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陪读妈妈:当和青春期儿子发生争执时……

(2020-07-24 23:28:37) 下一个

回读五年前和青春期儿子发生争执时我的调整方式的记录,真是感慨万分!现在的我,都想不起上次和长大成年的儿子发脾气在何年何月了。权当快乐妈妈成长过程中的美好回忆吧……

我的妈妈朋友们常常一起探讨在美国育儿的不易。因为我们从小被灌输的思维模式是“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骂才是害。”。这样的思维模式潜移默化到我们的教养里,融入我们的血液中。但是,我们的孩子是要融入美国文化的-独立、平等、自由和创新。陪读妈妈们,要时时觉察这种意识的浮现,及时调整自己教育孩子的方式。

一位孩子经历过青春期的妈妈,和我诉苦,:“高中时,我常常火大的给孩子下命令。不许做这个,不许做那个!现在孩子上大学了,他告诉我我太情绪化,以后找对象不找这样的。” 妈妈懊悔道:“我想方设法教给他的道理,他一个都没记住!” 现在她说:“我真的意识到,当我和孩子发火时,我就已经输了。”

孩子能管理好情绪,需要妈妈作出榜样。面对怒火冲天的孩子,教育专家给出的方法是长长发出个口头音- 嗯......。在嗯......的同时,把自己的火气慢慢的吐出来。或者,语气身长地告诉孩子:“I love you too much to argue.” (我太爱你了,不愿与你争吵。)等到孩子气消了,再找时间谈。的确,这个方法在我的妈妈朋友圈里特奏效。

  我也用过。我家老二,特别专注于自己的世界,对周边人的情绪不那么敏感。有一次他就是不肯完成一项我认为对他重要但他却无动于衷的事儿。我急了,提高嗓门。提高到顶点时我突然意识到自己在气头上。我立刻停住,想起教育专家教的另一招-离开这个环境。于是我强迫自己走出这个房间,走出家门,在绿树成荫的小区里溜达。气消后,教育专家一再强调的empathy-同理心,冒出来。我想起来这位教育专家讲起她身边的一个真实故事。一个高中女孩有一天晚上没回家。她爸妈急得和她大吵一番后,再也看不到女儿的踪迹。爸爸妈妈好后悔呀。

我给儿子打电话:“儿子,妈妈不想和你吵。因为妈妈很爱你。”儿子平静地简短地回应一个字:“哦”。老师课上特意强调,和青少年对话时,第一不讲大道理;第二不指责不命令,只描述“我”怎样。这样才能打动他的心。于是,我告诉他我觉得自己喉咙有些疼、头晕眼花,我的精力在与他的争执中耗尽了,我需要逛逛街吃点好吃的恢复精力。儿子立刻问“那你什么时候能补完精力?”我说精力恢复后给他电话。

然后我去听育儿讲座。在此期间,儿子给我打了四次电话。“妈妈,你的精力恢复了吗?你能回家了吗?你什么时候回家?”

之后一周,他表现得特别好,作息正常、早上读书,甚至还给自己做早饭。有一天,上学前,他对我说:“妈妈,我爱你。”望着儿子清澈的眼睛,听着他发自内心的话语,我的眼睛竟然开始湿润起来。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