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五千年文明史,英雄豪杰倍出。又有一句形容人本事大的话,叫“空手打天下”。古人眼界狭小,以中华九州为天下。以此为据,真正能称得上“空手打天下”的,恐怕只有三人,即汉高祖刘邦、明太祖朱元璋和中共主席毛泽东。这三人都是平民出身,都在有生之年完成了聚众、起事、战争、夺取政权、巩固政权的全过程,也都在身后留下一个尚算稳定的帝国。
中国其他稳定朝代的建立者都是贵族。其中铁木真(成吉思汗)虽也曾穷得两手空空,但还不够资格加入“空手打天下”俱乐部。原因有二:
⒈铁木真出身于蒙古黄金家族,即蒙古最高级别的贵族家族。在古代,贵族身份本身就是一大笔财富。铁木真家族在其父也速该死后,一度中落,部众纷纷离去。但等铁木真长大成人,部众又纷纷回归。而不象平民领袖,必须靠个人本事和魅力敛众。
⒉铁木真生前,并未完成建国过程。蒙古人进入九州,消灭金国、南宋,建立元帝国时,已到了他的孙子忽必烈时代。
民国的三个风云人物,袁世凯亦出身贵族。孙中山虽是平民,却从未在全国范围内执过一天政。当然,孙中山立志共和,不屑帝王之位,自当别论。蒋介石也是平民,但最终被毛泽东赶到台湾去了。
从生于公元前256年的刘邦到死于1976年的毛泽东,时间跨度长达2232年。而刘、朱、毛三人及其后人的经历却有许多非常相似的地方,颇令人感兴趣。例如:
⒈刘、朱、毛三人都出身农家,而不谙农事;⒉三人所处的时代都有反抗异族统治的社会背景;⒊三人都娶有一个不耻下嫁的发妻;⒋三人的长子都早死;⒌三人成功后都杀功臣;⒍三人中意的继承人都遭不测;⒎三人身后都发生反代夺权;⒏三人福寿均有定数。
(一)出身农家,不谙农事
清闲客比较喜欢刘邦这个人物,因为他是史上难得一见的喜剧性帝王。不象其他帝王,要么好得没有肚脐眼,要么坏得烂了屁股眼,要么窝囊得让人心堵,要么威严得让人生厌。司马迁笔下刘邦那揪下儒生帽子撒尿,当着客人洗脚,好色而肯听劝,贪财而又肯施的生动描写,烘托出一个活活泼泼的刘老三。它让我们知道,伟大领袖原来也会撒尿拉屎放屁,伟大领袖原来也很贪财,伟大领袖原来也会好色得强烈申请抱女人,伟大领袖原来有无异于常人的言行。正因为史上刘邦这些异于寻常帝王行径的记载,许多后人颇不以刘邦为然。唐代诗人有“徒使竖子成名”的感慨,更有人直指刘邦为流氓。然而古今中外流氓多矣,成帝王者能有几人?连几十年前的大流氓杜月笙、黄金荣都快被人忘光的今天,何以还有那么多人要谈刘邦?可见刘邦还是流得有些名堂。就象美国大多数人选择喜欢总闹笑话的小布什,清闲客也选择喜欢总闹笑话的刘邦。
刘邦领导建立的汉朝,也是一个非比寻常的王朝。它是中国第一个,说不定也是世界上第一个由平民建立起来的王朝。它的开国元勋,除张良有韩国贵族身份外,其他都是屠猪杀狗、捉刀弄笔之类的寻常百姓。即使在这群人中,刘邦的出身仍属偏低。象萧何、樊哙、韩信、曹参之流,都属市井之徒。换今天的说法,也就是拥有城市户口的城镇居民。而刘邦,则是连城市户口都没有一个的农村居民。
刘邦于公元前256年出生于江苏沛县一户农家。史书记载其父太公,其母刘媪,不过是刘老头、刘老太婆的意思。其兄刘伯、刘仲,不过是刘大、刘二的意思。刘邦又名刘季,不过是刘老三的意思。可见刘邦一家实在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普通农家。除刘邦之外,刘邦一家似乎也都是老实巴交的庄稼汉和庄稼妇。刘邦当了皇帝之后,有一次在未央宫给刘老头庆寿,调侃其父,说:“当年在家时,太公常责我不谙农事,不象刘仲那般勤劳卖力。说我日后必成饿孚。那么今天看来,是我的财产多些,还是刘仲的财产多些呢?”
刘邦不喜农事,倒也并非游手好闲之徒。他喜欢舞枪弄棒、结交天下豪杰。时时努力不忘脱离农村户口。终于在40岁左右当上了泗水亭长。亭长是秦朝最低一级的官,相当于今天的乡镇派出所所长。官虽小,却给刘邦提供了不小的政治舞台。日后的汉朝重臣萧何、曹参等,都是刘邦在当亭长时期认识的。他的发妻吕雉,也是拜这亭长职位所赐,这放到第三章再谈。
刘邦走上革命道路的过程是这样的:公元前210年,刘邦押解一帮囚犯去秦皇陵修陵。沿途不断有人逃亡。刘邦自思与其因失职受罚,不如干脆趁机逃亡。便放掉所有囚徒,带着十几个自愿跟随他的人,躲进了芒砀山。相传当刘邦进入芒砀山时,有一白色巨蟒挡道。部众都惧怕不敢向前。喝得醉醺醺的刘邦却无所畏惧,上前一剑将蛇砍为两节。后来有人路过此地,见一老妇人坐地哭泣,说是她的儿子即白帝的儿子,被红帝的儿子杀死了。这就是刘氏后人津津乐道的所谓“斩蛇起义”。换成二十世纪的话就是:伟大领袖刘皇帝,亲自发动和领导了春播起义。又亲自带领游击队登上革命圣地芒砀山,途中消灭巨蟒一条,沉重打击了反动派的嚣张气焰。
斩蛇之说,当然是胡说八道。可能是刘邦部众编来唬人的。就象陈胜、吴广起义前,派人装狐狸叫:“大楚兴,陈胜王”。刘邦上芒砀山,只是避难而已。真正起事是在陈胜、吴广起义以后。当时沛县县令在萧何、曹参的劝说下决定反秦,并派人通知刘邦回沛县共商大事。等刘邦兵到沛县,沛县县令又在其他人的劝说下反悔,拒刘邦于城外。在此危急关头,萧何、曹参、樊哙等毅然举事,杀死沛县县令,迎刘邦入城。刘邦从此称沛公,领三千军,成为反秦起义军中的一支。
刘邦的起事过程有三点非常有趣:一是时间,二是时机,三是原因。刘邦逃难的时间比陈胜、吴广起义早,并在此后遭秦政府通缉。刘邦后来又趁项雨与秦军主力在钜鹿决战之机,趁虚攻入秦都咸阳。就给刘氏子孙以充分理由,声称他们的祖宗刘邦是灭秦的大英雄。虽然真正的反秦起义是陈胜、吴广发动的,而灭秦主力则是项雨领导的江东军。刘邦逃难的时机也恰到好处。当时秦政府内乱已经开始,无暇顾及他这个逃犯,使他得以在芒砀山养生休息,并聚集了一批跟他一样的逃犯。刘邦逃难的原因是修秦皇陵。所以有人说,秦皇陵挖断了秦朝的命脉。此话亦不无道理。
与刘邦相比,史书上的朱元璋缺乏活泼。原因大概与明、清两代屡兴的文字狱有关。而朱元璋又是文字狱的始做俑者,其原因又是与他低下的出身有关。
朱元璋1328年出生于安徽风阳(古称濠州),排行第八,家道贫寒,从小替人放牧为生。1344年淮北大旱,朱元璋父母、哥哥相继饿死。朱元璋自己则由皇觉寺长老收留,做了和尚。1351年反元义军红巾军兴起。1352年,朱元璋幼年好友汤和来信,邀朱元璋投军(汤和此时已是红巾军小头目)。朱元璋正犹疑不决,同房师兄告诉他:汤和来信已被人知晓,有人要告发他。朱元璋只好被迫参加红巾军,投到濠州帅郭子兴手下。因作战勇猛,很快被提拔为九夫长(相当于班长)。1354年,朱元璋回乡招兵,募得700余人。回濠州后,既脱离郭子兴,南下攻取定远。1355年,郭子兴病死。朱元璋以女婿身份尽收郭部,成了雄霸一方的诸侯。1357年,朱元璋与学士朱升会面。朱升提出三条战略方针:“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此话后来被毛泽东改成“深挖洞,广积粮,不称”)。朱元璋深以为然,所以直到1368年,朱元璋才称帝。
朱元璋对明、清两代的影响极大。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⒈以科举八股文取士,把知识分子思想禁锢在程朱理学之内。
⒉极化皇权。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臣子竟见皇帝的礼节。现代人多以为中国自古以来臣子竟见皇帝都要磕头。那是不对的。臣子竟见皇帝要磕头,是朱元璋规定的。据说是因为朱元璋长得丑,不愿让臣子看他的脸。
⒊兴文字狱。朱元璋出身低下,不愿别人提他的过去。因此规定了许多禁忌。比方说,朱元璋当过和尚,就禁忌光、秃等字眼。朱元璋又建立特务机构锦衣卫,用以监视臣子和百姓的言行。朱元璋时代,文字狱范围尚窄。但他的这种做法给后人开了一个坏先例。
同样是文字狱的关系,现代文献中的毛泽东缺乏活泼。其实毛泽东是一个颇有幽默感的人。可惜现代人不是把毛泽东神话,就是把毛泽东妖魔化,缺乏一个客观的描写。比方不久前看到有人评价,说毛泽东是千年难得一见的天才。清闲客以为,天才是真,千年却未必。不说500年前就有一位朱元璋可与之相比,近代人物中,象慈禧、曾国藩、袁世凯、孙中山、蒋介石等,在智力方面与毛泽东都可有一比。古人云:“时势造英雄”。毛泽东的成功一半在于得“势”。这一点,放到第二章中去谈。毛泽东晚年的有些言行,不要说天才,要说是蠢才倒差不多。象他老人家亲自发动的“批林批孔运动”,硬要死了两千多年的孔子为现代人的行为负责,不是蠢才便是疯子才想得出来的。
毛泽东1893年出生于湖南韶山冲。写到这里,又可看到刘、朱、毛三人的一个共同点:均出生于楚地。相传2000多年前的大诗人屈原,因不忍看楚国国势日衰,而投江自尽。要是屈老先生看到刘、朱、毛三人的成就,会不会觉得他的汨罗江投得太冤枉呢?
