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人曰集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个人资料
斯人曰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2019.10 转臷《97岁诺贝尔奖得主高成就又长寿的秘诀。他建议我们这样教育孩子》

(2019-10-11 12:16:57) 下一个

From:  邝小平  10/11/2019

 

刚刚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John Goodenough教授是我先生在美国德州大学当博士后时的导师,这个诺贝尔奖已经讨论了很多年,也一直是整个锂电界的一块心病,锂离子电池改变了整个世界,也改变了所有人的生活方式,很多年来大家都觉得这个世界欠教授一个诺贝尔奖。这也就是为什么当教授获诺贝尔奖的消息传来时,社会各界全炸开了锅,所有人都欢欣鼓舞。

 

曾经有记者在2018年因为教授的一个重大科学发现前去采访他时,问当时的他对于没有得到诺贝尔奖的看法,教授用他那经典的可以穿透整层教学楼的哈哈大笑作答,笑完后幽默地回答说:“I am goodenough!"

 

当10月9日Goodenough教授获诺贝尔奖的消息传来,所有教授的学子们都炸开了锅普天同庆!而此时的教授,正在伦敦领取另一个学术奖项。我们无法想象一个97岁的老人,仍然能常常往返世界各地进行学术交流。

 

但教授就是这样一个奇人,今天他可能还在跟我们一起吃午饭,逗孩子们说他的耳朵会动,弄得孩子们都爬到他的怀里扯着他的耳朵看个究竟,第二天他可能就飞到了地球的另一边进行学术讨论。

 

教授是我们一生中最尊敬的人,我们在为第一个孩子取名时,先生还特地跑去问教授男孩子叫什么名字好。教授哈哈大笑说:“John是世界上最好的名字。”我先生也哈哈一笑回答道:“John Goodenough才是世界上最好的名字。”

 

回家后,我们毫不犹豫为儿子取名John,以表达对教授的尊敬!

 

教授让我们来到美国,见识到美国的科研力量,以及科学界的包容开放,各学科的交叉兼容。但更重要的,是他给予了我们可用一生的价值观传承。

 

记得我先生还在教授实验室当博士后的时候,我常常在中午为先生送饭,顺便也给教授带一份,有时我会带着年幼的儿子一起去,我们就邀请教授跟我们一起在德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的大楼下的大堂一起午饭。

 

这无数个午饭的时刻,教授与我们谈哲学、社会、战争、宗教、科学、思潮、教育等等各种各样的话题。教授唯独不愿意谈及政治,他认为政治是很愚蠢的。

 

我想对于一个从差不多一个世纪的历史中走过的老人来说,经历过经济大萧条、第二次世界大战、思潮运动、冷战等等各种各样的历史奇葩事件后,应该是流水的政治,永恒的科学。

 

今天我来总结一下教授的人生智慧,这些都是他能长寿与高成就的秘诀。而从他的每一个人生智慧中,我们应该都能看到如何教育下一代的方法!

 

第一点

大笑与幽默带来超强生命力

 

第一次感受到身心合一的大笑的魔力,是我们刚来到美国的第二天。我们拖着被时差折腾得异常疲惫的身体,去德州大学见我先生的博士后导师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锂离子电池之父”JohnGoodenough 先生

 

我们虽然怀揣着对异国无限的好奇与想象,却也伴随着因语言和文化冲突带来的紧张与不安,脚步沉重地走进了先生即将花费几年时间做博士后研究的实验楼。

 

从电梯里出来,我们转弯走进了一条走廊,走廊里是一个个教师办公室。神奇的是,当我们在寂静无声的走廊里行走,浏览每个办公室门口贴着的教师的名字,心中充满着对未知的期待与焦虑时,忽然传来一阵非常响亮的大笑声,打破了整个走廊的寂静!

