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368)
2017 (136)
2018 (148)
2019 (185)
2020 (305)
2021 (216)
2022 (127)
2023 (142)
自从读了“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后,对苏联文学作品的感觉大变,又去啃了苏联文学的顶峰之作,“静静的顿河”。和“黎明”一样,我也是书和电影对应着看,电影会给你一个全景式的情节和人物的具体形象背景,而从书中可以品味文学写作技巧。
这个“静静”篇幅要大多了,中文译本全文有150万字,超过了现在那些巨幅网络雄文。无论是书,还是我看的1957年版的电影,政治尺度都非常大。这本书可是出版于斯大林时代,斯大林本人还对其大加赞赏,得过诺贝尔文学奖。这让我怀疑天朝的文字狱强度可能大于被认为最严酷的前苏联斯大林时代。
故事是围绕顿河哥萨克一个村子里的人的命运展开的,主角叫格里高利,他有一个哥哥彼得罗,妹妹冬妮娅。格里高利爱上邻居家的有妇之夫阿克尼西亚,但家里给他娶了漂亮的邻村姑娘娜塔利耶。
情感方面,主角们的性格复杂,他们之间的关系也很混乱。格里高利不喜欢娜塔利耶,和阿克尼西亚私奔,但在格里高利外出当兵时,阿克尼西亚和东家少爷通奸。阿克尼西亚是个骚货,“像个猫,谁摸她就和谁好”。
格里高利得知阿克尼西亚不轨行为后,愤而回家,和娜塔利耶生了一对龙凤双胞胎。但以后格里高利又和阿克尼西亚鬼混。 娜塔利耶的性格太执着, 第一次丈夫和人私奔后她用镰刀自杀,自杀未遂把颈部搞歪了,第二次听说,就冒险堕胎,把命丢了。其实格里高利两人都爱, 应了张爱玲的白玫瑰黑玫瑰理论。
格里高利在红白两军间叛服不定,和两边都结了仇。 最后想带阿克尼西亚远逃,不料阿克尼西亚被追兵打死,结束了格里高利的情缘,全书也结束了。
本书政治上更是让人看得眼花缭乱。顿河的哥萨克们,在红军和白军之间摇摆不定。村子里的亲戚朋友,都互相沾上了血。本书并没有偏袒红军,布尔什维克也是杀人不眨眼的,只是被杀时的表现要好点。村民更是墙头草,红军来了抢白军家属的东西,白军来了抢红军的。
在动荡的时代,小人物只能被裹挟着走,无法逃避大时代的洪流。在革命中,哥萨克传统社会被打碎了,撕裂了,哥萨克文明也消失了。
本文的社会意义大致如此,可以说鲜活地展示了苏维埃革命的现实进程。难说好坏,存在的就是合理的。
本书的文学成就还是很大的。
首先我们来看下文章的开头:麦列霍夫家的院子在村子的尽头。牲口圈的两扇小门朝着北面的顿河。在长满青苔的灰绿色白垩巨石之间有一条八沙绳长的坡道,下去就是河岸:遍地是珠母贝壳,河边被水浪冲击的鹅卵石形成了一条灰色的曲岸。再过去,就是微风吹皱的青光粼粼的顿河急流。东面,在用红柳树编成的场院篱笆外面。是黑特曼大道,一丛丛的白艾,马蹄践踏过的、生命力顽强的褐色车前草;岔道口上有一座小教堂;教堂后面,是飘忽的蜃气笼罩着的草原。南面,是白垩的山脊。西面,是一条穿过广场、直通到河边草地去的街道。
对了,就看这个开头,这本书应该就不会差到哪里去。为什么,首先就是这文字非常顺,读起来口齿生香。另外你看下文章的描写语言,一开始就采用拉镜头的手法,远近结合当中的味道非常足。这种在空间上选取跳脱的能力就不是一般作家能够控制的。
肖洛霍夫掌握景色和情节发展的技巧非常高超,书中关于景色描写的段子比比皆是。当然,本书的翻译也相当出色。据说很多俄苏作品是通过英语过来的,二道贩子水平可能不如直接从俄语翻译过来得好,中国老一辈中俄语好的挺多,所以我们能看到很多好的俄苏作品。
其次,就是人物性格刻画得很好。书中几乎每个主要人物的性格都很复杂,但又合情合理。如女主角阿克尼西亚,敢爱敢恨,但又用情不专,吵架时极其泼辣,但心地还是很善良的,格里高利在逃时,她抚养了娜塔利耶生的两个孩子。嫂子达莉亚心理阴暗,好色,势利,是她故意透露格里高利和阿克尼西亚的奸情,导致娜塔利耶自杀,也是她当众杀了当红军的亲戚,造成村民分裂。但她还是有自责心的,最后沉江自杀以谢罪。
俄罗斯的科学说不上出色,但文学成就是非凡的。"静静的顿河",就一部小说来说,语言相当出色,人物性格刻画复杂可信,能很真实深刻地反映社会现实,小说结构也很棒,特别是对人物感情的刻画,非常感人。主人公和两位女主角之间的感情波折,让人感叹不已,达到了震撼人心的深度。
如果有时间,可以去看看这部巨著。如果实在没时间,那至少可以看看第一部和第四部。由于中国革命和俄国革命有很多共同点,读了这部书后对理解中国历史也是有一些帮助的。
.
有人说平凡的世界是中国和平时代的静静顿河,我也看了,有其构架上的宏伟,无其艺术上的精细。
一眨眼,三十年过去了。
在乱世想平静的生活都不可能。选择哪一边都是错,而又不可能站在中间。
肖洛霍夫真了不起,斯大林有其长处。
这样伟大的作品不可能出现在毛时代,值得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