危身殆,其罪安可逭!”年轻的少帅束手无策了,在进退维谷、愁肠千断的愤懑中,逐日面对壁间岳武穆的画像,挥泪泣吟《满江红》词,声哑气竭,继之以呕血。

当时,少帅夫人于凤至和副官孙铭久等一干亲随,看着无不潸然落泪,劝又劝不得,不知如何是好,慌得众人举措失宜,愁眉不展。正焦躁愁苦无计可施之时,蒋夫人自南京翩然莅临,有如吉星高照、菩萨现身一样,学良得救了,于凤至不住暗暗念佛。果不其然,美龄女士偕一妙龄靓妆淑女,见到学良嫣然一笑道:“少帅,介石听说你郁郁寡欢,特着我姊妹前来看望。顺便将你的委任状带来了。”说着,取出红缎包裹的镶嵌着金边、印着“青天白日满地红”国徽的委任状,上书闪闪发光的十几个金字:兹命张学良荣任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委员长。张学良大喜过望,顿时脸现欢愉之色。美龄女士见状,眉飞色舞道:“这位是我干妹子赵四小姐。”她推推身边娉婷端庄的女郎,“金陵大学一枝花,能歌善舞,琴棋书画无不精妙。少帅若中意呐,留在身边作秘书,也好陪你解解烦闷。我给你带来的这两样礼物,想必少帅还惬意吧。——那么,你该好好款待我啰。”她戏谑地大笑起来。张学良早已睇视赵四小姐多时,见她明眸皓齿,体态俊逸,秀发披肩,旗袍齐膝;年仅及笄,颇见通晓情理,神采中流溢着智慧,风韵里隐含着娴雅,腼觍含笑,不失闺秀风范;羞涩启唇,暗藏处女深情;直似初绽的含露牡丹,明丽鲜妍,楚楚动人。少帅不禁神移情动,倾心爱慕,闻美龄女士言,喜不自胜,连忙道:“夫人如此盛情,实是感荷无尽,我决不敢亏待赵四小姐。”说着连声喊,“快快备宴,为夫人、赵四小姐接风洗尘!”

次日,美龄女士临行前,着意叮嘱张学良:“介石为凤至大姐不能生育,忧心你乏子嗣,专门差我送赵四小姐来,你可要好生看承她呀!”当下,张学良深感蒋介石无限体贴、关怀,实是由衷感佩不已,自然对他一切言听计从,唯思效忠了。嗣后,东北军将领王以哲、于学忠、王树常等人晋谒,张学良也便托故很少接见了。他逐日在赵四小姐陪侍下,或游山玩水,或赏歌观舞,或对弈抚琴,自寻欢愉,沉溺于纸醉金迷之中,把家仇国恨、收复东北大好河山的誓言,一股脑全抛到九霄云外,怀抱美人,在北平分会委员长的宝座上自得其乐。

蒋介石闻知,自以为得计,对夫人美龄女士自炫道:“人言汉卿是血性男儿,不也在显爵、娇娥面前折腰?!所以,我说任何人都不能闯过高官、厚禄、美女这三关。”“若不是我结识赵四,你哪能这么顺利得手!”宋美龄鄙夷地瞥了一眼,显出不屑一顾的样子。略停片刻,话锋一转道,“虽然如此,日方若是贪得无厌地得陇望蜀,继续向关内进军,只怕我们也难得安宁。”“夫人所虑极是,不过,我相信田中义一不会背信弃义,必当恪守密约的。”蒋介石为显示出坚信不疑,加重了后两句的语气,踱着方步,回忆他访日期间,和头山满、田中义一“亲如一家”的情景。