毛泽东家道还算富裕,因此从小就有私塾可读。1844年-1864年间,大批湘军随曾国藩、左宗棠等赴两江与太平军作战。战后又大批回乡。所以当时的湖南不乏有见识的人。少年毛泽东瞳憬外面世界,于16岁时只身跑到长沙,进了长沙师范学堂。毕业后,又北上北平,住在他未来的岳父-北大杨教授家,一边做图书管理员,一边旁听棵。所以毛泽东算得上是个知识分子,最高学历为北大旁听生。奇怪的是,毛泽东对待知识分子却远比刘邦、朱元璋这两个大老粗残酷。刘邦不喜欢儒生,但对有本事的读书人,如张良,郦食言等,却颇为敬重。刘邦还是第一个祭孔的皇帝。朱元璋则是每到一地就网络读书人。明朝开国元勋中有不少读书人,如李善长、刘基、朱升、胡惟庸等。明朝一建立,朱元璋就与刘基商量开科取士的事,可见其对读书人的重视。而毛泽东治下,知识却成了定罪的标准,知识越多罪越大。有人说,这可能与毛泽东做图书管理员时的经历有关,可能那时受了些教授们的窝囊气。
不甘寂寞的毛泽东毕竟不会久居学府。1921年毛泽东参与组建中国共产党,走上了职业政治家的道路。
中国有一句形容人本事大的话,叫“空手打天下”。古人以中华九州为天下。以此为标准,五千年文明史中,称得上“空手打天下”的,恐怕只有三人,即汉高祖刘邦、明太祖朱元璋和中共主席毛泽东。这三人都是平民出身,都在有生之年完成了聚众、起事、战争、夺取政权、巩固政权的全过程,且都在身后留下一个尚算稳定的帝国。
从生于公元前256年的刘邦到死于1976年的毛泽东,时间跨度长达2232年。但刘、朱、毛三人及其后人的经历却有许多非常相似的地方,颇为有趣。例如:
⒈三人都出身农家,却不谙农事;⒉三人都是从反抗异族异邦统治的社会背景中崛起;⒊三人都娶有一个不耻下嫁的发妻;⒋三人的长子都早死;⒌三人成功后都杀功臣;⒍三人的继承人都遭不测;⒎三人身后都发生反代夺权;⒏三人福寿均有定数。
上一节谈了刘、朱、毛三人出身农家,不谙农事。要补充一点的是:毛泽东的不谙农事,恐怕比刘邦、朱元璋还要为甚。1958年毛泽东搞大跃进,其部下虚报以请赏,撒下万斤猪,亩产万斤粮之类的弥天大谎。毛泽东居然也相信。这一节谈谈三人所处时代的社会环境。
(二)从反抗异族异邦统治的社会背景中借势而起
刘邦年轻时代,正是秦始皇兼并六国的时代。公元前256年,刘邦出生,公元前230年,秦灭韩,公元前227年,秦灭魏,公元前226年,秦灭楚,公元前225年,秦灭燕,公元前224年,秦灭赵,公元前221年,秦灭齐。
虽然战国七雄同文同种,但对于百年来与秦殊死拼杀的六国人,特别是贵族,秦国就是异邦。其中以楚人最恨秦国。所以有“楚虽三户,灭秦必楚”的说法。就是说,即使楚人只剩三户,灭亡秦国的,还是楚人。灭秦的两个重要人物,项羽是楚国贵族后裔,刘邦的家乡,也曾是楚国国土。似乎是应了这句话。
刘邦从反秦大势中得到的一个好处,就是张良的辅佐。一次,刘邦与诸将聊天,问诸将为何自己可以战胜项羽。诸将答案均不得要领。刘邦笑道:“后勤运输,我不如萧何,运筹帷幄,我不如张良,领兵打仗,我不如韩信。但我能善用三人。项羽只有一个范增,还不能好好用,就只好落败了”。刘邦战胜项羽后,第一个封赏的功臣,就是张良。要张良自选一块丰裕之地,做个三万户侯。后人也常把智慧之人比作张良。例如三国演义中,刘备与水镜先生谈论诸葛亮。说到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关羽不快,说:“管仲、乐毅都是古之名将。诸葛亮这么比,岂不是太自大了”。水镜先生微微一笑,说:“我把他另比两人”。关羽问:“谁?”水镜说:“周之吕望,汉之张良”。
张良,韩国贵族后裔。祖先三代为韩相。秦灭韩后,张良决心为韩王报仇。变卖家产,收买勇士,刺杀秦始皇。事败后,亡命楚地,遇一奇异老人,得授太公兵法。此太公兵法今已失传。与孙子兵法的区别似乎一个是战略兵法,一个是战术兵法。反秦起义爆发后,张良加入义军,遇刘邦,并随刘邦攻击秦都。张良为刘邦军设计进攻路线及方略,使刘邦军得以避实就虚,迅速攻下秦都咸阳。后来项羽以盟军统帅身份分封18王,自己为西楚霸王,刘邦为汉王。刘邦约张良同行。张良已看出楚、汉将有大战,却不愿卷入其中,因张良志在效仿其祖先,帮助新封韩王复国。遂随项羽东归。临行前,劝刘邦尽烧所过栈道,以麻痹项羽。
不久,项羽杀韩王,令张良大失所望。遂重投刘邦,为汉军设计了正面堵截,背后迂回的战略。即以刘邦率军一部正面对抗楚军,又以韩信率军一部入齐、赵,攻城掠地,打击楚军盟友。后又增加彭越、英布两支部队游击楚军后方。第三次国内战争时期,共军刘邓部跃进千里入国军腹地,似乎就是张良这种战略的翻版。
楚汉相争达五年之久,大战七十,小战四十。表面上看,汉军屡战屡败。实际上汉军却越战越强,楚军则越战越弱。最后,汉军集中兵力,聚歼楚军于垓下。垓下之战是由韩信指挥的,但设计该战,以及用计调动不听号令的韩信、英布、彭越三部来参战,则是用的张良、陈平之谋。
由此来看,没有张良的辅佐,刘邦是难以成功的。而张良之所以肯辅佐刘邦,又是因反秦大势所趋。
朱元璋出生于元朝晚期,其青少年时代社会有强烈的反抗异族统治色彩。元朝是一个少数民族统治多数民族的朝代。当时依民族将人分四等:
⒈蒙古人,约100万,⒉色目人,既除蒙古人之外的北方少数民族,约100万人,⒊汉人,既北方汉族及汉化的少数民族,1000多万人,⒋南人,既南方汉人,6000多万人。
这样的社会结构,迟早要出问题。1344年,黄河大决口。元政府为治河,征集15万河工。反元组织白莲教借机聚集力量,由刘福通、韩山童领头,于1351年发动起义。义军以红巾为号,称红巾军。各地民众纷纷响应起义,形成徐寿辉、郭子兴、张士诚、方国珍等领导的几支武装。后来又从郭子兴部分化出朱元璋部,从徐寿辉部分化出陈友谅部。1355年,郭子兴病死,其部众又并入朱元璋部。1360年以前,各部尚能在表面上共尊刘福通、韩林儿(韩山童之子,韩山童已死)为首。
在这种反抗异族统治的大背景下,贵族也愿意与平民领袖合作。朱元璋因此得以网罗到不少上层能人,如提出“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战略方针的朱升,劝朱元璋学习刘邦严军纪、勿滥杀的李善长,以及据说是能通今晓古、预测未来的刘基(刘伯温)。
1360年,张士诚投降元朝,袭杀刘福通。陈友谅亦袭杀徐寿辉,并称帝。这两部违反了反元大势,终将造成众叛亲离的局面。对这两部不满的义军则纷纷聚到朱元璋旗下。1363年,朱元璋部与陈友谅部决战于鄱阳湖,尽歼陈部。1367年,朱元璋又亲率大军进攻盘据两江的张士诚,尽歼张部。至此,朱元璋夺取天下的大势已成。
毛泽东早年的中国社会,即有反异族统治,也有反异邦统治的色彩。毛泽东少年时代,中国尚在满清统治之下,这亦是一个少数民族统治多数民族的朝代,后期又加上外国列强的影响。毛泽东18岁那年,由同盟会(国民党前身)发动的辛亥革命成功。但随之执政的北洋军阀,均是满清旧臣,背后又均由外国列强撑腰。爱国人士不得不另寻新路。这就有了国民党的“二次革命”以及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直接与1919年的“五四运动”有关。而“五四运动”的产生,则是因为在进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权利再分配的“巴黎和会”上,外国列强要把战胜国一方中国的胶东半岛割给日本。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毛泽东任农运委员。当时共产党仅有成员50余人,大概所有人都委了不小的官。且中共以俄共为榜样,重视工运与兵运,并不重视农运。但毛泽东在这个位置上起的作用,却是人们想象不到的,而且至今似乎也未被拥毛派或反毛派所认识。共产党后来与国民党合作。许多共产党员,包括毛泽东,亦加入国民党。1927年,国民党与共产党共同发动的北伐战争成功。国民党却突然发动清党,导致了国共合作破裂。大多数人认为,是蒋介石率先发动了清党。但据“李宗仁回忆录”中说,蒋介石开初并未打算清党,是李宗仁等敦促他发动的这场清党。原因是共产党到处发动农运,弄得地主富农怨声载道。而国民党中下级军官又大多出身地主富农家庭。家里受了气,当然要找自己的长官抱怨。如果李宗仁叙述属实,那么造成国共1927年反目的就是毛泽东的工作。中国共产党本来是为救国由一群爱国者组织起来的。但是当它把阶级斗争的矛头指向自己的人民时,它的爱国性质就蜕化变质了。1927年至1936年,在国民党压制下的共产党基本处于低潮时期。虽也曾趁国民党内部纷争发展到30万人,但只能在偏远农村活动,远无大革命时期的辉煌。
然而命运再次向毛泽东伸出友谊之手。1932年,日军进攻中国东北,国民党张学良部30万人一枪不放退入关内。令民众大失所望。蒋介石知道当时中国远非日本的对手。不仅技术、政体大大落后,而且内部四分五裂。面对民众的抗日要求,蒋介石提出“攘外必先安内”的口号,决心首先解决内部纷争,加紧了对共产党的围剿。1935年,共产党残部到达陕北,一半是为爱国,一半是为自保,提出了“枪口一致对外,建立抗日统一战线”的口号。从明朝倭寇侵扰沿海,到清朝的甲午战败割地赔款,到1919年的割胶东的企图,再到1932年入侵东北,中国民众对日本的仇恨深矣。因此民众对“攘外必先安内”的口号颇为反感,而对“枪口一致对外”的口号则诸多同情。
