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陪太子读书,最近看完了《Who Was Marco Polo?》By Joan Holub。很简单的词汇量,简洁的语式讲述了马可·波罗的一生。整套书适合小学孩子们的水平,而且非常有世界观和历史观。读完之后可以说是个不错的一个系列,也是《纽约时报》的畅销书系列。
马可·波罗的生平故事,让人想到了那时候的中国与世界。那个时候马可·波罗所处的时代,中国是元朝的初期,忽必烈统治之下;而意大利是中世纪时期,也是最黑暗的时期,离文艺复兴还有一百年。
那时候的意大利人无法理解马可·波罗所看到的中国,以及所经历的欧亚之旅。以至于从《马可·波罗游记》出版,悲观一派一直试图证明,马可·波罗在说谎;而乐观一派就开始行动,试图找到东方的神秘之国----中国,并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发现,之后打造出令人惊异的新世界。
在1324年马可·波罗69岁的时候,他奄奄一息的躺在病榻上,他的朋友和亲戚请求他忏悔,说他所写的游记完全是谎言。因为人们根本想象不出,马可·波罗所见的人、事和物会是如此美好,超乎想象。也因此根本不相信他所说的会是事实。结果,马可·波罗断然拒绝朋友的要求。他对朋友和亲戚的回答是:“我说出来的还完全不到我所见到的一半。”
马可·波罗的旅行
马可·波罗的父亲尼柯罗·波罗和叔叔马菲奥·波罗先于他到达中国。之后,马可·波罗和他们于1252年离开威尼斯,在君士坦丁堡作了几年生意,并且在1265年下半年或者1266年上半年,到达忽必烈的宫廷之前,在罗斯和中亚旅行。最终他们于1275年再次到达中国。
据记载,元朝当时与各国外交往来频繁,各地派遣的使节、传教士、商旅,络绎不绝。其中威尼斯商人尼可罗兄弟,及其子马可·波罗成为得到元朝皇帝宠信,在元朝担任外交专使的外国人。
《马可·波罗游记》在1299年写完,几个月后,这部书已在意大利境内随处可见。在1324年马可·波罗逝世前,《马可·波罗游记》已被翻译成多种欧洲文字,广为流传。现存的《马可·波罗游记》有119种各种文字的版本。
拿现在得话说,当年的马可·波罗,以部落格的方式,讲述了他在中国各地的旅行见闻,并记载了元初的政事、战争、宫廷秘闻、节日、游猎。用火爆的话题和内容,霸占了当时意大利的通俗读物市场。绝对可以称得上是现象级“网红”人物。
同时,由于他的见闻是如此的超乎同时期周围人的想象,因此可以类比现在人读科幻小说的感受。他的记载里有元大都的经济、文化、民俗,还用商人的视角记录了商品、价格、税收体制。这些详细的描述不会出现在正襟危坐的正统文献中,因此同时期的欧洲、阿拉伯以及波斯 的文献,根本没有可以类比的内容。这可以说是马可·波罗的独家报道了。
西方研究马可·波罗的学者莫里斯·科利思(Maurice Collis)认为,马可·波罗的游记“不是一部单纯的游记,而是启蒙式作品,对于闭塞的欧洲人来说,无异于振聋发聩,为欧洲人展示了全新的知识领域和视野。这本书也是许多年中欧洲人了解中国的唯一渠道。
这本书的意义,后人可以给他上升到特别高的高度,比如它导致了欧洲人文的广泛复兴。但也可以淳朴的理解为,这位类似于穿越了的意大利人,就是忠实而勤奋的跟人合作写完了一个系列的游记部落格。
像马可·波罗这样的人现在也有,人数比以前还多些,方法比过去更多些。比如上期,本人推荐的几位油管上、不太红的老外,正在用自己在中国生活的视角,用视频的方法,给不愿意睁开眼睛看东方的西方人,一些类似于马可·波罗的视频部落格。
从古至今,能够有勇气走出去,大胆的拥抱新事物的人,仍然是少数。他们眼前所展现的世界,一定是“生在纽约、长在纽约、死在纽约”的人所无法理解的。
让我们回到马可·波罗时代的中国和欧洲,那时候还没有发现美洲这个大陆。让我们对比一下当时的东西方的差别有多大。在这里中国人以及华人是不是要感慨一下曾经不可一世的繁荣。然而仔细想来,这个繁荣又不能精确的说是属于汉文化的,因为那时候的汉文化也是被占领的文化之一。
Part One 疆域
元朝疆域东起日本海、南抵南海、西至天山、北包贝加尔湖。元史称“东尽辽左西极流沙,北逾阴山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时不及也”
1279年,元世祖攻灭南宋一统中国。汉地、漠南、漠北、东北(包括外东北和库页岛)、新疆东部(元初据有塔里木盆地西抵葱岭)、青藏高原、澎湖群岛、济州岛及南海诸岛皆在元朝统治范围内。
