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与自由 (墙内开花墙外香)

主要是本人的一些生活感受。并转载一些他人写得比较好的文章
正文

惊爆!火星开发商NASA与国家地理竞争,大量绝密户型图泄露……

(2016-12-05 21:01:18) 下一个

 

 

 

惊爆!火星开发商NASA与国家地理竞争,大量绝密户型图泄露……

 

 

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作为人类航天事业的领航员,肩负着一个巨大使命:移民火星。早在2014年,它便发布了人类移民计划,决心要在2030年前具备将人类送上火星的技术,然后便可以带着人类投奔到火星去了。


而2015年,NASA在火星上发现水的消息,连同科幻电影《火星救援(种土豆)》的上映,更是将这个话题炒热到极致。
男主角靠着主角光环和一些土豆,在火星生存了一千多天。
影片中的居住舱具有调节空气温度与湿度的功能,宇航员可以脱掉笨重的宇航服,像在地球一样居住于此。可以说,解决居住问题,是人类探索火星的前提。
千万别以为电影只是天马行空地拍摄的,其元素完全是有迹可循的。现实中,NASA不仅在美国休斯敦航天中心建立了火星生存模拟系统,跟微软合作使用HaloLens的虚拟现实技术对宇航员进行训练,而且还开展了一系列的“火星模拟计划”,为火星上的长期生存做准备。
火星模拟项目一共进行过三次,最长一次始于2015年8月28日,为时一年。模拟项目使用宽11米的穹顶形住宅,分为上下两层,居住面积约1000平方米,位于夏威夷冒纳罗亚火山的北坡,由太阳能电池板提供能源。
每间模拟住宅配有厨房、浴室、餐厅、食品储存间及6间卧室。室内极其宽敞,宇航员不用担心患上密闭恐惧症。
实验模拟火星的生活环境,没有电力,严格用水并且通信延迟,即使外出也需要穿着全套密封的宇航服。因此,从发电机到可以创造新工具的3D打印机,房间里的设施一应俱全,宇航员们甚至可以像电影里一样自己种植植物。
比起外部条件的艰辛,可能宇航员们真正需要克服的,是长达一年的面对孤单、无新鲜空气和食品、无个人隐私的生活。
同时,本着谁占领谁开发的原则(大雾),NASA作为火星上的最大开发商,在全世界募集火星住宅方案。在2016年最新的Mars City Design设计比赛中,大量的极富创意的住宅让人眼前一亮。 

最佳作品《青云》的设计师Alain Robert(尖叫设计艺术总监)将火星设计成一座绿色的城市,并且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用来食物供给和有机实验,一部分用来居住。

优秀作品《火星快速住宅》的设计师利用爆炸的威力,快速制造出供人居住的火星基地。
而在往年的比赛中,NASA也募集到了一些优秀的作品。 

譬如2015年挑战赛的第一名作品《冰屋》采用3D打印技术,利用了火星上的冰块,建造供人生活的基地仓。
由于科学家早已知道火星存在大量的冰,冰屋便成为了一个优秀的选择,它具有透光性及屏蔽高辐射射线的良好效果,既保温,又可以种植作物。
火星登陆选择的地区温度往往常年在零度以下,冰屋由氟塑膜包裹,使冰块不会升华消失。
而制造冰屋的原理,则是捕捉升华的水蒸气,由3D打印的方式混合凝胶与纤维一层层喷塑成型。


还有一款称作《女皇B》的设计作品,学习了蜜蜂的蜂巢结构,创造了可以随意组合的六边形住宅。

至此,NASA在火星房屋开发商的角色上已经做得有模有样了。 

但是,有另一家组织表示不服!虽然目前只有你NASA一家有能力登上火星,但是术业有专攻,我国家地理在野外生存上也是有一把刷子的!看着这些概念户型图,国家地理表示,你们都太不接地气了,我来创造火星文明!
国家地理在参与制作《火星》电视剧中(正在热映ing),展示了他们为2037年火星移民计划制作的住宅,其完全由火星的土壤和泥石经过微波加工制作而成,分为上下两层,出入口由活动门封闭。


屋内配备温度和湿度调节器,可以用来种植植物,一些餐具和工具(包括VR设备)都可以用3D打印机打印生成。
多边形的活动门廊可以连接多功能的气囊仓,圆拱形的砖混建筑可以隔离火星上的高辐射和有害物质。

火星,是人们太空移民的一个小目标。虽刚提上日程,但NASA和国家地理这种未雨绸缪的举动,无一不告诉大家,不远的未来,电影中的城市正向我们招手。不知道他们之中,谁又会成为火星最大的开发商呢?但要我说,谁知道人类文明是不是若干年前曾在火星扎根,然后因为灾难而移居地球呢?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博主已隐藏评论
博主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