中共大将徐海东在一篇回忆录中,提到1935年间与张学良部作战的一些佚事。徐海东时任红军25军军长。一次战斗后,徐海东视察战场,路过一群俘虏。突然被俘虏们围了起来。徐海东吓了一跳,以为俘虏要爆动。谁知俘虏们却围着他叫“军长”。这个说“战斗一打响我就把枪仍了”,那个说“我是朝天放的枪”。原来这些俘虏都是徐海东的“老相识”,有的已是第三、四次当俘虏。东北军将士本来就对家乡被占窝着一肚子火,又听说共军是抗日武装,哪里还有心思“剿共”。
1936年,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促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1937年,日军进攻国民党华北守军。抗日战争正式爆发。共军编为八路、新四两军参加抗战。共产党前期宣传的效果立刻显现出来。大批青年,包括许多出身“剥削阶级”的人,奔赴陕北。象邓小平后来的夫人,卓琳,就是其中的一例。这些人,不是奔马列主义去的,也不是奔阶级斗争去的,而是奔爱国去的。从1937年至1945年,中共势力急速膨胀。1937年,八路、新四两军共约4万人。1945年日本投降时,共军已达120万人,具备了争夺天下的实力。
毛泽东无疑是从反异族异邦统治的社会背景中崛起的。与国民党一样,共产党也无疑是一个具有爱国主义性质的政党。然而当共产党把它的斗争矛头指向自己人民的时候,它的爱国主义性质就蜕化变质了。到毛泽东晚期和身后,中国大陆人民尴尬地发现:他们又变成了第四等人(一等人,欧美人;二等人,日本人;三等人,港澳台;四等人,大陆人)。实在是对共产党成立初衷一个莫大的讽刺。
上一节谈了刘、朱、毛三人所处时代的社会环境。这一节谈谈三人娶妻经过。本节对于有志创业的未婚男士特别重要,因为这是一部成功男士婚姻经典大全。
(三)不耻下嫁的发妻
刘邦娶妻过程是这样的:刘邦做亭长时,沛县县令有贵客来访。县政府工作人员纷纷上帖祝贺(看来拍上司马屁的事,古已有之)。因人数太多,只用送重礼的,贵客才接见(势利眼也是古已有之)。刘邦上帖送金千斤,实际一文不名。这里的“金”当指铜做的钱。但“千斤”之数,亦非常大。贵客疑惑,就接见了刘邦。这位贵客,就是刘邦后来的岳父——吕太公。
刘邦并不因虚报浮夸而羞耻,见了吕太公便侃侃而谈。参加接见的县政府秘书长萧何为刘邦打圆场,说:“刘老三这个人哪,一贯言过其实”。吕太公倒不计较,反而认认真真地替刘邦算起命来。他说:“我精通麻衣相术,看你相貌奇特,日后必有大福”。当知道刘邦尚未娶妻,便把自己的女儿——吕稚,许给了刘邦。刘邦一通牛皮弄了个媳妇儿,好生让人羡慕。难怪后世要出那么多牛皮匠,大概全想不花钱就弄个漂亮妞。
吕老头的身份看来比刘邦高得多,跟刘老头更无法相比。所以这是一个很不门当户对的婚姻。下嫁后的吕稚倒也自得其乐,与刘邦也算恩爱。至少在刘邦倒霉时,吕稚没有与刘邦坚决划清界线。既没有揭发批判,也没有打报告离婚,反而不时偷上芒砀山为刘邦送衣送食。据说当时许多人上芒砀山找刘邦都找不到,只有吕稚次次如愿。原因是刘邦藏身之处,总有一块祥云,吕稚朝祥云走去,就找到了刘邦。祥云之说,当是胡说。大概吕稚与刘邦之间有联络暗号,又不愿让人知道这暗号,便编出祥云说来糊弄人。
因毛泽东夫人江青夸过吕稚几句,中国大陆媒体曾一度狠批吕稚。那种做法,不过是用“四人帮”的方法批“四人帮”,实不可取。吕稚残忍,所做最恶心的一件事,是在刘邦死后,把她的情敌,刘邦的小老婆——戚夫人,弄残废了扔厕所里。但我们所以能称文明人,大概就是古人比我们野蛮。吕稚所为,未必比她的同时代人更残忍。像项羽、刘邦都做过把人杀了熬汤喝的事。而伟大西方文明的始祖——罗马人,那时正在玩用活人喂狮虎的游戏。
吕稚为刘邦育有一儿一女。儿子刘盈后来当了皇帝。刘盈体弱,不大管事,成全吕稚当了15年的太上皇。吕稚与刘邦这一对夫妇,堪称陈胜“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伟大理论的最佳实践者。两个目不识丁的农夫农妇,先后执掌天下22年,而且执政成绩绝对比现代的蒋介石、毛泽东们强。
与刘邦相比,朱元璋的太太来得更容易,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朱元璋当和尚时,练了一身少林武功。参加红巾军后,作仗又很勇敢。濠州帅郭子兴看在眼里,喜在心上。不仅提拔朱元璋当了班长,还把自己的养女——马氏,许配给朱元璋。马氏人长得不怎么样,但在当和尚出身的朱元璋眼里,就有如天仙一般。马氏心善,对丈夫体贴入微,婚后小俩口颇为恩爱。朱元璋在郭子兴手下虽因妻贵而夫荣,有时也会因此而惹麻烦。郭子兴与其他几位头领关系并不融洽。为防人口实,不免对朱元璋要求特别严格些。一次,朱元璋违反军纪,郭子兴把他关进大牢,而且不给饭吃。马氏心疼丈夫,跑到厨房偷吃的,把热饼子藏在胸口带入牢房,结果皮肤都烫坏了。马氏对朱元璋的关心颇令朱元璋感动,当了皇帝后还常提马氏当年的好处。
马氏的善良恰好弥补了朱元璋的暴戾。凡遇朱元璋要滥杀无辜,马氏总是竭力阻止。一次,朱元璋要杀一位大臣,马氏怎么劝阻都不行。当时恰逢中秋节,朱元璋与马氏同吃团圆饭。朱元璋见马氏不动碗筷,便问究竟。马氏说:她想起去年中秋,与那位大臣谈天说地,其乐融融。再想到几天以后他就要被斩,因此难过。说得朱元璋也难过起来,长叹一声,就下令赦免了那位大臣。又有一个“南京一条街充军云南”的故事,则与马氏的脚有关。马氏脚大。大到什么地步呢?南京雨花台有一个三尺长的石刻脚印,据说是马氏下马时一脚跺出来的。朱元璋定都南京后,马氏常甩开大脚在城内走街穿巷。一日,行至一条街时,恰逢几个泼皮在街上闲荡。看到马氏,就以“淮西妇人好大脚”为题,尽情嘲笑了一番。淮西妇人并未介意,却惹恼了淮西丑汉。那时已有类似特务的侍从跟在马氏身边。有侍从便在这几个泼皮家门口做了记号,并报告了朱元璋。朱元璋下令将这几家人抄斩。谁知马氏心细,得知有人做记号后,就又派人把记号抹了。朱元璋派去的人找不到记号,只好无功而返。朱元璋大怒,要将住在这条街上的人通通杀掉。马氏一番苦劝,朱元璋才怒气稍减,将杀头改成了充军云南。
马氏与朱元璋这两个出身相近而性格各异的人,是对毛泽东阶级斗争学说的最好否定。任何阶层,都有好人、坏人,都有善良、暴戾。硬按阶级来分好坏,按财产、学问、信仰给人定罪,无异于德国纳粹的按种族定罪。马氏在历史上的出现,亦说明中国古代不乏善良之人。当代中国人中善良之辈的减少,当是毛主席教导的丰硕成果。弄得毛主席的好学生一个个跟斗鸡眼似的,总琢磨怎么冷不丁啄别人一口。就是到了后来打出反共、反毛的牌子,也忘不了用“四人帮”的语言和毛泽东的手法。
马氏为朱元璋育有五子,其中第四子朱棣就是赫赫有名的明成祖,也就是派郑和下西洋的那位皇帝。
在刘、朱、毛三人中,毛泽东的发妻得来最文明,是毛泽东自己谈恋爱谈来的。但跟刘、朱一样,毛泽东也是先讨好老岳父,然后才得见媳妇儿的。毛泽东从长沙师范学堂毕业后,北上北平(既北京,民国时期称为北平),目的似乎是进大学继续深造。毛在北平住在未来发妻杨开慧家,后来又旁听过杨开慧父亲,北大杨教授的课。图书管理员的工作,也是杨教授介绍的。看来毛泽东与杨教授先已认识,什么关系则不得而知。后来毛泽东为什么没有正式入学,也不得而知。但毛在杨家时,搜山带打猎,用那口湖南话俘虏了杨开慧一棵少女的心,为自己弄了个漂亮媳妇儿,却是事实。毛泽东的女人缘看来是不错的。继杨开慧之后,又讨过两位太太。至于婚外情有多少则不得而知。毛泽东去世后,其绯闻一度传得沸沸扬扬。故事的主人公都有名有姓。故事情节有如绯闻作者身临其境。后来读李志绥的“毛泽东私人医生回忆录”,许多情节似曾面熟。不知是李志绥与绯闻作者们英雄所见略同,还是李志绥就是当年绯闻的作者或消息来源,还是李志绥把别人创作的绯闻写进了自己的书里?名人性事,永远有人感兴趣,也永远是市场上的热卖。蒋介石败退台湾后,香港出过几本蒋介石的传记,把蒋的性事描写得跟“金瓶梅”一般。清闲客以为,伟人之所以是伟人,荷尔蒙水平当比我辈高出许多。而在那个见毛一眼都令刘晓庆们激动得浑身颤抖的年代,大概也会出几个渴望躺在他老人家温暖怀抱中的女人。干柴烈火一点即燃的事大概总会有几桩。至于是否像传闻那般邪虎,或甚至比传闻还邪虎,则不得而知。
不管毛泽东有过多少女人,杨开慧的地位都是无人能替代的。杨开慧是毛泽东的发妻,又为毛生了三个儿子。杨开慧后来追随毛泽东参加了共产党,在上海做地下工作时被国民党捕杀。看来今人有时比古人还残酷。刘邦的太太吕稚也曾被仇敌项羽捕过,但通过谈判又还给了刘邦。而毛泽东的太太却无此幸运。杨开慧死后,毛泽东的三个儿子流落街头,最终一人失踪,一人神经失常。硕果仅存的毛岸英后来又死于朝鲜战场。毛、杨这一家真可谓家破人亡。这是毛泽东的悲剧,也是20世纪中国的悲剧。
本节总结了成功男士的婚姻要素:1)须从讨好老岳父入手;2)发妻须娶比自己地位高的女人。最后强调,本节对于欲创业的男士非常重要,日后定会被人编入“未婚男士必读”或“成功男士婚姻秘诀”之类。未成功的未婚男士须参照本节寻找配偶;未成功的已婚男士可根据本节把不成功的原因归罪于太太。已成功的男士,祝贺你,你已掌握了本节要素。
上一节谈了刘、朱、毛三人娶妻经过。本节谈谈他们的长子。本节对于望子成龙的父母们非常重要。要知道,这里谈的可都是“龙种”啊!