 

“哈——哈——哈——哈——哈——”这是一个男性的笑声,听得出来是用尽了全身所有力气在大笑,每一句“哈”的后面都有稍微的停顿,然后又延绵很久,在走廊里不断回响,以至于整层楼都能听到这异常豪迈的笑声。

 

所有的紧张与不安忽然随着我们的噗嗤一笑而消散,我与先生对视一笑,说:“谁在这么严肃的地方笑成这样啊!”我俩这一笑,立刻打破了原有的要见导师前的不安焦虑,只剩下一种美好的期待。

 

继续往前走,笑声不绝于耳,我们已经非常确定笑声从哪一个办公室传出来。而那个办公室门口的名牌上,赫赫写着“John Goodenough”。正是我们要找的教授。

 

我们敲门进去,自我介绍后,教授说:“哇!太好了!你们终于到了!我已经迫不及待要跟你们见面了!哈——哈——哈——哈——”教授的笑持续了将近一分钟才停下来。

 

我们无法理解这句寒暄话究竟有什么好笑的,但看到教授爽朗的笑脸,我们的反应只能是与他一起笑了很久。然后,所有的不安与紧张全部消散,我们马上喜欢上了眼前这个非常有亲和力的“领导”。

 

我们跟教授第一次见面,送给了教授一副从河南开封购买的仿真版《清明上河图》。当我们把卷轴拉开,在他狭小的办公室展示给他看时,他哈哈大笑道:“看来我得买一个非常大的房子才能挂起这幅画了!”

 

得知我们刚来美国需要买车,当时89岁的教授说他太太得了阿兹海默症,没法开车了,他准备把她的车卖掉,问我们是否有兴趣。他说那是一辆很好的车,即便我们在美国生六个孩子也坐得下。

 

说完他就哈哈大笑,我们也忍不住笑起来,整个办公室都是轻松愉悦的气氛。也正是因为这种愉悦的氛围,让我们比较“东方”的面子思维没有发挥作用,我们拒绝了购买他的车,内在原因是不符合我们的预算,但我笑说我们如果有六个孩子,一定连车轮都被孩子拆下来玩了。然后大家笑作一团,彼此都没有任何压力。

 

不管遇到什么挫折,大笑而过。这或许就是教授的处事哲学,帮助他成就了梦想,并成为他长寿健康与保持活力成就科学伟业的秘诀。

 

当我因为孩子们的一些小错误而生气时,我的脑海里会忽然出现了教授大笑的模样。教授96岁时曾摔了一跤,把腰上的一根骨头摔断了,不过手术后两周教授就重新回到了办公室上班。

 

我能想象教授在办公室里,必定会对着前来探访他的人哈哈大笑说:“哈——哈——哈——哈——你们来了!太好了!”

 

这种惊人的强大内心,让教授有足够的能量对抗挫折、失落、逆境、疾病、衰老,让他用无限的生命力成就着一番又一番的成就。

 

我把教授摔断腰骨的事告诉孩子们,学着教授的口气假装大笑说:“教授可能会说‘哈——哈——哈——哈——只是断了一根腰骨,没什么大不了的!我要上班去了。’”

 

孩子们一看我的滑稽样,都乐开了花,嘻嘻哈哈大笑着跑回家。我看着孩子们的背影,心里燃起了很多的爱。只希望他们能从中读懂教授的坚韧品格,长大后能像教授般做一个有超强生命力的人!

 

大笑是一种对生活乃至生命的疗愈,生活总是会面临太多的艰辛险阻,而大笑的人生态度,却会给予我们解决问题的信心和勇气,也会给予我们无限的梦想与生命力。

 

教授还想在人生的最后时刻研究出一种超级全固态电池,为人类的科技发展再作更多的努力。我的耳边响起了他接受采访时那句话:“我才九十几岁,还有时间!哈——哈——哈——哈——”


 

第二点

看见的力量

 

一直在教授身边,十年来先生从锂电科研人员到转型做锂电池的全球生意,为世界各国的大公司进行锂电技术咨询与产品服务,每一个关节点都有教授金玉良言的指导。

 

而我们的孩子也在教授身边长大,每年参加他的生日会,每年都会请教授到我们家作客,还有爸爸妈妈常常带着他们去德州大学为教授送饭。

 

这个耳朵会动的神奇的爷爷,成了孩子们人生中最亮的一盏明灯。儿子为他与教授同名感到十分骄傲,并从小到大都一直抱持着要当科学家的梦想。

 

在获知教授获得诺贝尔奖的那天早上,我们异常兴奋地在早餐桌上为孩子们介绍了诺贝尔奖的来由和教授所做的研究对人类的贡献。

 

儿子闪烁着稚气的眼神,问我:“我以后会得诺贝尔奖吗?”