原来,蒋介石因大举血腥屠杀共党,失掉民心,又为桂系所逼,遂于1927年9月下野,借赴神户有马温泉拜谒宋母,以求获准同宋美龄结婚为名,私访日本帝国当道要员。其间,住在黑龙会首领头山满家中,利用头山氏在日本军、政两界中的潜势力,以游说日本朝野。嗣后由头山满介绍,与首相田中义一、陆军大臣向川义则、参谋总长金井范三及参谋次长南次郎秘密商谈,议定密约条款,概为:(一)蒋氏承认日本在满洲有特殊权益,履行中山先生早年对日本的诺言(据日言,中山在辛亥前,曾以“满洲特殊权利”作为日本援助中国革命的交换条件)。(二)蒋氏坚决反共到底。(三)日本支持蒋氏政权。(四)日本借予蒋氏四千万日元,以助蒋安定中国。蒋挟巨资返国,与美龄女士完姻,驱逐了政敌汪精卫,遂东山再起。东北沦陷,他严令不许扺抗,并以“美人计”软化张学良,既是要履行他出卖东北三省的“诺言”,换取日本的“亲善”,实现他建立“蒋家江山”的梦想;不只如此,他还另有别番用意:借日军捣毁张氏老剿,“东北王”的隐患无形自消,从此可玩弄孺子张学良于股掌之上矣。他早欲设陷阱擒这东北虎,不期它这般颟顸地轻易钻入了樊笼。自去年迄今,逾时一载,李、冯、阎、张这四大巨帅,或窜伏异邦,或释权归田,或受制麾下,他自是踌躇满志,环顾海内,唯我予智自雄。遂积极筹划召开国民会议,准备登上中华民国大总统的宝座。

岂知拱手奉送东北三省广阔土地之后,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并未恪守信义,确如美龄女士所虑,他们得陇望蜀,狂妄地蓄谋吞并中华整个国土。在策划成立“满洲帝国”、扶植溥仪建立傀儡政权的同时,1932年1月28日,日本海军第一舰队在盐泽司令官指挥下,疯狂进犯上海,狂言四小时内要占领上海。尽管盐泽气焰嚣张,却遭到了驻军十九路军的痛击,他鏖战三个月,也未能全部占领淞沪,终以媾和退兵。

这“一·二八”事变,几乎给蒋介石带来灭顶之灾。共产党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名义接连发表宣言:《中央关于日本帝国主义强佔满洲事变的决议》、《对日战争宣言》、《反对国民党出卖上海的“淞沪协议”通电》等。这些宣言都深刻揭露了蒋介石屈膝投降、出卖国土、丧权辱国,制造内战、专制独裁、镇压人民的罪行;呼吁人民奋起斗争,外御倭寇侵略,内争民主、人权。民众本已为丧失国土、对日妥协气愤已极,这些宣言恰似燃烧的火把掷进干柴堆,熊熊烈火爆发了。北平学生罢课游行,上海各界组织了抗日救国会,全国各地爱国救亡运动风起云涌。天南地北赴京请愿的队伍怒潮般冲击着六朝金粉之地,浩浩汤汤的长江为之壅蔽,虎踞龙盘的石头城为之颤栗。“打倒屈辱投降的卖国贼!”、“严惩丧权辱国的罪魁祸首!”等愤怒的呼声震天动地,金陵震撼了;国府惊恐万状,戒备森严;蒋介石龟缩在庐山不敢露面,整日忧惧焦灼,吁嗟奈何,好似末日来临,惶惶不可终日。

正当蒋介石困于如此艰难、无能应付的危急时刻,不料强劲的政敌汪精卫又趁火打劫地猖獗起来。他在北京企图另立“国民政府”失败后,曾一度逃匿香港;这时,卷土重来,借重陈济棠和桂系势力,网罗一帮政客,打着“抗日救国”的旗号,成立了“广州国民政府”,与“南京国民政府”分庭抗礼,声势咄咄逼人,指骂蒋介石“投靠日本”,是“误国民贼”,威逼他下野。一时,蒋介石成了内外交困、四面楚歌、焦头烂额的千夫所指、万人唾骂的民族罪人。