(四)长子早死
中国古人有一种“拔灵气”的说法。大意是:每个人群聚居的地方都有地灵气。地灵气足的地方容易出人才,地灵气少的地方则缺乏人才。但久不出人才的地方未必少灵气,因为地灵气可象肥料一样在地下积累起来,不定什么时候突然释放,就会造就一个大人物。而这个大人物一出世,这地方以后就再难出人才了。因为大人物把当地的灵气都“拔”走了。
中国古人的东西,都是似是而非,让人摸不着头脑。比方说那中医,阴阳五行,气血盈亏,就是调十个爱恩斯坦来,把那科学脑仁子想痛了,也弄不清是怎么回事。所以气得当年崇俄的马列战士和今天崇美的民主斗士都异口同声地骂中医不科学。然而不科学归不科学,它却有效。以至某些西医治不好的毛病还得靠中医。害得老美这些年也迷信起来,要跑中国去学中医。这地灵说也一样,你尽管骂它不科学,是迷信,胡说八道,它偏偏暗合实际现象。比方说江苏沛县、安徽濠州、湖南韶山这三地,除了刘邦、朱元璋、毛泽东这三个大人物外,似乎再未出什么像样的人才。而不像其他某些地方,比方说湖北襄阳,隔三插五就出几个中不溜的人物,有点细水长流的意思。
地灵说又说,灵气太重的人,会贻害自己家人,尤其是子孙。因他把家里其他人的灵气也一起拿走了,就害得他人像阳萎般地萎靡不振。刘邦、朱元璋、毛泽东三人的长子似乎就是这种情况,因为这三位太子活得都不怎么昌盛。尽管三人之间相隔2000多年,他们的命运却极其相似。例如:
⒈三位长子都早死,两位死时还不到30岁,一位死时刚刚40出头。
⒉三位长子均死于其父母之间。刘邦长子刘盈死于其父之后,其母之前。朱元璋长子朱标死于其母之后,其父之前。毛泽东长子毛岸英亦死于其母之后,其父之前。
⒊三位长子幼年都经历过生死攸关的劫难。上一节提到,毛岸英在其母死后一度流落街头。刘盈则差一点儿在楚汉彭城之战中丧身。
彭城之战是项羽继钜鹿大战后打得最漂亮的一战。公元前205年4月,刘邦乘项羽忙于清剿其他诸侯,偷袭楚国首都彭城(今合肥)成功。入城后,汉军将领们就花天酒地地吃喝玩乐起来。殊不料项羽带一支轻骑兵迅速回防。楚军在夜色下悄悄完成布阵,趁汉军鼾睡之际,于拂晓发起攻击。汉军不明就里,争相逃命,完全失去战斗力。楚骑兵分成小队,纵马挥刀在汉军从中来回砍杀。又借濉水阻拦汉军。几十万汉军虽多,却完全成了待宰杀的牛羊。刘邦从睡梦中惊醒,连保镖都顾不上带,便由部将周勃保着,坐一辆破车狂逃。途中遇他的一双儿女裹在人群中逃窜。当时刘盈仅八岁。周勃令车停下,将这一双儿女抱上车。刘邦却嫌人多车重跑不快,反将其一儿一女推下车去。周勃又下车将之抱上车,三番五次,气得刘邦大骂周勃。周勃只不啃声,自己跟着车跑以减轻车重。刘邦仓惶逃命的丑态可见一般。是役,2万楚军竟斩杀汉军十余万,还俘获刘邦的老父和老婆,以至又引起一桩历史公案。项羽乘胜追击,围刘邦于某城,将刘老头绑于阵前,命令刘邦投降。并说,刘邦如不投降,就要把刘老头杀了熬汤。刘邦笑道:“我与你结拜过兄弟。所以我的父亲也就是你的父亲。现在你要拿你的父亲熬汤,那就请便吧。只是熬好汤后,不要忘了分我一杯。”刘邦之言行,实在没有比这更流氓的了。别人要杀他父亲熬汤,他还要分一杯羹。难怪项羽要气得破口大骂,难怪后世史学家要口诛笔伐。然而仔细想想刘邦要怎样处置才算妥当呢?气得吐血三升?恨得咬牙切齿?悲得哭天抢地?愁得茶饭不思?似乎都不及那番流氓腔来得精彩、恰当。既稳定了自己的军心,保住了自己的城池,也保住了老父的性命。
闲话少说,还是来谈谈那三位太子吧。三位太子不仅经历相同,性格也相似,都属于懦弱而善良之辈。
刘盈11岁时立为太子,但刘邦一直对刘盈不满,嫌他太懦弱。以至几次闹着要换太子,要用小老婆生的儿子刘如意换掉刘盈。只是因为大臣们反对才未换成。刘邦死时,刘盈仅18岁,所以虽然当了皇帝,实权却操在吕稚手中。吕稚怕刘邦的其他儿子抢刘盈的皇位,就处心积虑要害死这些儿子们。吕稚本是为刘盈着想(当然也是为她自己着想),谁知刘盈却毫不领情,反而与他母亲对着干,千方百计保护他的同父异母兄弟们。一次,吕稚借祭祖之机,暗中布下毒酒,要刘邦的私生子刘肥喝。刘肥年纪较大,又跟随刘邦领兵打过仗,时封齐王,因此被吕稚视为二号危险人物(一号危险人物是差一点儿取代了刘盈太子地位的刘如意)。吕稚手下人的布置被刘盈看出破绽,他便嚷嚷着要与刘肥一同喝祭祀酒。吓得吕稚手下人只得撤下毒酒,换上了好酒。对于那位差一点儿取代了自己太子地位的小弟弟刘如意,刘盈也曾尽力保护,此放到第六节去谈。
朱标也是懦弱之辈,并且成为朱元璋晚年滥杀的主要原因。1373年,胡惟庸取代李善长当了承相。随后就在朝中结党营私,组成淮人官僚集团。胡惟庸势力的膨胀,引起朱元璋的不安。他担心自己死后懦弱的朱标控制不了胡氏集团,便决心剪除这股势力。1380年,朱元璋借口胡惟庸阴谋叛乱,将胡党一网打尽。这杀戒一开,就一发不可收拾。朱元璋看谁都危险,一发现危险就杀人。几年杀下来,把朱标看得心惊胆战,寝食不安。朱标对朱元璋的惧怕,未必比臣子们对朱元璋的惧怕小些。但在良心驱使下,终于鼓起勇气去劝朱元璋,说:“陛下杀人过重,恐伤和气。”虽然朱元璋没有理睬朱标的劝说,至少说明朱标不赞成朱元璋的做法,还算是个善良人。
在毛泽东时代,懦弱、善良都是负面词。因此不可能有人用这样的词汇来描述毛岸英。但在毛泽东身前显赫时期,马屁精们并未找出毛岸英任何丰功伟绩。而在毛泽东死后,骂毛噪音甚嚣尘上时,包括反水马屁精在内的反毛骂家们也没有找出毛岸英任何劣迹。由此来看,毛岸英当属甘于平淡,亦很平淡的一个人。结合其特殊家庭背景来考虑,其性格应当也属于懦弱而善良之辈。毛泽东的孙子,毛岸青的儿子不久前出了一本书,书中有一个情节可帮助说明毛岸英的性格。书中说,毛岸英随康生参加土改工作队下乡。回京后与毛泽东谈工作。说到工作队做法过火,引起老百姓闹事。康生便恨恨然宣称要调一个团去镇压老百姓。毛岸英评论道,“怎么能这样对待群众呢?”毛岸英对事件有自己的看法,却不敢顶撞领导人康生,当属懦弱。他肯从老百姓的角度看问题,而不是一味强调“党的利益”、“党的威信”,当属善良。
本节教训一:乃子不必象乃父,贼伯伯的儿子不必打墙洞。
本节教训二:为人不必太精明,过精反害子孙命。
上一节谈了刘、朱、毛三人杀功臣的原因。本节谈谈他们身后继承人的命运。
(四). 继承人遭不测及反代夺权
刘邦自从封了汉王之后,就将长子刘盈立为太子。但内心中一直对刘盈不满,嫌刘盈太懦弱。刘邦后来又讨了若干个小老婆,只是皇帝的小老婆不可以称“小老婆”,要尊称为“姬”,音与“鸡”、“妓”相同,现代人大概是不会要这尊称的。刘邦的Sweet Heart是一姓戚的夫人,并与戚夫人育有一子,名刘如意。从这名字就可看出刘邦是如何钟爱此子。刘邦是大老粗,又不懂英语。要是刘邦生在现代,一定会用“甜心”“蜂蜜”之类给刘如意命名的。不过,刘邦自有表达对刘如意倾爱的方式,常说:“如意像我”。
戚夫人并不是个省油的灯。常趁尾随刘邦出征之机,大吹枕头风,要刘邦立刘如意为太子。刘邦“英雄难过美人关”,戚夫人每吹一次枕头风,刘邦就抽一次风,闹一次换太子。只是每次闹,都遭到萧何为首的大臣们群起反对。西汉大臣们反对换太子,多半出于公心。当时秦朝灭亡不久。秦始皇废长立幼导致二世而亡的教训,大家记忆犹新。
然而戚夫人那边的枕头风是越吹越猛,刘邦的闹换太子也是越闹越大。连萧何等人也渐渐地支撑不下去了。在换太子的风波中,最焦急的当然是吕稚。要是刘盈被罢免了,她的皇后也当不成。于是吕稚慌忙找吕家诸兄妹商量。吕家是个大族,在西汉初年权势颇重。除吕稚自己做皇后外,另有一妹嫁樊哙,一妹嫁周勃,长兄、次兄亦在刘邦军中效力。这天诸吕聚会,大家都为刘邦闹换太子的事心烦,正无计可施,忽然想到了张良。记得从前刘邦对张良言听计从,要是张良肯为刘盈说句话,说不定刘邦就会熄了换太子的心。于是吕稚的二哥自告奋勇去找张良。
自从刘邦称帝以后,张良就以养病为名,闭门不出。朝中大小事项一概不过问。虽顶了个太子少傅(太子副老师)的官衔,对换太子的事却漠不关心。其实这正是张良聪明之处,知道皇帝乃可共患难,而不可同甘苦之人。不到救命之时,自己的意见不会受人重视。而且张良是韩国贵族,与萧何为首的楚国市民必有理念上的冲突。所以干脆来个不管事,落得大家清静。
吕二哥找到张良家中,又是大道理,又是套交情地高谈阔论一通,要张良出面为太子刘盈求情。张良说:“今非昔比,我的话皇上也未必肯听了。不如你们去请商山四老给太子做老师。有商山四老辅佐,皇上必会打消换太子的心思。”
商山四老是四位有德望、有学问的隐士。刘邦称帝后曾派人请四老出来做官。四老以刘邦待人傲慢无理为由,予以拒绝。刘邦反而因此更加敬重四老。吕家人依张良计策而行,备厚礼请动了商山四老,又故意安排四老随刘盈给刘邦敬酒。刘邦见刘盈有商山四老辅佐,感觉刘盈羽翼已丰,太子地位不可动摇,果然打消了换太子之心。
