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368)
2017 (136)
2018 (148)
2019 (185)
2020 (305)
2021 (215)
2022 (127)
2023 (142)
2024 (142)
2025 (3)
有关中美贸易协定的消息有点扑朔迷离,但焦点似乎集中在如何落实美国对中国的“结构性改变”要求上,至于中国需要向美国作出大规模额外采购这一点,这不仅是川普的前提性要求,似乎也是中国最愿意作出的让步,对此中国在早期谈判中就作出过承诺。因此,不管最后结果如何,除了谈不成,否则最后协议中一定会有中国大幅度采购这一条款。采购数量有多大?最常听到的说法是1.2万亿美元,分六年完成,但川普提过要将采购量加倍的说法,所以不管怎么样,数额将是巨大的。
应该说,中美贸易的巨大逆差,可能早期有中国国家补贴的因素,但时至今日,则绝大部分反映了市场因素决定的结果。中国的产品和服务,相对美国和其它竞争者,具有性价比的优势。中国得到顺差,是公平的,也是对中国所付出的代价,包括环境,工人福利,和努力工作等的补偿。
长期以来,两国对此相安无事,一度还有中美夫妻的说法。为什么呢?这又要回到货币的本质是什么这个问题上来了。马克思认为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最常用的是金银等贵金属。但古代那些拥有丰富金银储藏的地方,常常被强者攻占,如蒙古占领云南,西班牙殖民南美,看来,货币背后最重要的还是货币发行者的实力和信用,有没有金银并不重要。如此,美元成为世界货币就顺理成章了。但美国也不能乱印,否则必然造成通货膨胀,因此国家预算就需要用国债来控制,而国债必须有人来买,买的量要足够大,而且买主还要比较稳定,不敌对。
如此中国成了美国理想的国债买家。这对中国也是有利的,因为积攒下来的美元纸币存在美国,就像得到了银行的credit of line, 可以使用这种信用去做很多事,如购买资源,买厂,发展技术等。而有了中国这个稳定而巨大的买主,美元制币权的利益才真正得到实现,美国可以举债维持其庞大的政府预算,维护其主导的国际秩序。
但美国的国家和人民也具有不同的利益。以上中美互动对美国政府无疑是有益的,但对人民则不一定。美国虽是民主国家,政府需要负责一些公共服务,但并不保证让每个人都能过上好日子。贸易逆差的结果,是很多行业倒闭,无数工人失业,虽说国家对失业工人有补助,但这无助于实现他们希望的富足而又有尊严的生活。这些美国失业工人是川普的主要支持者,他们用选票把川普送上了台,川普必须要做点什么来报答他们。另外,中国也开始不满足于做个配角,动了把美国挤下台,自己坐庄的想法。美国必须有所动作了!
美国的重点打击目标,就是中国国家主导的国家资本主义和重商主义。但是,川普又要同时实现补偿美国弱势群众的目的,因此就提出了让中国额外大批量购买美国商品,以抵消美国贸易逆差的要求。但这两个目标,却是相互矛盾的。
本来中美贸易是基于市场原则的,商家通过比较,选择性价比最好的产品,愿买愿卖。现在,在正常交易之外,还要由中国国家牵头,强买美国的某些产品,产品的内容和价格还要美国说了算,这就违背了市场原则。这是明显不平等不公正的做法,不管是亲共的还是反共的,中国人对这种做法都是不会高兴的,容易在中国内部激起反美的情绪。在国际上也不会得到大多数国家的同意,客观上无助于产生美国所希望的国际压力。
由于这些购买是由中国政府组织的,将加强中国国家的权力,而消弱中国私营企业的力量。比如有个中国豆腐厂,本来选购大豆,厂主有自己的选择权,可以买美国的,巴西的,也可以买国产的,可以货比三家,讨价还价。现在国家会成立一个企业负责进口美国大豆并分销,豆腐厂只能从那儿进货,价格质量都由那家国企说了算。如此,在很大的原来具有自由选择权的市场上,国企的权力和实力将极大增强,而私企被进一步消弱。这是和美国本来的想法背道而驰的。
对美国来说,比如有个生产大豆的农场,本来要努力提高质量产量,争取买家。现在有固定的中国大客户,可以以很高的价格卖出,不用怎么努力就可以得到更好的收入,农场主当然高兴,当然会投川普的票了。但是,可能好景不长,由于长期不努力,而且形成了对中国国企购买的依赖。一旦形势有变,中国突然不买了,那这个农场主只有死路一条了。而且如果美国很多产业形成对中国国家购买的依赖,未来可能成为中国手中一张王牌,在中美博弈中陷美国于不利地位!
川普在签约之时,也当从长计议,而不能只看眼前利益,得意忘形!
按照目前中国的国情,还必须长期进口大豆。原因很复杂,归根结底是中国农地面积不够,地少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