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竹刻山水樓閣圖筆筒488万港元成交

(2016-10-06 03:09:22) 下一个

Roger Keverne 私人瑰藏40号,估计100到150万。品相良好,高仅10.6 公分

题識:
讀騎事半在漁樵,或水或山寄晝宵。
偶一為詩來小帙,再三步月赴僧招。
淵明謝吏還栽蘭,忠恕逢人只喚貓。
有鶴穿林學倒履,空羣聲裂滿青霄。

希黃 款 「希黃」印Zhang Xihuang brushpot

 

此筆筒出自竹刻名家張希黃之手。張希黃,江蘇江陰人,活動於明末清初時期。此品琢刻細膩精緻,曲盡畫理,堪為傳時作品中之傑作。張希黃為留青陽文的創始者,利用竹青和竹肌的顏色對比,以青筠去留多寡,呈現深淺濃淡的層次變化。他在薄薄的竹皮上,刻出多個層次,遠山近水、樹木山石、人物、亭台樓閣等景物無不栩栩如生,運刀如筆,與繪畫融為一體。

此件笔筒傳前駐北京瑞典大使收藏,約1900年購於北京。 有人会说是8国联军的战利品之一。不管如何,品相的确比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所藏那一只好多去了。作品中有18个人物,分布在通往亭台樓閣的小径上,有送行者,等待的女童,有打水的和尚,有的携琴而来,有携手而行的女子,也有乘舟而来,各行其职,精妙生动。这是近十年来我看到雕工最精美最富有文人气息的竹雕笔筒之一。

清初“留青聖手”張希黃為首開創了浙派竹雕藝術,改進了唐代以來的傳統“留青”竹雕技法,他的傳世之作不少,皆細緻工巧,精美絕倫,其中以“山水樓閣”最為典型。他的作品精細的構思和絕妙的製作工藝渾然一體。帶有濃厚的文人氣息,並且影響和帶動了一大批竹雕藝人,最終形成高雅淡泊,巧而不媚的浙派風格,堪與嘉定派,金陵派並駕齊驅。

傳世品中有數例。一帶款、刻山中亭台樓閣例,錄於多個著名書刊物,Craig Clunas,《Art in China》,牛津,1997年,圖版102;Soame Jenyns 及 William Watson,《Chinese Art: The Minor Arts II》,倫敦, 1965年,圖版198。另一筆筒例為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所藏, 留青竹刻 《醉翁亭記》 詩意圖筆筒 . 官網。



上海市博物館藏有其留青筆筒一件”另有“歸去來辭”山水筆筒一件,雕刻得細緻工妙。 載《中國美術全集.竹木牙角器》,卷11,北京,1987年,頁8,圖版8。

張希黃作品亦見拍賣數例。香港蘇富比曾售三例,2010年10月8日,編號2184;2006年4月10日,編號1654;2012年4月4日,水松石山房專拍,編號120。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