 

我半搂着他,用柔和的目光看进他的内心,坚定地说:”当然!没有什么不可能的!”

 

这就是教授教给我的“看见的力量”。教授教给先生最重要的一课,就是在第一次见面时就对我先生说:”当你到达我这年龄时,你才会发现,你的妻子是世界上最具智慧的人。记得常常倾听你的妻子!“

 

来美国后第二年我们生下儿子,先生因为惦记着他的实验,在孩子出生后两天就跑回实验室工作,被教授发现了,把他赶了回来。

 

教授说人生没有任何事会比家庭更重要,笑着命令我先生必须至少休假两周回家陪伴妻子和孩子,并大笑着威胁说如果还发现他在这两周内偷跑回实验室,就将开除他。

 

回家后先生把教授的这段话告诉我,我感动得热泪盈眶,产后各种抑郁一扫而光。先生在那两周非常用心地陪伴在我和孩子身边,成为我们一家子非常幸福的时光。

 

教授的实验室里有很多中国人,教授喜欢中国人的吃苦耐劳精神,他常把我们都当做他的孩子。

 

化学专业本来就是比较枯燥的学科,需要用很多的时间去“熬”出成果,这是崇尚金融经济的美国人所不愿意做的。

 

教授的学生们都把教授视为父辈,因为他不但会关注他们的科研,还会时刻关注着这些学生们的家庭生活。

 

教授的一位博士生带着同专业的妻子来到美国,得知该学生的妻子也希望能有机会读博,教授就毫不犹豫地把她也招收进来。或者有一些学生陪读的妻子没有工作去找他,他也会帮助她们在实验室里安排一些工作。

 

我不善厨事,但因为常常要给教授送午饭,便用心学了几道他爱吃的中餐。他每次都会把我给他带的饭全部吃光,并夸我是世界上最棒的厨师。

 

我在孩子教育上遇到难题会向他请教,他哈哈大笑说他没有孩子,而我在他眼里却是拥有着自然母爱的一位温柔的母亲。他让我相信自己天然的母爱的力量,就足以把孩子教育好。

 

在我的第一本书出版后,我非常高兴地去给他送了一本。他哈哈大笑为我祝贺,并告诉我他是多么希望自己能读懂中文!

 

在教授的身边,我们都感觉到了我们被他“看见”。已经到世界各地发展的学生们,偶尔会回来看望他。他会记得每一个他见过的学生的孩子的名字,在他的办公室里跟孩子们玩“会动的耳朵”的游戏。

 

被看见是一种多么神奇的力量,可以让我们变得越来越优秀。而那个常常施与“看见”的力量的人,又是那样的伟大而充满爱!

 

我们都是教授的孩子,我们在最美好的年华被他“看见”,然后成为了更好的自己!他也“看见”了我们的孩子,为我们的孩子种下了梦想的种子。

 

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看见”我们的孩子呢!

 

第三点

爱的力量

 

教授每天无数次在走廊回响的大笑成了实验室里所有研究人员的生活调味剂,让枯燥的研究工作变得更生动有趣。

 

从该实验室走出来的很多研究人员,仍然会在离开实验室后常常回去看望教授,参加教授的生日宴会。

 

很多人只是因为怀念教授那爽朗的笑声,如同为了寻找划破平淡人生中的一道光,照亮人心灵深处的某种寂寞。

 

先生的博士后生涯结束后,在加利福尼亚州的一家公司找到工作。搬离德州多年后,我们决定回德州创业。

 

奥斯汀也因为教授在而成为我们心心念念的“故乡”,我们在教授95岁那年又重新搬了回去,并常常寻找机会为腿脚有所不便但仍然坚持每天上班做科研的教授送午饭。

 

