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368)
2017 (136)
2018 (148)
2019 (185)
2020 (305)
2021 (216)
2022 (127)
2023 (142)
老听人说起这部世界名著,好像没看过这本书就不是个人似的。最近有点时间,就拿来翻了下,阿约个妈来,我有点像“皇帝的新装"里的路人了,怎么看不懂呢?,但其他人都看得津津有味,还连声说”beautiful clothes, magnificent!"呢!
但我立下过规矩,看过的小说,电影都要写个阅后感。据说小说有结构三要素:情节,人物,环境,当然还有文字和表达方式等。就从这些角度,来勉强写个“百年孤独”的读后感吧!
文字:我不知道我读的这个译本是谁翻译的,太差了!有很多语句不通顺,更别说能具有感染力了。但好歹懂英语,估计西班牙语和英语的表达方法应该接近,基本理解意思。估计在西语里,本书的文字是很棒的,不然怎么被评为世界名著呢?唐诗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有人翻译成英语是“If you want to see farther ,go upstairs",怎么说呢?
表达方式:据说此书是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作,我对魔幻现实主义的理解是采用极其夸张的手法进行写作,同时用夸张的手法让读者对现实进行反思。达到“变现实为幻想而又不失其真”的效果。正如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亦是东方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作。这也说的过去,但和西游记不同的是,本书的更接近现实点,可能和《圣经旧约》类似。圣经里说有很多妻子帮丈夫打架,去抓对方男子的生殖器造成伤亡,就一点不魔幻。本书中讲拉美有种风俗,送女儿和英雄配种,所以书中的奥雷里亚诺上校有了十七个儿子,这个习俗恐怕是真的(毛主席肯定向往拉美),卡斯特罗就有很多私生子。另外,丽贝卡吃土,严重贫血就会产生一种叫”异食癖“的症状,病人拿玻璃,瓦片当食物,还吃不死。至于失眠症,在美洲有种虫子,真能造成这样的病,还是致命的,我在微生物学上学到过。魔幻现实主义应该理解为有现实的模型,再夸张一点而已。
看了此书,觉得莫言的《丰乳肥臀》,陈忠实的《白鹿原》,都有百年孤独的影子。丰乳肥臀里日本军官用指挥刀救活了两婴儿,白鹿原里一上来就死了7个老婆,就很夸张,但也可以接受。
情节:本书有无数个情节,因为作者混用了倒叙,插序,顺序,而且很多人物的名字都是相同的,虽然译者用了第一,第二等表示区别,看起来还是非常眼花缭乱。但总体感觉,情节设计得很离奇,写法有点类似“一千零一夜”,虽然这些故事发生在马孔多,是和一个家族联系起来的,但其实每个情节都有相对的独立性。只是可能情节太多,无法对每个故事作完好的发展,很多故事都是意外结束,戛然而止。
人物:本书的人物太多,名字有很多是相同的,相互间关系也很复杂。本书很难确定谁是男一号,女一号,更不用说男二号,女二号了......但在不多的篇幅里,还是刻画了一些性格复杂,难以在其它作品里找到的人物,比如阿玛兰塔·布恩迪亚,乌尔苏拉的小女儿就是一个。
这位面容娇俏的少女爱上了钢琴技师皮埃特罗。嫉妒使她不惜一再破坏表亲丽贝卡与他的婚姻,直到无意中毒死了哥哥的妻子——年幼而贤淑的蕾梅黛丝。强烈的悔意与仇恨交织,扭曲了她的心理。她与皮埃特罗交往,但却又拒绝与他结婚,使得皮埃特罗为此自杀。出于悔恨,她故意烧伤一只手,终生用黑色绷带缠起来,决心永不嫁人。但内心的孤独、苦闷让她难以忍受,甚至和刚刚成年的侄儿厮混,即便如此她始终无法摆脱内心的孤独。她把自己终日关在房中缝制殓衣,缝了拆,拆了缝,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环境: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本书的景色,人物外貌描写一般,不能和“静静的顿河”那样情景合一的描写比比皆是。但社会背景的描写还是出色的,我们这代中国人受的历史教育都是官方核准的正确的历史,对自己的近代史都了解不多,而且多是错误的,更不用说外国了。