这下,蒋介石又气又急,内火攻心,饮食鋭减,起居失常,阴郁寡言,显见恹恹欲病了。宋美龄与陈布雷、阿果夫等一班亲随虽然焦急不安,却也无计可施。忽一日,他气息奄奄地倒下,半日呼唤不醒,欲待延医调治,却矍然张目,连呼:“五老且慢,指我迷津!”,哝哝唧唧似梦呓,似谵语、、、、、待清醒后言,梦中至一处,云峰九叠,中有石门,形似双阙,壁立千余仞,瀑布环流,纵横漫漫,四顾难觅路径,忽见五老人现于半坡之上,身躯佝偻,白发垂胸,且舞且歌曰:“峣峣摧折兮,皎皎易污;指桑骂槐兮,李代桃枯;虫蛀木空兮,大厦难扶;洪流漫漫兮,安枕无处;匡庐云海兮,谁识面目。”呼叫之际,倏忽不见,云云。

众人闻言,皆怪讶不已。陈布雷拊掌大笑道:“此五老乃匡氏弟兄也,殷时入山成仙,故庐山又称匡庐,有五老峰。先生当此厄难,仙人驾临指示迷津矣,可喜可贺!”接着他破释仙人歌道,“峣峣者折皎皎者污,此不言‘物极必反’?教先生激流勇退也。指桑骂槐、李代桃僵,非言‘假祸于他’?教先生脱身之术也。虫蛀木空,毁于内部,此不教先生扶大厦将倾,必先修理于内?洪流漫漫,安枕无处,此不言‘赤匪肆虐,民不得安堵’也?匡庐云海,难识真面,莫不是言‘大道贵隐,神鬼莫测’?”蒋介石闻言,蹶然跃起道:“先生颖悟仙机,点破迷津,我知渡孽海之法矣。”他与陈布雷相视会心而笑。众人不解,又不敢多问,若坠十里迷雾,尴尬地张目结舌,四目相望。

且说蒋介石得仙人指教,悟通了“退身”、“嫁祸”、“安内”、“神道”诸法,遂匆匆下山了。至京,便筹划四中全会,呼吁广州国民政府“值此国难当头之际,一切同胞须是抛弃前嫌、团结御侮,共赴国难”,打出“团结”的旗帜,摇旗呐喊;并以“宽容”“忍让”的表率、“虔诚悔过”的模范,亲笔致函汪精卫,促请他归顺统一,曰:“弟当国三年,过去是非曲直,愿一人承之。惟愿诸同志以党国危亡在即,各自反省,相见以诚,勿使外间以为中山党徒只顾内争,不恤国难。”云云,言词恳切,颇见悃诚。于四中全会前夕,频频敦促汪精卫入京主持中枢,并通电辞卸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长、陆海空军总司令本兼各职,其电云:“……现在国事至此,若非从速实现团结,完成统一,实无以策对外之胜利,慰国民之期望。……中正许身革命,进退出处,一以党国利害为前提;解职以后,仍当本国民之天职,尽党员之责任,捐糜顶踵,同纾国难……”煌煌然满口玑珠,洋洋乎举世奇文,真乃天之苍苍,人言玄黄!蒋介石用这“激流勇退”手法来了个“金蝉脱殻”,把汪精卫推上了“被告席”,成为举国指骂的“不恤国难,制造内讧,破坏抗战”的罪魁祸首,致有1933年孙凤鸣刺杀汪精卫壮烈事件发生,他却逃脱了厄难,这是后话。

