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还记得《甄嬛传》中,安陵容为了重新博得皇帝恩宠,苦练滑冰技艺,表演的就是冰嬉。
北京冬天的冰,给人增添了不少乐趣,同时也给人增加了一种便利,这便是冰嬉与冰床。旧时的护城河、什刹海、二闸都是冰嬉的好去处。冰嬉是古代冰上运动的总称。《明宫史》中就有明万历年间宫廷冰嬉的场面(作者是万历年间的宫廷太监刘若愚),书中写道:“琉璃新结御河水,一片光明镜面菱。西苑雪晴来往便,胡床稳坐快云腾。”胡床即拖床,类似北方的雪橇,其时称北方为胡地,故又称胡床。
努尔哈赤举兵反明时,在关外拥有一支善于滑冰并配有冰橇、装备精良的作战部队。以后在清宫的御林军中的健锐营也有一支编制为1600人的冰上部队。
冰嬉是满族人的习俗。大家还记得《甄嬛传》中,安陵容为了重新博得皇帝恩宠,苦练滑冰记忆,表演的就是冰嬉。清代皇王们对于冰嬉十分重视,每年还要举行大典,亲临检阅。参加冰嬉的人员是从八旗和前锋统领、护军统领以及训练有素的士兵中挑选。选拔工作始于每年十月。每旗照定数各选善于走冰的200人,内务府预备冰鞋、行头、弓箭、球架。冬至后第九日,皇帝驾幸瀛台等处,陈设冰嬉和较射天球等伎。分兵丁为二翼,每翼头目12人,身穿红、黄褂,其余穿齐肩马褂。射球兵丁凡160人,幼童40人,均服马褂,背插小旗。按八旗分色,以次走冰、较射。陈伎完毕后,恩赐银两。
皇帝每年十二月在西苑三海检阅冰嬉。御前侍卫率八旗兵队在冰上练武献艺。士兵们脚穿冰鞋,冰鞋是用一直铁条嵌于鞋底中央。冰嬉开始时,在皇帝所坐的拖床三里外,树一张大纛,众兵肃然排列。皇帝坐上冰床时,响一声礼炮,大纛处也以一炮相应。道光皇帝观冰嬉时,有这样一句诗:“爆竹如雷殷,池冰若砥平。”礼炮以后,众人向御前飞驰而来,按先后到达,分为头等、二等,分等赏赐,称为抢等。
抢等冰嬉以后,接着是抢球。兵士分成左右队,左队衣红,右队衣黄,御前侍卫将一只皮球猛踢过去,众兵争抢,得球者为胜。
在故宫博物院藏有一幅乾隆时期内廷供奉所画的《冰嬉图》,冰嬉者都是一身戎装,作各种项目的精彩表演。图中成单行沿一米宽的冰道作滑行表演的队员,前后距离相等。他们千姿百态,各展雄风,包括凤凰展翅、果老骑驴、燕子戏水、金鸡独立等。悬挂天球的地方,设有旗门三座,高高悬挂着彩穗的天球,队员们在滑行中张弓射球。图中还有身背彩旗的队员,握幡前行。
冰上的活动还有冰上蹴鞠,极像现在的冰球。此外冰上还有杂戏和舞龙、舞狮等项目。
民间的冰上娱乐是老少咸宜的。冰床是以木材制成床形,长五尺余,宽约三尺,可同时乘坐三四人。在木床与冰面的结合处以铁条镶嵌,以减少床的摩擦,使床在冰上行驶便利轻盈。冰床的主人是季节性以此为生计的营业者。他在前牵绳以拉拖床体,借冰之力使拖床在冰上滑行,故又名拖床。由于惯性和速度的原因,牵绳急行数步之后,床主飞身跃坐床沿,此时冰床仍行走如飞。乘者心旷神怡,目爽气顺,有如置身于水晶宫,别有一般好心情。家资富有的子弟,还将几张冰床甚至十几张冰床绞连在一起,置酒案于拖床上,饮酒赏景,由多人牵引,驰走如飞,其乐在陶然之中。
