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头山

无意邀众赏,一心追残阳
个人资料
朱头山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变异病毒带来的恐惧

(2020-12-26 15:21:58) 下一个

新冠流行爆发后,就一直在突变,世界医学界对此并没怎么在意,那为什么这次英国变异病毒引起那么大的恐慌,各国都与英国断航,特别是邻国法国,居然不允许滞留在英国的欧盟人员回去,有点翻脸不认人到无理的程度,怎么了?

倒是中国的御用专家终南山,吴尊友出来安慰民众,还攻击欧美的科学家的预测感染力增高70%是“胡说”。这变异病毒和中国有什么利害关系,需要这些科学郭沫若出来粉饰太平?

我看了些资料,本人多少也算个科学人士,来对此作一番揣测。

生物的生产链是 基因(DNA)—转录—  信使(RNA)—翻译—  功能物质(蛋白质)。如果从RNA到DNA,就叫逆转录。病毒有DNA病毒,也有RNA病毒。RNA病毒有两种,直接翻译病毒和逆转录病毒。HIV就是逆转录病毒,遗传信息必须先逆转录到人体的基因里,然后再循人体的生产链生产病毒的蛋白质。新冠是直接翻译病毒,没有了转录这一步。DNA复制过程中,有一种防误读机制(proofreading), 突变的基因容易被删除,而RNA复制时,已知的任何生物,包括RNA病毒,都没有防误读机制,因此RNA病毒的突变发生率是DNA病毒的几万倍。

但自从新冠爆发后,科学家惊喜地发现,新冠病毒似乎有防误读机制,因为其突变率明显低于其它RNA病毒。这给用疫苗来消灭这个世纪疫情带来了希望,毕竟基因突变是病毒对抗疫苗的主要机制,天花这个病毒所以被灭绝了,是因为它是个DNA病毒,突变率极低。

基因的组成成分是核酸(RNA)或脱氧核酸(DNA),蛋白质的组成成分是氨基酸,每三个核苷酸决定一个氨基酸,其中决定一个氨基酸的密码的第三位可以变化。如果突变在密码的第三位上,产生的氨基酸不变,叫无效突变;改变了一个氨基酸的突变,叫点突变;最可怕的是突变了几个核苷酸,造成大面积的移动(shift),改变了几个到几十个氨基酸,那就必然引起抗原的变化。如果发生突变的区域,刚好是中和抗体针对的地方,原来的免疫反应全没用了,可能引起疫情重新爆发。

这次英国突变病毒的发生,所以引起科学家的警觉,一是这些突变针对了疫苗的目标区域,其次人们发现,以前认为新冠突变率不高的原因可能是测序率不高。核酸检测和测序不是一回事,后者要麻烦得多,面对如此广泛的流行,广泛测序在技术上是不可能的。英国是测序比最高的国家,美国几乎不测序。如果广泛开展测序,则可能新冠的突变率并不是那么让人安心。

科学家针对69-70缺失这一突变进行计算计模拟研究,发现该突变也可能发展成严重的抗原变化,突变可以进化到不被单个单克隆抗体、两种抗体的混合物甚至是给予特定个体的康复期血清所识别。也就是说目前的突变可能使包括疫苗在内的治疗手段失效。

进化是以量取胜的。无数的精子冲向一个卵子,如果在道路上设置了障碍,碰巧拥有可以越过这个障碍的突变的精子冲过去了,成功结合长成一个有特技的新生命,这个新生命还需要长得快,把这种功能不断繁殖下去。人进化一个功能可能需要几万年,但病毒数量大,繁殖快,其进化速度可以以秒计。

跳跃式的进化往往发生在不同种类的基因交换上,那比个体积累突变要快得多。现在新冠蔓延到全球不同地区和人种,甚至到其它物种身上,客观上为基因交换创造了条件。所以人类面临的形势是严峻的!

但最近出现的mRNA疫苗,对付这类突变可能会有点优势。如果发现病毒发生了影响免疫反应的突变,只要有了新的基因程序,改变一下mRNA也只是举手之劳,应该不需要重新临床试验,就像每年的流感疫苗也不需要重复临床试验一样。按辉瑞的说法,换个疫苗也就6周左右的事。

但对于中国的灭活疫苗,那就要麻烦多了,得换毒株,而且还得保证新毒株能引起针对新抗原的中和抗体。灭活疫苗不会引发细胞免疫,只能依赖中和抗体,没中和抗体就没用。那估计不是6周的时间问题,而是all/none的问题,这可能是中国对此特别紧张的一个原因吧。

但愿老天不要让新冠病毒那么聪明,我们万能的主啊,阿门!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3)
评论
蓝山秋色之红叶静美 回复 悄悄话 谢谢博主的文章,清楚!
24桥 回复 悄悄话 懂了,谢谢!
清漪园 回复 悄悄话 谢谢朱兄科普!
邮政编码279 回复 悄悄话 据意大利高级卫生研究所ISS统计报告,截至昨天12月27日,意大利近9万医护人员感染新冠(89879人),累计273名医生死亡。在过去30天中,有16923名医务人员感染。
直接身处风暴中,应该啥种免疫都经历了吧。
朱头山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24桥' 的评论 : 好问题,教科书上这么说,死疫苗只引起体液免疫,只有活疫苗才能同时引起两种免疫,具体机理不是太清楚,可能是Efficacy is attributed, at least in part, to the induction of anti-idiotypic regulatory T cells (i.e., regulatory T cells with specificity for the T cell receptors of autoreactive T cell clones), although the findings of recent studies have also implicated regulatory T cells with other specificities.mRNA疫苗好像两种免疫都可以。
邮政编码279 回复 悄悄话 文学城很多天天搔首弄姿又臭又长的撒一泡几泡的,污染环境,占耗资源,诱人误闯,岂是“码字很辛苦”一句可带过的?
24桥 回复 悄悄话 求科普,为什么灭活疫苗不会引发细胞免疫?
白钉 回复 悄悄话 不要拿雅美之途说事。大家写,大家读,大家讨论。码字很辛苦。
我住长江边 回复 悄悄话 好文,复杂的事情说的简单明了,确实比那几个高深莫测的楼主强多了
6ba6 回复 悄悄话 实在!有科普,有推理! 比单纯推一大堆图表好! 有point!
北美平民2015 回复 悄悄话 那个雅美之徙的东西真难看。
邮政编码279 回复 悄悄话 博主写这类文章确是独立思考有真见地,比那个惺惺作态的二道贩子雅美之徒不知强多少倍。
pconline 回复 悄悄话 高见!比那个爱装逼的“小思维”不知高到哪里去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