国民党四中全会之后,蒋介石把汪精卫摆在行政院长的位置,自己做了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虽然退避三舍,仍因丧失东北三省遭国人唾骂。人民要求抗战、收复国土的声浪日逐高涨。这时,南京、上海广泛流传张学良“盘踞华北,拥兵自重,拒不进兵东北”;或传说张学良沉溺女色,荒淫无度,吸食鸦片,沉疴在身;更有甚者,言张学良准备在适当的时候,投靠日军,已与日军“达成默契”,众说纷纭,甚嚣尘上。蒋介石一直冷眼旁观,见火候已到,便急忙施展了“李代桃僵”的诡计,欲置少帅张学良于死地。他指令御用文人和一批“喉舌”,窜南走北,四出活动,煽阴风,点鬼火,播云弄雾,推波助澜,遂将汹汹然的反蒋怒潮迁移于张。一时,举国舆论鼎沸,一致声讨张学良的卖国罪行,视张为“国贼”“逆种”,大有“啖其肉、寝其皮”之势。至此,蒋介石抚掌大笑,对夫人自诩道:“我高枕无忧矣。当此势如燎原大火,那孺子安有不焚身碎骨之理!”

也是时艰运蹇,少帅张学良遭国人吐骂,受不白之冤,日日椎心泣血,跌足扼腕,仰望长天,徒呼奈何!却不道倭寇再次大举兴兵,进犯山海关,铁蹄践踏热河省,长城内外狼烟四起,警报频传,华北危在旦夕!眼见山河沉沦,逃难人群扶老携幼,颠沛流离,哀号于途。血气方刚的少帅,视此为奇耻大辱,他再也隐忍不住了,悲愤之极,遂再次嚼指血书请缨,矢誓“收复国土,湔雪国耻,痛歼倭寇,以平国人之愤恚”,虽“血染疆场,马革裹尸,于愿足矣”。情词激切,哀感顽艳,大可感天地,泣鬼神。岂料蒋委员长回书情意款款,慰勉有加;而后嘱以国策“攘外必先安内”,务须“忍字当头,回避冲突”。随后附录19世纪末期帝俄入侵新疆时左宗棠的一番话以为箴规,云“左谓:‘欲杜俄人狡谋,必先定回部。’又谓:‘彼俄人方思逞,则宜收敛困啬,以收节短势险之效。越勾践于吴,先屈意下之;汉文于南粤,卑词畏之,——反弱为强,诎以求伸,此智谋之士所优为,黄老之术通于兵也。’古云‘圣人将动,必有愚色,图自强者,必不轻试其锋,不其然乎!’”

张学良本是刚烈之士,又当而立之年,性躁气盛,前奉命不扺抗,落了个卖国罪名,遭国人唾骂,已忍无可忍;今复要他“忍字当头”,再拱手奉送华北,重负罪咎,撄天下人之怒,深觉蒋介石居心险恶,自己做了他的挡箭牌,立时怒不可遏,将那回书扯得粉碎,大骂蒋介石开门揖盗,祸殃天下,是万恶之源,是奸诈小人!想到自己被愚弄,悲愤交加,不由顿足捶胸大痛,夫人于凤至忿然作色道:“汉卿,我看这北平分会委员长不能再当了,老蒋存心要嫁祸于你!”副官孙铭久也道:“给他辞职不干。再干下去,我们都死无莽身之地!”赵四小姐也深觉蒋氏夫妇没安好心,却又不愿得罪他们,于是忧心忡忡地说:“贸然提出辞职,老蒋一翻脸,说你抗命不遵,那还有好结果!”“小四,你去南京找你那臭干姐通融通融,就说汉卿身体不佳,须疗养一个时期。”赵四小姐听于大姐这么说,不很情愿地含泪点头应允了。张学良抹把泪忍悲含愤道:“只能出此下策了。老蒋若有点人心,体谅我苦衷,必当挽留我。”

结果是一切都出乎张学良预料之外,他刚上辞呈,遂被召入京晋见。蒋介石未待他坐稳,开口便说:“我接到你的辞职电报,很知道你的诚意。现在全国舆论沸腾,攻击我们两人,我与你同舟共命,若不先下去一人,以息全国愤怒的浪潮,难免同遭灭顶。所以我决定同意你的辞职,有机会再东山再起。”说毕,将几张当日报纸掷于他,上面都连篇累牍地载着:张学良拥兵自重,坐失长城;前拱手陷东北三省大好河山,今复自毁华北屏障,实为国贼内奸,不杀之何以雪耻、平民愤云云。蒋沉着脸道:“国人皆要杀你,民意难违。为免夜长梦多,遇到不测,你不必回北平了。我已妥善安排了出洋手续,以出洋治病为名,明晨早早登机远去吧。”