有时候感觉很想跟教授见面,就因为希望能听到教授的大笑。他的大笑有一种魔力,可以驱散我们在生活中所有的疲惫与不安,让我们感受到爱与幸福的力量。

 

他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我想解决汽车的问题。我想让汽车尾气从全世界的高速公路上消失。我希望我死之前能看到这一天。我今年96岁,还有时间。”说完后,教授开始了他招牌式的极具感染力的哈哈大笑。

 

我想,正是这种大笑,这种对工作用心用力的爱,这种对人类未来发展的憧憬,使这位伟大的学者成为了电池世界里的传奇。

 

曾经与教授聊起过他的童年,才知道这位仁慈而幽默的科学家却有着比较艰难的童年。他出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经济萧条的德国,他的母亲为了得到一笔钱而嫁给了他的父亲,但父母并不相爱且关系恶劣,他的母亲对他也没有太多感情。

 

他在12岁左右便被送到了寄宿学校,母亲甚至从没有到寄宿学校探望过他,也没有给他写过一封信。他后来得了一场大病,在床上躺了一个月,以为自己会因此死去。

 

寄宿学校的管理员夫妇照顾了他,他从他们身上得到了缺失的父母之爱,后来他与一条狗为伴,开始了他艰难的求学生涯,并且在二战期间服役出战。

 

教授本科毕业于耶鲁大学数学系,是芝加哥大学的物理博士,后把一生都贡献给电池研究领域。

 

教授与我聊及他的这些往事时,我险些落泪。我总以为一个有着豁达情操与仁爱之心,拥有如此爽朗笑容的教授,应该拥有幸福美好的童年。但不太如意的童年背后,是教授一颗持续积极向上的心,以及他对这个世界对他人强大的爱!

 

   “人生有着无限的可能性。”教授说:“只是看你如何去看待它。”说完,教授与我一起哈哈大笑!

 

教授的太太在人生的最后阶段得了阿兹海默症,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老年痴呆。教授夫妻一生没有子女,因此除了教授外,她不记得任何人任何事,唯独对教授非常依赖,如果过一会她没有见到教授,就会焦虑不安。

 

那段时间已经将近90岁高龄的教授,每天早上六点左右就到办公室上班,然后中午赶回家去为妻子做饭照顾她。直到教授后来摔了一跤,腿脚开始不方便,才把妻子送到养老院,并坚持每天去养老院陪妻子吃饭聊天。

 

教授曾撰写过一本自传,扉页上写着献给他的妻子Irene,以表达他对她一辈子深沉的爱意。在教授97岁的生日会上,学生们整理了他过去的照片幻灯片,当他在幻灯片中看到他与妻子的合照时,激动而感慨地说:“那是我的妻子!”

 

妻子去世后,已经九十多岁的教授便有更多的时间可以投入做科研,并带领他的团队在全固态电池上取得了重大的突破。这种笑看人生的生活态度,正是我们每天为着芝麻绿豆的各种琐事焦虑的普通人所欠缺的。

 

在教授97岁时获得诺贝尔奖的那天早上,先生一早起床看到消息,高兴得大声惊呼,然后楼上楼下跑来跑去,就像一个得到了很多糖果的孩子。

 

孩子们被爸爸的反常行为吸引,赶紧洗漱好坐到早餐桌上,爸爸把这个喜讯告诉他们,并向他们介绍了诺贝尔奖的来历,以及教授的成就。

 

最终我们谈到了儿子起名时那段趣事,告诉儿子说他是Namedafter John Goodenough,因此跟教授的名字一样,爸爸妈妈就是希望他能像教授那样,不管世事如何,大笑面对人生,以爱与看见的力量成为更好的自己。

 

John Goodenough教授早年与太太在作者家作客

 

 

John Goodenough教授在作者家出席其95岁生日宴

 

 

 

 

注:本人与本文作者是朋友,经作者同意转发此文及有关照片!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斯人曰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Fanreninus' 的评论 : 是的,只是如此心宽才全总有笑声。不能想像一个97岁的人还能如此健康的工作。
Fanreninus 回复 悄悄话 很感人的故事,看来老教授是个很乐观的人,得不得诺奖都会很幸福!:)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