刘邦遂封刘如意为赵王。齐、赵是西汉地盘最大、人口最多、物产最丰的两个诸侯国。首任齐王是战功卓著的大将韩信,二任齐王是刘邦的私生子刘肥。首任赵王张耳亦是战功卓著的大将。二任赵王张敖是张耳的儿子,又是刘邦的女婿。刘肥是刘邦的事实长子,带兵打过战,立有战功。刘如意是幼子,又无寸功可言,居然得获刘肥同等王位,可见刘邦对这位他属意的继承人是多么的偏心眼。刘邦死前,又安排周昌做赵相。周昌是一员悍将,对刘邦、吕稚都敢顶撞,令吕氏诸人惧怕三分。刘邦这样安排,正是想给刘如意找一顶保护伞。刘邦死后,周昌果然发挥作用。吕稚几次召刘如意入京,都被周昌挡回。吕稚后来干脆采用“釜底抽薪”之法,将周昌调职。失去保护的刘如意没有办法,只好应召入京。刘盈知道刘如意来京,为防人加害,就抢先把刘如意接到自己宫中,令刘如意与自己同吃、同住、同行,形影不离。
然而年纪青青的刘盈又岂是老奸巨滑诸吕的对手。一天夜里,刘盈被人叫醒去处理紧急军务,未来得及叫起刘如意同行。刘盈一走,吕稚手下就将刘如意用毒酒灌死。随后,吕稚又命人将戚夫人手脚砍断,眼睛刺瞎,耳朵熏聋,喉咙熏哑。为了“惩罚” 刘盈与自己作对,吕稚特意带刘盈去看弄残废了的戚夫人。懦弱的刘盈受此惊吓,竟大病一场,并从此再没有恢复元气。刘盈的早死,其实与刘如意母子的惨死有关。
公元前188年,刘盈病死。吕稚恐惧大权被夺,连丧子之痛都顾不上,只会干嚎,却哭不出一滴眼泪。张良看出吕稚心思,就指使一个低级官吏上表请立刘盈的幼子为少帝。至此,西汉皇权完全落入吕稚手中。为加强吕氏家族权位,吕稚违反刘邦身前“非刘氏不王”的训令,分封其侄儿吕台、吕产、吕禄为吕王、梁王和赵王。临终前,又提拔吕产为相国,吕禄为上将军,分掌南、北两支卫戍部队。
公元前180年,吕稚死。吕产、吕禄担心失去权力,阴谋作乱,将刘氏天下变为吕氏天下。却不料密谋被吕禄的女儿听到。吕禄的女儿是朱虚侯刘章的太太,便将此消息告诉了刘章。刘章又将此消息通报了他的哥哥齐王刘襄、太尉周勃、丞相陈平等人。刘襄立即尽起齐国兵马向京城挺进。吕产、吕禄一时不敢轻动,只好派大将军灌婴率兵迎敌,却不料灌婴与刘襄达成协议,双方兵马共驻荥阳,静观京城之变。如诸吕果然作乱,双方兵马就一起杀往京城平叛。
与此同时,周勃、陈平通过郦寄劝吕禄交出兵权,作为齐国罢兵的条件。在遭拒绝后,又设计让郦寄引吕禄出外郊游,周勃借机以天子名义进入北军,向兵士们说明,吕氏将反,要士兵们选择从吕还是从刘。结果士兵们皆选择从刘。周勃带领北军士兵,诛杀诸吕,平定了西汉的第一次未遂宫廷政变。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周勃安刘”。
公元前179年,周勃、陈平等人废汉少帝,迎立刘邦硕果仅存的儿子,代王刘恒继位,是为汉文帝。刘恒的母亲在刘邦的小老婆中最不得宠。母子二人也一惯行事低调,没有遭吕稚嫉恨,所以得以保全。汉文帝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亲民皇帝,其表现为凡事肯从老百姓的角度考虑。这一点当在最后一节详细说明。汉文帝的亲民,大概与他的出身、经历有关。作为最不得宠的一个儿子,刘恒更能体会普通人的艰辛。在吕稚统治时期时时刻刻的提心调胆,更让刘恒体会到苛政对人的危害。顺境的人,多半要自己受点罪,才会对别人受的苦有所同情。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的许多中共官员,包括邓小平在内,都曾是迫害无辜的好手。只有他们自己受过罪,才知道受冤枉、受迫害是多么不好受。才肯给从前受迫害的无辜平反。
刘邦属意的继承人刘如意和事实上的继承人刘盈都死得不正常,一个被毒死,一个被吓死,是为继承人遭不测。汉文帝是汉少帝的叔叔,周勃、陈平等人废汉少帝,立汉文帝的行动,是为反代夺权。
1368年,朱元璋登基当皇帝,立长子朱标为太子。尽管朱标也是懦弱之辈,朱元璋却从未动过换太子的心思。朱元璋有25个儿子,其中第四子燕王朱棣无论就聪明才智,还是就勇悍残暴,都颇像朱元璋。然而朱元璋宁愿用杀功臣的手段来保障朱标的皇位,也决不用朱棣。事实上,朱元璋身前对朱棣颇有戒心,数次造访朱棣驻地——北平,每次都弄得朱棣胆战心惊。朱元璋始未料及的是,朱标死在自己之先。匆忙之间,朱元璋将长孙朱允炆立为继承人,又特别关照朱允炆要警惕朱棣。
1398年,朱元璋死,朱允炆继位,是为建文帝。朱允炆不放心朱棣,特派张昺、谢贵、张信三人到北平监视朱棣。而朱棣亦不甘心受制于小侄儿,在和尚道衍的帮助下秘密训练新军。为麻痹张昺等人,朱棣装作神经失常,整天胡言乱语,在大街上瞎逛。张昺等人先信以为真。但很快有燕王府内部人向朱允炆揭发:朱棣是装疯。于是,朱允炆下令,命张昺等三人逮捕朱棣。不料张信却在最后关头反水,连夜奔走燕王府告变。朱棣干脆一不作,二不休,杀了张昺和谢贵,举兵反叛。明朝就此分裂为南北两个政权,互相攻杀。初时南军势大,数次北伐,皆被燕军打败。
1401年底,燕军大举南下。仅半年工夫,就攻到南京城下。明朝文武百官多不愿参与皇族攻杀。见燕军势大,便纷纷迎降。1402年六月初八,燕军不战开进南京城。与此同时,皇宫内着火,建文帝失踪。朱允炆的下落,成为历史上的一个疑案。朱棣则在百官拥戴下登基做了皇帝,是为明成祖。
朱棣攻灭朱允炆,又是一次叔叔夺侄儿权的反代夺权。朱元璋属意的继承人,朱标早死,朱允炆失踪,皆遭不测。
毛泽东表面上的继承人,先后有刘少奇、林彪、华国峰三人。如上节所分析,毛泽东属意的继承人,恐怕是江青。1976年,毛泽东匆匆将党、政、军三项大权交到华国峰手中。华国峰成为中共历史上唯一一位又当总理,又当党主席的党魁。这种作法,十分可疑。老实人华国峰,既不是一个有实力的官僚,也不是一个能干的天才,凭什么一下担当毛泽东、周恩来两个能人分担的职务?因此,毛泽东真正的用意,恐怕是用华国峰做一个权力转换器,相机把权力转给江青。毛泽东最感头痛的,是江青人缘太差。自己直接把权力交给她,不仅会引起大家对江青的反感,也会引起民众对毛泽东的反感,并进而更加剧对江青的反感。毛泽东死前的中共权力机构,分为左、中、“右”三派。左派以受毛泽东支持的“四人帮”为代表,“右”派是周恩来留下的中共实力派班底。华国峰属中间派。左、“右”两派势同水火,在毛泽东死后必有一拼。华国峰的处境就像汉少帝一样,哪派上台,他都免不了被罢黜的命运。但华国峰毕竟不是汉少帝,不肯坐以待毙。在毛泽东死后,他主动与“右”派领袖叶剑英、李先念联系,发动了逮捕“四人帮”的政变。然而仅一年多以后,在中共实力派的攻击下,华国峰被迫下台,终于没有逃过被罢黜的命运。所以,不管毛泽东真正的继承人是谁,江青也好,华国峰也好,都没有逃过“继承人遭不测”这六个字。继华国峰党魁之位的邓小平,不管就年龄而言,或就党内资历而言,都堪称华国峰的叔叔辈。所以这又是一次反代夺权。
汉、明、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三个时代的反代夺权,是非常值得注意的一个现象。因为汉、明朝,都是在反代夺权之后,迎来了本朝最兴旺的时期。汉朝经文帝、景帝39年的发展,到武帝时达到全盛,成为当时世界上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物产最丰的强国。
明朝经成祖、仁宗两代22年,到宣宗时达到全盛,也是当时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强国。郑和下西洋,历时成祖、仁宗、宣宗三代,是明朝强盛的一个写照。它比欧洲的长途航海历史更早,所用的船也远比欧洲的船大,证明那时的中国,拥有当时最先进的造船、航海以及相关技术。
1978年中共十届三中全会后,中共宣布放弃阶级斗争,致力于经济建设,国力逐渐增强,到现在已发展近3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全盛时代不是已经到来,就是就要到来。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毛泽东时代浪费了20年的时间,要想重振汉、明强国雄风,恐非易事。
上一节谈了刘、朱、毛三人继承人的命运。本节谈谈他们自己的寿福。
(七)福寿有定数
各种宗教都承认“天命”。基督教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destiny。上帝会在一个人不同的历史阶段,召唤他或她去完成他们的destiny。比方说,清闲客此刻可能就是在响应上帝的伟大号召,完成自己destiny中评说刘邦、朱元璋、毛泽东的任务。但是基督教也认为:上帝是仁慈的,不强迫我们做某事。人也可以拒绝上帝的召唤,只是这样做常会带来些不好的后果。所以清闲客也可以选择不写刘邦、朱元璋、毛泽东,而把时间花到吃喝玩乐嫖赌吹上。只是,清闲客必须自己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比方说,要染上了性病,或赌钱输光了内裤,上帝是概不负责的。