回到公馆,张学良抱头痛哭,对随从人大嚷:“人骂我不扺抗,我也不辩。他蒋介石还不清楚这是为什么?我下野后,一切罪过都推到我头上,天知道这黑锅我要替他背到哪天呢?这是陷阱,我不出洋,无病可养,我要洗刷罪名,还我清白!”吓得赵四小姐慌忙上前捂住他的嘴,啜泣着低声道:“这里都是他的耳目,你不要命了!前日民权同盟副会长杨杏佛才遭暗杀。”副官孙铭久也悲愤地说:“欲加之罪,何患无词,远走高飞也好。戴笠手下遍布全国,国内也无可安身之处。你走后尽管放心,东北军决不会散心,必要等你回来,重振军威,收复家园!”

翌日拂晓,金陵还在沉沉的酣梦中,张少帅被迫登上了美龄女士的坐机,一声长啸划破祖国黎明前的夜空,跨越重洋,凌厉万里,一直把他送到意大利一处鲜为人知的孤岛上,开始了形同囚徒的“疗养”生活。蒋介石终于了却了一桩心事,开始实施他“攘外必先安内”的计划,筹划剿灭红军的部署。

且说一九三二年六月,蒋介石调动五十万大军向大江南北的苏区举行第四次大规模“围剿”,他坐镇庐山亲自指挥,声言“日本人侵略是外来的,好像是从皮肤上渐渐溃烂的疮毒;土匪捣乱是内发的,如同内脏有了毛病,这实在是心腹之患。因为这个内疾不除,外来的毛病就不能医好,而且即算医好,也还是无济于事,到了最后,病人还是要被断送在这个心腹内疾上”,为不致断命在这个“心腹内疾”上,他决心根除共匪这个心腹大患。部署上,他先以主力包围鄂豫皖、湘鄂西、湘鄂赣三个苏区,采取攻势;对江西中央苏区,以偏师采取守势。待将武汉周围三个苏区解决,武汉三镇确保无虞了,尔后大军东移,共击中央苏区朱毛顽匪,合围而歼灭之。他这一部署,颇遭夫人和众谋士非议,认为“打蛇必打头,擒贼先擒王”,放下朱毛匪首是失策;而他盱衡全局,深觉朱毛虽厉害,唯猖狓于赣闽山区,尚不敢危害宁浔要府,而豫、鄂、皖边镜之赤匪,环武汉三镇割据,形成远远合围的态势,一旦武汉有失,京沪皆危,故力排众议,定此大计,实为独见卓识。原来,在中原大战时期,蛰伏于上海租界的中共中央便策划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方针,大力发展湘鄂西、鄂豫皖、湘鄂赣边三块根据地,从四面包围武汉准备伺机夺取这一枢要都市。迨至“九·一八”前后,鄂豫皖苏区徐向前统驭的“第四方面军”达八万之众,湘鄂西贺龙“第二军团”达四万人之多,湘鄂赣军也已发展到二万余众。三方成鼎足之势,彼此呼应,鹰瞵虎视于武汉三镇。蒋介石洞察共党此谋,遂决意先破之。

