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和看景

个人观察评论以及转贴一些比较又价值的文章。
正文

王琪回国可以但不必久留

(2017-02-22 16:16:48) 下一个

今天读到一篇文章,叫”王琪回国也许是个错误“,有这样一段话:

”但是这种东西自己真的是有切身体会的,当在异乡呆的久了,异乡也就成了故乡,而故乡已经成为了他乡,没有熟悉乡境那一草一木都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也没有儿时的伙伴;没有记忆中的一切一切,只是了却了一个魂萦梦绕的思念。当这种思念没有圆梦的时候真的是日思夜想,但是真的是实现了,却发现自己仅仅是思念罢了,我们有的思念却不一定是别人的思念。有的时候真的会成为累赘。“

确实,没有切身感受的人,写不出上面这段话。

我倒认为,老兵王琪回国是对的,因为人总要了个愿。你不了那个愿,一辈子寝食难安,也不好过。他当初糊里糊涂误入异国,不明不白混迹几十年,心里总是有个未了情,包括父母的墓地,健在的弟兄,但是接下来,就是另一回事了。

很多年前,我读王安忆的一篇最早的小说,就发现竟然会有这样的事情:按说一个屋檐下的同胞兄弟,兄妹,一个人下乡当了知青,再千辛万苦地回城,家人团聚是天大的喜事,但再多的亲情,却也抵挡不了现实:回城的知青侵占了没走的家人本已逼仄的生活空间,也把自己放在一个尴尬的位置。

离去多年,归来很可能就成了一个陌生人,甚至一个多余的人。人的生活是有固定轨迹的,通常都按照轨迹运转,没有太多的起落,骤然改变是麻烦的。人的情感其实也简单,隔得近,朝夕相处自然会有关联,而一旦分离久了,彼此没有交集,就越来越远。王琪也很可能会面临这样的境况。如果他的身份从客人变成了主人,可能就连客人的那一份礼遇,他也会失去。

中国人的传统文化,对于回乡其实也是有规则的, 在一般人的普遍心理中,既然离开故乡,就必然应该去一个更好的地方,获得更好的发展,否则,一个背井离乡的人失去的亲情,乡情,在异乡的孤独和疏离,靠什么来弥补呢?  游子固然都思念故乡,但故乡对待游子,却是有选择的。所谓”富贵而不还乡,如锦衣夜行“ 。凯旋还乡,是富贵者的特权,也是义务。“归来却空空的行囊”,或者还要靠亲人填满你的行囊,总之是不会很受欢迎的。

老兵王琪当初的事情不明不白(不是外派使节被扣留),后来也没有发达(志愿军战俘从台湾回来受礼遇因为人家是来投资,不是要资助的)。他不能投资办学,不能投资办厂,不能建高等研究院,也没有名牌玩意送亲友。他多年远离,没有他的日子,大家其实也习惯了。

对他来说,即使是五十年前的故乡,也很难久留,可能还是回印度更好一些。当初的错误,时间长了,也最好将错就错,因为纠正错误,会是更大的错误。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博主已隐藏评论
博主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