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羊

一个基督徒的信仰随笔
正文

您渴慕公义的水果吗?

(2025-04-12 15:29:57) 下一个

有一位小女孩在与邻居小孩玩耍时,因被欺骗而输了游戏。她跑回家跟妈妈哭闹说:“这不公平!”她守寡的单亲母亲无奈地流泪安抚她说:“女儿啊,这是一个邪恶的世界,这个世界本来就不公平。”

(1)人的公平
人们往往将公平(也称公义或正义)与政府惩治恶人或为受冤屈者伸张正义相提并论。例如,“反右”和“文革”的受害者认为八十年代初的平反是正义的回归;1989年“六四”事件的受害者认为陈希同在1998年被定罪是正义的伸张;同情耶稣基督的人则认为,那些导致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犹太魔头和罗马士兵理应下地狱。
 
人们甚至因偶然的惊喜而将“公平”的称号轻易献上。例如,热爱体育的中国人,因中国队在2008年夏季奥运会上以金牌总数第一的佳绩夺冠,便倾向于认为奥运裁判是公平的。而美国的少数族裔在奥巴马当选总统后,也可能认为美国的选举制度是公平的。
 
归根结底,人们常以自身利益为尺度裁决是非:惩罚他人,自己获益;却少有人谈论替罪或挽回之说。
 
(2)神的公义
公义是神众多完美属性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圣经叙述的核心主题之一。公义的神绝不以有罪为无罪。当带领雅各的后代脱离埃及为奴之地,进入迦南应许之地时,他对埃及降过十灾,包括杀尽当地所有的长子和动物的头胎【1】;他也几乎将迦南地邪恶的原住民灭尽【2】。因为所罗门王晚年的过失,神将以色列十二支派分裂为南北两国【3】。而北国因历代君王长期拜金牛犊,神让他们被驱逐并失去家园;134年后,南国也因多位君王拜偶像而亡国,圣城与圣殿被彻底摧毁【4】。
 
公义的神有怜悯,不轻易发怒。他的怒气短暂,而他的恩典却长久【5】。他为受屈者伸冤,也报应骄傲的人。因世人都犯了罪,各行己路,按公义的法则,没有人配得永生。然而,公义又慈爱的天父差遣他的独生爱子耶稣基督,道成肉身,为世人受死,且死在十字架上。耶稣死后三天复活,好让原本毫无盼望的亚当后裔,因信他而得救称义,成为神的儿女。
 
根据《启示录》记载,终有一日,主耶稣将以诚信和真实之“万王之王、万主之主”的身份再临,以公义争战并审判。到那时,所有死人都将按其生前的行为,站在公义的神面前受审判。唯有名字记在耶稣基督“生命册”上的人,才能进入与神同在的永恒天堂【6】。
 
这便是神完美的公义!
 
(3)基督徒的公义
神喜悦他的子民行公义。基督徒当常警醒祷告,以耶稣基督的心为心。在生活中,基督徒应尽心管理生态环境与资源,公平交易,绝不剥削儿童、老人、妇女或弱势群体。我们应始终坚持正直与诚信,以荣神益人为原则,遵纪守法,并努力建立一个公义而蒙福的国度【7】。若遭遇世人的逼迫,基督徒可以向神在地上设立的政府或民间权柄申诉【8】。
 
在主内,基督徒应当竭力追求圣灵里的合一【9】,过圣洁的生活,热心传扬福音【10】。然而,需谨记不可自义【11】,即凭信主耶稣以外的行为称义,以免堕入魔鬼的陷阱【12】。没有人能靠自身的行为从神那里赚取公义的冠冕【13】,因为人总是有瑕疵的,唯有神是完全公义的。神称基督徒为公义的唯一原因,是因为我们在世时信耶稣基督【14】。这正是福音的奇妙真理。信徒应当努力遵行主耶稣的教导【15】,渴慕他显现【16】,并尊崇三位一体神的圣名【17】。
 
(4)骄傲的陷阱
神不喜欢人骄傲。在先知以西结的时代,神通过先知晓谕患难中的选民:他将鼎盛时期的亚述比作黎巴嫩高耸入云的香柏树,连伊甸园里的树木也嫉妒它。但由于其心高气傲,神通过邪恶的工具将其砍伐,把它和伊甸园中与其同流合污的树木一同抛下阴间。当时的埃及亦如没落的亚述,正面临被伐【18】。
 
因常人皆有罪性,无论自认有罪还是自以为义者,都需要耶稣基督救赎的福音。罪犯需要,法官与警察亦然。因此,我们应当谦卑,因为我们是人,被神造的,如同他手中的粘土。成功时要颂赞他,急难时要求告他;跌倒时当求他饶恕,安稳时当感谢他。立志成为伊甸园中高耸入云的香柏树,但要警惕骄傲的陷阱,远离邪恶。正如耶稣基督在世时称自己是真葡萄树,基督徒是枝子【19】。我们虽可能无法如红木般生长至百米高,却能结出属灵的果子,成为人们的健康食品。正如为祭司预备的面油素祭是至圣的,我们在基督里结出的果子也是圣洁的,是神所喜悦的【20】。
 
结语
渴慕公义的人应追求真理、接受福音。成为基督徒后,许多人可能因传福音而遭受逼迫,甚至为主殉道。但公义的神必赐给我们生命河的活水和生命树的果实,使我们永不饥渴,得享永生。试想一幕:“在永恒里,神的子民们在美好的新伊甸园里听从耶稣基督的分工,管理果树、森林及生态环境;每棵树是新天新地里的一城一国。在那里,没有邪恶、死亡、悲伤,没有争斗、尔虞我诈,没有不公平。”
 
亲爱的读者,您是否渴慕公义的水果?若如此,就当顺从圣灵的引导,信耶稣基督,成为天父的儿女。这样,您必得享满足的喜乐【21】。
 
注释:【1】出埃及记7:14-12:30。【2】约书亚记1-24章。【3】列王记上11:1-13。【4】列王纪下17章,25:1-21。【5】诗篇30:5。【6】启示录19:11-16,20:12-15,21:27。【7】箴言14:34。【8】使徒行传22:25,23:3,25:10。【9】约翰福音17:11,20-23;使徒行传2:44-45。【10】提摩太后书4:7。【11】哥林多后书10:17-18。【12】约伯记32:1-2,35:8,40:8。【13】以赛亚书64:6。【14】罗马书1:17。【15】马太福音7:24-27,25:34-40;雅各书2:14-17。【16】提摩太后书4:1-8。【17】马太福音6:9-15;出埃及记20:7;利未记24:16。【18】以西结书31:1-18。【19】约翰福音15:1-8。【20】利未记2:1-10;罗马书12:1。【21】诗篇45:7。
 
金句:“饥渴慕义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饱足。”(马太福音5:6)
       “世人哪,耶和华已指示你何为善。他向你所要的是什么呢?只要你行公义,好怜悯,存谦卑的心,与你的神同行。”(弥迦书6:8)
 
圣歌:“阿爸父” (叶邵家菁,2008),
这是天父世界” (万山美贞译,1934)。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