以前对拉美的历史,只有模糊的影响,大致是西班牙殖民,灭绝了印第安人,然后纷纷独立而已。但读了本书,对拉美的历史发展有了个更直观的感受。
拉丁美洲,这片广袤的土地,蕴含着无穷的神秘,创造过辉煌的古代文明,但拉美的近代史却充满了耻辱与压迫,血腥和悲剧。自十九世纪中期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一个多世纪,这片神秘的土地经历了百年的风云变幻。在作者进行创作的七十年代,几乎整个拉美都处在军人独裁政权的统治下。作者凭借其深刻的政治见解和敏锐的洞察力,发现拉丁美洲百余年的历史,并不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而只是一个不断重复的怪圈。这也就是为什么书中的那些人那些事情总是在不断重复的原因。
作者在《百年孤独》中用梦幻般的语言叙述了创业的艰辛,文明的出现,繁衍与生存,爱情与背叛,光荣与梦想,资本主义的产生,内战的'爆发,垄断资本主义的进入,民主与共和之争等足以影响拉美的大事,却让他们集中发生在一个小小的名叫马贡多的乡村中。把布恩迪亚家的每个成员都深深的牵扯了进去。在故事的结尾时。家族的最后一个守护者奥雷良诺阅读了记载这个百年世家的命运的羊皮卷后说:“这里面所有的一切,我都曾经看到过,也早已知道!”作者正是借这个总结性的人物之口,表达了自己对拉丁美洲百年历史的看法,即近代拉美百余年的历史是重复的,拉美的发展和历史进程都停滞不前。
保守党和自由党,开始是因为对基督教教义的不同理解而征战,打到后来,只是为了权力,都忘了战争的起因了。革命领导人,开始还有点正义的动机,一拿到权就忘乎所以,个个变成万恶的独裁者,死了都没人为他们惋惜。
其实看了本书,对中国也可以作同等推想。马贡多村因为开放而繁荣,因为繁荣或引起外人垂涎,或内部争权引起纷乱,然后又关闭,导致贫穷落后,后来只能主动或被动地开发,开放-繁荣-动乱-封闭-开放...., 循环往返,如果那是拉美的命运,又何尝不是中国的命运?
如果你看小说,只是为了享受那种唤起深藏在自己记忆里的东西,与它们发生共鸣的美妙感受,“百年孤独”不是一本好书,你很难一遍读懂它,很多时间只是强迫自己读完而已。但如果你想了解拉美的历史,人文,了解高级的文学写作,那是值得去啃这部名著的。所谓名著,肯定不是因为它容易读,而是它很难读!
一部名著,只有能给人以多角度的解读视野,多层次的丰富内涵,才能称之为名著。所以,一个读者,也大可以自己相应层次的阅历、理解力去读一部作品,哪怕品出的是与主流理解大相径庭,甚至与作者本意相悖的滋味,那又何妨?必竟,你才是读者
还记得书中的上校经历了多次出生入死大风大浪的英雄人生之后,晚年躲在屋子里专注于制作小金鱼的情景,不禁让人思考百年孤独对每一个生命的含义。
至今还记得(也许记错,见笑)一些细节。
一个是马贡多村没有一个人30岁以上。
一个是马贡多没死过一个人。
还有一个玩杂耍的,手拿一块磁铁,然后所有人家的饭盆, 桌椅和墙上的铁钉都拼了命地跑出来跟在他后面。
这个最后一个场景已经被好莱坞的多部大片引用了。
所以我没有看完。
我不太爱看小说,但发现“日瓦格医生”是个写得非常好的书。
曾经这本书的英文家谱就费了我好多的时间去记,里面几代人的名字太混了。
不说别的,作者写故事的能力还是一流的,多谢楼主分享!
年轻时辛辛苦苦读完这本书,为的是让人家知道,我也是个有文化的人。
翻译不给力,情节也杂乱,深刻吧,但阅读不悦,我个人不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