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是假小说之形的真史书, 作者所写“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脂批郑重提示“作者用史笔也。宜作史笔看。作者秉刀斧之笔,撰成此书,一字不可更,一语不可少。” “字字看来皆是血”“实写幼时往事,可伤”,“凡野史俱可毁,独此书不可毁”。《红楼梦》布局宏大,构思精深,本博除了解读表面文章外,更主要是揭秘背后的真历史。由于书中人物事件之间皆有关联,请看我的其他博文以助理解。)
四皇子朱慈炤把贾家三姑娘探春的判词放在金陵十二钗正册第四位,居然还排在代表南明四帝一监国的老二迎春的前面,这可是很高的规格。足见探春之不寻常。
虽然探春的才情比不上黛玉宝钗,但她却是诗社的发起人和组织者,执行力非凡。相比迎春的怯弱和惜春的孤僻,探春精明能干有决断,当抄检大观园的时候,迎春、惜春都吓得不知所措,只想将丫鬟推出去逃避,唯独探春维护自己的下人,“命众丫头秉烛开门而待”,公然对抗执行者“我的东西倒许你们搜阅,要想搜我的丫头,这却不能!”先是感慨甄家被抄、痛斥抄检大观园是在“自杀自灭”,后又狠狠打了“显势作脸献好”的王善保家的一记响亮的耳光,痛骂“狗仗人势”的奴才!
四皇子更是在第五十六回“敏探春兴利除弊”中通过细致精彩的描写,集中地展现了她极为突出的能力和性格。六十五回中,贾琏的心腹小厮兴儿介绍贾家人物时,这样评价探春:“三姑娘的浑名儿叫‘玫瑰花儿’:又红又香,无人不爱,只是有刺扎手。可惜不是太太养的,‘老鸹窝里出凤凰’。”
还记得第七十三回,邢夫人对迎春说:“你是大老爷跟前人养的,这里探丫头也是二老爷跟前人养的,出身一样。如今你娘死了,从前看来你两个的娘,只有你娘比如今赵姨娘强十倍的。”同样都是庶出,但迎春的娘却比探春的娘强出十倍,四皇子这样写是为何故?
那么探春姓什么?
这个老鸹窝里飞出来的凤凰姓的是“郑”!他就是被隆武帝赐姓“国姓”朱俗称“国姓爷”的收复台湾的郑成功是也!
为何探春嫌弃自己的亲娘赵姨娘?因为赵姨娘后来投降满清!原来暗指周后和李自成的赵姨娘在此处又影射了海盗头子郑芝龙!
弘光元年(1645年),弘光朝覆灭后,郑芝龙、郑鸿逵兄弟于福州拥戴唐王朱聿键称帝,于同年闰六月(清历为七月)改元“隆武”。1646年郑芝龙被泉州同乡洪承畴劝降,在其承诺给予三省王爵的利诱下,以海盗来袭为理由将驻军撒离仙霞关让清军入闽,郑芝龙退守泉州安平;年底清军迫近安平,清军征闽主帅博洛以高官厚禄诱降,郑芝龙不顾儿子郑成功、兄弟郑鸿逵等人的反对,决意带著其他几位儿子北上向清朝投降。郑成功谏阻父亲失败,只好率领约二十馀人到孔庙祭拜先师云:‘昔为孺子,今为孤臣,向背去留,各行其是,仅谢儒衣,祈先师昭鉴’,出走金门率众入海抗清。郑芝龙本以为降清后得保家业,加官晋爵;不料博洛背约,将郑芝龙与诸子一同挟往燕京,更出兵攻打郑家故乡闽南南安。郑成功之母田川氏当时已从日本搬至南安定居,碰上此次劫难,于战乱中自缢身亡;郑成功得知母亲死后,更加坚定抗清决心。
郑芝龙被软禁,封同安侯。满清多次以郑芝龙父子为要挟并以高官封地为诱饵招降郑成功,被郑成功以“我一日未受诏,父一日在朝荣耀”为由,拒绝清朝提出的条件,坚持抗清。满清遂于1655年将郑芝龙下狱。1661年郑成功北伐失利后决定东取台湾,五月成功占领赤坎,故满清于十一月将郑芝龙斩首于北京柴市。
探春说过这样的话: “她(赵姨娘)那想头自然是有的,不过是阴微鄙贱的见识。她只管这么想,我只管认得老爷(贾政),太太(王夫人)两个人,别人我一概不管……”原来探春与赵姨娘保持距离是为了影射历史上忠君爱国的郑成功与他那贪图荣华富贵的势利父亲郑芝龙的泾渭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