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东南的博客

记性不好,写得很慢,所忆所思,存下一点点
个人资料
西北东南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ZT。 刘景源:海达·莫里森——一个纪录老北京的澳洲人

(2017-10-06 11:26:14) 下一个

转贴者西北东南注:从十九世纪开始,便有人开始用胶片记录当时中国,毋庸讳言,先行者清一色地都是外国人,其中有记者、旅行者,探险者,等等,其中也难免混有心怀叵测的人吧。

在网上看到许多回忆旧时光的文章和图片里,一再遇见来自德国的女摄影家赫达。莫理循(Hedda Morrison,也译作海达。莫里森)的摄影作品,记录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老北京的古老建筑、城市风貌、民生百业,还有那些年发生在北平和中国其他地方的许多大事小情,等等。有些提到、多数没有提到她的名字。转贴这篇来自澳大利亚的文章,来了解这位女摄影家——赫达。莫里循(1908-1991)。1933-1946年,她在北平居住、工作和拍摄,算起来,正是她从25岁到38岁之间的大好年华。

八十年代末,赫达。莫里循意识到自己作品的历史价值,决定将其赠予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及康奈尔大学图书馆。1991年她去世后不久,她的丈夫按照她生前的心愿,把她在中国拍摄的底片捐赠给哈佛大学,在东南亚拍摄的作品捐赠给康奈尔大学。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得到大约1000张左右的中画幅底片。

*********************************************************

海达·莫里森这个名字,现在知道的人不多。但老照片风行的那会儿,难免您没有看过她拍的照片,而且是拍咱中国的照片。

  海达·汉默·莫里森(Hedda Hammer Morrison)被认为是澳洲著名的摄影家之一。然而,海达既不出生在澳洲,也不是因为摄澳洲题材而知名的摄影家。她的功成名就,以及成为澳洲人,却同中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海达出生于德国的斯图加特。21岁那年,进入德国最老的慕尼黑摄影学院学习摄影。毕业后,她曾经在她的家乡斯图加特和汉堡有过短暂的摄影生涯。然而,她真正的职业摄影生涯却始于中国北京。

  海达同北京的缘分始自她家乡的一则广告,招聘一位懂英语和法语的摄影师,赴任由德国人开设在北京的一家叫阿东(HARTUNG’S,又译 ‘哈同’——西北东南注)的照相馆的经理。她应聘成功,于一九三三年到北京,在北京一住就是十三年。

  在这十三年里,她经历了中国的内战以及日本人的侵略,是北京社会发生巨变的动荡时代。然而,那时的北京却仍然保留了数百年来的生活方式和城市建筑。她用她欧洲人独特的眼光,记录了一个原汁原味的老北京。被她摄录的数千张黑白作品当中,几乎包括了北京生活和建筑的方方面面。人物有齐白石那样的社会名流,有画店装裱伙计那样的小职员,有制造铁锅的翻砂工和车夫走卒,有靠捡煤渣破烂为生的儿童,也有头戴花儿逛街的俏女子和在天桥靠杂耍混饭吃的小孩。社会活动方面,有红白喜事,有集市庙会,佛教仪式等等。建筑方面,除了皇宫,城墙,还有庙宇和四合院等现在已经或正在消失的建筑。

  海达·莫里森在中国期间,除了管理北京的照相馆外,还曾经作过自由摄影家。足迹遍及北京的城郊和山东、山西、河北、陕西及江苏南京等地,留下了许多普通的人和物的照片。同时,她的社交也极其广泛。她认识企图杀害希特勒的德国Adamvon Troff将军,通过他,海达·莫里森在艰难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从德国弄到了许多摄影器材。她在北京接待过发现楼兰故址的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Sven Heddin),为他拍下了一些在北京逗留期间的照片。

  最重要的是,她在北京认识了他的丈夫,澳大利亚人艾来斯泰尔·莫里森(Alastair Morrison)。艾来斯泰尔出生于北京,他的父亲,也就是海达的公公乔治·莫里森(George Morrison)也不是等闲之辈。乔治是第一位徒步由南向北横穿澳大利亚的人。后来他又到中国,徒步从上海走到缅甸,并出版了一本给他带来巨大声望的游记。从而为他以后的职业生涯奠定了基础。因为此书,他于十九世纪末被伦敦的《泰晤时报》委任为第一任驻北京记者。民国时期,乔治曾任过袁世凯的顾问。他的报道为当时还对中国十分陌生的英语世界的人们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当时西方人对中国有着很深的偏见,为迎合英国人的这种口味,他的报道有许多失之确凿的地方。比如,西方人认为西太后是腐败的化身,就是自乔治·莫里森而始的。这是题外话。

  同她的公公乔治不同,海达的照片都十分准确和真实。她照片中的人,个个都自然,与他们所处的环境极其和谐。没有国人照相的那种扭捏态势。这除了她的艺术造诣,还可以看出她对所照主题的了解和把握。她的丈夫后来回忆说,她在给人照相时,从来没有被拒绝过。借用我们的话来说,就是她能同“劳动人民打成一片”。

  然而这不是说她的摄影没有艺术价值。在她的时代,便携的电子闪光灯还没有发明,她的照片几乎全靠自然光。从照片上看,她对光线的应用上,非常的杰出。在月光下,她能把月坛的汉白玉的栏杆照的犹如飘浮在空中的圣殿。

  一九四六年,她同艾来斯泰尔在北京结婚。此时,中国正经历内战。北京不能呆了,他们就去了香港。半年后,又随去东南亚英国殖民地任职的丈夫,去了马来西亚,在那里一住又是二十几年。期间,她拍摄了许多记录当地历史的照片。为当地的土著,也为在那里谋生的华人留下了一段真实的历史。后来她以此出版了一本照片集——《长屋(Long House)》。

  一九六七年,她同丈夫在澳大利亚的首都堪培拉定居。一九九一年过世,享年八十二岁。

  在她于1946年离开北京仅仅几年之后,北京就开始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她镜头所记录的,许多已经成了永远不再的历史。一九七九年莫里森夫妇最后一次回到北京时,北京已经不再是他们住过的北京了。这时,他们才意识到她的那些摄影的历史价值。于是她就从她所拍的北京照片中,选编一册《一个摄影师在老北京》(1985)的书,为老北京留下了一些见证。

  (下略)

 

原文链接:

http://archives.cnd.org/HXWK/column/People3/cm0404e-2.gb.html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