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368)
2017 (136)
2018 (148)
2019 (185)
2020 (305)
2021 (215)
2022 (127)
2023 (142)
2024 (142)
2025 (6)
面对国际上的高度关切,中国政府从2019年起,就迅速采取行动,该国所有官方演讲、报纸和官媒均不再提及国务院曾发布的国家产业政策——“中国制造 2025”(Made in China 2025)。当时配合宣传“2025”,中国曾拍摄了系列片“厉害了我的国”“大国重器”等也下了架,在国内视频平台但已经无法看到,但在Youtube等国外平台上还能看到。
我在Youtube上邂逅了“大国重器”,闲的无聊就打开看看,还看出了新意,就一气将两季看完,再对照“2025”,谈谈感想。
中国当时希望通过“中国制造 2025”将中国从低价值的重工业生产国转变为“智能”制造、高科技大国,实现经济增长由量子计算、人工智能 (AI)和微处理器等国内主导的下一代技术提供动力。中国国务院列出了该国试图通过“中国制造 2025”主导的十个行业:下一代信息技术(例如半导体和网络)、机器人、航空航天、海事工程、先进铁路、新能源、电力装备(智能电网和智能城市)、先进农业、新材料和生物制药。
“大国重器”恰恰是从这些领域谈起的。其基本套路是先煽情,在某方面我们以前被人卡脖子,然后科研人员刻苦攻关,现在成了世界一流,还卡别人的脖子。主角通常是一个领导干部,一个基层员工。第一集中,有个国企老总,说他开发了一种HF技术,别人来买,讨价还价中,他甩出狠句:要买买,不买滚。看起来很爽,本片当初在煽动国内的技术民族主义方面起了很坏的作用。
有些内容是不符实际的,如里面说中国已经自主实现了6纳米芯片的制造,大飞机C919的发动机制造。经历了这两年的贸易战和中美技术战,我们知道这些领域还在美国的控制之下,根本没有实行自主制造。
片子中也不经意地透露了一些中国得到技术的过程:说到风力发电机生产时,提到中国一家国企收购了荷兰的一家风机厂,结果这个技术就透露给国内所有的风机厂。这就是中国社会主义优越性了,全国一盘棋。还有说到光伏单晶硅生产时,提高国家补贴支持,使得中国光伏企业迅速崛起,占有世界单晶硅65%的产能和市场。
国外指责,中国制造 “2025 ”遵循一个经典的中国经济政策剧本——保护中国企业在国内的成长,补贴他们获取全球市场份额和取代外国竞争对手的努力。政府在这一过程中使用的工具包括:知识产权盗窃、国家支持的商业间谍、以强制性技术转让换取市场准入、对国家领先企业的补贴、保护主义和进口替代政策、收购和外国人才招聘方案,对外投资和收购获得技术。中国还利用发达经济体开放的教育制度培养科技产业人才。实施中国制造 2025 年的核心是中共在协调和统一其私营部门、研究机构和学术界活动方面的作用,包括通过利用中共党委会和融资渠道。
简单地说,中国是全国一盘棋地窃取技术,发展技术,夺取市场。外国任何一家公司,无论其多么强大,都无法对抗以一个国家的形式出现的对手的。中国这些策略,已经证明了其有效性,如果不受阻碍的继续进行,那实现目的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不过这个片子还是介绍了一些闻所未闻的技术故事,其中说到国产的挖泥船,每年挖出的泥可以填海新造1000平方公里的国土,相当于一个新加坡(那20年就可以填出一个台湾了?)。怪不得上海附近老出现一些新的岛。南海造岛也是类似的技术,只不过挖的是石头,挖泥的钻头要坚硬点而已。如果不是美国拦着,本可以在南海填出个新加坡。
中国的主要能源来源是煤,煤的主要产地在新疆。为了减少东部的污染,就在新疆当地建设火电厂,把电通过长程输电网输到东部的工业中心。煤电发电机,冷却塔,俘碳装置,煤转油等涉煤工艺,是中国能源技术发展的重点。
中国监控装置非常先进,有个老年痴呆的老太太丢失了,几分钟就可以找到,那抓不同政见者也会很快;京东配送车间,全是机器人。无土农场;海上牧场,往海里扔很多特制的假礁石,鱼类就会在那儿聚集繁殖,渔民只要去定期收割就可以了。
里面详细描述了单晶硅的制作过程,需要人手工做很多事,还要进行无尘处理,连续4小时不能上厕所;光纤的生产,先要制造一个大光柱,然后拉丝,据说这个大光柱工艺非常复杂,世界上只有中国和美国会做。海底铺设光缆,要潜水员一段段手工固定,避开海底悬崖和珊瑚礁.....
开卷有益,就是好东东。看了这部剧,至少知道了当年2025为什么招人恨,知道了很多技术细节,这些都是新知识,与人分享,不亦乐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