道家对天命的看法比较消极,认为一个人一生下来,就注定了一生的祸福。只能靠修炼来稍许改变命运。因此,在道家看来,清闲客还在当baby,天天尿床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要在今天坐在计算机前打“笑谈刘邦、朱元璋、毛泽东(七)”。
佛教对天命的看法更为消极,认为今生的祸福都是上一世修行或作孽的结果。而今世的行为,则是在为下一世的祸福挣表现。所以在佛家看来,清闲客写不写“笑谈刘邦、朱元璋、毛泽东”这篇文章,于今世无关,但却关系到清闲客下辈子能否上天堂的千年大计。
儒家虽然不信鬼神,却相信天命,并认为天命是可以预知的。比方孔老夫子就吹过这样的牛:“吾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无神论者不相信天命,但据说毛泽东在西柏坡时也找和尚算过命。因和尚算得准确,建国后,毛泽东曾给该和尚所在的寺庙送过一笔钱,作为还愿。
清闲客是个不可知论者,不知世界上是否有“天命”,什么是“天命”,以及“天命”怎么影响人生。具体到刘邦、朱元璋、毛泽东三人的“天命”,却觉得有几个数字游戏可以玩玩。
第一个数字是“八三四一”。毛泽东死后,有大彻大悟者指出:毛泽东早已知道自己的福寿。因为他早在1950年,就给自己的卫戍部队——中央警卫团起了个“八三四一”的番号。而“八三四一”这个数,正好暗和毛泽东的福寿,既享寿83岁(1893-1976),执掌中共41年(1935-1976)。
第二个数字是“一”。刘邦、朱元璋、毛泽东三人为打天下奋斗的年限,恰与其执政年限成1:1的比例。
刘邦于公元前209年起兵,至公元前202年垓下一战消灭项羽领导的楚军,打天下共花费七年时间。刘邦后来在平定英布叛乱中受箭伤,于公元前195年因旧伤复发去世,执政年限正好是七年。不仅如此,刘邦长子汉惠帝刘盈,因其同父异母兄弟刘如意母子的惨死,受了惊吓,也只当了七年皇帝,于公元前188年去世。死时仅25岁。这就是说,刘邦打天下所花费的时间,恰恰等于自己的执政年限,也恰恰等于其长子的执政年限。
朱元璋于1352年参加红巾军,至1368年正月登基,奋斗15年打下了天下。朱元璋于1398年病死,当了30年的皇帝,恰是其奋斗年限的两倍。而朱元璋的长子朱标早死,所以朱元璋实际上是把他长子那一份皇位也做完了。平均下来,相当于朱元璋执政15年,朱标执政15年,恰等于朱元璋打天下花费的时间。
毛泽东于1921年参与组建中国共产党,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打天下历时共28年。而从1949年开国起,至1976年毛泽东病死,连头带尾亦是28年。毛泽东长子早死,无子可传。但恰在毛泽东死后28年,又发生了一件值得一提的事情:即在中共历史第一次实现了权力和平交移。或者,我们可以把华国峰、邓小平、江泽民三人合并看作毛泽东的长子。反正时代不同了,谁当儿子都一样。
第三个数字是“七”。刘邦、朱元璋、毛泽东这三人的生平,可依“七”来划分阶段。
儒、道、佛三家都认为:“七”是一个重要的人生命数。所以不少气功,要求一个动作重复七次,或三“七”二十一次,或“七”“七”四十九次。超度亡灵,要做七七四十九天道场。驱鬼,要插七七四十九面幡旗。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在五丈原祈求延长寿命,点命灯七七四十九盏,用甲士七七四十九人,作法七天。连基督教、伊斯兰教似乎也对“七”这个数情有独钟。例如一周有七天,每七年要实行豁免一次(“每逢七年末一年,你要施行豁免。”旧约申命记第十五章第一节)。
刘邦打天下花了七年的时间,做了七年的皇帝。其长子刘盈,也是做了七年的皇帝。
朱元璋从军15年打下了天下。但第一年纯粹是替其岳父郭子兴打工。1353年,朱元璋回乡招兵,聚众700人,加上汤和的手下,一并脱离郭子兴,攻克定远为根据地,成为白莲教中一镇诸侯。所以朱元璋真正打天下的时间,只有14年。这14年,恰可依1360年划为前七年和后七年。前七年,朱元璋只是白莲教中一镇诸侯,尊白莲教首领刘福通、韩林儿为首,作战对象为元军。1360年,同为白莲教一镇诸侯的陈友谅,袭杀主帅徐寿辉,自立为帝;另一白莲教诸侯张士诚投降元朝,袭杀刘福通。朱元璋因此成为正统白莲教首领。白莲教又称明教。以后“明朝”的“明”,就是从明教的教名来的。朱元璋打天下的后七年,身份换为白莲教首领,主要作战对象变为陈友谅、张士诚这两支割据势力。1360年,还有一件值得一提的大事,就是朱元璋礼聘到刘基等四位名士。在这些上层知识分子的帮助下,朱元璋部开始从农民武装的胚胎中脱胎换骨出来,逐渐向国家政权机构形式转换。
朱元璋在消灭了陈友谅、张士诚这两支割据势力后,于1368年正月称帝。但实际上平定天下的战事还未平息。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元大都尚未攻破。1368年闰七月,徐达率师北伐,一举攻下元大都后,又乘胜西征。至1370年将元军残部全部赶出塞北,元朝正式灭亡。从1370年至1398年,共计28年,为“七”的四倍数。但如何给朱元璋的这28年划分阶段,清闲客尚无研究,愿与有兴趣的朋友一起讨论。
毛泽东打天下花了28年,又坐了28年的天下,可依“七”划为8个阶段:
⒈1921-1928年,是毛泽东从一个普通人向共产党内一镇诸侯地位攀登的初级奋斗阶段。早期毛泽东所做的事,不外乎写写文章,喊喊口号,斗斗地主,办办训练班之类,并无多大实效。1927年底,毛泽东参与领导了秋收暴动。但暴动很快失败。1928年初,毛泽东把残余部队带到江西省井岗山,从此开始了以贫困山区为依托的武装割据。这种割据形式,后来被马屁精们称之为“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伟大贡献”。其实毛泽东初衷,只不过是要找一块藏身之所罢了,与刘邦逃难时躲进芒砀山是一样的意思。
⒉1928-1935年,是毛泽东以中共一镇诸侯的身份,向党内领袖地位攀登的七年。由于毛泽东藏身地选择得好,其他没有站稳脚跟的中共诸侯们也纷纷投奔井岗山。先后聚到井岗山的有朱德率领的南昌暴动残部、彭德怀率领的平江暴动残部、叶剑英率领的广州暴动残部、邓小平率领的百色暴动残部,……。这些部队的加盟,使毛泽东势力大增。1929年国民党内哄,蒋介石、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部互相攻杀。1932年东北三省又被日本人占领,弄得国民党内外交困、虚弱不堪。毛泽东等人则趁机扩大地盘,一连粉碎国民党四次围剿。至1933年,毛泽东的割据地发展到近半个省的规模,连中共中央机关也迁到毛泽东的割据地。毛泽东的割据地被称为“中央苏区”,毛泽东的个人威望如日中天。这一时期毛泽东所受的唯一挫折,是在1933年,因“AB团”事件被停职。但从历史的观点来看,这一停职与其说是毛泽东的挫折,倒不如说是毛泽东的运气。1934年,国民党已从内外交困中摆脱出来,准备认真对付共产党。当年,国民党发动对毛泽东割据地的第五次围剿。调集军队100万,由蒋介石亲自坐阵指挥,有德国顾问团助阵。又改变过去战法,采用“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战术,逐步蚕食苏区。就是毛泽东在台,恐怕也难保不失败。而当时的中共领导人王明等,打仗又的确不如毛泽东,加速了共产党的失败。1934年底,红军主力被迫离开中央苏区,开始长征。1935年,红军在贵州省遵义召开会议,讨论红军去向。在周恩来、王稼祥的顶力支持下,确立毛泽东的军内领导地位。当时的共产党领导层,已演化为一群军阀。谁有军权,谁就是最终胜利者。1935年遵义会议后担任中共主席的张闻天,到后来差点连中央委员都当不上,就是例证。如果毛泽东没有被停职,就难免要承担失败的责任。而他被停职之后,恰好利用别人的错误,获得了最高领导地位,实在是一个有运气的人。这里又可看出一个有趣的数字:毛泽东与朱元璋这两个人,都是在其奋斗年限一半的时候,获得教内或党内的最高领导地位。
⒊1935-1942年,是毛泽东领导中共走钢丝的七年。虽然总的趋势是越来越强,但前期受到国民党的压力,后期受侵华日军的压力,一直没有彻底摆脱灭亡的危险。1942年,世界上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日本海军偷袭珍珠港,把美国拖进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件事给中共军队带来两大好处:1)大批侵华日军转移到太平洋战场,减轻了中国抗日军队的压力。2)美国援华公开化。第一任美国援华协调官史f威将军与蒋介石关系不好,把援华物资分配权控制在自己手中。他认为,中共军队地处抗日前线,因此给共产党分配了大量的物资。
