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50)
2019 (55)
2025 (1)
我爱玩,到一个新地方,即使时间有限,即使一个人,都要出门溜达。但是,回到家乡,大概因为太熟悉,我变得又懒又宅,好吃的好玩的,都不太提得起我的兴致。出门打卡,多是因为有人约。这次,大学时的上铺姐妹,闺蜜丹特意飞来找我玩。为了尽地主之谊,为了让她体验古老又现代的西安,我当了一次不称职的地陪。
陕西历史博物馆,是中国最难预约的博物馆。它的网站定时放票,据说旺季的时候,几分钟就没了。我试了几次,虽然是淡季,也没见到票的影子。我死心了,通过旅行社买了带讲解的票,花钱买个保险。(网图)
陕西博物馆不愧为高质量的国家博物馆,馆藏丰富,展品价值连城。导游口若悬河,我们听得心潮澎湃。可惜的是,写文的时候,我才发现我的记忆中,除了到此一游,几乎没留下什么。记得这6条小金龙,因为当天下午去大唐芙蓉园,看到了它们的复制品做的园林景观。
1970年,在西安南郊何家村,施工的农民发现了一个唐代的窖藏。博物馆的一个巨大展厅,专门展示这批窖藏。这6条金龙,就在这批藏品中,出土的时候,一共有12条。1975年,博物馆发生盗窃案件,丢失了一批珍贵文物,包括6条金龙。这个悬案,至今未破。(网图)
这是我拍的园林景观,复制的金龙。
壁画《唐朝宫女图》令我难忘,丰饶的美女们自由性感仪态万千,一千多年前唐朝的开放包容让我讶异。(网图)
这次回去,年轻人流行穿汉服。我抓拍了一些,穿越回去,和壁画中的美女比一下。
大唐不夜城美轮美奂,我没拍出什么好照片,网上这了一张,现出了它最美的样子。
丹拍了一张夜间的玄奘和和大雁塔,有一种佛光普照的震撼。后来,我和妈妈出门路过,拍了白天的样子。
城墙是我最爱的景点,我们的运气不错,赶上卫士们上岗。
城墙上元宵节花灯还在,喜气洋洋的,冲淡了年代感。这是我以前拍的,我喜欢阴天的城墙,有点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感觉。
西安城墙周长13.74公里,是中国规模最大,保持最完整的古城墙。那天和弟弟去秦岭,回来的时候,拍到城墙的另一端。城墙古迹,是西安人生活的一部分,远行的旅人,通过城门洞,进入火车站。我有一个不算宏伟的计划,徒步或骑车在城墙上绕城一周,留给未来某一天。
《碑林博物馆》就在城墙脚下。我们属于附庸风雅,即使走马观花,都感觉耐心不足。碑林的碑真多,室内放不下,很多都嵌在室外的墙上。我看到几幅玄烨的书法,网上查了一下,果然是康熙皇帝的真迹。有几幅就在室外放着,包括下面这一幅,霸气吧。
看到这幅字,特意拍下来,送给文学城的“淡然”博主。
这是鼓楼上的大鼓阵列,24只大鼓,每只鼓上都有一个节气。
不远处的钟楼。晨钟暮鼓,构成西安的一道亮丽风景。(网图)
从鼓楼俯视回民街,烟火气十足。
羊肉泡馍是西安的美食名片。老孙家羊肉泡曾经最出名,后来改成了老米家,不知现在花落谁家了。见一些人排队,赶紧先排上,问前面的小伙子,他在排队买最有名的肉夹馍。我问他哪家羊肉泡最有名,他指着前面说:老安家。
陕西有名的Biangbiang面。
吃过羊肉泡,来到回民街的最后一站,西安大清真寺。这座始建于唐代的清真寺,其独特之处,是中国古典建筑与伊斯兰风格的完美结合。我们去的时候,礼拜刚刚结束。雕梁画栋的中式建筑,通过蓝色的屋顶,宣誓它的伊斯兰血统。中华文明的同化能力还是很强的,执着的伊斯兰信仰,也因地制宜发展出中国特色来。
游历史博物馆的时候,导游推荐了一些打卡点,包括看一场实景秀。我俩选了锋头正盛的《驼铃传奇》。西安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这部剧,重现了丝路驼队九死一生的艰辛旅程。
驼队行到雪山脚下,维吾尔族风情。
应该是到了阿富汗,这是巴米扬大佛吗?