讲究的冰床还上有篷帘、伞盖,下铺毡毯,桌椅亦讲究些。除了在拖床上饮酒作乐者外,更有青少年立于冰床之上,以抛球掷彩为游戏。正如《燕台口号一百首》诗中所说:“河头冻合坐冰床,偷得舟行陆地方,更有抛球人夺彩,一双飞舄欲生芒”。如果把冰床做为交通工具,那是“急于车马”、“其捷如飞”的。自东便门到西便门的12华里路程上,坐冰床又快又稳又便宜。可见除娱乐外,拖床还具有实用性。指着冰床为生计的多为劳苦大众,极少数是为自己过瘾。拉冰床的绳子是骆驼毛拧成的,在手拉的部位毛绒略长些,以防冻手。拉冰床的鞋与众不同,是皮向内毛朝外的一种特制的棉鞋。毛朝外是为了抓住地好跑起来,否则,抓不住地就自然使不上拉拖车的劲儿。冰面上的事情,没有人管理,但也有个不成文的规矩,那就是“铁路警察各管一段”,只管自己的这一程而不去贪远儿。这样,一来人员熟悉,有点事情可互相关照;二则又给别人增加了“就业”机会。您瞧,老北京这点小事都透着人情味儿。
滑冰是现代的一项体育运动,过去称此为溜冰,有的地界儿还称为“滑擦”。早年间没有冰鞋,只是在日常所穿的普通鞋底下绑缚一块木板。板为长方形,厚寸许,板下有镶嵌的两根铁条,用钉在木板上的带子将脚连鞋一起固定好,这冰鞋就算齐活啦!20年代,随着西方文化对古老中国的浸透,现代化的带冰刀的冰鞋才出现在北京的地面上。30年代冰场有中南海新华门内的东湖、北海的五龙亭前、北海的漪澜堂前、双虹榭前……公园内开冰场是北京棚铺的生意。一入冬他们就事先用杉槁和芦席在较好的冰面上围一个场子,拉入电线、吊上电灯,冰场就完成了。在这里滑冰的人,除了偶尔有人来个“苏秦背剑”、“金鸡独立”、“凤凰单展翅”的简单动作外,很少有什么新花样。来滑冰的人大多是大中学校的学生。自好莱坞的电影《凤舞银冰》在北京的平安电影院上映后,冰场上的模仿动作才多了起来。一些女学生们也学着宋雅海妮的动作,在冰场上翘起一条腿来打旋子,引来不少观看的人。
冰场大都在原有的茶座附近。在这里还有茶点出售,做生意的人还在岸边搭上棚子,卖热包子、汤面等,生意也还不错。抗战胜利后,有一个南小街棚铺的掌柜,别出心裁地在王府井东长安街路边的空地上租了块地皮,围成场子。人工浇成冰场,还在里面装上了电唱机和彩色灯泡,开了音乐舞蹈冰场在北京的先河,还引来了不少外国人。做了两个冬天的好生意,这在当时着实是新鲜而又风光的。
滑冰的长途跋涉可由朝阳门自二闸(庆丰闸)而直至通州,此举大多呼群结侣而行。负者是要在小楼请胜者吃烧鲇鱼的,酒足饭饱后再结伴而回,无体力回返者则乘冰床坐享其成。
冰嬉的季节性很强。试想一辆冰床加之乘客至少也有四、五百斤啊!所以天气渐暖后会有一定的危险性,否则岂不入了“水晶宫”。
《都门汇纂·冰鞋诗》中有“往来冰上走如风,鞋底钢条制做工,跌倒人前成一笑,头南脚北手西东”的诗句,天气转暖后这冰上驰骋者也当偃旗息鼓只待来年再出山啦!
角楼附近。冰床既是一种游戏工具又是一种交通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