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的竞争已在亚太甚至全球范围全面展开,这已经是昭然若揭的事实了。这种竞争将改变中美两国,甚至整个世界的未来面貌。在此试图通过分析上世纪初的英德和美日竞争关系,来为当今中美关系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1890年后德国在其实力超越英法之后,就产生了骄傲和不满足感。当时英法的海外殖民地都以千万平方公里记,连荷兰都有六百多万,而德国殖民地充其量不到300万。德国认为这是不可接受的,但英国也坚决不同意调整。德国就开始了大张旗鼓地扩张海军,掀起爱国主义狂潮。由于世界殖民地业已爪分完毕,德国要多占只能从英国等殖民大国手里夺取,而英国的王牌就是海军,德国扩张海军的意图太明显了。在英国主张让渡一些权益给德国的人士不久就失势,而主张以牙还牙的占了主导地位。英国采用的第一个步骤是强化了与法俄日等国的同盟,还自以为得计地认为同盟是效价比最高的扼制手段。但这一步骤使德国大为紧张,认为战争迫在眉睫,加紧了扩军备战。如此形成了恶性循环,第一次大战不可避免地爆发了。
美日的竞争从一战结束就开始激化。日本踌躇满志,意欲称霸亚洲,这与美国的亚洲利益发生冲突。美国利用其掌握战略资源的优势迫使日本吐出青岛,签订不利于日本的限制海军协议。日本国内反美情绪高涨,鹰派势力夺取了满州。面对这一局面,美国国内利用日本祸水北引侵犯苏联的主张占了上风,反而对日采取了绥靖政策。岂料日本在北侵受挫后,釆取南进政策,陆军侵略中国,大力发展海军意在对抗美国。美国遂决定用战争遏制日本,实际上通过提出不可能的解除石油禁运的条件迫使日本首先开战。
以上两场冲突都以挑战国完败收场。但英国的国力大减,英美两国都为此付出大量生命财产的损失,特别是生命的损失是无法弥补的。而在核武器时代,可能就没有单方面的胜利者了,但以上冲突所展现的逻辑,即崛起大国和守成大国的矛盾,则依然存在于现在的中美之间。
就中国而言,相对于美国的实力比当时的德对英,日对美都要弱很多。特别是核武器别说达到确保相互摧毁(MAD), 受美国反导的影响能否达到部分摧毁都难说。所以当务之急还是要发展核力量以达到足够确定的对美战略威摄,这样才能断了美国采取军事手段的念想。现在在南海的前进政策树敌过多,客观上推进了针对中国的同盟,是得不偿失的。其实鉴于中国的强大实力,只要主张在,不建岛别人也不敢无视。韬光养晦还应该是这一段时间中国的主旋律。
对于美国来说,也应该理解崛起大国对合理势力范围的要求。采用加强同盟的方法,只会刺激中国,到头来冲突对谁都没有好处,胜利的代价有可能是不可承受的。所以认真考虑中国提出的建立新型大国关系的提议也是一个有建设性的思路。
http://bbs.wenxuecity.com/military/1274597.html
问题是目前的中国对美国认知和如何以和世界互动都与刚上升到老二的地位有差距,习领导的政府自己一步一步走成僵局。美国政府几年前就说乐于见到中国和平崛起,也提出中美共治,同时也提出处理好中国上升期和美国的矛盾,即遵守现行的世界规则。记得习在底下主张的是中美斗而不破。在处理合作竞争的方式上,中美差异明显。
中国目前整个政治气氛给人感觉好像是一美国领导的资本主义围堵的受害者,但事实是美国主导的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通过30年的改革有了和美国叫板的底气。习上台以后,短短几年内在东海设防,南海建岛,和美的目前的死敌俄国互相支持,打造自己的金融圈。有竞争事态没问题,问题在于每一步在政府控制下的媒体都欢呼成对美国围堵的胜利。看看国内网站大多数人的评论就知如此,非常偏激。
江胡的政府虽然有许多问题 如腐败,但毫无疑问积累了厚实的国力,给习更大的运作空间。但习上台后不仅用力过猛,还大搞集权和收紧舆论,在几年内挥霍了以前积累的许多资本,反而陷入不必的困境,值得深思,很好奇习身边留过美国的幕僚们和他的公主是怎么描述美国的。
中国周边安全局势恶劣,不择机卡位,以后只能越来越被动。
哪里都是可以点火的地方。
所以这不是做和不做的问题,是在哪里落子的问题。
就算全面拥抱美国,放弃武装,美国也不会坐视中国这样发展下去,要么成为输血机,要么做个事件废了你。
双方的思维都不难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