终于到达欧洲,罗马的狂欢。
张灯结彩的关中小村庄,迎接凯旋的亲人。
夜幕下,回望巨型剧院。
对海外长大的孩子来说,如果不是对历史文化特别有兴趣,很难对国内的城市有立体完整的印象,我家两个孩子,去过西安多次,说的出的景点没几个,对美食更感兴趣些,但也仅限于几样。
蘑菇如果对历史文化有兴趣,西安值得细细游,西安的美食比较粗糙豪放,尝试的时候要悠着点,避免一下吃塞着了,坏了兴致。
我离开家乡久了,很多新地方新景点都不知道,实在不是一个合格的地陪。在出租车上和司机聊天,他疑惑地问我:姐,你说你是西安人,咋那么多地方都不知道呢。我闺蜜说,她证明我是西安人,是高校老师。司机说:难怪呀。他载过一个老师,也是啥啥都不知道。他劝我。读书累了地时候,多出来走走。搞得我俩哈哈大笑。
发现自己又错过了迪儿好几篇美文,回头找时间一一拜读!这一篇仔细看了,好巧的是我两次去西安,都是我那来自西安的大学闺蜜全程陪同。和迪儿一样,我这闺蜜真是尽心尽力地把西安最美的风景和最佳的美食都让我体验了,所以西安一直在我心中有着特别重要的地位!
再次感谢迪儿,祝周中快乐!
有时间我一直想对开几项内容分享,看看以后的时间吧!
有钱没钱,老了的日子都不好过呀。
我回家兴趣改变,喜欢逛菜市场,天天逛都不腻。市场上不光有新鲜蔬果,还有各种小商品包括服装,五花八门的熟食和小吃。我特别享受那种慢节奏的市井生活,遇到没吃过的,我都要买来尝试一下。
这次回国,汉服泛滥。我问闺蜜,中国最强盛的朝代是唐朝,为什么不说唐装而说汉服。闺蜜解释说,“汉”是汉族的意思,汉服指传统的汉族服饰,包括各个朝代。
18年我们大学同学聚会就选在西安,与迪儿一样,到了新地方就喜欢出门溜达,不一样的是,回到自己家也喜欢到处溜达:))重温一下这些熟悉的经典景点,感觉很亲切。
是的,现在国内流行汉服,在我的同学朋友群里看到许多秀,耳目一新啊!:))
留言寥寥数语,直击西安美食精华,让我敬佩不已。粉汤羊血,辣子蒜羊血,油泼辣子面。。。,都是我的大爱。渴望读到你笔下的西安美食,一定不输惊艳文学城的牛油果。
“闺蜜丹”哈我一跳。
西安是中国小吃之巅,没有之二。这是一个没有炒菜的城市,几乎所有小吃都出于工匠之手。这是唯一具有匠人精神的小吃王国。早年我在鼓楼外一家专卖小炒泡的一家小摊和摊前专事小炒的老师傅闲聊,他告诉我他做了一生小炒泡。他那手感,那火候,那汤量皆把握到了极致。这样的匠人在西安小吃界比比皆是。
还有粉汤羊血,辣子蒜羊血,油泼辣子面。。。。。。
当年在西安只能吃小吃和凉拌菜,甭想要炒菜。
真是小吃的仙境。
是的,现在国内流行汉服,在我的同学朋友群里看到许多秀,耳目一新啊!:))
西安是中国小吃之巅,没有之二。这是一个没有炒菜的城市,几乎所有小吃都出于工匠之手。这是唯一具有匠人精神的小吃王国。早年我在鼓楼外一家专卖小炒泡的一家小摊和摊前专事小炒的老师傅闲聊,他告诉我他做了一生小炒泡。他那手感,那火候,那汤量皆把握到了极致。这样的匠人在西安小吃界比比皆是。
还有粉汤羊血,辣子蒜羊血,油泼辣子面。。。。。。
当年在西安只能吃小吃和凉拌菜,甭想要炒菜。
真是小吃的仙境。
钟楼和鼓楼都可以上,这次因为时间关系,我们只上了鼓楼。
我上贴的时候才发现,复制品只有五条龙。不明白原因,是不是和copy right有关呢?我在网上搜了一下,那是一个悬案。被盗的6条金龙,从来没有现身过。有一个猜测是,它们已经被融化,成为普通的贵金属了。要真是这样,价值连城的国宝,成了论克卖的金属,太可惜了。不过,即使它们还在,拥有的人,也不敢出手,那是杀头之罪呀。
我有个朋友在西安上的大学,他说,西安是中国最好的城市。注意,他可是南方人哦。:)
金龙的故事很有意思,为什么偷了十二条里的六条?不全偷?园林里复制的金龙只有五条。
我在我的平台上看了一下,小但是还可以接受。我有点担心,是不是我操作错误,导致照片在有些平台上看起来特别小?
金龙的故事很有意思,为什么偷了十二条里的六条?不全偷?园林里复制的金龙只有五条。
谢谢迪儿分享新景点!
因为陪老人,我基本都是自己回去。大部分景点都去过了,加上形单影只,缺乏玩的兴趣。我回家是典型的慢生活,天天逛菜市场。不过我也挺享受的,那些新鲜又漂亮的当季蔬果真诱人,每天逛都不会腻。
喜欢西安,这些地方都去了。和迪儿相反,我们回去喜欢到处逛,有时是跟朋友闺蜜同学,大多数时候是自己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