1310年元武宗时期,元朝与察合台汗国瓜分窝阔台汗国,元朝取得窝阔台汗国的漠西领土,国土面积达1372万平方公里 (北疆以北纬55°为界),若北疆延伸至北冰洋则有2267万平方公里。
那时候的元朝版图将近现在中国两个半大小,即便是现在也当之无愧的可以称为世界第一大国。相比较目前世界领土最大的国家,俄罗斯面积为1700多平方公里。第二大加拿大为998万平方公里;中国与美国位居第三和第四,都在963万平方公里左右。目前意大利为30万平方公里,是意大利领土的几十倍之多。
小国之民和大国之民的生活方式是不同的,而且思维方式也是不同的。类似于岛国和陆上大国的国民,在气质上就有根本的不同一样。因为地理因素,在人民大脑里形成的思想,也是决然不同的。
Part Two 时代背景的反差
马可·波罗时代正式意大利的中世纪时期,距离文艺复兴还有将近100年。从西罗马帝国的衰落到城邦共和国的兴起之间。可以说是黎明前的黑暗时刻。
而当时的元朝则恰恰相反。元朝正建立规模空前的统一局面。 统一给元代的商业发展与商品交流,创造了独特而有利的环境。元朝统治者的思想开放接纳一切宗教和习俗,元朝的对外关系也开拓到史无前例的水准。
畅达四方的水陆交通,为中外商旅提供了“适千里者如在户庭,之万里者如出邻家”的优越环境。这也是马可·波罗可以凭借一块皇帝的金牌可以安全抵达欧洲的背景。
写道这里,忽然笔者想起了回国坐高铁的感受,陆路交通由于高铁的通畅,可以再次适用,“适千里者如在户庭,之万里者如出邻家”的意境。
Part Three 商业发展
由于蒙古族是马背上的民族,制造能力弱小,因此对商品从来都依靠交换或者掠夺。同时不受儒家轻商思想的影响,元朝当然提倡商业,这使得商品经济十分繁荣,使其成为当时世界上相当富庶的国家。
如果拿现在的GDP来讲,估计当时的元朝应该是经济体量最大的国家,而且没有之一。
元朝的首都大都,也成为当时闻名世界的商业中心。为了适应商品交换,元朝建立起世界上最早的完整的纸币流通制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完全以纸币作为流通货币的朝代。纸币的使用,应该也是先锋式的,欧洲没有可以比拟的规模和体系。
商品交流促进了元代交通业的发展,改善了陆路、漕运,内河与海路交通,这是当时相当先进的基础建设。
即便是元朝烧杀屠城的野蛮战争之后,元世祖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元朝人口仍然约7500万人,户数1500万户。国家人口总量是世界第一。
因此可以比较得出,当时马可·波罗的国家意大利与元朝之间,是数量级之间的差距。中国元朝的版图、经济体量、人口、经济水准、货币、基础设施建设,当然还有元朝军队令人闻风丧胆的装备与实力。
如果说元朝是那时候,世界第一强国,应该不算夸大。只不过它没有建立自己的统一的主流文化,也没有试图用主流文化去影响它所统治的疆域。毕竟文化是要仓廪实之后,几代人才能形成的软实力,不是刀马枪炮可以铸造的城池。
就如同一则笑话说的,一个农民说如果是皇帝,估计用金锄头锄地。而另一位闹国笑话的皇帝也说过,农民没有米饭吃为什么不吃肉糜。贫穷限制了思维方式,眼界也限制了联想范畴。
当时的意大利人也想象不出元朝时期的中国是什么样子。他们宁可相信马可波罗是个骗子,所有的繁华是来自于假想与虚幻。这就出现了,马可波罗死前的一幕,不相信的人希望得到的答案是,如此繁荣的中国不存在,那是个谎言。
现在中国人口世界第一,版图不大也不小,基础设施空前发展,高铁、道路、桥梁、机场、航运、海运;货币体系已经普遍使用手机支付,目前是全世界最先进而且最普及的方式;经济发展出口强劲,成为世界的制造工厂。军事不是最强的但拥有核武器;外交最弱。主流文化在不断的恢复与成长中。
然而现在的中国与世界的交流,就更容易了吗?就已经改变了原来的差距了吗?并不尽然。中国人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不了解西方,西方在更大程度上完全不了解中国。虽然现在的飞机可以很快的飞跃东西半球,但是文化上的隔阂,中西方之间的了解和理解仍然相隔万里。
如果未来的十几年或几十年,中国与西方分道扬镳,那么东西方的差距会不会又回到从前?
朋友,如果你居住在国外超过5年,留言谈谈您的感受,您对老外了解有多少?怎样才能增加中外人和人之间的了解和理解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