当时,蒋介石麾军奄至,三个苏区猝不及防,仓皇应战,节节败退,遂陷入危急之中。中共中央大为震惊,为挽救三个苏区,连电催促朱毛率领红一方面军大举向北出击,威胁南昌、九江,直接配合三个苏区的反“围剿”。毛泽东根据敌情主张把大部兵力放在南丰之西直到乐安附近,“先赤化南丰、乐安,逼近、威胁这几个城市来变换敌情,求得有利群众条件来消灭敌军。”这使中央局大为恼火,认为他“这样做,将不能给正在遭受敌人进攻的鄂豫皖、湘鄂西和河西红军以援助而演成严重错误。”遂在宁都会议上展开“反倾向斗争”,矛头集中针对着毛泽东,攻击他的根据地思想是“向偏僻区域发展的上山主义”,攻击其诱敌深入的战略是“专去等待敌人进攻的右倾主要危险”,对他耿介、刚直、不喜附和的作风指责为“刚愎自用”、“独断专行”、“不尊重党的领导机关”和组织观念的错误。会议强调必须予以“及时和无情的打击”,不容毛泽东辩解,立即褫夺他红一方面军总政委的职务;鉴于他的威望,抛给他一个苏维埃政府主席的空衔。周恩来已从中央潜入苏区,接替了总政委职务,总揽军、政大权。毛泽东一气之下,带着贺子珍回到瑞金,住进城郊东华山上一座小庙里,以养病为名,闭门不出,遵养时晦。

其时,王明在苏俄扶植下,把持中央,推行极“左”路线,要求革命队伍“纯而又纯”、“百分之百布尔什维克化”。由于战事频繁、环境恶劣,意志薄弱者叛逃之事屡有发生,于是在苏区广泛开展肃清“AB”团的斗争。但凡被戴上“AB”团分子的帽子,不论职位高低,不分青红皂白,一律逮捕格杀。一时滥杀之风,波及各团体、各阶层,乃至平民百姓,风声鹤唳,人人自危。

且说这“AB团”原是一九二六年冬北伐军攻克南昌后,蒋介石指使陈果夫授意段锡明、程天放等人在南昌成立的反革命组织。“AB”是英文Anti-BolsheVik(反布尔什维克)的缩写。其目的是为了反对共产党、夺取江西省领导权。一九二七年四月二日,共产党领导的群众给予其严重打击,该组织即行解体。事过六七年,共产党左倾分子似乎又看到了它的亡魂在游荡,于是捕风捉影般到处追杀“AB团”。

不知为何,忽然彭德怀手下的爱将黄克诚师长成了“AB”团的影子,被抓捕了。这下,老彭大动肝火,正待找保卫局的古柏问罪时,突然收到一位陌生人传送的一份材料,其中有毛泽东给古柏的信,信中指示古柏在审讯“AB团”时进行逼供,务要株连彭德怀,将他打成“AB团”,藉以铲除。另附一份《告同志并民众书》云:“党内大难已经到了,毛泽东阴谋叛变投敌。他已与赣闽粤边区‘剿匪’总司令部第二路司令官陈诚暗中联系,计划打倒了彭德怀,瓦解第三军团后,带领第一军团投降过去……我们为了捍卫红色政权,必须坚决打倒毛泽东这个阴谋家、潜伏在革命内部最危险的敌人,坚决拥护朱(德)、彭(德怀)、黄(公略)领导红一方面军。……”

