槛外長江

努力做个不选边站的老顽童
个人资料
正文

往事三 微生物教研组

(2018-04-11 07:40:08) 下一个

往事三 微生物教研组


安医微生物学教研组主任是张咏南老师,副主任是宗庭益老师。张老师的研究方向是病毒学,而宗老师的研究方向是免疫学。他们二人是当时教研组可以收研究生的两位导师。教研组还有一位年资很高的高级实验员吴老师。印象中他早年和上医林飞卿教授一起工作过。和安医很多老教师一样,吴老师是解放初期从上海调过来的。记得吴老师网球打得很好,那是当时很不流行的体育项目,我以前根本就没有听说过。吴老师很具有学者的风度和气质。老先生心直囗快,教研组开会时,对文革的谬误以至于"伟大领袖"的批判不遗余力,给我留下过深刻印象。老人家实验技术,尤其细菌学技术是一流的,要求也非常严格,给我们年轻人帮助很大。

当时教研组讲师级的中坚力量有周淑琴老师,李瑞珠老师,李云龙老师和刘守炎老师。按年资往下排有龚蕴珍老师,史百芬老师。先期(1976)的工农兵学员分到教研组的朱读章学长已考到北医,成为龙振州教授的研究生,并将公派到德国留学。比我早一届(1977)留在教研组的是学长徐芬清。一九七九年,最后一届工农兵学员毕业,王明丽和张学军分到我们教研组,而陈敬贤和金建平是1979年考入我们教研组的研究生,导师分别是宗老师和张老师。教研组一下子又增添了四个年轻人,给原本就充满活力的教研组锦上添花。

 

国门初开,人心思变,人心思治。变和治这对看似矛盾的慨念在这里,在那个特定历史时间段达到了统一。老中青三代人都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大家,尤其是年轻人,除了努力钻研业务外,以极大的热情学习外语,力争四会。英语九百句,许国璋英语是我们的床头读物。每天大家晚饭后(有时来不及就拿着饭盒)挤在一楼病理教研组的一间房子里,看电视节目“跟我学”。 还记得节目中的外国人叫“内森先生”。这日复一日的活动也成就了我个人的姻缘。

 

抛开科研,就登上讲台上课来说,当时的微生物教研组应该说是阴盛阳衰。张老师声音宏亮,口齿清晰。她上课时有时两眼直瞪着天花板,口中滔滔不绝,极有条理,至今在我脑海中还留下栩栩如生的画面。周老师和李老师上课也极有渲染力,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相比之下,男老师们要逊色一些。我是跟随宗老师的。宗老师爱人是刘琏老师,课讲得也非常精彩。因为不在一个教研组,接触的少一些。他们的长子宗明是我同班同学,留在安医外科,后来上了二军大,现在上海长海医院工作。有意思的是我们同期留校的安医职工子弟的父母,两对是搞业务的。前期宗老师刘老师的儿子宗明去了后期临床,而神经内科祝主任的儿子祝延分到了前期生理系。

 

我留校后的第一个学年教研组没有教学任务,因为新生(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还在学其它课程。第二年我开始讲小班课。第一次讲课我非常紧张。宗老师在下面听课。下课后,宗老师大大地表扬了我一番。宗老师和其他老师开玩笑说,小金要好好培养,以后争取为我们男老师打个翻身仗。第二次上课,后面坐着一位有点面熟但不认识的中年女性。下课后回到办公室,我问宗老师今天听我课的是谁呀?宗老师说,是姚教务长啊,你不认识?我想起在院里开会时是远远的见过。留校以后,我确实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业务书了。二胡也扔到了床底下。

注:姚静篁教务长在八十年代担任安医的党委书记。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