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心相望 (十三)

(2016-01-12 02:36:15) 下一个

(十三)

见过桑德琳后,羽飞心中那些本来绷紧的不明朗的地方轻松下来了。她开始明白马克西姆如何能够坦然地面对这场恋情。她也开始相信马克西姆几次见到羽飞的丈夫时表现出来的平和与周到也是发自内心的。羽飞和马克西姆是相爱的,但他们两个人的相爱无法也不需要在每日的生活里得到生儿育女式的印证。相反,他们两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生活。他们的爱就是在心灵层面上的,心灵上的互相爱慕。身体的欲望只是他们倾心相望的一个印证。而他们要做的是,他们的爱,不该给彼此的生活带来痛苦,或者引起任何艰难的抉择。他们的爱,应该给彼此的生活带来更多的灵感和激情。这样一想,羽飞的内心豁然开朗。

演出开始进场的第一遍铃声响了。羽飞按着票上的号码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和上一次在巴黎观看马克西姆的演出一样,这次的座位也是第一排正对着独奏者的。她看到管弦乐队已经各就各位,马克西姆的琴凳也已经在静静地等待它的主人。

第二遍铃响过后,观众席上灯光暗下来,舞台上灯光亮起。指挥入场,左手请出乐队第一小提琴手,一位有光洁面孔的年轻亚裔女子。指挥又用右手对着舞台上的边门一挥,羽飞熟悉的高大身影出现在观众面前。马克西姆穿着今天下午他自己熨烫的黑色衬衫,不仅没有带领结也没有带领带,最上面一粒扣子还敞开着。他右手拿弓,左手拿大提琴,快步穿过伴奏乐队,来到台前,先和指挥握手,然后和第一小提琴手亲吻面颊。羽飞看着这个近在咫尺又远隔千里的英俊倜傥的男子,无论如何也无法相信这和昨日与她相拥到天明的是同一个人。

马克西姆在乐队前面对着观众坐下,旋下大提琴的撑脚,仔细地聆听了四根弦的音高。然后他分明向羽飞微微一笑,又侧转头向指挥示意准备好了。这首拉罗的大提琴协奏曲是作曲家留下的唯一的一首大提琴作品。整部作品中大提琴地位突出,调式雄辩,充满馥郁的西班牙拉丁民族的奔放和芬芳。整个曲子由三部分组成,慢板,间奏,和活泼的行板,要求演奏家对节奏有完美的掌控。羽飞有时候会感叹现在年轻音乐家的不易,要沿着独木桥走进世界顶级演奏家的行列要付出多大的努力,不仅什么风格曲式都要拉好,而且还要祈祷机遇降临。

马克西姆的行板被乐评家们认为是他的最强项。他的音质雄壮纯净稳定。他的间奏比较中规中矩。活泼的快板不是马克西姆的强项。和最顶级的演奏家比起来,马克西姆的快板在旋律和装饰部分的处理上显得过于庄重严肃而谨慎。羽飞觉得这可能和演奏者的性格有关。她曾经拿着一篇关于马克西姆拉琴的评论和他讨论过这个问题。在那篇乐评里,苛刻的乐评家说‘马克西姆把快板的位置刻在了琴弓上。‘ 今天他的拉罗分明是向自己的相对弱项在挑战。羽飞心中不由得暗暗为马克西姆骄傲起来。

和上一次在巴黎看马克西姆的演出完全不一样,今天羽飞的心情里几乎没有忐忑不安的成分。她大大方方地欣赏着自己心中时时相望着的男子,就这样近距离的,目不转睛地看着马克西姆每一次拉弓,每一次抿嘴,并想象着黑色衬衣下的肌肉如何有力地起伏。在演奏的过程中,马克西姆的眼里显然只有音乐,眼中的光芒让羽飞看到了想象中的金色森林。在悠扬的慢板时,大提琴跟着演奏者微微左右晃动,合二为一。

羽飞一直喜爱音乐。她读书的时候曾经倾囊购买柏林爱乐乐团的套票。这些年来进入家庭事业为重的中年时期,加上音乐不是丈夫的首要爱好,她几乎不再去听音乐会了。两个孩子学习乐器是她生活中唯一让心情在音乐里放松的时刻。羽飞从来是做梦也没有想过会和一个以音乐为生的男子有如此心灵的相通。

拉罗的曲子不长,整首拉完,正好中场休息。羽飞非常好奇下半场马克西姆会拉什么曲子,他可没有和她提起过。她站起身,向休息室走去。她准备要一杯香槟,然后看一下节目单上是什么。