⒋1942-1949年,是毛泽东领导中共走向全面胜利的七年。毛泽东的威望不断提高。1943年,中共中央政治局作出决定,授予毛泽东最后决定权。这一决定,实际上等于把独裁的权柄交到了毛泽东的手里。
⒌1949-1956年,被称之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过渡时期”。中共尚允许资本家存在。在农村,除搞土改外,也没有过度干涉农民。是毛泽东建国后执政成绩最好的一段时间。这时期的非常事件有朝鲜战争、土改、镇反、三反五反、肃反、反胡风、反高饶等政治运动。虽然后世也有人对这些非常事件提出异议,但这时期被打击的人数不算多,对普通老百姓的影响不大。而由于社会稳定、生产发展,大部份老百姓的生活有所改善。多数人还是对中共产生了好感。这时期开展的政治运动,以后只有反胡风运动被中共平反。
⒍1956-1963年,是毛泽东的小发昏时期。毛泽东在这一时期做的事,后来全部被中共自己否定。1956年的社会主义改造运动,剥夺了民族资本家、小商人、手工业者的全部生产资料。1957年的反右运动,更揭开了大规模迫害人民的序幕。当年,中共把50余万知识分子划为右派,迫害这些人长达22年。到1979年,中共改革派胡耀邦等人提出对错划右派分子给予改正。50余万人中,最终只剩下五个人没有给予改正。而留下这五人,恐怕还是给邓小平留面子,因为当年反右运动是邓小平领导的。毛泽东在这一时期开展的另一场政治运动——反右倾,则被中共自己彻底否定,连五个人的尾巴也没有留。毛泽东在这一时期所干最大的坏事,就是搞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这场运动,造成中国历史上时间最长、面积最大的大饥荒,在1959-1961三年时间内,饿死两千多万老百姓。这场运动,至今仍有遗毒。当年毛泽东用木炭炼钢铁,砍光了无数的青山,恶化了生态环境,至今无法复元。
⒎1963-1970年,是毛泽东的大发昏时期。1963年,毛泽东发动“四清”运动。1964年,又发起文化大革命。两场运动的目的,都是清除“混在共产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其间,又玩了一个废除军衔制的把戏。所有这些动作,都是企图削弱或打倒毛泽东的老战友们—那帮掌实权的老军头、老政头、老党头。如本文第五节中所分析,其真正目的,恐怕是要用非常手段把他的太太——江青推上中共领导层。但刘少奇等中共领导人未能领会毛泽东的意图,将两场运动都变成迫害低级官员和普通老百姓的运动。1965年,毛泽东联络林彪、康生、张春桥,采用上面煽风,下面点火的阴谋手法,终于使运动朝着他所希望的方向发展。就毛泽东和他太太江青来说,这一时期是节节胜利的时期。但对普通的中国老百姓来说,这个时期实在是一场大灾难。文化大革命,是中国历史上少见的恐怖时期。这种恐怖的意义,将在最后一节里作出分析。
⒏1970-1976年,毛泽东从精神、生理到威望全面走向死亡。1970年在中共九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向林彪集团发难,毛、林分裂。1971年9月13日,林彪出逃,造成了一场政治大地震。人民开始怀疑毛泽东。尽管毛泽东后来又发动了“批林批孔”、“批周公”、“批水浒”、“反击右倾翻案风”等政治运动,已无法蒙蔽人民,煽起人民的政治热情。1976年9月9日,毛泽东福寿终结。仅一个月后,毛泽东一手培植的“四人帮”被捕。两年之后,中共中央又作出结论,全面否定文化大革命。尽管中共结论中还是给予毛泽东以极高的评价,但对于一个二十年来净干坏事的人,历史会给他多高的评价呢?
前面几节说的都是刘邦、朱元璋、毛泽东相同的地方,本节来谈点他们不同的地方。
毛泽东一生气吞山河,瞧不起一切封建帝王,其追随者亦把他吹捧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大救星。但其言行举止,其实都在学当封建帝王。说他“学当”,是因为毛泽东毕竟不是封建帝王。而由于受他意识形态的影响,毛泽东甚至不能像正常帝王那样思考问题,以至弄出一大堆荒谬绝伦的事来。
帝王这个东西,说穿了也就是一种职业,与我们当工程师,做程序员,做cashier,做waitress,在本质上都一样,都是earnliving的一种手段。只不过这个工作的申请程序比较特殊,不是靠递resume,而是靠拚老命。但就像股票投资一样,高风险必伴随高报酬,帝王这个工作,pay得亦很特殊。一旦当上,不仅一辈子不愁吃喝,还有三千佳丽伺候他那唯一的弟弟。所以即使只是为了弟弟的幸福生活,已足以吸引众多的人拚老命申请当帝王。
我们写resume需要本领,申请帝王也需要专门的本领。申请帝王职位的本领,有一个专用名词,称之为“武功”。刘邦、朱元璋、毛泽东三人,能以平民之身挣到帝王职位,武功都不错,都属一代豪杰,旷世英才。
当帝王,亦有当帝王的职业道德。古今中外评定帝王们的职业道德和工作表现,不外乎看两条:⒈能否抵御外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⒉能否发展经济,保障、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评定帝王的job performance,也有一个专用名词,称之为“文治”。刘邦、朱元璋、毛泽东三人的文治表现,随时间递减,为刘邦最好,朱元璋次之,毛泽东最差。
刘邦执政期间,至少做了三件好事,即减轻刑法,无为而治,对外和亲。西汉之前的秦朝,是一个残暴的王朝。那时的刑法繁琐且沉重。所以走到哪里,都会看到穿囚服的人,带刑具的人,或受过肉刑的人。就像毛泽东治下的文革年代一样,走到哪里,都可以看到戴黑袖套的人,剃阴阳头的人,或被游街的人。刘邦军攻下秦都咸阳之后,就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杀人者抵命,伤人者抵罪,偷盗亦抵罪。用三条简单的约法,取代了秦朝繁重的刑法。西汉建立后,刘邦与萧何商量立法,仍以从简从轻为刑法立法原则。
刘邦等人对秦朝由极盛迅速垮台的过程印象极深。西汉建立后,常聚会讨论如何才能防止重蹈复辙。刘邦认识到,秦朝败于残暴,便采用了士大夫陆贾提出的“无为而治”的方针。所谓“无为而治”,就是对老百姓少干涉,轻税薄徭,让老百姓有喘息之机。刘邦时代,要求未服兵役的青壮年每年服劳役一个月。实行十五税一的税法,换算成今天的税率,相当于6.67%的税。今天美加一带的税率,是20%至40%,如有房地产,税率还要更高,6.67%的税率,我们这一辈子大概是碰不上了。
在对外关系方面,刘邦实行和亲政策。刘邦时代,最大的外来威胁是北方的匈奴。刚建朝的时候,刘邦想用武力解决匈奴。经过几个回合后,刘邦认识到,自己的力量尚不足以解决匈奴,便接受了士大夫娄敬提出的“和亲”建议。
所谓“和亲”,就是把皇帝的女儿嫁给匈奴首领。和亲政策常常成为现代骂祖派攻击的目标。其实就西汉初年的形势,和亲是一个再好不过的政策。要说有什么牺牲的话,那是皇帝女儿们的牺牲。而嫁出去的人,又是做一国主母,也说不上什么委屈。换来的好处,是士兵不用流血,平民不用逃难。嫁一个女儿维持边境和平几十年,有什么不好?和亲政策,亦需强大国力作后盾,若不是势均力敌,别人也不愿与你和亲。需要女人的话,进你国家来抢就好了,何必定要娶混混刘邦的女儿。
和亲政策只能在汉、唐时实行。因为古人比较傻,当了女婿就守女婿的本分。不像现代人,聪明得连亲娘老子都可以拆散了零卖。
由于刘邦治国方针定得好,以后西汉几代皇帝都遵循这几项原则。有一个“萧规曹随”的典故最能说明这种情况。
刘邦死前,吕稚问他,“萧何死后,谁可为相?”刘邦说,“曹参可为相。”吕稚又问,“曹参之后,谁可为相?”刘邦说,“陈平、王陵可分担相位,再加上周勃作太尉,以为辅佐。”吕稚再问,“陈平、王陵之后,谁可为相?”刘邦说,“那就不是你所能知道的了。”
刘邦死后不久,萧何也死了。时任齐相国的曹参便调任中央,做了丞相。曹参上任后,成天吃喝玩乐,游山玩水,不理政事。汉惠帝刘盈知道后,很不高兴。就召见曹参问究竟。
曹参问,“陛下与高祖皇帝,那一个更聪明些?”刘盈说,“我哪里敢跟高皇祖比。”曹参又问,“我和萧何,那一个更聪明些?”刘盈说,“你好像不如萧何。”
曹参说,“既然陛下不如高祖,我又不如萧何,而他们两人又定下了很好的规矩,我们只要参照执行就好,又何必多事呢?”
