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是假小说之形的真史书, 作者所写“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脂批郑重提示“作者用史笔也。宜作史笔看。深意他人不解。作者秉刀斧之笔,撰成此书,一字不可更,一语不可少。” “字字看来皆是血”“实写幼时往事,可伤”,“凡野史俱可毁,独此书不可毁”。《红楼梦》布局宏大,构思精深,本博除了解读表面文章外,更主要是揭秘背后的真历史。由于书中人物事件之间皆有关联,请看我的其他博文以助理解。)
《桃叶渡怀古》
衰草闲花映浅池,桃枝桃叶总分离。
六朝梁栋多如许,小照空悬壁上题。
【桃叶渡在南京市秦淮河与青溪合流处。因东晋中书令王献之与小妾桃叶在此分别时作《桃叶歌》而被后人命名桃叶渡,现在南京还存有“古桃叶渡”的石碑。
“衰草闲花映浅池,桃枝桃叶总分离。”一池浅水映照着秋日里的花草萧瑟,桃叶也不得不和桃枝分离。这首诗明面上似乎是写小妾桃叶,其实写的是王献之和郗道茂的爱情悲剧。这也是脂砚斋时时提醒的【真狡猾之笔耳!】朱慈炤的“作文要狡猾”不知迷惑了多少人,也正因此才逃过了满清严密恐怖的文字狱得以流传后世,幸甚!
王献之深爱的是青梅竹马的表姐郗道茂,王献之和郗道茂同宝玉和黛玉一样都是姑表亲,两人成婚后极为恩爱,但这段美好婚姻却被倾慕王献之的新安公主硬生生拆散。为了保住自己的婚姻,王献之甚至用艾草烧伤自己的双足变成一个不良于行的跛子,可这仍然不能改变新安公主要嫁给他的决心。王献之被迫和郗道茂离婚迎娶司马道福。郗道茂在与王献之离婚后不久就因为悲伤而去世了,王献之为了报复司马道福故意娶了一个小妾桃叶,并整日里和桃叶大秀恩爱,桃叶每次出门,王献之都要亲自迎送到渡口,还写诗相送以刺激新安公主。司马道福为了挽回王献之选择了隐忍包容,而且还帮助王献之当上了中书令(相当于宰相), 但却始终无法获得王献之的原谅。
其实小妾桃叶只是王献之利用来报复新安公主的工具罢了,王献之心中真正爱着的始终都只是郗道茂。《世说新语•德行》记载“王子敬(即王献之)病笃,道家上章,应首过,问子敬:“由来有何异同得失?”子敬云:“不觉有余事,惟忆与郗家离婚。”对王献之来说,一生唯一的憾事就是被逼与郗道茂离婚。
在王献之流传下来的书法帖子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郗道茂深深的思恋追忆之情。
《姊性缠绵帖》:“姊性缠绵,触事殊当不可。献之方当长愁耳。”
《思恋帖》:“思恋,无往不至。省告,对之悲塞!未知何日复得奉见。何以喻此心!惟愿尽珍重理。迟此信反,复知动静。”
《奉对帖》:“虽奉对积年,可以为尽日之欢,常苦不尽触类之畅。方欲与姊极当年之足,以之偕老,岂谓乖别至此。诸怀怅塞实深,当复何由日夕见姊耶?俯仰悲咽,实无已无已,唯当绝气耳。”
“六朝梁栋多如许,小照空悬壁上题。”中“梁栋”指国家栋梁; “小照”即人物的画像。这句诗的意思是:南方六朝的门阀士族间的离情别爱的憾恨多是如此,有情人被迫分离,最后只空余下墙壁上的人物画像见证着那早已成过往的爱情悲歌了。
我前面的文章中写过《陶庐杂录》的记载:“长椿寺旧藏明慈圣李后、孝纯刘后、田妃三像。”万历将母亲李太后的画像供奉在长椿寺,明末的崇祯效仿爷爷把母亲刘后同田秀英的画像也一起保存在长椿寺供奉。一位网友提出最后一句“小照空悬壁上题”实指长椿寺中供奉的田妃,刘后,李太后三人的画像,明朝已亡,空有小照题壁上,悲夫!
这《桃叶渡怀古》隐喻的是宝玉不能与黛玉一生相守的爱情悲剧,正是对应着《红楼梦》中的第二支曲[终身误]:“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这《桃叶渡怀古》实是借喻朱慈炤和明移民们对朱明故国的矢志不忘、对满清鹊巢鸠占的意气难平。】
首度破解,持续更新,敬请关注博客文章,更多揭秘都在《红楼隐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