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璞集

以介绍和研究俄国文学为主,也兼顾中国文学和文化问题
正文

漫说Halloween(万圣节前夜)

(2018-10-30 16:37:50) 下一个

漫说Halloween(圣诞节前夜)    

陈殿兴

刚来美国时,过Halloween 感到很新鲜,印象很深,虽已事过多年,但那欢乐情景至今仍历历在目。
节日是在每年10月31日。但一进十月,节日的气氛便日渐浓烈:有些家门前就摆上了刻着嘴和眼的南瓜灯,挂上了假髑髅、死神和妖魔鬼怪的模型和蛛网、蝙蝠等等阴森可怕的装饰,有的家门前还安装了模彷鬼叫的音响,总之,用各种手段营造恐怖气氛;大人们就动手给孩子们准备装扮妖魔鬼怪穿的奇装异服;孩子们也开始期待着欢乐节日的到来。
过节那天,学校课后组织学生在校内化装游行,展示学生们各自得意的装扮。天色一煞黑,孩子们就迫不及待地穿上早就为他们准备好的奇装异服,打扮成妖魔鬼怪等可怕模样到各家要糖果。主人一听到门口喊“Trick  or  treat(不款待就捣乱)”,马上就开门给糖果——家家都备有一些糖果等着来要。有些商店门口也排着要糖果的长龙——不分族裔,不问年龄,来者人人有份。
那乐趣不在要到的糖果(要到的糖果,家长为了孩子们的健康也不让孩子们多吃),而在要糖果这种活动本身。孩子小就有家长陪着——孩子敲门要糖果,大人远远站在旁边陪着。看着孩子开心,大人也开心。
看着街上熙熙攘攘的要糖人群,听着各处传来的鬼哭狼嚎,无意要糖的人也感到其乐融融。
Halloween一词,来源于苏格兰语,是由hallow(圣徒)和even(前夜)构成的——even缩写是 e'en 或 een , 意思是All  Hallows'  Eve 。译为中文就是“万圣节前夜”。
那么,万圣节前夜怎么变成了现在这种以妖魔鬼怪横行来取乐的节日呢?
说来话长了。两千来年前,11月1日是居住在英格兰、苏格兰及爱尔兰和法国北部的凯尔特人的元旦,10月31日夜是萨马寅节(Samhain)。萨马寅节是祭祀已故祖先的节日,人们相信这一天夜里已故祖先会回家讨要吃食,各种妖魔鬼怪也会出来祸害人们。这就产生了这个节日的两个特有的传统:孩子们打扮成妖魔鬼怪的样子,喊着“不给糖就捣乱”,到处要糖;人们就把南瓜刻上吓人的眼和嘴并在里面放上蜡烛摆在门口以吓退妖魔鬼怪。
放在门口的南瓜灯,英文叫杰克灯( jack-o'-lantern)。为什么叫杰克灯?传说古代凯尔特人有个叫杰克的铁匠是个酒鬼,他邀请鬼王一起喝酒, 鬼王两次上当受骗,被迫答应他的要求。第一次杰克得到鬼王的承诺是一年内不骚扰他,他死后也不拘取他的魂灵;第二次得到鬼王的允诺是鬼王保证他十年无忧无虑的生活。可是他一年之后就死了。他死后,天堂因他生前罪孽深重不要他,而地狱也不收他,他只好把炭火放在挖空的芜菁里照着在大地上游荡,以等待末日审判……。因此过这个节日时,凯尔特人就把蜡烛放到挖空的芜菁、马铃薯、甜菜、大头菜里当灯笼。1840年代,凯尔特人后裔(苏格兰人、爱尔兰人等)移民来到美洲大陆,也把这个节日带到了美洲大陆。他们发现南瓜是比芜菁等更好的做灯笼的材料;因此现在所看到的杰克灯通常都是南瓜做的了。
凯尔特人皈依基督教以后,采用新的纪年法,原来的元旦变成了“万圣节”,萨马寅节就变成了“万圣节前夜”。
最有意思的是,这个节日本来很像中国人的盂兰盆节,但是在演变过程中却逐渐失去了阴森可怕的迷信色彩,以至于现在竟变成拿妖魔鬼怪给人们寻开心的欢乐节日了。我想,正是这种独特的欢乐特色才使它从凯尔特人的节日变成了许多民族的节日。现在除了英国、美国和加拿大以外,南美洲、澳大利亚、新西兰、欧洲大陆多数国家、日本及东亚一些国家都在过这个节日。(见Rogers, Nicholas (2002). Halloween: From Pagan Ritual to Party Night, p.164.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据俄国 РИА  Новости2013年10月26日报道,圣彼得堡动物园邀请彼得堡的孩子们参加10月26日星期六的Halloween活动。在这前后,http://kiyany.obozrevatel.com报道了乌克兰首都基辅开始欢庆这个节日的盛况,http://www.interfax.by也报道说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已开始这个节日的欢庆活动。据2013年的网上报导,这个节日在中国大陆和台湾也受到一些青年的喜欢。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