所以惠帝、高后统治时期,基本上是照刘邦的既定方针办。到了文帝刘恒时期,则进一步深化刘邦的建国方针。具体做法是:废除犯罪连坐制,废除肉刑,改用鞭刑,减低税率(从十五税一减至三十税一),降低劳役(从每年一月降至三年一次)。文帝自己则相当节俭。一次,文帝想建一个露台,工匠估计造价为100斤金,相当于当时十户普通人家的家产。文帝觉得太浪费,便取消了计划。
文帝之后是景帝刘彻。刘彻继续执行刘恒的各项政策,并进一步固定三十税一的税率,减少鞭刑中的鞭打次数,推迟年轻人服兵役的年龄。
宽松的政策,推动了经济的发展。西汉时期,没有股票、债卷。人们的富裕程度以家中牛马和粮食来计算。西汉初,由于长期战争的影响,国库空虚,户无存粮。皇家都找不到四匹同样颜色的马来充门面,将相王侯只能做牛车去上班。到了文景时期,国库里粮食多得陈粮发了霉,大户人家都仓满囤盈,小户人家也能混个肚子圆。
李善长曾告诫朱元璋应学刘邦。所以朱元璋许多做法都像刘邦。明朝建立后,亦实行“轻税薄徭”的政策,以刺激经济发展。朱元璋不仅发展农业,还发展手工业和商业。而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已催生了资本主义的萌芽。朱元璋时代的社会发展程度,并不亚于欧洲各国。所以郭沫若在“甲申三百年祭”中说,吴三桂、李自成为一己之私,害中国社会倒退300年。朱元璋做得不好的地方,是用户籍制限制人口流动,设锦衣卫特务机构监视人民言行,和用八股文作科举考试标准。不过朱元璋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保障其皇权的延续,在他那个时代,倒也是无可厚非的做法。
朱元璋时代的外来威胁,来自逃出塞外的蒙古人。朱元璋用修长城和戍边的办法来保障边境安全。明成祖朱棣,当年就是戍边的番王。朱元璋时代的明军相当强悍,常打得蒙古军望风而逃。
朱元璋制定的方针政策,亦为其后人所采用,并起到了强三代的效果,应当看作行之有效的办法。朱元璋制定的大明律,不仅为明、清两朝所采用,还对日本、朝鲜、越南等周边国家的法律产生影响。
毛泽东时代唯一可以称道的,是没有外辱。而其内政则是一塌糊涂。毛泽东的追随者为其吹嘘,说他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是一大德政。且不说那是一句谎话,就是真的做到了,也不足道哉。像本文说的那样,中国人的吃饭问题,早在汉朝就已解决了。实际情况是:毛泽东治下的人民,不仅吃不饱肚子,还要忍受政治迫害。没有娱乐的权利,没有学文化的权利,没有说话的权利,没有读书的权利,没有流动的权利(讨饭除外),也没有拥有财产的权利。毛泽东当政后玩忽职守。凡事从那当不得饭吃的马列主义,阶级斗争,防修反修去考虑。job performance不好,自在情理之中。
不过我们还是应当感谢他老人家,没有在中国实现他的理想。毛泽东的理想是什么呢?是军事共产主义。毛泽东曾在大跃进和文革做过两次尝试。大跃进时,毛泽东砸了各家的锅炼钢铁。把农村人编成男人队,妇女队,老人队,小孩队。各队集体吃饭,集体劳动,甚至集体住宿。害得年轻夫妇想办事都找不到机会。这次尝试随着大跃进之后的大饥荒而破产。文革时,毛泽东号召全国学解放军,把工厂、农村、机关、学校都编成班、排、连、营,犹如一个大兵营。这次尝试随着林彪事件而破产。但毛泽东最终还是借波尔布特政权之手实现了他的理想。该政权成功地将柬埔寨变成一个大集中营。在三年之内消灭了柬埔寨20%的人口。而这一切,都是在上海工作组的眼皮子底下进行的。
毛泽东与刘邦、朱元璋最大的区别,在于对孔子的态度。刘邦是历史上第一个祭孔的皇帝,其重孙汉武帝则干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朱元璋立程朱理学为明代思想标准,亦是儒家中的一支。毛泽东一生反孔,临死前还搞了一个“批林批孔运动”。毛泽东批孔,是因为孔孟之道不符合他的需要。毛泽东要凌驾全党、全国、全体人民头上做大救星,孔孟之道却主张“君轻民贵”、“社稷(国家)为重君为轻”。毛泽东要搞党天下乃至家天下,孔孟之道却主张“天下为公”。毛泽东要搞愚民政策,孔孟之道却主张“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毛泽东要搞阶级斗争,孔孟之道却主张“有教无类”。毛泽东要制造仇恨,孔孟之道却主张“人之初,性本善”。毛泽东鼓吹“人定胜天”,孔孟之道却主张“不违天命”。毛泽东要利用无知青年当打手,杀老师,害长辈,孔孟之道却主张“师道尊严”、“万德之首孝为先”。
毛泽东穷其一生,倒也做了几件前无古人的事。其中一件,就是撒了一辈子的谎,从来没有被揭穿。德国的戈培尔说,谎言重复一百遍就成真理。法国的拿破仑说,要撒谎就撒大谎,越大的谎越有人相信。这两位都是笨人,把游戏规则告诉了别人。毛泽东则比他们高明得多,虽然撒的谎又大又多,还带天天重复,却从来不谈撒谎的秘密。毛泽东时代比较著名的谎言有两个,一个属纵向,一个属横向。那个横向的谎言说,毛泽东治下的中国人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民。除了中国大陆人民和那个小不点阿尔巴尼亚的人民外,全世界四分之三的人民都挣扎在水深火热之中,正等着毛老人家去解放。这个谎言比较容易揭穿。在美国总统尼克松1972年访华之后,中国大陆人民开始有机会偷窥外面世界。大家发现: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恰恰是自己。于是便万众一心往外逃。不管是欧洲,美洲,澳洲,亚洲,非洲,还是拉丁美洲,中国人都蜂拥而至,欣然前往。弄得今天的世界上,只要有人的地方,都可听到咱们的乡音“我,额,俺”。跑到别人的地盘上去刨食,其实也要付出惨重的代价。早期出国的人,大多有本血泪史。套用一位早期出国朋友的话,(出国)不是因为美国太好,而是因为中国太糟。毛泽东们也知道自己治下的“幸福生活”是个什么货色。所以,毛泽东时代严格禁止人民出国。要是人民都跑光了,毛泽东岂不是只能对着中南海的墙壁发号施令。
毛泽东时代的纵向大谎言是:中国人民几千年来都挣扎在水深火热之中,直到出了毛救星,才挽救了国家,挽救了人民,让中国人民从此过上了幸福生活。这个谎言比较难揭穿,一是因为时光无法倒流,我们不能亲眼看到古中国人怎样生活。二是某些方面的历史不可比拟性。比方说,刘邦、朱元璋时代全世界都没有电灯。于是毛泽东的马屁精们就说,“你看,从前的中国人没有电灯。而你现在有15瓦的大电灯点,真是托了毛主席的福啊!”不动脑筋的人,便连忙点头称是,感动得鼻涕眼泪一起流。三是因为揭穿这个谎言没有具体的好处。就算古代比今天好,今人也没有办法跑到古代去生活。所以现实主义的今人们也就不耐烦花脑筋去揭穿这个谎言。
托毛主席他老人家的福,清闲客曾下过两天乡。听贫下中农子弟们发感慨,说他们生得太晚,没有过上好日子,要是生在解放前就好了,也能享上几天福。方知道,贫下中农心目中的幸福生活,不是在毛太阳光辉照耀下,而是在那“万恶的旧社会(即民国时期)”。贫下中农尚如此,地主富农就更不用说了。贫下中农子弟的父辈们,即贫下中农本人们,则说,民国其实不如大清。因民国时期匪患重,连国民党县长都被土匪劫杀。村中最有学问的人,四类分子“老善人”则说,大清其实又不如大明,因大清时候抽鸦片,把人都抽虚了,把家都抽穷了。这位“老善人”当四类分子的原因,是因为解放前当过和尚。其出家的寺庙,建于明代。庙中有历代和尚的记事。所以“老善人”知道明、清的大概情况。
毛泽东所做的另外两件前无古人的事,是愚民政策和恐怖手段。
毛泽东时代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公开提倡野蛮,鼓励愚昧,歧视知识,反对文明的时代。秦始皇“焚书坑儒”,千百年来一直是千夫所指的暴君。唯有在毛泽东时代成为楷模。毛泽东甚至自诩他比秦始皇残暴一千倍。刘邦、朱元璋自己不读书,却都鼓励子弟读书。而毛泽东自己读书,却鼓动年轻人不要读书。目的只有一个,就是造就愚民。唯有全体中国人都变成了愚民,成了肉身机器人,才会跟着毛老人家的指挥棒转,实现他老人家的伟大理想。
对于那些不肯当愚民的,毛泽东们就运用恐怖手段消灭之。毛泽东时代的恐怖,是无法无天的恐怖,暴君加暴民的恐怖。暴君杀人,毕竟有限。唯有把暴民也动员起来,才能杀得又多又快。无法可依,则方便毛泽东们随便给人定罪,进而增加恐怖感。暴君、暴民加无法无天的恐怖统治法,在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过。在国际上,也只有斯大林治下的苏联,希特勒治下的德国,波尔布特治下的柬埔寨可以对比。
恐怖手段,亦是掩盖阴谋的好办法。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东巡途中死亡。死前留下遗旨,令正在戍边的长子扶苏回都城继位。太监赵高和丞相李斯,怕扶苏继位对他们不利,便与秦始皇幼子胡亥密谋,将秦始皇遗旨篡改成令扶苏自杀,胡亥继位。胡亥当了皇帝后,对赵高说:“我听人说,有福不享,就有如拿着金饭碗讨饭。我现在当了皇帝,打算大修亭台楼阁,搜罗天下珠宝、美女,尽情享受一番。” 赵高说:“你这个主意太好了,我举双手赞成。只是现在有一个问题:已经有人怀疑,我们公布的始皇遗旨是假的。一旦阴谋揭穿,你就大难临头。我要是你的话,就会吓得寝食不安。” 胡亥慌忙问:“那怎么办呢?” 赵高说:“制造恐怖!让王公贵族人人自危,当心自己的生命还来不及,就没有时间来怀疑我们的阴谋了。”
毛泽东时代,是一个充满阴谋、阳谋的时代。恐怖手段,也是掩盖各种阴谋的需要。
应当承认,这种谎言、愚民加恐怖的统治法,被毛泽东运用得非常之成功。以至毛泽东死了30年后,还不断有人重复毛泽东的谎言、手法、甚至语言。
毛泽东的方针、政策之荒谬,连他的共产党同人都不敢继续采用。所以毛泽东一死,文化大革命就结束。而后的改革开放,更是全面抛弃毛泽东28年的做法。刘邦、朱元璋都给后人留下点东西,毛泽东留给后人的,恐怕只有大跃进、文革这样的痛苦和笑话。
转贴要注明, 否则是侵权。 已经有人误认为是你自己的作品了。
这么长,居然看完了。
中共主席毛泽东不是 “空手打天下”, 所以“留给后人的,只有大跃进、文革这样的痛苦和笑话。”
金日成, 胡志明,布尔波特等都不是“空手打天下”, 所以留给后人的都是痛苦和笑话。
而且, 最重要的, most importantly, 都来自你崇拜的俄罗斯。
你是否很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