‘布卢曼太太,您好啊。‘一个中年男子客气而有些神气的声音。羽飞顺着声音的方向一看,是穆勒先生,身边站着他的女儿桑德琳和一个个子不高,目光炯炯的中老年男子。羽飞觉得有些眼熟,似乎在什么地方见过,但实在是想不起来了。‘穆勒先生,穆勒小姐,你们好啊,我们又见面了。‘羽飞和大家一一握手打招呼。那位羽飞不认识的男子微微一笑,伸出手来,‘斯塞奈梅。‘ 羽飞恍然大悟,没有想到会在这里碰到这位大提琴界的传奇人物,她快活地说,‘您就是那个著名的南美演奏家啊,我可是真喜欢您和斯利皮的合奏呢。‘斯塞奈梅客气地笑笑道谢,并且礼节性地问道,‘布卢曼太太在哪里演奏?‘ 穆勒先生看看羽飞,哈哈大笑,说,‘布卢曼太太是马克西姆的学生,所以是斯塞奈梅先生您的学生的学生。‘ 羽飞这才意识到马克西姆的老师就站在自己面前。

羽飞随手拿起放着高脚酒杯的桌子上散放着的一张节目单,关于下半场的内容节目单上只是简单地写着,‘下半场,无伴奏作品: 巴赫,布里顿,利盖蒂。‘ 除了巴赫外,另两个是有些冷门的作曲家。看着羽飞若有所思的样子,斯塞奈梅解释说, ‘马克西姆每次演奏,一般都会把著名的和不那么为广大观众所知的作品混合起来演奏,这样才能把更多的作品推广给大家。‘停了一下,他又感叹道,‘这是一个上进的年轻人啊。‘ 羽飞心里赞同,可是不知道该如何表示,所以只是微微地点了点头表示赞同斯塞奈梅的说法。

演奏会下半场入场的铃声响起,观众们喝完手中最后一口饮料,一边聊天,一边向场内挪步。羽飞和穆勒一行人在演奏厅入口处分手,快步走到自己的位置上,心里想着,马克西姆怎么没有和我说起他的老师今天也在这里? 如果他们演奏会后还有活动的话,自己该怎么脱身?

舞台灯光重新亮起,乐队已经撤下去了。马克西姆在观众的掌声中重回舞台,走到空荡荡的舞台中前方,坐下。掌声停下,马克西姆闭眼,将弓停在弦上。第一首巴赫的无伴奏中的第五组曲C小调和第六组曲D大调,马克西姆一贯的风格,音色淳厚,宽广。第二首是布里顿大提琴组曲第一部。这首献给罗斯特罗波维奇的组曲相当难拉,包含许多作曲家对于生命和死亡的思考。为了配合乐曲的氛围,整个舞台和观众席的灯都变暗了,只有圆形的追光灯照着孤独的独奏者。黑衣白弓,完美的演绎。第三首利盖蒂的大提琴奏鸣曲就更不好拉了。这位作曲家的作品强调线条和层次,是‘音块‘技法的提倡者。这种将全音,半音,和微分音叠置起来的新的风格给演奏者带来了巨大的困难。由于羽飞欣赏水平有限,这个艰难的曲子她只听过很少几个版本的录音。今天她有些意外却也是饶有兴趣地看着马克西姆如何将这首作品以现场的方式呈现给观众。马克西姆决定拉这首曲子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而且经过长时间的练习的。这种试验性质的调式对于演奏者和观众都是一种巨大的考验。

这是一个将生命献给音乐的男子。没有人能够想象这个男子的心里会有什么另外的情感比音乐更为重要。他需要爱情,是为了滋养音乐。他生活简单,是为了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并享受他的音乐世界。甚至,在他的音乐情感里,那一部分取悦大众的技巧也是为了有更多的资源去发掘他真真正正欣赏的那部分自己心中的音乐。羽飞毫无疑问,她和马克西姆对于他们两人在情感上的相通相爱持有一致的看法。而且她确定,如果需要的话,马克西姆会在他的生活中给桑德琳一个位置,一个有能够获得足够尊重的位置。

观众雷动的掌声给了这个年轻演奏家最好的鼓励。马克西姆三次谢幕,加演一次,幕布才缓缓放下。演出结束后没有安排观众见面会,所以有些想见到演奏者的观众排队等在舞台的侧面。马克西姆礼貌地和这十来个观众握手寒暄,并配合地和大家合影。斯塞奈梅先生和穆勒先生一行也站在台下,欣赏地看着马克西姆,等待着他和观众交流的结束。羽飞远远地站在角落里,打算看看形势再做决定。她不想以任何形式和马克西姆一起出现在公众面前。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