当下彭德怀惊疑不定,再找那个送书人,已飘然不知去向。事态严重,顿时他宽阔的额头渗出一层汗珠,看着给古柏那一笺信纸,上面浓墨重抹,龙飞凤舞,挥洒自如的笔体,确信无疑是毛泽东的手迹,心想:为一朝失掉大权,愤而铤身走险,置并肩浴血奋战、风雨同舟数载的战友于死地,果如此,毛泽东何其歹毒!外表光明正大,内怀卑污奸诈,果是曹操、王莽一流的人物?若如此,一、三军团必当有一场凶险的火倂,敌军乘隙而入,中央苏区定当板荡难安。一时血脉偾张,怒目圆睁,扼腕而愤。稍待又想,毛泽东倾心革命,出生入死,置身家性命于不顾,斩荆披棘,草创井冈根据地,建立起了红四军;历尽艰辛,发展到今天拥有百万人口的中央苏区,他亲手缔造的红军已壮大到十万,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他怎能于此时忍心背叛?一时挫折决不会压倒他、改变他矢志不移的雄心宿愿!可眼前明摆着毛泽东草书的信,不容置疑。他这位战场上叱咤风云的将军,向以勇猛果决驰名,现在面对一封游龙走蛇的草书,大费愁肠、优柔寡断了。他目不转睛地看着,忽觉此书有诈,怎么落款处的日期用的是阿拉伯数字?老毛却一贯是署中文数字啊!信是写给古柏的,又为何落入他人之手,专门送到这里呢?莫非敌人阴谋施用反间计,挑拨一、三军团的关系,制造红军内讧?若是敌人伪书,笔迹何以酷似毛体?他迷惑难解,事情又这般严重,遂决意亲往面见中革军委主席兼总政委周恩来。时值周恩来在瑞金中央局参加会议,他便率警卫连星夜驰往红都瑞金。

当时,陈诚的第二路军和吴奇伟的独立师已经推进到宜黄以西地区,他们都是蒋介石的嫡系部队,装备精良,能攻善守。要打退陈、吴的进攻,守住苏区北大门,单凭三军团的力量实难办到,必须有一军团的密切配合,方保无虞。可是一军团长林彪,是毛泽东一手提拔起来的,对毛泽东言听计从;若是毛泽东要投靠敌人,林彪必追随而去。彭德怀一路想着,心急如焚,穿山越岭,电掣风驰般趱行。次日午夜时分,驰入东华山崎岖山道,夜静谷空,“得、得”的马蹄声分外清脆响亮。刚近毛泽东居住的那座庙宇,朦胧中望见影影绰绰的一群人惊慌地逃跑,看情形十分异常。顿时,他脑海中闪现出“敌情”,当机立断,命令警卫连分路包围,鸣枪示警,大喊:“你们被包围了!彭军团长在此,快快束手就擒,放你们条活路!”那些亡命之徒,闻听彭德怀带兵包围了他们,以为机谋泄露,难以逃脱,遂将主谋刘敌绑缚了来向彭德怀谢罪。

原来他们都是红军中被抓的“AB团”,共有二百余人,越狱逃入山中匿藏,在刘敌策划下,乘夜来东华山劫持毛泽东一起投敌。那封伪造信也是刘敌收买学书毛体的人撰写的。刘敌乃红十二军一七四团政委,被诬为“AB团”,怀恨在心,遂起谋反之意,险些干出骇人听闻的罪恶勾当。

其时毛泽东在听到枪声和人喊马嘶的喧闹,也披衣带着贺子珍和警卫人员走出小庙,听彭德怀述说了情由,并看了那封伪造信,又惊又气,半晌说不得话。稍稍平静后,指着刘敌气愤道:“你这叛徒,恁地歹毒!蒋介石正以十万大洋悬赏我这颗头颅呐!若非彭军长赶到,你倒要去请功受赏啊!可耻之徒!”回头激动地望着彭德怀,道,“老彭啊,我总说你有张飞之勇猛,今日看来,你还有张飞所无之精细。如若不然,苏区岂不大糟糕啊!”彭德怀心情沉重地说:“老毛,我看你住这里不安全,还是搬进瑞金城里好。”“这里得千里风哟。城里憋闷,还不把人窒息死!”毛泽东笑着说,拉彭德怀要去小庙休息。彭德怀连忙说:“既然你不肯进城,就给你留下一排人作警卫。陈诚大军来势凶猛,我须连夜赶回前方。”说着,他留下一排人押着刘敌与那些越狱的人去瑞金交接,自带剩余人马沿来路飞驰而去。毛泽东当风而立,穿过迷蒙的夜色,目送他们远去,不禁心头涌起一种沉重的失落感。贺子珍再三催促,他却凝视苍茫的群山,久久不肯归去。

毛泽东缘何产生失落感,且看下回分解。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